第4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7.六萬九千元將他送進監獄

  當她得知方案獲得通過後,高興之餘兌現承諾,當即將6.9萬元拱手送上。這筆錢,將她送進監獄。

  我問林一凡,如果總結一下她這一生的作為,有什麼經驗或教訓可以總結的?

  她笑了笑,說:“要總結的東西非常多。單就這一件事可以總結的教訓就夠多的了。”她說,人在高興的時候,往往把事情想得比較簡單。

  她的這個項目設計費原本應該是420萬,但是,因為曾經委託別的設計部門設計了,但是方案沒獲通過,費用上已經受了一些損失。所以當她決定接下這個項目時,對方提出費用優惠的要求。經過幾次談判,最後以350萬她便拿下了。這對她的公司來說,是一個舉足輕重的工程,投入的時間和精力,她無法計數。她和公司里的同仁,沒有白天沒有黑夜的為這個工程奔波,第一輪方案沒有通過,第二輪方案還沒有通過,一次一次修改,到第三輪的時候原則上通過,但還要有局部的修改。

  當她得知方案基本獲得通過的時候,心裡特別高興,於是打電話就把事情布置下去了。沒有簽合同,而先行操作,這是她的最大的失誤。那張支票的去向問題,是她此次失誤的必然結果。

  她當時很有權力,能夠支配人,也能支配錢。

  那天她把財務人員叫來,當場就讓他們開出了一張支票。

  本來雙方合作製作模型費用是2。5萬元,因為前幾次的合作,對方認為她們開出的費用太低,那個時候,因為時間很緊,工人加班加點也沒有發給加班費。她當時口頭承諾:如果工程方案通過以後,她們公司將一次性的給予適當補償。

  之所以有這個承諾,就是因為她們公司當時也是屬於高風險經營狀態,工程設計都是要設計完之後才會獲得批准,而設計工程的基本費用則必須在設計過程中先行付出。這種情況下,她無法拿出更多的錢來支付費用。所以她答應對方,一旦方案獲通過,她馬上支付補償費。

  她覺得她說話應當算話,答應了的事就要辦成。

  所以,當她得知方案獲得通過後,高興之餘,兌現承諾當即將6。9萬元拱手送上。這筆錢,除了模型製作費,還包括她另外答應給對方的一次性補償費。

  她沒想到,這張支票把她送進了監獄。她無法控制對方對這筆錢的使用,她更沒有想到對方會聯起手來對付她。

  很久以後,林一凡想明白了,如果當時她不進監獄,那麼進監獄的很可能就是那夫妻倆或者別的什麼人。所以,她只能自我安慰:就算是替別人進了監獄吧。雖屬無奈、極度不情願之舉,但是,她找不到自己無罪的證據。經歷了這樣一個案件,林一凡對於法律的嚴酷有了充分的體驗和感受。她深深的感受到,法律除了證據以外,絕對不相信人情、不相信眼淚。

  林一凡說,在完成這個工程設計之後,公司又接了另外一個更大的工程。那個工程涉及到城市規劃中某環路主幹的修改,難度也很大。接了這個工程以後,她幾乎天天早出晚歸,那分辛苦只有她自己知道。然而,沒等工程完成,她便進了監獄。

  8.為罪犯奔波的管教

  監獄裡的管教除了嚴厲之外,很多事表現的非常具有人情味。許多人無法理解,她們會為了一名罪犯的家屬會見而奔波於各有關部門。

  “我這一生過得挺充實的。”採訪快要結束的時候,林一凡對我說。連在公安局的8個月,到現在她已經在監獄度過了4年。2002年4月6日,她整好度過了一半的刑期。別看她的年紀大了,身體好的時候,她還參加了監獄文藝隊的訓練。去年五一節歌誦比賽,她還去當了指揮。她給監獄老年病犯編制了一套康復操,這套康復操適合那些老、病犯操做,康復操能使人從頭到腳都活動開。經過監獄醫務部門審查,證明對病犯沒有壞處,已經獲得通過。每天帶著病犯訓練,她感到充實。她不願意再去想那些已經過去了的不愉快的事,她要真正面對現實。而她的現實,就是儘快多獲獎,早日離開監獄,那麼多的朋友等著她,她希望將來出去以後還可以幫朋友干點事。

  年輕的罪犯,出獄後面臨著婚姻、家庭和就業等各種問題,而這對於林一凡來說,這種後顧之憂是不存在的。她的家庭很穩定,孩子們和親戚朋友對她都非常關心。家人對她唯一希望是她能有一個好的健康的身體,出獄後再和大家在一起過幾年好日子。她的各方面都比較好。在北京她有很多親戚,她的哥哥一家,姐姐一家。她愛人家裡另外還有舅舅、姨。她的哥哥曾經是清華地下黨,解放後被安排在國家某部工作,後被派去常駐香港,在某公司負責,直到離休。嫂子是搞醫的。她的姐姐在某博物館工作,現已退休。姐姐夫是軍人,1935年參加革命,解放後中北京市某商業局任局長。姐姐家有三個兒子,哥哥家有兩個女兒。現在侄子侄女都在美國。

  從家庭來說,她的姐姐的三個兒子全部經商,有一個在某貿易公司,還有一個在某五星極大飯店,現在辭職自己開了一家公司,從事貿易。

  林一凡的老婆婆一直不知道她進了監獄,家裡一直瞞著她,是因為擔心她歲數太大,受不了打擊。去年春節,監獄獲准林一凡的家人到監獄與她團聚,全家人都來監獄,把老太太一個人留在家裡大家都不放心,可是又都想到監獄看她,所以大家一商量,把事情的真相告訴老太太。老人家聽後大哭一場。

  好在她的入獄,對孩子們的影響並不是很大。大兒子在國外,家人沒有告訴他。林一凡說,孩子們都很忙,又離得那麼遠,告訴他也無濟於事,反倒增添了一分牽掛。後來兒子每次打電話,媽媽都不在,到最後,家人都不好跟他解釋了,不得不把實情告訴了他。她知道,孩子知道後心裡會非常難過。路太遠,想回回不來,不回來又不放心。後來,兒子給獄中的媽媽寫來一封信。那真是一封讓人心碎的信。兒子在信中說:母親受苦受難,做兒子的不能在身邊做點什麼,他從心裡感到愧疚。母親受苦受難的時候,作為兒子他不能照顧母親,替母親分擔苦難,他覺得非常對不起母親。雖然他的工作很緊張,但是每天下班,他都要開著車到大海邊,對著大海喊“媽媽”,他希望母親能夠感覺得到。

  雖然家人在信中已經把母親在監獄的情況告訴了兒子,並囑他不要惦記,但是他還是不放心。兒子說,在夜裡,他經常被厄夢驚醒。在夢中,他看見媽媽披頭散髮,破衣爛衫……,於是,為了看媽媽,他專程回國。因為他已經出國13年了,並於幾年前加入了外籍。要想見媽媽,他必須按外國人探監的有關規定,辦理相關手續。按有關規定,在辦理與母親接見時,需要當地派出所證明他們的母子關係。可是,他已經出國13年了,這期間,幾經搬家,公安部門已經無法查到兒子的底檔。最後只能用他出國時的一個公證材料來證明一下他們的母子關係。在管教隊長的幫助下,最後母子相見。

  如果不是管教破格請示特殊會見,恐怕兒子又白回來一趟了。林一凡說,她真是從心裡感激管教,她說監獄裡的管教除了嚴厲之外,很多事表現的非常具有人情味。許多人無法理解,監獄的管教隊長會為了一名罪犯的家屬會見而奔波於各有關部門。她們真的把那當成一件大事,一件特別重要的事去做的。否則,雖然兒子回來了,他們母子也不一定見得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