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1988年春節過後不久的一天,曾和胡耀邦在一起工作多年的一個同志前去看望他。

  他們在胡耀邦的會客室里親切交談,互致問候、胡耀邦關切地詢問這位同志的生活情況,“近來物價上漲很多,你的生活水平下降了吧。”這位同志則十分關心胡耀邦的健康。 他說還可以,只是有胃病,每天散步1個多小時,鍛鍊身體,其他時間看書會客。當談到1987年初黨的政治局擴大會議後的情況時,胡耀邦深情地說,他本來不想再擔任任何職務,但是中央領導同志代表黨中央對他說,無論如何要參加政治局,可以不管具體工作。我對這個問題的態度是“兩句話,十二個字,即:服從黨的領導,維護黨的團結。”可以看出:這兩句話是胡耀邦晚年政治生活所奉行的一條基本原則,體現出一個老共產黨員對黨的事業的忠誠。

  胡耀邦傳奇--第九節 治國在民間

  胡耀邦到基層做調查研究,有人作過粗略統計,我國共有2200多個縣,胡耀邦到達1500多,他的足跡幾乎遍及中國大地。

  五年總書記任上,四年春節都在民間。

  他時常出現在中國的窮山大川的平民中間,與百姓共苦樂,為大眾謀財路。

  胡耀邦重返長征路,健步左搖右晃的鐵索橋,撫今思昔。

  一架銀色客機穿過濃密的雲層,降落在四川邛崍縣郊區的機場上。艙門打開了,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在霏微細中快步走下了舷梯……時間是1985年9月26日上午11點零10分。

  胡耀邦這次視察的重點是四川西北高原和隴南山區。汽車從邛崍縣城出發,沿川藏公路西去,翻過懸崖萬丈的二郎山,便進人川西北高原。首先遇到的是銀光閃閃的雪山,這裡空氣稀薄、冰封雪凍。接著是連綿百里的林區,公路兩旁古樹參天,叢林莽莽。然後是舉目無垠的草地,到處綠草如茵,沼澤密布。再從川西北向東南行進,沿白水江畔來到隴南山區。在短短十天時間中,胡耀邦就沿著這條路線時走時停,耳聞目擊,視察了四川的甘孜、阿壩兩個藏族自治州和甘肅的隴南地區共十多個縣。

  在這次視察中,胡耀邦選擇的是一條很不尋常的路線。人們知道,五十年前,在震驚世界的兩萬五千里長征中,中國工農紅軍就是沿著這條路線翻過了雪山草地。當年的胡耀邦作為紅軍部隊的一員,也曾沿著這條路線進行過艱苦的征戰。總書記跋涉千里,重訪昔日的長征路,他這次所進行的是一次很不尋常的視察。

  9月28日, 是高原多雨的秋季中難得的大晴天,胡耀邦驅車來到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縣的塔公草原。

  天空碧藍如洗,朵朵白雲象哈達似地潔淨。翡翠般的草原,黑色的牛毛帳篷,在熠熠陽光下分外悅目耀眼。胡耀邦坐在一座飾有民族圖案的帳篷里,幾位身著彩色長裙的藏族姑娘走到他跟前,獻上一條條雪白的哈達,胡耀邦用藏語祝願她們:“扎喜德勒!”(吉祥如意)接著,他端起面前一碗熱騰騰的酥油奶茶,津津有味地品嘗著,連聲稱讚:“真香!

  我再喝一碗!”藏族同胞看見胡耀邦如此喜愛他們傳統的食品,高興地鼓起掌來。

  胡耀邦被群眾的歡樂氣氛所感染,仿佛變得年輕了。他走出帳篷,坐在這群藏族青年中間,接過一把弦子,滿面春風地拉了起來……

  一路上,胡耀邦也觀察和了解到,在中國中西部這塊面積廣達20多萬平方公里的高原山地,經濟發展水平同內地相比,還有較大差距。潛在的巨大資源優勢尚未發揮出來,群眾的生活雖有很大改善,但還不富裕。他們在經濟建設中還存在種種困難。

  胡耀邦指出,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出現今天這個局面不容易。過去在農村無非是搞什麼“四固定”,什麼“幹部參加勞動”,總是困在這個圈子裡跳不出來。現在我們的農業從根本上進行改革,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抓住這一環,全盤都活了。這幾年就是這麼走過來的。不容易呀!

  汽車沿著雲霧繚繞的盤山公路疾駛而下,一條波光閃閃的大河突然橫亘在人們的眼前。

  湍急的河水穿過陡峭的峽谷,翻捲起滔滔白浪。這就是中外馳名的大渡河。

  五十年前,中國工農紅軍從這裡飛奪滬定橋,突破敵人的防線,打通了北上抗日的道路。毛澤東的著名詩句“大渡橋橫鐵索寒”,朱德在一副楹聯中所說“萬里長征猶憶瀘關險”,就是描寫的這個地方。

  9月28日下午兩點, 胡耀邦出現在橫跨大渡河的滬定橋東的橋台上。這座橋和滬定縣西城門相銜接,建成於公元1706年(清康熙45年)。解放前,整個大渡河上只有這座唯一的橋樑,是川藏交通的咽喉要道。今天,山區久雨初晴,天高雲淡。由十三根長達百米的鐵索組成的滬定橋,象一道長虹橫跨大渡河上,使人聯想起當年紅軍戰士迎著硝煙進擊的情景。

  歡騰的人群讓開了一條路,胡耀邦踏上左搖右晃的鐵索橋,健步走過橋去。他站在橋西的石台上,望著腳下洶湧奔騰的河水,深情地告訴人們,當年紅軍戰士就是從這裡出發冒著敵人的炮火沖向對岸的。他的話把人們的思緒帶向那血與火的戰爭年月……

  胡耀邦十分關心邊遠山區和少數民族地區教育事業的發展。 9月26日下午,胡耀邦聽取雅安地委書記匯報情況時,得知中央講師團有十位同志在雅安幫助當地培訓師資,工作很有成效,非常高興。他馬上派隨行同志在當晚冒雨去看望這些同志,了解他們的工作和生活情況。第二天一早,又親切會見了他們。以後,到甘孜州和阿壩州,他都在百忙中分別會見了中央講師團的同志,鼓勵他們安心工作,勝利完成任務。

  豐富的資源,落後的面貌。胡耀邦認為繁榮山區經濟的首要問題是端正思想,引導群眾開闢多種勞動致富的新門路。

  胡耀邦一路看, 一路問,一路思索……儘管汽車以平均每天200公里以上的進程在高山、峽谷和原野上奔馳,但長征路上的萬水千山,仿佛有情於當年的老戰士,如實地袒露現狀、展示前景,催人一步一個腳印地再展宏圖。

  在林區,他看到:採伐過的林地上,橫七豎八地倒著幾丈長的圓木,還有大量的火燒木、風倒木。任其腐朽。坐汽車跑了幾天,沿途只見有一個地方在加工木材。

  穿越一處處峽谷時,他看到:條條急流,落差很大,可建電站的地方很多,而附近的居民卻在燒柴做飯。

  在幅員八千多平方公里,擁有四十五萬頭牲畜的紅原縣,他看到:只在縣城裡建了一座奶粉加工廠,偌大的草原上看不見其他畜產品加工點。

  在被譽為“人間瑤池”、“童話世界”的黃龍山和九寨溝風景區,他發現這裡每年接待中外遊客達數萬之眾,而當地農民收人並不高。

  他還聽說,這一地區埋藏著黃金、大理石、雲母、石膏、石棉等數十種有開採價值的礦物,但富餘的勞力卻無活可干。

  馬爾康招待所的一間會議室里,匯報會正在熱烈地進行。胡耀邦談笑風生,其他同志也無拘無束地發表意見或插話。氣氛雖然輕鬆活躍,但討論的問題卻非常重要。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