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頁
“文革”伊始擔任中共中央東北局書記的宋任窮,也寫了證明材料,證明周總理當時曾給他一個電話,讓他這樣回答“揪叛徒戰鬥隊”的紅衛兵:“趙林(中共吉林省委書記)的出獄問題中央是知道的”,不能讓小將們在這個問題上胡亂發難。
張聞天同志的老伴劉英也寫了一份材料。
她在材料中認真回憶當年張聞天作為黨中央總書記,是如何與毛澤東、任弼時等中央領導同志研究批准了劉少奇的那個建議,並給劉少奇回電的。
中組部同志的調查研究緊湊而大有成效,直累得賈素萍心房纖顫。患了心臟病。寫證明材料的同志也爭分奪秒。 1978年8月21日,悶熱的夜晚,于光遠汗流浹背地跑到仍是“摘帽右派”的曾彥修住處,急急如今地說:“快快快,關於‘六十一個人’的問題,耀邦要我們趕快寫出證明材料。就是四八年春節,劉格平請吃飯之後。康生對我們談的那段話。”
曾彥修一聽,連忙攤開紙,揮汗疾書。寫完。兩人簽了名,于光遠拿了就走,連夜送到胡耀邦家。
胡耀邦連忙挑燈夜讀。這一段時間,胡耀邦不但常常夜讀這類送到家的材料,而且賈素萍等人每次調查歸來,他都立即聽取他們的匯報,認真閱讀他們寫的每一份調查材料,在這些材料上先後批寫了這樣一些字句:“這份材料很有用”,“這份材料很說明問題”。“送中央常委閱”,“根據這些充分的複查材料,可以起草報告提綱啦”。
隨後,胡耀邦與賈素萍等人一起,研究如何起草給中央的關於“六十一人案”的複查報告。一切似乎進展得一帆風順,但是胡耀邦明白:問題遠不是那麼簡單。
“兩個不管”對付“兩個凡是”。中南海懷仁堂召開的全國信訪工作會議上,一場面對面的決戰拉開戰幕。
1978年9月, 中共中央辦公廳向全黨發出通知,在中南海懷仁召開全國信訪工作會議,研究如何處理日益增多的申訴信和上訪人員,如何落實政策才算執行毛主席的正確路線。
這個會議,是胡耀邦剛到中組部時就向中央建議舉行的。汪東興遂讓胡耀邦主持會議,並在開幕式當天作主要講話人。
明眼人看得出:這將是一場面對面的決戰。
正因為這是一場面對面的決戰,歷來不愛宣讀講稿,而習慣於旁徵博引、嬉笑怒罵皆文章的胡耀邦,這次卻特別請來政研室和干市局的一些同志研究並協助起草講話稿。在研究中,有人提出胡耀邦最好不要去。理由是:“人家正要找你的茬兒呢,你還送到門上去”’
胡耀邦說:這正是廣泛動員平反冤假錯案的最好時機,是踏破鐵鞋也難找的最好講壇,我們絕不能放過。我們永遠記住這八個字:堅持真理,旗幟鮮明。尤其在有關黨和人民利益的是是非非上,贊成什麼,反對什麼、“更要明確表明自己的觀點,那種不講原則,“你好我也好”的庸俗腐朽氣,是同我們黨的性質水火不相容的。大家所以同意用“兩個不管”去針對“兩個凡是”,我想大概都有這樣的意思,就是不能再搞個人崇拜了。我相信我們的黨總有一天將會作出這樣的歷史性決議:永遠永遠地嚴禁個人崇拜。因為一搞個人崇拜,就根本談不上什麼民主,談不上實事求是,談不上解放思想,就必然要搞封建復辟。其危害之烈,莫此為甚!司馬遷在《秦始皇本紀》中說過:“秦俗多忌諱之禁,忠言未卒於口,而身為戮沒矣!故使天下之士,傾耳而聽,重足而立,鉗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忠臣不敢諫,智士不敢謀,天下已亂,奸不上聞,豈不哀哉!”林彪、“四人幫”們搞了這麼多年的個人崇拜,對全黨全國造成的危害之大之重之深,難道還不夠嗎?
胡耀邦說到這兒,在座的有人說:您說的都很對。但是現在,人家既然一直強調“兩個凡是”,就會說我們這是“砍旗”而且在“真理標準”文章出來時就已經這樣大說特說了。對這種謬論的反駁,我們也得想得周全些。
說得對。胡耀邦說:關於如何正確對待毛主席,我們與“兩個凡是”論者是有原則區別的。對待完整準確的毛澤東思想和正確的思想路線,我們一定要遵循不變;對毛主席晚年的錯誤,則絕對不能延續不變。否則,就是對黨對人民的不忠。
這次談話後,一連數日,在中組部的部長辦公室,胡耀邦都抽出一點時間,向政研室的苗楓林等同志口授全國信訪會講話的主要內容,委託苗楓林起草講話稿。
對胡耀邦的這個講話,苗楓林認為非同小可、很可能引發一場激烈爭論。因而在起草過程中,他儘量把觀點闡述得十分周密而無懈可擊。等把稿子弄好送給胡耀邦過目時,他又一次勸阻胡耀邦:“最好等時機成熟了再講。”胡耀邦一聽,不免有點氣,說:“你們這些人就是謹小慎微。”苗楓林請胡耀邦再考慮一下,胡耀邦義無反顧地說:“怕什麼!就是下油鍋。也總得有人下嘛!”
這一邊,人們忙忙碌碌,心情歡暢;另一邊。有人氣得咬牙咯咯響。
9月11日, 就在全國信訪會議即將召開之際,剛剛印出了復刊第一期的《中國青年》雜誌,刊有《破除迷信,掌握科學》的特約評論員文章,就遭到了查禁。因為,文內有這樣的小插題:林彪、“四人幫”是現代迷信的製造者;
現代迷信是新長征路上的一大障礙;
站在破除現代迷信的前列。
文章提醒廣大青年:階級鬥爭的規律和現實告訴我們,科學與迷信的鬥爭是長期存在的;不但現代迷信妖霧未散,今後也很難完全避免再出現借“高舉”以營私的政治騙子,很難完全避免以更新更巧妙的形式出現的現代迷信。為堅持真理而勇敢鬥爭、不怕犧牲的大無畏精神,是永遠需要的……
很顯然,這也是犯了“兩個凡是”、“永遠高舉”的大忌的。汪東興火急下令禁止發行。有些火爆不服氣的青年人急得沒法,把這篇文章和《春風吹又生》的復刊詞帖上了西單民主牆,還有人搬請共青團中央的元老鄧(穎超)大姐出面表示深切關注這件事。一位開國老將軍也為這件事給《人民日報》的一位同志打了電話。這位同志回答說“是汪(東興)副主席執意要這麼幹”。氣得這位老將軍把電話一摜:“什麼副主席?”這時,汪東興才很不情願地,為這本青年男女廣泛喜愛的雜誌的發行開了綠燈。《人民日報》立即轉載了《破除迷信,掌握科學》一文。
9月18日,全國信訪工作會議如期開幕。胡耀邦從從容容地走上了懷仁堂講台,並發表了那篇講話。台下掌聲連連。他一回到中組部,一直提著心的苗楓林,急忙迎上去問胡耀邦的秘書張耀光:“講得怎麼樣?”張耀光回答了三個字:“很對勁!”胡耀邦說:“這是我平生第一次照本宣科。”
“照本宣科”,還是出了事!按規定,大會秘書處應該立即把胡耀邦講話全文登上會議《簡報》。但是,等《簡報》發下來,許多代表都傻了眼:胡耀邦講話的精髓——用“兩個不管”針對“兩個凡是”的內容——被刪得一字不剩。接著,續出的《簡報》連篇累犢,借用某些會議代表之口,對胡耀邦的講話進行了一系列批評指責。其中據說是來自河南省的代表說:胡部長的講話也太離譜了!連毛主席定的案子都要否定,也太不尊重毛主席了!
張聞天同志的老伴劉英也寫了一份材料。
她在材料中認真回憶當年張聞天作為黨中央總書記,是如何與毛澤東、任弼時等中央領導同志研究批准了劉少奇的那個建議,並給劉少奇回電的。
中組部同志的調查研究緊湊而大有成效,直累得賈素萍心房纖顫。患了心臟病。寫證明材料的同志也爭分奪秒。 1978年8月21日,悶熱的夜晚,于光遠汗流浹背地跑到仍是“摘帽右派”的曾彥修住處,急急如今地說:“快快快,關於‘六十一個人’的問題,耀邦要我們趕快寫出證明材料。就是四八年春節,劉格平請吃飯之後。康生對我們談的那段話。”
曾彥修一聽,連忙攤開紙,揮汗疾書。寫完。兩人簽了名,于光遠拿了就走,連夜送到胡耀邦家。
胡耀邦連忙挑燈夜讀。這一段時間,胡耀邦不但常常夜讀這類送到家的材料,而且賈素萍等人每次調查歸來,他都立即聽取他們的匯報,認真閱讀他們寫的每一份調查材料,在這些材料上先後批寫了這樣一些字句:“這份材料很有用”,“這份材料很說明問題”。“送中央常委閱”,“根據這些充分的複查材料,可以起草報告提綱啦”。
隨後,胡耀邦與賈素萍等人一起,研究如何起草給中央的關於“六十一人案”的複查報告。一切似乎進展得一帆風順,但是胡耀邦明白:問題遠不是那麼簡單。
“兩個不管”對付“兩個凡是”。中南海懷仁堂召開的全國信訪工作會議上,一場面對面的決戰拉開戰幕。
1978年9月, 中共中央辦公廳向全黨發出通知,在中南海懷仁召開全國信訪工作會議,研究如何處理日益增多的申訴信和上訪人員,如何落實政策才算執行毛主席的正確路線。
這個會議,是胡耀邦剛到中組部時就向中央建議舉行的。汪東興遂讓胡耀邦主持會議,並在開幕式當天作主要講話人。
明眼人看得出:這將是一場面對面的決戰。
正因為這是一場面對面的決戰,歷來不愛宣讀講稿,而習慣於旁徵博引、嬉笑怒罵皆文章的胡耀邦,這次卻特別請來政研室和干市局的一些同志研究並協助起草講話稿。在研究中,有人提出胡耀邦最好不要去。理由是:“人家正要找你的茬兒呢,你還送到門上去”’
胡耀邦說:這正是廣泛動員平反冤假錯案的最好時機,是踏破鐵鞋也難找的最好講壇,我們絕不能放過。我們永遠記住這八個字:堅持真理,旗幟鮮明。尤其在有關黨和人民利益的是是非非上,贊成什麼,反對什麼、“更要明確表明自己的觀點,那種不講原則,“你好我也好”的庸俗腐朽氣,是同我們黨的性質水火不相容的。大家所以同意用“兩個不管”去針對“兩個凡是”,我想大概都有這樣的意思,就是不能再搞個人崇拜了。我相信我們的黨總有一天將會作出這樣的歷史性決議:永遠永遠地嚴禁個人崇拜。因為一搞個人崇拜,就根本談不上什麼民主,談不上實事求是,談不上解放思想,就必然要搞封建復辟。其危害之烈,莫此為甚!司馬遷在《秦始皇本紀》中說過:“秦俗多忌諱之禁,忠言未卒於口,而身為戮沒矣!故使天下之士,傾耳而聽,重足而立,鉗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忠臣不敢諫,智士不敢謀,天下已亂,奸不上聞,豈不哀哉!”林彪、“四人幫”們搞了這麼多年的個人崇拜,對全黨全國造成的危害之大之重之深,難道還不夠嗎?
胡耀邦說到這兒,在座的有人說:您說的都很對。但是現在,人家既然一直強調“兩個凡是”,就會說我們這是“砍旗”而且在“真理標準”文章出來時就已經這樣大說特說了。對這種謬論的反駁,我們也得想得周全些。
說得對。胡耀邦說:關於如何正確對待毛主席,我們與“兩個凡是”論者是有原則區別的。對待完整準確的毛澤東思想和正確的思想路線,我們一定要遵循不變;對毛主席晚年的錯誤,則絕對不能延續不變。否則,就是對黨對人民的不忠。
這次談話後,一連數日,在中組部的部長辦公室,胡耀邦都抽出一點時間,向政研室的苗楓林等同志口授全國信訪會講話的主要內容,委託苗楓林起草講話稿。
對胡耀邦的這個講話,苗楓林認為非同小可、很可能引發一場激烈爭論。因而在起草過程中,他儘量把觀點闡述得十分周密而無懈可擊。等把稿子弄好送給胡耀邦過目時,他又一次勸阻胡耀邦:“最好等時機成熟了再講。”胡耀邦一聽,不免有點氣,說:“你們這些人就是謹小慎微。”苗楓林請胡耀邦再考慮一下,胡耀邦義無反顧地說:“怕什麼!就是下油鍋。也總得有人下嘛!”
這一邊,人們忙忙碌碌,心情歡暢;另一邊。有人氣得咬牙咯咯響。
9月11日, 就在全國信訪會議即將召開之際,剛剛印出了復刊第一期的《中國青年》雜誌,刊有《破除迷信,掌握科學》的特約評論員文章,就遭到了查禁。因為,文內有這樣的小插題:林彪、“四人幫”是現代迷信的製造者;
現代迷信是新長征路上的一大障礙;
站在破除現代迷信的前列。
文章提醒廣大青年:階級鬥爭的規律和現實告訴我們,科學與迷信的鬥爭是長期存在的;不但現代迷信妖霧未散,今後也很難完全避免再出現借“高舉”以營私的政治騙子,很難完全避免以更新更巧妙的形式出現的現代迷信。為堅持真理而勇敢鬥爭、不怕犧牲的大無畏精神,是永遠需要的……
很顯然,這也是犯了“兩個凡是”、“永遠高舉”的大忌的。汪東興火急下令禁止發行。有些火爆不服氣的青年人急得沒法,把這篇文章和《春風吹又生》的復刊詞帖上了西單民主牆,還有人搬請共青團中央的元老鄧(穎超)大姐出面表示深切關注這件事。一位開國老將軍也為這件事給《人民日報》的一位同志打了電話。這位同志回答說“是汪(東興)副主席執意要這麼幹”。氣得這位老將軍把電話一摜:“什麼副主席?”這時,汪東興才很不情願地,為這本青年男女廣泛喜愛的雜誌的發行開了綠燈。《人民日報》立即轉載了《破除迷信,掌握科學》一文。
9月18日,全國信訪工作會議如期開幕。胡耀邦從從容容地走上了懷仁堂講台,並發表了那篇講話。台下掌聲連連。他一回到中組部,一直提著心的苗楓林,急忙迎上去問胡耀邦的秘書張耀光:“講得怎麼樣?”張耀光回答了三個字:“很對勁!”胡耀邦說:“這是我平生第一次照本宣科。”
“照本宣科”,還是出了事!按規定,大會秘書處應該立即把胡耀邦講話全文登上會議《簡報》。但是,等《簡報》發下來,許多代表都傻了眼:胡耀邦講話的精髓——用“兩個不管”針對“兩個凡是”的內容——被刪得一字不剩。接著,續出的《簡報》連篇累犢,借用某些會議代表之口,對胡耀邦的講話進行了一系列批評指責。其中據說是來自河南省的代表說:胡部長的講話也太離譜了!連毛主席定的案子都要否定,也太不尊重毛主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