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
“你既然知道……”凱奇又在翻老帳。
“我並非知道全部,警官。我只知道布希是兇手,甚至也不能確定桑迪是不是他的下一個目標。因此我得靠傳訊來弄清楚這幾個人的關係。”
“我一開始就說是布希作案,這總沒錯吧!”凱奇得意地說。
“當然啦,警官!”凡斯回答道,“我是被形勢所迫,才不得不和你作對!當布希選定展室作為約會地點時,就已經計劃好了:首先,他故意把聖甲蟲領帶夾放在研究室書桌上;殺了蓋爾德之後,把領帶夾和財務報表放在死者身邊;還要讓馬克知道,桑迪見過這兩樣東西;還有,布希知道桑迪喜歡在早餐後去展室看一看,他捏准了時間約蓋爾德見面,讓桑迪有機會和他舅舅單獨在展室里碰面;然後,他把桑迪支到大都會博物館去,讓自己有時間殺害蓋爾德;他把沙克美雕像放好位置,讓謀殺看起來像是個神秘的復仇;當然,這些都是在一個前提之下做的——布希博士不幸被鴉片催眠,在研究室中昏睡,不省人事……”
凱奇向凡斯問道:“那個雕像只是個幌子?”
“那只是個道具,事實上,它是在謀殺之後才布置好的。所以不管桑迪如何解釋,他仍有嫌疑。而且不是桑迪,其他不在場的人也因此難脫干係,惟有布希反而可以脫離嫌疑了,這不就是對布希有利的證據嗎?”
“但是雕像下面的鉛筆,不是桑迪用的那種。”馬克說。
“布希把自己的鉛筆放在現場,其目的是要製造出對自己不利的證據,讓我們誤以為有人想陷害他。可惜這個騙局愚弄不了我,太巧合了,真正的兇手是不會這麼冒險的。還有那個掉下來的雕像,誰能保證準確無誤地擊中蓋爾德頭部呢?即使真是被雕像擊倒,也不可能呈現出蓋爾德那樣的姿勢。蓋爾德不是被墜落的雕像擊斃的。”
“但是,”馬克還是有疑問,“如果你沒有注意到布簾上鬆開的銅環,也許根本就不會發現什麼騙局了。”
“這個計劃如此安排,就是讓我們去發現它,如果我們忽略了這些,布希會想盡辦法讓我們去注意到的。”
“可是還有指紋……”凱奇還是有疑問。
“那也是故意留在雕像上的!還記得他當時的話嗎?他第一次說是因為雕像放歪了,他把它挪正。我們自然會聯想到為什麼只有他的指紋呢?這時他的第二個說法就站住腳了——因為那是桑迪精心安排的,所以沒有別人的指紋,只有布希的指紋!”
凡斯看了看馬克和凱奇,繼續說道:“這麼一來,布希解釋清楚了所有對自己不利的證據,而嫌疑全落在桑迪頭上。說那些血腳印,也有很多疑點。昨天早上我們看見他穿著拖鞋而不是球鞋,但為什麼他的球鞋一隻在他的研究室里,另一隻卻在他臥室里?他曾對我們說過,前一天晚上他是穿球鞋回臥室去的。那麼他只要拿一隻鞋下樓,弄出幾個血腳印,再把鞋扔進垃圾捅,就能把我們矇騙了。他希望我們順著腳印找出那隻血鞋,然後在法庭上,只說是有人偷偷到他的房間裡,取走一隻鞋,企圖栽贓於他就行了。”
馬克點點頭說:“是的,我就上了他的當,特別是還在他的咖啡里發現鴉片。”
“那些鴉片利用得更是巧妙!一旦陪審團相信他的咖啡里被人放了鴉片,就不會定他的罪了,他們會以為他是一個陰謀的受害者。其實這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布希只要從柜子里拿走藥瓶,倒出他計劃需要的分量,然後倒在咖啡里就算成了。”
“你是說,他根本沒有昏迷?”
“哪有這事兒,他非常正常。被鴉片麻醉以後瞳孔會縮小,但布希除了過分的興奮之外,什麼症狀都沒有。我知道他是在演戲,而且當時我就相信,準保能在他的咖啡里找到藥物。”
“那麼鴉片藥瓶的事怎麼解釋呢?”凱奇問道,“你派哈羅德——”
凡斯解釋說:“我早就知道藥瓶在哪兒,我只夠確認哈羅德是否知道這件事。”
馬克說:“可我們並不知道鴉片藥瓶究競在哪兒呀?”
凡斯轉身朝大廳喊道:“哈羅德!”
哈羅德拉開門。
凡斯說:“我很佩服你偽裝的本領,但有時我們也想聽點兒實話,說吧,你是在哪兒找到鴉片藥瓶的?”
“是在桑迪先生屋裡找到的。”
“萬分感激,”凡斯說,“你可以回大廳了。”
哈羅德走出去,並輕輕帶上門。
凡斯接著說:“昨天早上,布希不用到早餐室,就知道他太太和桑迪在早餐室里吃早飯。這就是說,桑迪就有機會在咖啡里下藥……”
馬克問:“現然你已經知道鴉片是布希自己放的,為什麼還拉著我們研究那個咖啡壺?”
“我只是想知道布希是針對誰。他想讓自己成為陰謀受害者,往咖啡里放鴉片就成為關鍵。所以我認為,這個他設計想陷害的人,必定與他昨天早上喝的咖啡有關。”
凱奇點點頭說:“如果那個人沒機會這麼做,他的計劃就落空了。但是,為什麼博士要逃跑呢?”
“我並非知道全部,警官。我只知道布希是兇手,甚至也不能確定桑迪是不是他的下一個目標。因此我得靠傳訊來弄清楚這幾個人的關係。”
“我一開始就說是布希作案,這總沒錯吧!”凱奇得意地說。
“當然啦,警官!”凡斯回答道,“我是被形勢所迫,才不得不和你作對!當布希選定展室作為約會地點時,就已經計劃好了:首先,他故意把聖甲蟲領帶夾放在研究室書桌上;殺了蓋爾德之後,把領帶夾和財務報表放在死者身邊;還要讓馬克知道,桑迪見過這兩樣東西;還有,布希知道桑迪喜歡在早餐後去展室看一看,他捏准了時間約蓋爾德見面,讓桑迪有機會和他舅舅單獨在展室里碰面;然後,他把桑迪支到大都會博物館去,讓自己有時間殺害蓋爾德;他把沙克美雕像放好位置,讓謀殺看起來像是個神秘的復仇;當然,這些都是在一個前提之下做的——布希博士不幸被鴉片催眠,在研究室中昏睡,不省人事……”
凱奇向凡斯問道:“那個雕像只是個幌子?”
“那只是個道具,事實上,它是在謀殺之後才布置好的。所以不管桑迪如何解釋,他仍有嫌疑。而且不是桑迪,其他不在場的人也因此難脫干係,惟有布希反而可以脫離嫌疑了,這不就是對布希有利的證據嗎?”
“但是雕像下面的鉛筆,不是桑迪用的那種。”馬克說。
“布希把自己的鉛筆放在現場,其目的是要製造出對自己不利的證據,讓我們誤以為有人想陷害他。可惜這個騙局愚弄不了我,太巧合了,真正的兇手是不會這麼冒險的。還有那個掉下來的雕像,誰能保證準確無誤地擊中蓋爾德頭部呢?即使真是被雕像擊倒,也不可能呈現出蓋爾德那樣的姿勢。蓋爾德不是被墜落的雕像擊斃的。”
“但是,”馬克還是有疑問,“如果你沒有注意到布簾上鬆開的銅環,也許根本就不會發現什麼騙局了。”
“這個計劃如此安排,就是讓我們去發現它,如果我們忽略了這些,布希會想盡辦法讓我們去注意到的。”
“可是還有指紋……”凱奇還是有疑問。
“那也是故意留在雕像上的!還記得他當時的話嗎?他第一次說是因為雕像放歪了,他把它挪正。我們自然會聯想到為什麼只有他的指紋呢?這時他的第二個說法就站住腳了——因為那是桑迪精心安排的,所以沒有別人的指紋,只有布希的指紋!”
凡斯看了看馬克和凱奇,繼續說道:“這麼一來,布希解釋清楚了所有對自己不利的證據,而嫌疑全落在桑迪頭上。說那些血腳印,也有很多疑點。昨天早上我們看見他穿著拖鞋而不是球鞋,但為什麼他的球鞋一隻在他的研究室里,另一隻卻在他臥室里?他曾對我們說過,前一天晚上他是穿球鞋回臥室去的。那麼他只要拿一隻鞋下樓,弄出幾個血腳印,再把鞋扔進垃圾捅,就能把我們矇騙了。他希望我們順著腳印找出那隻血鞋,然後在法庭上,只說是有人偷偷到他的房間裡,取走一隻鞋,企圖栽贓於他就行了。”
馬克點點頭說:“是的,我就上了他的當,特別是還在他的咖啡里發現鴉片。”
“那些鴉片利用得更是巧妙!一旦陪審團相信他的咖啡里被人放了鴉片,就不會定他的罪了,他們會以為他是一個陰謀的受害者。其實這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布希只要從柜子里拿走藥瓶,倒出他計劃需要的分量,然後倒在咖啡里就算成了。”
“你是說,他根本沒有昏迷?”
“哪有這事兒,他非常正常。被鴉片麻醉以後瞳孔會縮小,但布希除了過分的興奮之外,什麼症狀都沒有。我知道他是在演戲,而且當時我就相信,準保能在他的咖啡里找到藥物。”
“那麼鴉片藥瓶的事怎麼解釋呢?”凱奇問道,“你派哈羅德——”
凡斯解釋說:“我早就知道藥瓶在哪兒,我只夠確認哈羅德是否知道這件事。”
馬克說:“可我們並不知道鴉片藥瓶究競在哪兒呀?”
凡斯轉身朝大廳喊道:“哈羅德!”
哈羅德拉開門。
凡斯說:“我很佩服你偽裝的本領,但有時我們也想聽點兒實話,說吧,你是在哪兒找到鴉片藥瓶的?”
“是在桑迪先生屋裡找到的。”
“萬分感激,”凡斯說,“你可以回大廳了。”
哈羅德走出去,並輕輕帶上門。
凡斯接著說:“昨天早上,布希不用到早餐室,就知道他太太和桑迪在早餐室里吃早飯。這就是說,桑迪就有機會在咖啡里下藥……”
馬克問:“現然你已經知道鴉片是布希自己放的,為什麼還拉著我們研究那個咖啡壺?”
“我只是想知道布希是針對誰。他想讓自己成為陰謀受害者,往咖啡里放鴉片就成為關鍵。所以我認為,這個他設計想陷害的人,必定與他昨天早上喝的咖啡有關。”
凱奇點點頭說:“如果那個人沒機會這麼做,他的計劃就落空了。但是,為什麼博士要逃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