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頁
瑞士侍衛見狀,像風一樣從教堂的中央通道跑過來,大喊著:“不,將軍!住手!”可卡薩格蘭德像沒聽到一樣。他把槍放進嘴裡,扣動了扳機。一聲槍響傳遍了空蕩蕩的教堂。剛開始的幾秒,他仍然直直地跪在那兒,瑞士侍衛還以為他沒有死。不過隨後,他的身體就失去平衡,朝前倒去,倒在了聖壇上。卡洛·卡薩格蘭德,這位義大利的救世主,就這樣死去了。
第五部 威尼斯的一家教堂
36
羅馬
很少有人知道傑梅利醫院的十一層還有幾間房間,它們歸一位教士所有,精小而簡單。其中的一間房裡擺著一張病床,另一間裡擺著沙發和椅子。第三間房裡有一個私用的小隔間,門外的走廊里有一張警衛用的桌子。總會有人在這裡站崗,就連屋子空著的時候也是一樣。
梵蒂岡發生槍擊案之後的幾天,這幾間屋子就被一位不知姓名的病人占用了。他受了重傷:顱骨破裂,椎骨粉碎,四根肋骨斷裂,全身大部分皮膚擦傷。他已經接受了緊急治療,目前為止,因腦水腫而導致顱壓過大的致命危險已經有所緩解,不過他仍然處於深度昏迷中。由於背部受傷嚴重,他只能趴在床上,頭向著窗戶這邊。氧氣罩幾乎蓋住了整張腫脹的臉。青黑色的眼瞼一直緊閉著。
多種跡象表明,這位病人是個重要人物。路易吉·多納蒂神父,這位教皇秘書每天都要打來好幾通電話詢問他的病情,兩個貼身保鏢守在病人的門外。另外,這位病人能住進這裡也同樣令人驚訝——傑梅利醫院十一樓的這個套房是給一個人專用的,那個人本該是羅馬天主教的教皇。
頭四天,只有兩個人來探望這位病人,一個是個子高高、留著長捲髮的黑眼睛美女,還有一個面色堅如磐石的老人。那個女孩兒說義大利語,老人則不然。看護人員原來還以為老人是這位病人的父親,不過後來才知道這種猜測是錯的。兩個前來探望的人一直在客廳里守著,像是紮營了一樣,一步沒有離開過。
老人好像很關心病人的右手,這讓看護人員感覺很奇怪,因為病人其他部位受的傷遠比手部嚴重。有人請來放射線專家為病人做了X線照射。病人的右手虎口部分有一道很深的傷疤,這種傷是近段時期無法完全治癒的,不過整形專家說,雖然經歷了大事故,但這隻手還是能完整保住。
第五天的時候,病人床邊放了一把祈禱椅。傍晚的時候,教皇來了,身邊跟著多納蒂神父和一名瑞士侍衛。教皇在那個失去意識的病人面前跪了一個小時,閉上眼睛為他祈禱,然後伸出手輕輕地拉住了病人的手。
當教皇站起來的時候,目光落在了床頭掛著的木刻耶穌受難像上面。他盯著它看了一會兒,然後伸出手指畫了個十字。他靠近多納蒂神父對他耳語了幾句。教士到床邊慢慢地把雕像從牆上拿了下來。
病人在接受教皇探望的二十四小時後,右手終於能動了:那手—次又一次地做著同樣的動作;先是擊三下,然後輕拖一下。啪,嗒……嗒……嗒……啪,嗒……嗒……嗒……這種跡象讓醫護小組內部發生了爭論。有人說這不是自然的痙攣現象。其他人覺得這是抓捕動作引起的後遺症。那個高個子女孩兒告訴他們,這既不是痙攣也不是抓捕動作:“他是在畫畫。”其他人明白了。“他很快就要醒來了。”
第二天,也就是他入院後的一周,這個不知姓名的病人短暫地恢復了意識。他慢慢睜開眼睛,在陽光下眨了眨,用疑惑的眼神看了看那位老人的臉,好像不認識他一樣。
“阿里?”
“我們一直在擔心你。”
“我渾身都受傷了。”
“我知道。”
他抬起眼睛,看了看窗戶:“這是耶路撒冷嗎?”
“這裡是羅馬。”
“哪裡?”
老人又告訴了他一次。病人戴著氧氣罩,虛弱地笑了笑。
“基婭拉……在哪兒?”
“她就在這兒,一直都沒離開過。”
“我……抓到他了嗎?”
還沒等沙姆龍回答,加百列閉上眼睛,再次失去了意識。
37
威尼斯
看加百列的傷勢,還得恢復一個月才能回威尼斯。他們在卡納雷吉歐區的運河屋住了下來,這裡有四層樓,還有一個微型碼頭,停著一艘小船。樓道入口旁邊擺著兩個栽著天竺蘭的瓷盆,入口前面是一處安靜的院子,飄來陣陣迷迭香的香味。這裡的安保系統是由一家總部設在特拉維夫的知名電子公司裝置的,安全係數和收藏美術作品的美術學院不相上下。
加百列的身體條件不足以去接受修復貝利尼作品的挑戰。他的視覺仍舊模糊,站的時間稍微長一點就會頭暈目眩。幾乎每晚都會在持續性的頭痛中醒來。弗朗西斯科·提埃坡羅第一次看見他背上的傷時,還以為是被誰毒打過。提埃坡羅向威尼斯教會的負責人提出申請,要他把聖扎卡利亞教堂的開放日期再推遲一個月,這樣也好給不幸遭遇摩托車車禍的德爾韋基奧先生再多一點時間恢復。可那位負責人拒絕了他,為了按時完成修復貝利尼作品的任務,他還讓提埃坡羅親自上腳手架工作。“遊客們就要來了,弗朗西斯科!難道要我在聖扎卡利亞教堂的門外掛一塊牌子,寫上‘此教堂因修復工程正在關閉中’?”和以往不同的是,梵蒂岡方面插手了這件事。路易吉·多納蒂神父給威尼斯方面發了一封緊急郵件,郵件表達了教皇想要威尼斯方面准許由德爾韋基奧先生修復貝利尼大師這部作品的意願。結果那名負責人立刻把所有規定通通收了起來。第二天,運河屋還收到了威尼斯方面郵來的一盒巧克力,並祝願加百列早日康復。
第五部 威尼斯的一家教堂
36
羅馬
很少有人知道傑梅利醫院的十一層還有幾間房間,它們歸一位教士所有,精小而簡單。其中的一間房裡擺著一張病床,另一間裡擺著沙發和椅子。第三間房裡有一個私用的小隔間,門外的走廊里有一張警衛用的桌子。總會有人在這裡站崗,就連屋子空著的時候也是一樣。
梵蒂岡發生槍擊案之後的幾天,這幾間屋子就被一位不知姓名的病人占用了。他受了重傷:顱骨破裂,椎骨粉碎,四根肋骨斷裂,全身大部分皮膚擦傷。他已經接受了緊急治療,目前為止,因腦水腫而導致顱壓過大的致命危險已經有所緩解,不過他仍然處於深度昏迷中。由於背部受傷嚴重,他只能趴在床上,頭向著窗戶這邊。氧氣罩幾乎蓋住了整張腫脹的臉。青黑色的眼瞼一直緊閉著。
多種跡象表明,這位病人是個重要人物。路易吉·多納蒂神父,這位教皇秘書每天都要打來好幾通電話詢問他的病情,兩個貼身保鏢守在病人的門外。另外,這位病人能住進這裡也同樣令人驚訝——傑梅利醫院十一樓的這個套房是給一個人專用的,那個人本該是羅馬天主教的教皇。
頭四天,只有兩個人來探望這位病人,一個是個子高高、留著長捲髮的黑眼睛美女,還有一個面色堅如磐石的老人。那個女孩兒說義大利語,老人則不然。看護人員原來還以為老人是這位病人的父親,不過後來才知道這種猜測是錯的。兩個前來探望的人一直在客廳里守著,像是紮營了一樣,一步沒有離開過。
老人好像很關心病人的右手,這讓看護人員感覺很奇怪,因為病人其他部位受的傷遠比手部嚴重。有人請來放射線專家為病人做了X線照射。病人的右手虎口部分有一道很深的傷疤,這種傷是近段時期無法完全治癒的,不過整形專家說,雖然經歷了大事故,但這隻手還是能完整保住。
第五天的時候,病人床邊放了一把祈禱椅。傍晚的時候,教皇來了,身邊跟著多納蒂神父和一名瑞士侍衛。教皇在那個失去意識的病人面前跪了一個小時,閉上眼睛為他祈禱,然後伸出手輕輕地拉住了病人的手。
當教皇站起來的時候,目光落在了床頭掛著的木刻耶穌受難像上面。他盯著它看了一會兒,然後伸出手指畫了個十字。他靠近多納蒂神父對他耳語了幾句。教士到床邊慢慢地把雕像從牆上拿了下來。
病人在接受教皇探望的二十四小時後,右手終於能動了:那手—次又一次地做著同樣的動作;先是擊三下,然後輕拖一下。啪,嗒……嗒……嗒……啪,嗒……嗒……嗒……這種跡象讓醫護小組內部發生了爭論。有人說這不是自然的痙攣現象。其他人覺得這是抓捕動作引起的後遺症。那個高個子女孩兒告訴他們,這既不是痙攣也不是抓捕動作:“他是在畫畫。”其他人明白了。“他很快就要醒來了。”
第二天,也就是他入院後的一周,這個不知姓名的病人短暫地恢復了意識。他慢慢睜開眼睛,在陽光下眨了眨,用疑惑的眼神看了看那位老人的臉,好像不認識他一樣。
“阿里?”
“我們一直在擔心你。”
“我渾身都受傷了。”
“我知道。”
他抬起眼睛,看了看窗戶:“這是耶路撒冷嗎?”
“這裡是羅馬。”
“哪裡?”
老人又告訴了他一次。病人戴著氧氣罩,虛弱地笑了笑。
“基婭拉……在哪兒?”
“她就在這兒,一直都沒離開過。”
“我……抓到他了嗎?”
還沒等沙姆龍回答,加百列閉上眼睛,再次失去了意識。
37
威尼斯
看加百列的傷勢,還得恢復一個月才能回威尼斯。他們在卡納雷吉歐區的運河屋住了下來,這裡有四層樓,還有一個微型碼頭,停著一艘小船。樓道入口旁邊擺著兩個栽著天竺蘭的瓷盆,入口前面是一處安靜的院子,飄來陣陣迷迭香的香味。這裡的安保系統是由一家總部設在特拉維夫的知名電子公司裝置的,安全係數和收藏美術作品的美術學院不相上下。
加百列的身體條件不足以去接受修復貝利尼作品的挑戰。他的視覺仍舊模糊,站的時間稍微長一點就會頭暈目眩。幾乎每晚都會在持續性的頭痛中醒來。弗朗西斯科·提埃坡羅第一次看見他背上的傷時,還以為是被誰毒打過。提埃坡羅向威尼斯教會的負責人提出申請,要他把聖扎卡利亞教堂的開放日期再推遲一個月,這樣也好給不幸遭遇摩托車車禍的德爾韋基奧先生再多一點時間恢復。可那位負責人拒絕了他,為了按時完成修復貝利尼作品的任務,他還讓提埃坡羅親自上腳手架工作。“遊客們就要來了,弗朗西斯科!難道要我在聖扎卡利亞教堂的門外掛一塊牌子,寫上‘此教堂因修復工程正在關閉中’?”和以往不同的是,梵蒂岡方面插手了這件事。路易吉·多納蒂神父給威尼斯方面發了一封緊急郵件,郵件表達了教皇想要威尼斯方面准許由德爾韋基奧先生修復貝利尼大師這部作品的意願。結果那名負責人立刻把所有規定通通收了起來。第二天,運河屋還收到了威尼斯方面郵來的一盒巧克力,並祝願加百列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