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事實上,那張著名照片刊出讓狄雷尼隊長鬆了口氣:丹尼男孩確實在上面,毫無疑問。同時,在巴恩斯的合作下,他安排紐約州警直升機一天三次飛到現場上空,在空中拍照,細節放大許多倍,交由空軍技術人員分析。沒有發現食物或飲料的蹤跡。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布蘭克愈來愈多時間躺著瞪向天空,健康情況的惡化也愈來愈明顯。

  直升機第一趟飛時狄雷尼也去了,跟佛瑞斯組長和史尼德隊長一同驅車向北,在紐伯附近一處空軍基地與巴恩斯碰面。這是他第一次面對面見到山姆·巴恩斯,少校人如其聲:強硬、緊繃、火爆。他態度冷淡孤僻,手勢迅速短暫,沒浪費時間打招呼,只催他們趕快登上等在一旁的直升機。

  往南飛的短短路程中,他只跟狄雷尼交談。隊長得知,這位州警官已諮詢過隊上的醫師,知道了狄雷尼已經知道的事:沒有食物或水,布蘭克只能活十天左右,誤差不超過一兩天,取決於他爬上岩石之前的體能狀況,以及他暴露在風吹日曬中的情形和時間長短。少校跟狄雷尼一樣,都每天注意長期天氣預報。大致說來,晴朗天氣可望持續,氣溫則會逐步下降,但加拿大西北部有一個低氣壓系統正在形成,需要觀察。

  眾人正在討論各種選擇,直升機已來到看得見惡魔之針的地方,然後傾斜著繞圈下降。話語戛然而止,他們透過窗盯著那座岩石。一名機員打開貨艙的寬門,機艙內突然變冷,一名警方攝影師拿起長鏡頭照相機。

  狄雷尼隊長的第一個反應是震驚,丹尼爾·布蘭克的高空巢穴竟如此之小。佛瑞斯組長說過它是“雙人床單”的大小,但從空中看來,很難理解布蘭克怎能待在上面超過一小時而不滾下或跌下來。

  直升機轉圈繞得愈來愈低,攝影師忙著拍照,狄雷尼感覺又驚又畏;看看其他警官,他們可能也有同樣的感受。從這個高度,看見棲於岩石頂端的布蘭克,看見地面上圍繞惡魔之針的人仰起的白色臉孔,隊長對這人的孤寒孤絕感到恐懼又驚異,無法理解他怎能承受。

  不只因為他在這危險的高處尋求庇護,躺在戳入天空的岩柱頂端,更因為這人絕對孤獨,蓄意切斷自己與生命和生者的關連。並非在岩石上,而是不知怎麼浮在空中,沒有錨定住他,就此漂流。

  此刻這種感覺,狄雷尼這輩子只有過幾次。一次是他強行進入那處集中營,看見骨瘦如材的眾人。一次是他輕輕從一個男人毫無知覺的手中取下廚房用刀,那人剛殺死了自己的母親、妻子、三個孩子,然後打電話報警。一次是狄雷尼幫忙制服一名企圖以頭撞牆的瘋女。現在則是布蘭克……

  令人害怕的是那份瘋狂,那種失去錨的感覺,那種飄浮。這種原始的怖懼深入內心,深入某種表面被文明和文化粉飾的事物,剝除成千上百萬年的歲月,說:“看。”那是黑暗。

  之後,加洗的空中照片連同空軍技術人員的簡短分析一起送來時,他拿了一張,用圖釘釘在守門人小屋的外牆上。見這張照片吸引眾人注意,他並不意外,因為猜到弟兄們都跟他一樣,不確定獵物真的在上面,不確定真有人會刻意尋求並接受如此的獻祭。

  狄雷尼隊長也注意到值班人員其他若干不尋常之處:他把異常安靜,不像平常做這類工作時常大聲聊天、吹牛胡扯。此外,交班後他們也不急著回到溫暖的高中體育館,一律都會徘徊遲疑,然後再一次信步走向惡魔之針,站在底下抬頭張嘴,呆望上方那個看不見的人。

  他跟托馬斯·韓德利討論這一點。記者先前去採訪了一些被州警攔於路障之外的人。

  “你一定不會相信。”韓德利說著搖頭。“成千上百輛車。來自全國各地。我跟俄亥俄的一家人聊過,問他們為什麼這麼大老遠開車跑來,預期看到什麼。”

  “他們怎麼說?”

  “那男人說他有一星期的假,去迪斯尼樂園時間嫌短,就決定帶小孩來這裡。”

  現在他們已經很有組織:固定輪班,時間表每天剩寫油印。派來的人手足以全天負責所有崗位,紐約市警局的大探照燈和發電機卡車也來了,因此惡魔之針一天二十四小時都被照得大亮。

  狄雷尼隊長的小屋裡現在有個丙烷瓦斯爐,守門人的櫃檯上也架設了一台沉重的無線電。無線電人員沒事可做,因此為了打發時間,便架起擴音器、定時器、重複播放的錄音帶,每小時整點都會機械地轟隆放起:“丹尼爾·布蘭克……丹尼爾·布蘭克……下來……下來……”沒有用。現在已經沒人指望這會有用了。

  每天皁上,佛瑞斯組長帶來齊爾頓郵局收到的一袋袋信件,狄雷尼隊長花好幾個小時讀。有些寄錢給丹尼爾·布蘭克,理由是什麼他實在猜不到。也有數目多得令人吃驚的女人向布蘭克求婚,有些還附上裸照。但絕大部分來自世界各地的信件,都是建議如何把丹尼爾·布蘭克弄下來:派四架直升機,合拉一張沉重的運貨網,把網拋在惡魔之針頂上……。找一群“誠懇信教的人”,用祈禱讓他下來……。架一台巨型風扇,把他吹下岩石……。最多人建議的那項做法他們已經排除:派一架戰鬥機或直升機飛去殺了他……。有項建議引起狄雷尼興趣:發射瓦斯彈到惡魔之針頂上,等丹尼爾·布蘭克不省人事,就可以派人戴著防毒面罩爬上,把他弄下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