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頁
又一次被龍涎香所包圍,裴玄靜仍能體會到那種獨特的神聖與悲憫之感。她不知道,這種感覺究竟是龍涎香本身所帶來的,還是因為她僅在皇帝的身邊聞到過龍涎香,便自己給它賦予了特殊的含義。
龍涎香和天子,已經在她的心中融為一體,分不出孰先孰後。
自從裴玄靜被宣進殿後,皇帝就一直默默地看著她,許久都沒有開口的意思。裴玄靜便跪在那裡,龍涎香使她的心緒愈來愈寧靜,甚至感覺可以就這麼跪下去,直到地老天荒。
這是她覲見皇帝這麼多次以來,內心最為坦蕩的一次。
皇帝終於開口了:“你知道朕為什麼要召見你嗎?”
“請陛下明示。”
“不需要了吧?”
裴玄靜抬起頭,上回見皇帝還是在去年的春天,這一年中他又老了許多,而且顯得憔悴,氣色不佳。奇怪,現在不應該是他自登基以來最得意的時候嗎?如果不算剛剛在和親大典上發生的意外的話。
她挺直腰身,乾脆地回答:“是,是我慫恿永安公主當眾砸碎玉龍子的。”
“為什麼?”
“因為她不願去回鶻和親,向我請教對策。”
“你就給她出了這個主意?”
“我只是聽說,陛下將在大典上展示寶物玉龍子。所以,我建議永安公主找機會砸了玉龍子。剛巧,回鶻使者要求用玉龍子為他們的可汗祈福,把機會拱手送給了永安公主。”
皇帝冷笑:“她這麼做了,就可以不去回鶻嗎?”
“這會使她在眾人面前像個瘋子,而回鶻不可能要一個瘋了的大唐公主。”
皇帝向裴玄靜微微搖了搖頭:“裴玄靜,有時候就連朕都覺得你不可思議。”
裴玄靜垂下眼帘。
少頃,皇帝又問:“你怎麼知道玉龍子是假的?”
“我只知道玉龍子以堅韌著稱。”裴玄靜回答,“以永安公主的力氣是砸不壞它的。”
“但是它碎了。”
“那就證明它是一件贗品。”
“所以,你讓朕在天下人前丟盡了臉面。”
“陛下,”裴玄靜抬起頭來,“這並非是妾的初衷。”
“哦,那你的初衷究竟是什麼?”
我的初衷嗎?裴玄靜很想對皇帝說,其實我比您更希望它是真的。因為那樣的話,崔淼就極有可能還活著。而現在,這最後的一絲希望也破滅了。崔淼從聶隱娘手中取回的是一個假的玉龍子。裴玄靜認定,聶隱娘絕不可能掉包玉龍子。那也就是說,他們歷經艱辛從天台山上找回的,本來就是一個贗品。
她黯然道:“陛下,玉龍子拿回來時,您就知道它是假的了嗎?”
“是的,因為它從中間裂開了。”皇帝淡淡地說,“是被裴愛卿的箭一射兩半的。但真正的玉龍子不應該破損。”
裴玄靜愣了半晌,才問:“可是陛下……”
“於是朕密令尚方局把兩半玉龍子粘合起來。畢竟在大殿之上,離得那麼遠,沒人能識別出真偽來。然而,”皇帝盯住裴玄靜,“你把朕的計劃全都毀了。”
“不過,你確實幫到了永安。”皇帝心平氣和地說著,竟露出了一絲淡淡的笑,“保義可汗死了,就在永安公主當殿砸毀玉龍子的那一天。回鶻人認為,是大唐咒死了他們的可汗。朕倒覺得,還是這樣好,否則永安一嫁過去就得當寡婦,按照慣例,她還得嫁給保義可汗的繼位者。回鶻人明知他們的可汗病得朝不保夕,還執意要與朕和親,自己就沒有誠意,怪不得我們。”
“但朕不會因此就饒恕你。”頓了頓,皇帝道,“裴玄靜,你就那麼恨朕嗎?”
恨?裴玄靜情不自禁地抬起頭來,她恨他嗎?也許吧,然而裴玄靜更恨自己。因為她曾那麼天真地相信,只要取回玉龍子,皇帝就會放過他們。她以為皇帝要的是忠誠,但其實他要的是命。
裴玄靜問:“陛下,這一切都是您安排的,對嗎?”
他仍然沒有露出受到冒犯的怒意,目光里反而含著一絲戲謔。
裴玄靜說:“漢陽公主讓我以尋仙之名去青城山時,您就知道我們的真正目的了。而您恰好也想尋找玉龍子,所以就假意上當,順水推舟放我與韓湘成行。陳鴻是您派在薔薇澗草廬等待我們的,專門為我們提供有關《長恨歌》的線索。他自己對此研究多時,卻無法得出結論,所以您決定讓我來試一試。還有柳泌,我猜想他去當台州刺史時,也奉了您的秘密旨意,去監視天台山上的馮惟良道長。因為一直有傳言說,玉龍子可能被天台山收藏著。再有王質夫,原本已經遠遠地躲到東川去了,可是陛下派李逢吉去接任東川節度使之職,令他感到危險迫近,於是忙不迭地辭官,一邊給陳鴻和白居易他們寫信警告,一邊親自趕往天台山。但他還沒找到馮惟良,就被柳泌抓住了。王質夫寧死不屈,雖遭嚴刑拷問卻仍然死守玉龍子的秘密,至死都不知道,他所保護的其實是一件贗品。”裴玄靜悵然道,“也許這樣對他更好。”
“也許。”皇帝居然附和了一句。
多麼可笑啊,那麼多人費盡心機爭奪的,竟然是一個假的玉龍子。
“馮惟良道長知不知道玉龍子是假的呢?”
“大概也有所懷疑吧。只是他不會像你這樣,用砸的方法來驗證。”皇帝嘲諷地說,“對馮惟良來說,最好的辦法就是當那枚玉龍子是真的。有玉龍子在,對天台山和他本人的地位都有所裨益,他何必自煞風景,非要證明其真假呢?反正,也沒人敢說那是假的。”
“所以,陛下也打算以假亂真。關於玉龍子的流言太過紛雜,已經到了真偽難辨的地步。陛下只要拿出一個玉龍子來,就足以堵住天下人的嘴。正如陛下所說,誰又敢挑戰它呢?”
“你啊。”
裴玄靜低下頭。
少頃,皇帝道:“是朕大意了。自從你這次回到長安,朕認為你應該接受教訓,學乖了,所以才在你叔父的再三懇求下,放你回了裴府,也沒有再派人監視你。沒想到,你竟然打起了永安的主意。”
“是她自己想法找到我的,還說是漢陽公主給她的建議。”
“漢陽公主?”皇帝一哂,“你以為她是站在你這邊的嗎?不,其實她也一直在利用你尋找玉龍子,為了幫助太子得到它。”
“太子?”
“漢陽公主是李家的女兒,也是郭家的媳婦嘛,對郭家未來的前途相當在意。朕雖立了郭貴妃之子為太子,但郭家總是不夠放心。朕也曾經當過太子,知道這種心情。”
當年,肅宗皇帝不就因為沒有得到玉龍子而耿耿於懷嗎?歷史永遠在輪迴,太陽底下並無新事。
當今太子李宥乃郭貴妃所出,皇帝卻把象徵帝位傳承的血珠給了傻孩子十三郎,令郭貴妃相當困擾。她一定擔心,李宥的太子之位仍然充滿變數。假如能夠得到玉龍子,無疑是對李宥太子之位的決定性保障。
龍涎香和天子,已經在她的心中融為一體,分不出孰先孰後。
自從裴玄靜被宣進殿後,皇帝就一直默默地看著她,許久都沒有開口的意思。裴玄靜便跪在那裡,龍涎香使她的心緒愈來愈寧靜,甚至感覺可以就這麼跪下去,直到地老天荒。
這是她覲見皇帝這麼多次以來,內心最為坦蕩的一次。
皇帝終於開口了:“你知道朕為什麼要召見你嗎?”
“請陛下明示。”
“不需要了吧?”
裴玄靜抬起頭,上回見皇帝還是在去年的春天,這一年中他又老了許多,而且顯得憔悴,氣色不佳。奇怪,現在不應該是他自登基以來最得意的時候嗎?如果不算剛剛在和親大典上發生的意外的話。
她挺直腰身,乾脆地回答:“是,是我慫恿永安公主當眾砸碎玉龍子的。”
“為什麼?”
“因為她不願去回鶻和親,向我請教對策。”
“你就給她出了這個主意?”
“我只是聽說,陛下將在大典上展示寶物玉龍子。所以,我建議永安公主找機會砸了玉龍子。剛巧,回鶻使者要求用玉龍子為他們的可汗祈福,把機會拱手送給了永安公主。”
皇帝冷笑:“她這麼做了,就可以不去回鶻嗎?”
“這會使她在眾人面前像個瘋子,而回鶻不可能要一個瘋了的大唐公主。”
皇帝向裴玄靜微微搖了搖頭:“裴玄靜,有時候就連朕都覺得你不可思議。”
裴玄靜垂下眼帘。
少頃,皇帝又問:“你怎麼知道玉龍子是假的?”
“我只知道玉龍子以堅韌著稱。”裴玄靜回答,“以永安公主的力氣是砸不壞它的。”
“但是它碎了。”
“那就證明它是一件贗品。”
“所以,你讓朕在天下人前丟盡了臉面。”
“陛下,”裴玄靜抬起頭來,“這並非是妾的初衷。”
“哦,那你的初衷究竟是什麼?”
我的初衷嗎?裴玄靜很想對皇帝說,其實我比您更希望它是真的。因為那樣的話,崔淼就極有可能還活著。而現在,這最後的一絲希望也破滅了。崔淼從聶隱娘手中取回的是一個假的玉龍子。裴玄靜認定,聶隱娘絕不可能掉包玉龍子。那也就是說,他們歷經艱辛從天台山上找回的,本來就是一個贗品。
她黯然道:“陛下,玉龍子拿回來時,您就知道它是假的了嗎?”
“是的,因為它從中間裂開了。”皇帝淡淡地說,“是被裴愛卿的箭一射兩半的。但真正的玉龍子不應該破損。”
裴玄靜愣了半晌,才問:“可是陛下……”
“於是朕密令尚方局把兩半玉龍子粘合起來。畢竟在大殿之上,離得那麼遠,沒人能識別出真偽來。然而,”皇帝盯住裴玄靜,“你把朕的計劃全都毀了。”
“不過,你確實幫到了永安。”皇帝心平氣和地說著,竟露出了一絲淡淡的笑,“保義可汗死了,就在永安公主當殿砸毀玉龍子的那一天。回鶻人認為,是大唐咒死了他們的可汗。朕倒覺得,還是這樣好,否則永安一嫁過去就得當寡婦,按照慣例,她還得嫁給保義可汗的繼位者。回鶻人明知他們的可汗病得朝不保夕,還執意要與朕和親,自己就沒有誠意,怪不得我們。”
“但朕不會因此就饒恕你。”頓了頓,皇帝道,“裴玄靜,你就那麼恨朕嗎?”
恨?裴玄靜情不自禁地抬起頭來,她恨他嗎?也許吧,然而裴玄靜更恨自己。因為她曾那麼天真地相信,只要取回玉龍子,皇帝就會放過他們。她以為皇帝要的是忠誠,但其實他要的是命。
裴玄靜問:“陛下,這一切都是您安排的,對嗎?”
他仍然沒有露出受到冒犯的怒意,目光里反而含著一絲戲謔。
裴玄靜說:“漢陽公主讓我以尋仙之名去青城山時,您就知道我們的真正目的了。而您恰好也想尋找玉龍子,所以就假意上當,順水推舟放我與韓湘成行。陳鴻是您派在薔薇澗草廬等待我們的,專門為我們提供有關《長恨歌》的線索。他自己對此研究多時,卻無法得出結論,所以您決定讓我來試一試。還有柳泌,我猜想他去當台州刺史時,也奉了您的秘密旨意,去監視天台山上的馮惟良道長。因為一直有傳言說,玉龍子可能被天台山收藏著。再有王質夫,原本已經遠遠地躲到東川去了,可是陛下派李逢吉去接任東川節度使之職,令他感到危險迫近,於是忙不迭地辭官,一邊給陳鴻和白居易他們寫信警告,一邊親自趕往天台山。但他還沒找到馮惟良,就被柳泌抓住了。王質夫寧死不屈,雖遭嚴刑拷問卻仍然死守玉龍子的秘密,至死都不知道,他所保護的其實是一件贗品。”裴玄靜悵然道,“也許這樣對他更好。”
“也許。”皇帝居然附和了一句。
多麼可笑啊,那麼多人費盡心機爭奪的,竟然是一個假的玉龍子。
“馮惟良道長知不知道玉龍子是假的呢?”
“大概也有所懷疑吧。只是他不會像你這樣,用砸的方法來驗證。”皇帝嘲諷地說,“對馮惟良來說,最好的辦法就是當那枚玉龍子是真的。有玉龍子在,對天台山和他本人的地位都有所裨益,他何必自煞風景,非要證明其真假呢?反正,也沒人敢說那是假的。”
“所以,陛下也打算以假亂真。關於玉龍子的流言太過紛雜,已經到了真偽難辨的地步。陛下只要拿出一個玉龍子來,就足以堵住天下人的嘴。正如陛下所說,誰又敢挑戰它呢?”
“你啊。”
裴玄靜低下頭。
少頃,皇帝道:“是朕大意了。自從你這次回到長安,朕認為你應該接受教訓,學乖了,所以才在你叔父的再三懇求下,放你回了裴府,也沒有再派人監視你。沒想到,你竟然打起了永安的主意。”
“是她自己想法找到我的,還說是漢陽公主給她的建議。”
“漢陽公主?”皇帝一哂,“你以為她是站在你這邊的嗎?不,其實她也一直在利用你尋找玉龍子,為了幫助太子得到它。”
“太子?”
“漢陽公主是李家的女兒,也是郭家的媳婦嘛,對郭家未來的前途相當在意。朕雖立了郭貴妃之子為太子,但郭家總是不夠放心。朕也曾經當過太子,知道這種心情。”
當年,肅宗皇帝不就因為沒有得到玉龍子而耿耿於懷嗎?歷史永遠在輪迴,太陽底下並無新事。
當今太子李宥乃郭貴妃所出,皇帝卻把象徵帝位傳承的血珠給了傻孩子十三郎,令郭貴妃相當困擾。她一定擔心,李宥的太子之位仍然充滿變數。假如能夠得到玉龍子,無疑是對李宥太子之位的決定性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