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忠言沉吟道:“我怎麼聽說,立碑也引出麻煩了?”

  吐突承璀將眼睛一斜:“你聽誰說的?”

  “你管不著。”

  “哈!”吐突承璀一拍大腿,“你聽說了也不奇怪,這事兒早鬧得滿城風雨了。”

  韓愈在應皇帝之命撰寫的《平淮西碑》中,極力稱誦裴度為平定淮西的第一功臣。本來以裴度在淮西戰役中所起的決定性作用來說,韓愈這樣寫法即使略帶誇大,總體還是符合事實的,連皇帝亦無異議,但卻有人心裡不舒服了。

  李愬雪夜突襲蔡州,取得了關鍵戰役的勝利。回朝之後,皇帝同樣大大地嘉獎,加封為涼國公,恩遇絲毫不遜於裴度。但他的部下及家人卻認為,韓愈在《平淮西碑》中將李愬的功勞說得太輕,待之不公。李愬的夫人是唐安公主之女、皇帝的表妹,遂親入大內,在皇帝面前好一番哭訴,終於說動了皇帝,於是下令磨去碑文,並讓翰林大學士段文昌重新撰寫《平淮西碑》。

  如此一來,韓愈和裴度的心情可想而知。皇帝與裴度這對君臣,自武元衡死後一直精誠合作,不料,當勝利來臨之際,卻開始心生嫌隙了。

  李忠言道:“我怎麼覺得,是裴相公自己想離開京城?”

  “你的意思是?”

  “現在抽身而退,遠離這塊是非之地,總比有朝一日鬧到無可挽回的地步要好。”

  吐突承璀冷笑:“哼!算他聰明。”

  沉默片刻,李忠言問:“你要不要去看看眉娘?”

  吐突承璀臉上的得意之色消失了,代之以一種悵惘的表情,好像頗費了點力氣才回憶起來,眉娘是誰。

  他含混地說:“眉娘入葬豐陵……快滿一年了吧?”

  “早就過了。”

  “啊,我竟記不得了。”吐突承璀訕笑。

  “那你還記不記得,眉娘繡的《璇璣圖》去哪兒了?”

  “什麼《璇璣圖》?”

  “你不是說,聖上就是從那幅《璇璣圖》上認出眉娘,才派你去廣州找她的嗎?”

  “哦,你說的是那個啊……”吐突承璀的眼神閃爍不定,“聖上命歸入宮中秘藏了。”

  “是嗎?”

  “是啊。”

  “不是被你藏起來了?”

  “笑話,我藏那個幹嗎。”

  李忠言不再追問。吐突承璀卻坐立不安起來,匆匆告辭而去。

  他那細碎的腳步聲在更衣殿中迴響了許久方止,李忠言的臉上漸漸浮起一層晦澀的笑意——

  從武元衡到裴度。

  從陳弘志到吐突承璀。

  從《蘭亭序》到《璇璣圖》。

  他仿佛看見,一座巨大陵墓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均已成型,神道、石獸、壁畫和元宮都準備妥當。

  萬事俱備,就等著棺槨了。

  李忠言“呵呵”地笑出了聲,越笑越響,直到迸出眼淚。

  裴度在忙著準備赴太原上任了。他將裴玄靜召來書閣:“玄靜,跟我們一起去北都吧。”

  裴玄靜沉默片刻,問:“叔父,我可不可以留下?”

  “我們連僕人都一齊帶走,你不便單獨一人住在長安府中。”裴度慈愛地說,“玄靜,離開長安對你有好處。”

  “可是我不想離開長安。”

  “為什麼?”

  “我還沒有找到李彌和禾娘。”

  “留在長安,你就能找到他們嗎?”裴度耐心地勸說著,“禾娘是在青城山上丟失的,而李彌,雖然無緣無故地消失在金仙觀中,但聖上已經重新封閉了金仙觀,任何人不得入內,所以你即使留在長安,又能做什麼呢?”頓了頓,他語重心長地道,“玄靜啊,聽叔父的話,放棄吧。藉此機會離開長安,忘掉一切,開始新的生活。今後不論是想入道,還是還俗,都由你自己做主。”

  裴玄靜垂頭不語,良久方道:“我忘不掉。”

  “那你想怎麼樣呢?”

  “叔父,有件事我一直想問您。”

  “什麼事?”

  “崔郎取回的玉龍子,叔父上呈給皇帝了吧?”

  裴度點了點頭。

  “玉龍子是不是碎了?”

  “碎了?”裴度皺起眉頭,“為何這麼說?”

  “因為崔郎臨行前曾對我說過,從聶隱娘手中取回玉龍子後,他會將其珍藏在胸前左襟處,除非刺破他的心臟,任何人都別想再奪走玉龍子。”裴玄靜直視著裴度,“那日在郾城的城樓上,我看到叔父親自射出一箭,正中崔郎的胸口,他翻身落馬。當時我被人拉扯住了,沒能過去看他最後一眼……”她扼住劇烈的心痛說下去,“可是,在我的心中一直有一個疑問。”

  “什麼疑問?”

  “叔父之箭,射中的位置恰恰應該放著玉龍子。按道理說,玉龍子應該替崔郎擋住了那致命一箭的。”

  裴度不置可否,面色卻變得愈發凝重。

  “除非箭矢力道太勁,將玉龍子擊碎後再插入崔郎的胸口。可是我們都知道,玉龍子的質地極其堅硬,歷經數度變遷而無絲毫損壞,說明它確實是一件稀罕的寶物。那麼,叔父的這一箭也不可能令玉龍子破碎!”在裴玄靜那瘦削蒼白的面頰上,浸滿血絲的雙眸大得嚇人,也亮得嚇人,“叔父,崔郎還活著是嗎?你告訴我,他沒有死對不對?”

  “玄靜!”裴度厲聲喝道,“崔淼死了!連頭顱都被砍下,高懸於郾城的城樓之上。你為何至今還要自欺欺人呢?玄靜,你現在這個樣子真的令叔父很痛心啊!”

  裴玄靜咬緊牙關。

  過了好一會兒,裴度略微平復了心情,又溫和地說:“接下去,朝中將有一件大事,永安公主要去回鶻和親,回鶻派出的迎親使者已來到長安,聖上即日便將舉行盛大的儀式,為永安公主送親。我會在盛典之後再啟程赴太原,距出發還有些時日。不急,你再好好想想,我們過幾天再商議。”

  裴玄靜恍恍惚惚地站起身,裴度又道:“自安史之亂後,玉龍子已有多年不曾示人,所以一直有人妄稱道君不再庇護李家、大唐的國祚堪憂。這一次,聖上將借永安公主和親的機會,向天下及各國使節展示玉龍子。”他注視著裴玄靜,語重心長地說,“玄靜,玉龍子能夠回歸唐廷,有你的一份功勞。因此,聖上才將你與崔淼、聶隱娘等一干人區別對待,你要珍惜這個機會,擺脫無謂的心結。”

  裴玄靜向叔父行過禮,面無表情地轉身離去。

  9

  這半個月來,每夜在翰林院中輪值成了一件苦差事。翰林院東面的麟德殿正在大修,為了趕在良辰吉日召開永安公主的出降大典,皇帝命將作監日夜不停地施工。大明宮恢宏寧靜的夜晚被叮叮咚咚的敲擊聲打得粉碎。

  受罪的當然不止翰林學士們。內侍和宮女,以及駐紮在附近九仙門的左神策軍統統不勝其擾,半個月過去,人人掛上黑眼圈。可是皇帝的旨意,誰又敢抱怨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