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加波利奧有一些繼承者,不過法國的偵探小說作為一種體裁,是直到二十世紀的頭十年才確立起來的。在偵探小說的發展過程中,小說家莫里斯·勒布朗(1864—1941)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正如福爾摩斯是英語偵探文學的典型人物一樣,勒布朗塑造的俠盜亞森·羅平是法語偵探文學中的一個不朽的形象。勒布朗於一八六四年十一月十一日生於法國諾曼第的首府魯昂,父親是個船東,兼做煤炭生意。勒布朗於一八七五年進高乃依中學學習,成績優異,先後得過三十多個獎。更巧的是大作家福樓拜的弟弟就是為他們家看病的醫生。尤其是為了替福樓拜的塑像揭幕,左拉、龔古爾和莫泊桑等著名作家都親臨小城,引起轟動,愛好文學的勒布朗竟悄悄地跟著他們上了返回巴黎的火車,想給他們念念自己的手稿,只是由於他們都需要休息才未能成功。勒布朗的父親通情達理,送他到巴黎去學習法律,使他有機會出入文人聚會的黑貓咖啡館,並且開始為報刊撰稿。實際上,在成為偵探小說家之前,他已經發表過一些小說,如《夫婦們》(1890)、《一個女人》(1895)和《死亡的傑作》(1897)等等,而且獲得成功,蜚聲巴黎,得到了莫泊桑的肯定和支持。只是由於他後來在偵探小說方面的成就太大,所以他前期的作品才往往容易被人忽視。

  一九○五年二月,著名的出版商皮埃爾·拉菲特創辦了雜誌《我知道一切》,要求勒布朗寫一篇冒險的小說。勒布朗應約寫了《亞森·羅平被捕》,內容是一艘大型客輪從法國的勒阿弗爾駛往紐約,在海上遇到風暴。當時船上正收到一則電訊,說大盜亞森·羅平就在船上,化名為 R..這時通訊突然中斷,船上一片混亂,凡是名字以 R開頭的旅客都受到懷疑。直到終點,亞森·羅平才被認出,並且被送進了監獄,其實他就是講這個故事的人,所以讀者都想不到他會是亞森·羅平。這個故事受到讀者的歡迎,拉菲特要求勒布朗接著寫下去,但是勒布朗拒絕了,因為偵探小說當時在法國不受重視。拉菲特並不氣餒,再三要求,勒布朗堅持不干達六個月,最後說他已經把亞森·羅平送進監獄了,無法再寫。拉菲特答道:“沒關係,讓他越獄好了!”勒布朗就在一九○五年十二月寫了第二個故事:《亞森·羅平在獄中》;後來又寫了第三個故事:《亞森·羅平越獄》;以後就不斷地寫下去,所以我們可以說勒布朗是亞森·羅平之父,拉菲特則是亞森·羅平的教父。順便說一句,皮埃爾·拉菲特是一位卓有遠見的出版商,與龔古爾文學獎齊名的菲米納獎就是他創立的。

  從一九○五年至一九三九年,勒布朗創作了以亞森·羅平為主人公的作品共有二十二卷之多,其中包括十六部長篇小說,三十七篇中短篇小說,四個劇本①。一位作家能有如此豐碩的成果,已經是難能可貴的了。但是人們也許並不知道,勒布朗在這漫長的數十年中是承受和克服了多麼大的痛苦,他於一九○○年患了腸炎,雖經過治療卻每況愈下,日益衰弱。他是個極為敏感的人,往往會對著夕陽熱淚盈眶,因此對自己的健康不佳深感沮喪,以致容易疲倦,一天只能工作一個多小時,客人來訪時他多說幾句話就會滿頭大汗,雙手冰涼。所有關於亞森·羅平探案的小說,都是他在夜間失眠時構思的。其中最後一部小說是《亞森·羅平的巨大財富》,寫於一九三九年,當時勒布朗由於腦充血而體力不支,靠著女兒瑪麗·路易絲的協助才得以完稿,兩年後他就因肺充血去世了。

  勒布朗在剛開始寫作偵探小說的時候,尚未讀過柯南道爾的《福爾摩斯探案集》,所以他只是受到了愛倫·坡和加波利奧的影響,而巴爾扎克筆下的伏脫冷則給他留下了尤為深刻的印象。因此在把第一批偵探故事匯集出版,要起一個書名的時候,他自然地想到了用《俠盜亞森·羅平》,而且要使這個人物超過當時已家喻戶曉的福爾摩斯。勒布朗不僅在小說中把亞森·羅平寫成偵探之王,而且讓他有機會與福爾摩斯較量並略勝一籌,有時甚至使兩人發生衝突,當然戰鬥的結局總是友好的和解。除此之外,從小說的藝術手法來看,勒布朗也確實有不同於柯南道爾的特色。首先是他筆下的人物的性格更加豐富。福爾摩斯是專門破案的偵探,完全是正面人物,而亞森·羅平則具有“俠”和“盜”的雙重性。既是盜,就要盜竊,而要使他的盜竊得到人們的原諒,就要突出他“俠”的一面:他的盜竊不是出於貪婪,他從來不偷好人的東西,甚至相當慷慨地助人。不僅如此,他還保護孤兒寡婦,富有愛國主義精神,專門為社會清除罪大惡極的壞人,例如《八一三》中楚楚動人而又嗜血成性的多洛萊·克塞爾巴赫,《水晶瓶塞》中可怕的議員多布萊克等等。除此之外,他還愛開玩笑,富於感情,顯得親切迷人,應該說比專門嚴肅地破案的福爾摩斯更有魅力。

  其次,福爾摩斯的破案主要是解謎,以解謎的方法和手段來吸引讀者,而亞森·羅平則相反地置身於現實的事件之中,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戰,殖民地的衝突,各種政治經濟的醜聞等等。有時他甚至是不知不覺地被捲入了某個歷史事件,但最終都靠著非凡的本領體面地擺脫出來。亞森·羅平以西班牙大貴族、俄國親王、保安局局長等各種身分出現,不僅出乎讀者的意料,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而且也使小說的社會背景更為廣闊。亞森·羅平直接介入政治事件,成為法、德等國首腦的調解人,幾乎掌握了法國的命運,即使這個人物的傳奇色彩更加濃郁,也使各種重大事件的過程更為可信,因而更能引起讀者的關注和興趣。最後是把現代與以往的歷史和傳說巧妙地結合起來。柯南道爾往往只注重情節的緊張驚險,只是孤立地描寫案情,勒布朗則不僅關注現實的事件,而且往往涉及歷史和古代的傳說。他不是像大仲馬那樣憑自己的想像去重寫歷史,而是努力用現代的手段去解決古代的問題。例如《三十口棺材島》講的是一塊被三十個暗礁包圍的岩石,被稱為“波希米亞國王石”傳說病人被放在石頭上即可痊癒,但沒有人知道為什麼。亞森·羅平發現了一艘裝有這種石頭而沉沒的船隻,最後終於弄清了這種石頭具有放射性,從而解決了這個歷史難題。由於這種別出心裁的寫法,亞森·羅平的探案就不是為破案而破案,而是把案件與歷史和現實有機地融為一體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