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長官,那您認為這次的事件並不是一樁分屍案嘍?”

  近藤的眼睛睜得大大的了。

  “對。我到神戶去實地看到包著那些手腳的包裝異常仔細的時候,心裡著實吃了一驚。那些東西不但層層包得密不透風,同時又放在塑料盒子裡。而外裝使用的是百貨公司的包裝紙——這不就顯得和剛剛到店裡買來一樣嗎?這是我始終耿耿於懷的一點。可是,近藤兄,由於你剛才的話知道藤本就是真兇,同時,想到他如何創造虛假的不在現場證明——我想我已經道破案件的謎底了。”

  “真的嗎?”

  “真的。如果藤本於11月25日這一天殺害才子,唯一的途徑是——才子前往香港,而在香港被殺害了。”

  這是多麼大膽的推理!近藤做夢都不會想到會有這樣的可能,所以一時啞口無言。

  “這是我剛剛得到的靈感,所以細節方面一時還說不上來。總之,在香港殺害才子,一方面讓屍體在日本被人發現,這樣的事情要是辦得到的話,兇手還怕受到嫌疑嗎?”

  “可是……”

  近藤這才開口說了——

  “要做這樣的事情非有共犯的存在不可。”

  “理該如此。這個包裹就是由共犯帶回日本來的,這個東西由於包裝成商品的樣子,所以途中也不怕被人看到。這個時候,整個屍體當然無法搬運,最好的方法是取手腳等部分來做為象徵。而這些手腳必須要有死者的特徵,才子的手腳有凍傷痕跡,這不是剛好嗎?不過,僅僅如此事情還怕不夠。藤本為要確保本身的安全,非裝出這是在日本分屍案的樣子不可。這就使他又勞碌一番,把毛衣和頭髮寄到自己家裡——以上是我的推理。”

  水田一口氣說了這一大段。昨夜以來的迷憫,由於近藤剛才的報告,頓時煙消霧散了。

  “你認為這個女人是在個人的意思之下前往香港的嗎?”

  近藤刑事主任問道。

  “確實的心思問題很難說,不過,她受到藤本的暗示而要求前住香港玩一趟——這樣的事情不難想像得到。藤本假裝拗不過她的要求而答應出錢讓她出去玩玩……我和中井警員對菲崎市—名叫做木村的卡車司機的偵訊記錄副本,你們那邊應該收到了吧?”

  “您說的是?”

  “25日清晨,木村和自稱為志磨代的杉山才子會晤時的經過———”

  “哦,這個記錄我看了。”

  “那一天她打扮得很漂亮,這是為了要出去旅行嘛!還有一點我也太忽略了。她為什麼指定國鐵濱松町車站,而且在清晨時分見面,我早應該就這一點有所分析才對。……那個車站不正是通往羽田的軍軌鐵路的起站嗎?那個女人是搭軍軌鐵路列車到羽田機場,以便搭乘飛機飛往香港的,所以順路選擇濱松町車站為會晤地點。這樣的分析,你覺得還有問題嗎?”

  正在談話時,中井警員來到。

  “噢……”

  水田把話停下,站了起來。他此刻最想把自己的推理說給這位忠實的部下聽。

  推理有時候會憑一時的靈感而成立——這句話說得一點都沒有錯。

  中井先向近藤打個招呼後,在呆板的臉上泛著微笑說——

  “長官,後來有什麼新的消息?關東化學那邊……”

  中井壓低聲音繼續說到:

  “他們上一次準備傾倒氰酸廢液的做法被看到後,暫時保持的是觀望的態度哪。”

  “中井,我們不能掉以輕心。公害是會從人的心理發生的。企業為了要追求利潤,雖然暫時偃旗息鼓,終究還是會捲土重來的。到時候,他們非露出馬腳不可。”水田說。

  “最好讓他們早點露出馬腳來。聽說境河上流流域的各里里民最近聯合組成了公害監視委員會。在大家的監視之下,這些沒有天良的企業要是再敢胡來,一定很快會被逮到的。”

  “但願這個委員全能夠有所發揮——中井,我告訴你有關杉山才子的有趣的事實……”

  水田將和向近藤刑事主任所說同樣的內容告訴中井。

  不在現場證明的適用,主要在於案犯現場明確,而嫌犯爭辯案發當時確實不在現場的一種證據論爭。

  這一次的事件可以說橫跨香港、神戶兩地,而嫌犯藤本在案發當時的所在地極其明顯。前些日子裡,被認為犯案現場是神戶,而這個地點現在似乎有必要被修正為香港了。如此,偵查人員的新任務是急速查明屍體如何被運至神戶的方法。

  除非這些證據一應俱全,否則逮捕藤本將是不可能的事實。這個情形和一般所謂的不在現場證明剛好相反。

  不管怎樣,水田這些人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在刑事部人員的協力之下,調查有否藤本志磨代名義的女性前往香港出國的事實。

  調查人員分成兩班,其中一班前赴核發護照單位的神奈川縣廳以及外務省,另外一班則前赴山梨縣菲崎市政府調查當事人曾經為申請護照,有否請領戶籍謄本?

  將這些結果由以偵查—科近藤刑事主任和水田為首的公害偵查組幹員加以研討——這一次的作業採取的是綜合偵查方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