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頁
向朗嘆道:“季常若在此,聞此言當有多傷心。”
諸葛亮輕搖頭:“季常已逝,還有幼常。師兄待幼常,如兄如父。少時在襄陽,師兄指導我等之餘,最喜歡抱著幼常在腿上習字。來,伯約,見過你幼常師叔。”他說著,領姜維拜見一旁席上的馬謖。馬謖笑道:“丞相,怎麼把小時候的事情都抖出來了。”
姜維笑向馬謖敬酒:“見過馬師叔。”
馬謖嘆道:“我等童蒙之時與丞相結識,兄長當年十歲,最是喜歡膩著丞相彈琴。兄長呼丞相為兄,丞相愛我二人如弟。水鏡先生教導我等,最是推崇臥龍,鳳雛與兄長。”
姜維嘆息:“惜龐師伯亦壯烈犧牲,戰死沙場。維今福薄,無緣得見鳳雛先生。”
馬謖笑道:“他若在此,當會如少時一樣,整日與丞相拌嘴,沒完沒了。水鏡先生說,他二人龍飛鳳舞,雖同窗情深,又每每意見相左。然臥龍終勝一籌,眼界胸懷更為高遠。龐師兄一怒之下,出走江東,做了周郎的功曹。可周郎一旦身亡,他還是回來找我們師兄弟了。”
姜維笑著點頭,想丞相年輕之時,師兄弟等同窗好友俱在,是何等歡樂的時光。
只聽馬謖又問姜維:“你在魏國,可有你元直師伯的消息?當年元直教我等擊劍,說亂世總要會些武好防身。那時我等幾人,唯有丞相與元直師兄劍術最佳。丞相幼年曾得兄長諸葛子瑜傳授劍術。後避難南下,仗劍以護長姐幼弟,躲避流寇。”
姜維詫然望向諸葛亮。未曾想過諸葛亮能擊劍,而且還曾抗擊流寇,足見劍術不差。而少小流離,當真是苟全性命於亂世了。他怔了好片刻才答道:“元直師伯官至御史中丞。石師伯歷任郡守。”
諸葛亮嘆息:“魏殊多士耶?何彼二人不見用乎?”
馬謖笑道:“丞相不必感傷。今初出秦嶺,即得天水麒麟兒。還怕日後招攬不到天下英傑嗎?”
諸葛亮笑而點頭。拉著姜維又拜見一旁坐著的李譔與尹默:“見過你李師叔,尹師叔。”
姜維笑對二人敬酒。李譔與同縣尹默俱游荊州,拜在水鏡門下。二人講論義理,五經、諸子,無不該覽。李譔又跟諸葛亮一樣,博好技藝,筭術、卜數、醫藥、弓弩、機械之巧。李譔今為尚書令史,尹默為軍祭酒。
姜維笑問李譔:“師叔,丞相的損益連弩,莫非是你發明的?”
李譔笑道:“臥龍師兄大才,我不及也。損益連弩,多出丞相本意。”
姜維讚嘆之間,但聽向朗一聲高呼,馬謖尹默李譔等人一齊笑而起身,來到諸葛亮面前,舉杯異口同聲:“賀喜丞相。今臥龍喜得天水麒麟,得傳水鏡絕學!”
諸葛亮笑望幾人,又慈和看向姜維。姜維怔愣之間,只見帳中諸將約莫三四十人,不知哪位高聲笑道:“丞相!今諸軍大勝,丞相又喜得姜伯約,不犒賞犒賞我等嗎!”
諸葛亮笑道:“孤設酒宴犒賞諸公,各級將士另有封賞,還待如何?”
又不曉得是哪位大笑:“只喝酒,沒有歌舞助興,太沒意思。丞相以身作則,我漢上下儉約成風,軍中沒有舞伎。早聞丞相會擊劍,可惜我等眾將,無福得見!”
此話一出,眾將起鬨,都要看丞相舞劍。姜維在一旁看著,忍不住替諸葛亮頭疼起來。這是哪一個喝醉酒的這麼大膽?想來諸葛亮平日約束眾將雖嚴,但只要不犯軍紀,慶功宴上調笑丞相應該是無罪的…
諸葛亮本可笑而拒絕,眾將也都等著丞相婉言相拒。但是此時只見丞相頓了頓,猶豫了一下沒有答話。於是帳中吵鬧的諸將皆安靜下來。除了杯盤相碰之聲,再沒人說話。
只見諸葛亮微微一笑:“…也無不可。今日,讓諸公一飽眼福便是。”
帳中首先一片寂靜。隨後眾將如夢初醒,爆發出一片喝采掌聲。高呼丞相威武。
“哈哈哈哈哈…!得見丞相舞劍,老朽此生無憾矣!”向朗大笑。
馬謖在一旁也是忍笑不住:“師兄何至於此…然我等今日,真真要一飽眼福了。可知我大漢上下,無人見過丞相舞劍。丞相應當是為伯約破的例。”
姜維這一來當真受到了驚嚇。他想問諸葛亮是喝醉了,還是真願意為自己破例一舞。只見那號稱千杯不醉的大漢丞相風儀端整,舉止威嚴,根本毫無醉態,尚自溫顏笑望自己:“然也。吾今破例,為伯約一舞。”
“丞相…!”姜維感動之餘,不禁半跪於地。諸葛亮彎身扶起他,低笑道:“…也為博眾將一樂。”
“……”丞相幾歲的人了,還如此調皮…
說起舞劍,則必要有劍。姜維不禁望向諸葛亮腰間佩劍。一旁馬謖便笑而介紹:“那便是章武劍。”
“章武劍?” 姜維是愛劍之人,聞此不勝驚嘆:“維聞此劍大名久矣!”
姜維曾聽說,劉備於武擔山登基,取金牛山鐵礦鑄造八把寶劍,各長三尺六寸。劉備自佩一把,其它七把寶劍分別賜給丞相、太子、梁王理、魯王永、關羽、張飛、趙雲。
馬謖笑道:“你同丞相說,他會讓你一觀的。可惜,你看到的只會是殘缺的章武。”
“為何?莫非此劍已摧折?”姜維疑惑道。
“不,”馬謖嘆道:“此劍為先帝所贈。丞相愛之惜之,怎會令它摧折。然這章武劍,本來是雌雄雙劍,一名樂竟,一名止戈。如今勞燕分飛,樂竟隨先帝葬於惠陵。丞相這把劍,乃是止戈。”
“……”
馬謖看著發怔的姜維,笑道:“世傳諸葛丞相佩劍名章武。實際上,金牛山上等精鐵第一個鑄造出爐的,是一對雙生的雌雄雙劍。樂竟為章,止戈為武。陛下自持止戈,賜丞相以樂竟。一時朝中上下,傳為美談…”
正在姜維不勝感嘆之際,但見一鼓吹手來到,問諸葛亮舞劍是否需鼓吹為樂。諸葛亮一怔,笑對一旁向朗:“師兄唯恐亮不出醜不成?舞就舞罷,還要鼓吹?”
向朗哈哈大笑,坦然承認了是自己吩咐下去的。
於是諸葛亮笑對鼓吹手:“以周頌載見為之即可。”
鼓吹手笑而應下。周頌為雅樂,然並不難為,對於習過軍樂鼓吹的他們而言自是極容易。
姜維心想諸葛亮率眾南征,劉禪詔賜金鈇鉞一具,曲蓋一,前後羽葆鼓吹各一部,虎賁六十人。想必就是此了。於是他笑道:“以介眉壽,永言保之,思皇多祜。烈文辟公,綏以多福。載見為周公所作,輔佐成王以祭祀武王。丞相今為載見之樂,可不正是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小子放肆!”向朗見姜維拿曹操詩句比喻,不禁笑道:“丞相當心,這小子腦後頗有些反骨。”
諸葛亮笑看姜維:“孤行君事而國人不疑,曹公有乎?”
諸葛亮輕搖頭:“季常已逝,還有幼常。師兄待幼常,如兄如父。少時在襄陽,師兄指導我等之餘,最喜歡抱著幼常在腿上習字。來,伯約,見過你幼常師叔。”他說著,領姜維拜見一旁席上的馬謖。馬謖笑道:“丞相,怎麼把小時候的事情都抖出來了。”
姜維笑向馬謖敬酒:“見過馬師叔。”
馬謖嘆道:“我等童蒙之時與丞相結識,兄長當年十歲,最是喜歡膩著丞相彈琴。兄長呼丞相為兄,丞相愛我二人如弟。水鏡先生教導我等,最是推崇臥龍,鳳雛與兄長。”
姜維嘆息:“惜龐師伯亦壯烈犧牲,戰死沙場。維今福薄,無緣得見鳳雛先生。”
馬謖笑道:“他若在此,當會如少時一樣,整日與丞相拌嘴,沒完沒了。水鏡先生說,他二人龍飛鳳舞,雖同窗情深,又每每意見相左。然臥龍終勝一籌,眼界胸懷更為高遠。龐師兄一怒之下,出走江東,做了周郎的功曹。可周郎一旦身亡,他還是回來找我們師兄弟了。”
姜維笑著點頭,想丞相年輕之時,師兄弟等同窗好友俱在,是何等歡樂的時光。
只聽馬謖又問姜維:“你在魏國,可有你元直師伯的消息?當年元直教我等擊劍,說亂世總要會些武好防身。那時我等幾人,唯有丞相與元直師兄劍術最佳。丞相幼年曾得兄長諸葛子瑜傳授劍術。後避難南下,仗劍以護長姐幼弟,躲避流寇。”
姜維詫然望向諸葛亮。未曾想過諸葛亮能擊劍,而且還曾抗擊流寇,足見劍術不差。而少小流離,當真是苟全性命於亂世了。他怔了好片刻才答道:“元直師伯官至御史中丞。石師伯歷任郡守。”
諸葛亮嘆息:“魏殊多士耶?何彼二人不見用乎?”
馬謖笑道:“丞相不必感傷。今初出秦嶺,即得天水麒麟兒。還怕日後招攬不到天下英傑嗎?”
諸葛亮笑而點頭。拉著姜維又拜見一旁坐著的李譔與尹默:“見過你李師叔,尹師叔。”
姜維笑對二人敬酒。李譔與同縣尹默俱游荊州,拜在水鏡門下。二人講論義理,五經、諸子,無不該覽。李譔又跟諸葛亮一樣,博好技藝,筭術、卜數、醫藥、弓弩、機械之巧。李譔今為尚書令史,尹默為軍祭酒。
姜維笑問李譔:“師叔,丞相的損益連弩,莫非是你發明的?”
李譔笑道:“臥龍師兄大才,我不及也。損益連弩,多出丞相本意。”
姜維讚嘆之間,但聽向朗一聲高呼,馬謖尹默李譔等人一齊笑而起身,來到諸葛亮面前,舉杯異口同聲:“賀喜丞相。今臥龍喜得天水麒麟,得傳水鏡絕學!”
諸葛亮笑望幾人,又慈和看向姜維。姜維怔愣之間,只見帳中諸將約莫三四十人,不知哪位高聲笑道:“丞相!今諸軍大勝,丞相又喜得姜伯約,不犒賞犒賞我等嗎!”
諸葛亮笑道:“孤設酒宴犒賞諸公,各級將士另有封賞,還待如何?”
又不曉得是哪位大笑:“只喝酒,沒有歌舞助興,太沒意思。丞相以身作則,我漢上下儉約成風,軍中沒有舞伎。早聞丞相會擊劍,可惜我等眾將,無福得見!”
此話一出,眾將起鬨,都要看丞相舞劍。姜維在一旁看著,忍不住替諸葛亮頭疼起來。這是哪一個喝醉酒的這麼大膽?想來諸葛亮平日約束眾將雖嚴,但只要不犯軍紀,慶功宴上調笑丞相應該是無罪的…
諸葛亮本可笑而拒絕,眾將也都等著丞相婉言相拒。但是此時只見丞相頓了頓,猶豫了一下沒有答話。於是帳中吵鬧的諸將皆安靜下來。除了杯盤相碰之聲,再沒人說話。
只見諸葛亮微微一笑:“…也無不可。今日,讓諸公一飽眼福便是。”
帳中首先一片寂靜。隨後眾將如夢初醒,爆發出一片喝采掌聲。高呼丞相威武。
“哈哈哈哈哈…!得見丞相舞劍,老朽此生無憾矣!”向朗大笑。
馬謖在一旁也是忍笑不住:“師兄何至於此…然我等今日,真真要一飽眼福了。可知我大漢上下,無人見過丞相舞劍。丞相應當是為伯約破的例。”
姜維這一來當真受到了驚嚇。他想問諸葛亮是喝醉了,還是真願意為自己破例一舞。只見那號稱千杯不醉的大漢丞相風儀端整,舉止威嚴,根本毫無醉態,尚自溫顏笑望自己:“然也。吾今破例,為伯約一舞。”
“丞相…!”姜維感動之餘,不禁半跪於地。諸葛亮彎身扶起他,低笑道:“…也為博眾將一樂。”
“……”丞相幾歲的人了,還如此調皮…
說起舞劍,則必要有劍。姜維不禁望向諸葛亮腰間佩劍。一旁馬謖便笑而介紹:“那便是章武劍。”
“章武劍?” 姜維是愛劍之人,聞此不勝驚嘆:“維聞此劍大名久矣!”
姜維曾聽說,劉備於武擔山登基,取金牛山鐵礦鑄造八把寶劍,各長三尺六寸。劉備自佩一把,其它七把寶劍分別賜給丞相、太子、梁王理、魯王永、關羽、張飛、趙雲。
馬謖笑道:“你同丞相說,他會讓你一觀的。可惜,你看到的只會是殘缺的章武。”
“為何?莫非此劍已摧折?”姜維疑惑道。
“不,”馬謖嘆道:“此劍為先帝所贈。丞相愛之惜之,怎會令它摧折。然這章武劍,本來是雌雄雙劍,一名樂竟,一名止戈。如今勞燕分飛,樂竟隨先帝葬於惠陵。丞相這把劍,乃是止戈。”
“……”
馬謖看著發怔的姜維,笑道:“世傳諸葛丞相佩劍名章武。實際上,金牛山上等精鐵第一個鑄造出爐的,是一對雙生的雌雄雙劍。樂竟為章,止戈為武。陛下自持止戈,賜丞相以樂竟。一時朝中上下,傳為美談…”
正在姜維不勝感嘆之際,但見一鼓吹手來到,問諸葛亮舞劍是否需鼓吹為樂。諸葛亮一怔,笑對一旁向朗:“師兄唯恐亮不出醜不成?舞就舞罷,還要鼓吹?”
向朗哈哈大笑,坦然承認了是自己吩咐下去的。
於是諸葛亮笑對鼓吹手:“以周頌載見為之即可。”
鼓吹手笑而應下。周頌為雅樂,然並不難為,對於習過軍樂鼓吹的他們而言自是極容易。
姜維心想諸葛亮率眾南征,劉禪詔賜金鈇鉞一具,曲蓋一,前後羽葆鼓吹各一部,虎賁六十人。想必就是此了。於是他笑道:“以介眉壽,永言保之,思皇多祜。烈文辟公,綏以多福。載見為周公所作,輔佐成王以祭祀武王。丞相今為載見之樂,可不正是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小子放肆!”向朗見姜維拿曹操詩句比喻,不禁笑道:“丞相當心,這小子腦後頗有些反骨。”
諸葛亮笑看姜維:“孤行君事而國人不疑,曹公有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