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東西。父親時常指著某件東西對弟弟說:“椅子、桌子、蘋果、

  面子、床……”我認為,雖然那時弟弟還不能說話,但這些詞

  語已經在他的腦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於父親發音非常標

  准,等弟弟能開口說話時,他腦海中的記憶就會立刻閃現出

  來,自然他的發音也是很標準的了。

  孩子都喜歡說話,我弟弟也不例外。自從他開口說話以

  來,我時常發現他一人趴在地毯上喋喋不休,把自己學到的

  詞彙反覆念叨。有時,他一邊玩玩具,一邊不停地說“桌子上

  的蘋果,娃娃也要吃蘋果”等等。父親利用了孩子這種普遍喜

  歡重複念單詞的特點,把孩子能理解的有趣故事,用精選的

  詞句組成短文讓弟弟去背。由於故事趣味無窮,弟弟不僅能

  很快記住,還總是高興地複述著。

  在弟弟已經掌握了較多的英語單詞之後,父親又開始教

  他外語,他把這些短文翻譯成幾種語言,讓他去記。弟弟對這

  種做法非常感興趣,他對同一個故事居然能用不同的語言來

  表達感到特別好奇,於是就努力地記住它們。這樣他很自然

  地就學會了其他語言。

  父親認為,在人的一生中,l至5歲是最能發揮語言學習

  才能的時期,所以他經常奉勸那些年輕的父母一定要儘早教孩

  子語言,不要錯過孩子學習語言的大好時機。

  他還認為,在教孩子語言的時候,語法不是最重要的。他

  覺得教語言應該用聽或說的方式,這樣才不會讓孩子覺得枯

  燥。比如,他在教我主語和賓語時,並不是教句子的結構,而

  是通過直接的對話來完成。有一天,我說了一句錯誤的話,

  “Give I an apple(給我一隻蘋果)。”父親對我說:“不是give I而

  應是give me.”我說:“l want you give me an apple.”父親知道我 一定沒有弄清楚“I”和“me”之間的區別,但是如果光給我講

  語法,只會讓我更加不明白。於是他就用手勢並舉了好多例

  子。最後,我終於明白了“I”和“me”的用法。當我說出“give

  me an apple”時,父親特意獎給了我一隻又大又紅的蘋果。

  別讓孩子的眼神空空蕩蕩的

  有很多人認為,孩子的聽覺和視覺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不用

  花功夫來專門訓練。湯姆遜先生則認為這種觀點是錯誤的,有效

  地訓練嬰兒的眼睛和耳朵,對於孩子的成長具有重要意義。

  有一次,兒子小威廉毫無表情地盯著天花板,樣子有些傻乎

  乎的,湯姆遜先生走過去逗他:“怎麼啦,小威廉?”但他仍然沒

  有反應。當時湯姆遜先生手中正好拿著一本書,封面是紅色的,剛

  好在他眼前晃了一下,小威廉突然露出了笑容,並且使勁舞動小

  手,不停地蹬腿。這時,湯姆遜先生明白了,兒子是想看顏色悅

  目的東西。當天,他就去外面買回了許多好看的圖畫、顏色鮮艷

  的玩具娃娃等東西,並且專門把房間的窗簾換成了綠色和黃色相

  間的花窗簾。為了培養兒子的視覺能力,湯姆遜先生特意在房間

  的四面牆上掛上各種圖片,有名畫的複製品,也有好看的裝飾畫。

  他認為,在開發孩子智力的過程中,繪畫是非常有用的,在

  善於繪畫的父母培養下的孩子其成長過程是非常豐富多彩的。在

  孩子還不懂事時,父親就準備了許多美麗的花糙畫和鳥獸的畫兒

  給兒子,還讓他看有漂亮插圖的小人書,並常常讀給他聽。每當

  這時小威廉總是興趣很濃地看著,安安靜靜地聽著。在威廉稍大

  一些後,父親不僅給他看更多的圖畫,還給他買來了顏料、畫筆

  和紙張,開始手把手地教他畫一些簡單的東西。那時他還不會拿

  筆,但仍舊對畫畫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後來,湯姆遜先生索性

  把各種顏料都擠在調色板中,讓兒子自由地玩耍,這樣一來,兒

  子高興得無法形容。湯姆遜先生在幫他做好“準備工作”後就到

  另外的房間去了,當他再去兒子的房間看他時,小威廉滿臉都是

  花花綠綠的顏色,本來白淨的衣服也變成了花衣服,並且地板上

  也到處是顏色。如果換成別的父母,可能早就火冒三丈了。湯姆

  遜先生卻笑嘻嘻地看著兒子說:“兒子,你真能幹,瞧你把自個畫

  得多漂亮啊。”臉和手弄花了可以洗乾淨,床單弄髒了可以再換一

  張,但兒子如果在訓斥下失去了玩耍的樂趣,失去了對色彩的感

  覺,那就再也無法彌補了。

  為了培養兒子對色彩的感覺,湯姆遜先生不僅給他顏料,還

  買來了一本色譜,耐心地教他分辨不同的顏色。日子一長,小威

  廉不僅能記住很多種顏色,還能說出不同灰度的色彩名稱來。

  小威廉一會走路,湯姆遜先生就經常帶他出去散步,並讓他留

  意大自然之中的各種色彩。其實,這時的他已經是一個小“色彩專

  家”了,已能仔細地分辨出各種事物的顏色。湯姆遜先生認為,繪

  畫不僅能讓孩子得到美的感受,更重要的是可以讓他慢慢具備敏銳

  的觀察力,建立起一種獨特的視覺感受力。並且這種獨特的觀察習

  慣和能力,非常有利於他智力的發展和內在潛力的開發。

  通過鮮活的物品教會孩子形容詞。

  穆勒的父親詹姆斯。穆勒,既是一位赫赫有名的哲學家、經

  濟學家和歷史學家,又是很有權威的心理學家。他從心理學的角

  度認識到了早期教育的必要性,並在培養孩子方面取得令人矚目

  的成功。但是他和湯姆遜的父親一樣,也從未公開發表過自己的

  教育法,這對教育界來說真是一大遺憾啊。

  不過,他的兒子穆勒曾著有《我的自傳》一書,其中第一章就

  談到了他幼年時期所受的教育。文章開頭寫道:

  我一生的生活毫無精彩之處,甚至可以說是平淡無奇。因

  此,我知道誰都不可能對我的經歷感興趣,然而這些都擋不

  住我想寫一部自傳的決心。在英國當今的最新研究領域裡,早

  期教育已經成為最熱門的話題。而我寫這本傳記的目的不過

  是期望它能成為教育研究者們手中有用的資料,因為在我幼

  年的時候,我父親給予我的良好教育對我的一生產生了巨大

  影響,這是很有價值的。但現在我發現,很多孩子在幼年時並

  沒有接受到合適的教育,反而讓大好時光白白浪費掉了。我

  從自己的經歷中得出的結論是,幼兒時期的教育至關重要,也

  許這些可以為當今的教育研究提供一些值得借鑑的地方。

  這裡有一個事例可以說明穆勒父親是怎麼做的。

  鄰居卡麗特絲夫人經常對穆勒父親抱怨,說她的小兒子

  整天啼哭,要麼無精打采,要麼就老是吮自己的手指頭,她擔

  心兒子是否病了,多次請醫生來看,都說沒有什麼。每當她看

  到小穆勒精神十足的樣子,就十分地羨慕。穆勒父親便去卡

  麗特絲夫人的家裡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當他走到孩子的身

  邊時,那孩子沒有任何反應,只是呆呆地盯著某處地方,並且

  不停地吮手指,當他試圖去抱他的時候,他突然像受了驚嚇

  似的放聲大哭起來。

  “你平時給孩子什麼玩具呢?”穆勒父親問卡麗特絲。

  “什麼?這么小的孩子也需要玩具嗎?’’卡麗特絲夫人不解

  地問道。

  “當然,我看你兒子之所以無精打采,就是因為他的生活

  很單調的緣故。你千萬不可小看孩子,別以為他待在搖籃中

  就不需要玩具。你應該給他準備一些能夠吸引他注意力的東

  西。”穆勒父親給她介紹了穆勒平時所玩的那些東西,並告訴

  卡麗特絲夫人:“那些有趣的東西,不光可以讓孩子開心,更

  重要的是它們能夠開發孩子的智力。”

  “什麼,玩這些東西就能開發孩子的智力?”卡麗特絲夫人

  更加覺得詫異了。

  “當然,我從兒子穆勒出生那天起就開始培養他了。你看

  他現在那麼愉快,那麼有精神,都是這種教育的結果。”他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