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維護孩子的榮譽感。任何人都需要得到別人的肯定和讚揚,孩子

  在這方面表現出來的欲求往往比成年人更強烈。對於孩子來說,得

  到別人特別是父母的承認是非常重要的。

  一個自尊心被傷害的孩子是很難教育的。如果當著眾人,特

  別是在孩子的朋友面前數落孩子,會讓孩子感到顏面盡失,羞愧

  難當。這樣甚至會成為其他孩子羞辱他的把柄,他以後在夥伴面

  前就會抬不起頭來,久而久之就會造成心理障礙,以致影響孩子

  一生的健康成長。

  所以,威納博士一直強調,父母們不能以成年人的思維來看孩

  子,對孩子的不足之處,要用適當的方法去細心教導,不要蠻橫地

  批評孩子。在對諾伯特的教育過程中,無論他做了好事或壞事,威

  納博士都竭力做到心平氣和,用一種平靜的心態去對待他,因為教

  育孩子是個最需要耐心的工作。威納博士特別看不起那些動不動就

  怒火衝天的父母。這些父母只能把孩子嚇得六神無主和神經衰弱,

  表面上孩子看起來聽話了,實際上什麼問題也沒有解決。

  用心平氣和的態度去處理孩子的過失是一種最好的方法。當諾

  伯特做錯事時,威納博士不會像其他父母那樣總是使用“不准這

  樣”、“不要這樣”、“不行”這些消極的、否定的詞語來責怪孩子,

  因為這些語言容易使孩子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增加他的消極情緒。

  他總是用積極的、肯定性的語言給兒子明確的行為指導,這樣做

  往往會收到較好的效果。

  很多父母認為,為了防止孩子養成不良習慣就要對孩子的一

  舉一動了如指掌。其實這種想法是不對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秘密,

  大孩子有,小孩子也有。許多父母都不注意這一點,要麼從不關

  心孩子有什麼秘密,要麼千方百計地窺探孩子的秘密。孩子雖然

  幼稚,也是應該得到尊重的,所以,父母不應該對此過多干涉,特

  別是對健康合理、無害的秘密。這樣,哪怕是兩三歲的孩子也會

  更加信任父母,與父母更加親密。有了這種信任和親密,孩子可

  能會主動把他們的心事告訴父母。如果父母一味追問,孩子得不到

  父母應有的尊重、信任,就會感到自己沒有地位,不免心灰意冷,

  對生活逐漸喪失積極性,甚至很早就會關閉自己心靈的大門。

  當然,尊重孩子的秘密,並不等於對孩子不管不問,是健康

  的就應加以引導,不健康的則應在充分尊重和理解的前提下去教

  導他。

  在兒子犯錯誤時,威納博士總是以最簡單直接的方式讓他明

  白錯在哪裡,從不長篇大論或喋喋不休。他發現在與孩子溝通的

  過程中,長話短說、要求明確、大度和氣往往會達到令人滿意的

  效果。

  他從來沒有打過兒子,因為他認為體罰是一種粗暴的行為。而

  很多父母不僅責打孩子,還脫口而出一些非常傷人的話,“不要你

  了,滾!”“你太蠢了!”“你不可救藥!”等等,這些都會對孩

  子產生極端不良的影響。

  我相信你能做好!

  勇氣是一個人積極進取的動力,威納博士一直特別注重對孩

  子勇氣的開發和培養,他認為,一定要在孩子心中樹立起這樣的

  觀念:勇敢和堅忍是受人尊重的,懦弱和膽小是被人瞧不起的。

  每一個做父母的人都會擔心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受到意外傷害!

  但如果僅僅因為擔心而犧牲孩子接受鍛鍊的機會,就難以培養孩子

  勇敢的精神,這樣的父母,他們表面上是在保護自己的孩子,但實

  際上他們是在害孩子。我們可以這樣說,鍛鍊孩子的勇氣,實際上

  是對父母自身勇氣的一個考驗。

  諾伯特從小就明白勇氣的價值。有一次,他和別的孩子一起偽

  遊戲。手指不小心被同伴弄出了血,疼痛異常。但他強忍著眼淚,

  裝出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繼續和同伴們玩耍。後來,諾伯特告訴父

  親,他不能讓同伴看到他的軟弱,因為一旦眼淚掉下來,同伴會瞧

  不起他,也許從此就不再和他一起玩了。

  威納博士一直注意對兒子勇氣的培養,也非常欣賞那些力求讓

  孩子變得勇敢的父母們。他說,在鍛鍊孩子勇氣方面,英國人的做

  法是值得學習的。在英國西南部的瓦伊河畔,有一所由少年探險組

  織建立的河流探險訓練中心,專門為孩子們提供進行探險活動的機

  會,以訓練他們的勇氣和堅強的意志。在這裡,孩子們每天一早就

  來到河邊,由專門的人負責教他們游泳和划船。訓練是艱苦而緊張

  的,每一次練習都有孩子落水,也有些人受傷。在激流中拼搏,需

  要具有堅強的意志和勇氣。孩子們在這裡不僅僅學習了划船等技

  術,更重要的是鍛鍊了他們的意志,培養出了勇敢的精神,同時也

  懂得了團結合作的道理。在英國很多地方都有類似的活動,目的不

  是為了學習某種技巧,而是為了鍛鍊孩子的意志和勇敢精神,為以

  後的工作和生活做好各方面的準備。

  在威納博士看來,英國人的這種做法非常值得提倡和推廣。某

  些在成年人看來是危險的、不適合孩子們做的事情,實際上孩子們是可以勝任的,只是父母總是出於盲目的愛心或對孩子的能力缺乏

  正確的認識,才阻止孩子去探索新的事物,剝奪了孩子鍛鍊自身

  的機會。威納博士一直認為,受到過多呵護長大的孩子,缺乏勇

  氣是必然的事情。

  一個人是否具有勇氣和自信心,是他能否獲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威納博士時常對兒子說:“你能行!”這就是鼓勵他要有充分

  的自信,讓他有勇氣去做他想做的一切事情。在人面臨困境的時

  候,自信心顯得特別重要,這時一個人的勇氣往往決定了事情的

  成敗。從小,威納博士和妻子就不會主動替兒子做事,哪怕是那

  些對他來說有些困難的事情。這正是為了培養孩子挑戰困難的勇

  氣,從而增強他的獨立性。父母對孩子的過分保護會使孩子失去

  自信,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認為自己什麼都不能做,從而產生嚴

  重的依賴心理。

  威納博士對兒子的關心是非常有分寸的,他從不過分地呵護

  兒子,而是注重培養他在各方面的獨立能力。要知道,日常生活

  中的意外傷害是隨時存在的,磕磕碰碰的事情總是不可避免。孩

  子們應該從小學會面對各種危險,因為成年後的生活中還有很多

  事情需要他們去面對和忍耐,所以從小培養孩子的自信、獨立和

  勇敢的精神是為了他日後能更好地工作、生活。一個碰傷的膝蓋

  是容易治癒的,但受到傷害的自信心和沒被開發出來的勇氣永遠

  難以實現其真正價值。

  父母不必事事包辦,許多事情孩子自己完全可以做得很好,意

  識到這一點非常重要。放心地讓孩子去做自己的事吧,讓孩子時

  時刻刻地意識到“我能行”,才能夠培養出孩子的自信和勇氣。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時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事先假定孩子什

  麼也做不好,什麼也不會做,所以事事代勞。殊不知,這樣的結

  果是使孩子慢慢地對自己失去信心,失去了努力去探索,去追求,

  去鍛鍊的自覺性。這樣,父母們慢慢也忘記了“只有通過各種鍛

  煉和磨簪才能使孩子成為一個有用的人”的道理。威納博士在教

  育兒子時一直在努力避免這樣一種先人為主的錯誤觀念,他總是

  鼓勵孩子主動做事,而在行動的過程中從不以年齡太小為理由去

  干涉孩子的行為。

  “你能做好”是他對兒子自信心的肯定,他認為孩子和大人一

  樣能把事情做好。孩子需要不停地學習如何生存,在這種過程中

  他做錯事是很自然的,大人們做事也有失敗的時候,所以我們不

  能因此而影響孩子發現自身的價值,關鍵在於孩子是否能夠繼續

  保持自信和勇氣,敢於失敗,敢於面對失敗。其實,孩子有時也

  很反感父母的過分保護。有個孩子曾對威納博士說:“我希望父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