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
除了經常跟兒子說話外,威納博士還時常輕輕地為他朗讀詩 歌,因為詩歌在很多方面與音樂有相同的功效,音樂是純粹的聽覺,而詩歌則是深含意義的東西。事實證明,給孩子朗讀詩歌很有效果,諾伯特在剛滿l周歲時就能背誦維吉爾的某些詩句了。
用“翻譯家”的遊戲教孩子語言
威納博士認為拉丁語是研究學問的基礎,因此有必要儘早開始教孩子拉丁語。諾伯特之所以在那么小的時候就能掌握多國語言,完全歸功於威納博士自小對他進行的拉丁語訓練。威納博士認為,學習語言首先應該能聽能說,如果只懂句子和結構,那麼就失去了學習語言本身的意義。兒子很小時,他就有意識地教給兒子一些拉丁語的句子,並時常用‘‘翻譯家”遊戲的方式訓練他的聽說能力。
一開始,父親用英語和兒子諾伯特對話,當然選用的都是一些簡單的日常用語。比如“你好嗎?”,“見到你很高興!”這些簡單的句子。然後他會讓兒子裝扮成一個翻譯家,即假想自己是一個出色的翻譯家,並且要陪同“外交官”接見來自不同國家的客人。他們時常把房間中的桌子、椅子、門窗假想為那些外國客人。威納博士作為“外交官”,一邊對“他們”說,“見到你很高興”,一邊和“他們”握手表示友好。這時,諾伯特就會在旁邊給他作翻譯,用不同的語言對“來自遠方的客人”,“見到你很高興”。這些遊戲不但讓孩子覺得特別有趣,還能讓他輕鬆地記住這些不同的語言。
隨著年齡的增長,諾伯特很快就能用多種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想了。威納博士認為,弄清語源對於學好外語是很有益處的。所以在諾伯特學拉丁語的時候,每當兒子學會一個新的拉丁語單詞,他都會幫助兒子盡力弄清語源。
但是,這種嚴肅而“正規”的方法還是用得比較少,他們都比
較喜歡在遊戲中學習,威納博士一直認為這是孩子學習外語的最
佳途徑。
堅持一下,再堅持一下
人在一生中會遇到很多困難,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學習上
都會有很多難以解決的問題。因此威納博士時常教育孩子,認準
一件事後就要全力投入,只要有恆心和毅力,一切困難都會迎刃
而解。
在孩子還沒有出生的時候,威納博士和妻子就決定要把他們培養成優秀的人。儘管孩子的奮鬥方向還無從談起,但有一點是十分
清楚的,就是要想取得成功,只有認準目標,堅持不懈。
在這一方面,威納太太做得非常好,每當兒子遇到困難,她
都會用各種方法傳達給孩子這樣一種精神:堅持一下,再堅持一
下。直到他取得成功。
在諾伯特還很小的時候,母親就開始訓練他的持久力,第一
步是訓練他注意力的持久性,因為這是行為持久的前提。為了培
養兒子注意力的持久性,母親用一個玩具——一隻用布做的黃色
小貓,放在兒子周圍以引起他的注意,等到他產生興趣之後,就
把小貓放在他手邊差不多能夠著的地方吸引他去抓。當兒子老是
抓不著準備放棄,母親便用手推著他的小腳鼓勵他:使勁兒!使勁
兒……兒子在母親的鼓勵下往往會用力蹬幾下腿,然後盡力去把
小貓抓住。在小貓被兒子抓到手後,母親就用歡呼和親吻來慶賀
兒子的勝利,讓他體驗努力後成功的喜悅。
在諾伯特能夠爬行的時候,母親便增加了訓練的難度,在他
馬上就要夠著目標的時候,把吸引他的玩具放到稍遠的地方,然
後鼓勵他繼續爭取。
諾伯特稍大開始學習知識了,威納博士和妻子仍然用類似的
方法培養兒子這種堅持不懈的毅力,只是道具不再是玩具而換成
書本了,久而久之,諾伯特形成了一種堅持的習慣,他在學習上
的每一次飛躍,都是在困難面前絕不退讓的結果。不過,諾伯特
在學習上一直都表現得特別輕鬆,任何有關數學的題目似乎都能
毫不費力地解答。
為了讓兒子的能力進一步提高,威納博士有一次給他安排了一
道遠遠超出他能力範圍的題目。兒子開始像往常一樣專心致志伏在
書桌前思考起來。過了很長時間,諾伯特還沒有從房間中出來。威
納博士感到有些詫異,雖然那道題很難,但諾伯特以前從未花過那
麼長的時間去思考,何況現在已經遠遠超出了規定的學習時間。威
納博士走進房間,看見諾伯特仍在冥思苦想,而桌上用來做習題的
紙是空白的,一個字都沒有。他問兒子:“怎麼,是這道題太難了
嗎?”兒子抬起頭來看了看他,一言不發。諾伯特此時滿臉通紅,天
氣不熱卻滿頭大汗,他當時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兒子一定生病了。
“諾伯特,有什麼地方不舒服嗎?”他問。“沒有,我在想怎樣解答
這道題。”諾伯特回答道。“現在已經超過了學習時間,如果你認為
太難就先休息一下吧,明天再來解決它。”他說道。“不,爸爸,再
等一會兒。我好像馬上就要找到答案了。請您再給我一點時間吧。
諾伯特說完後繼續埋頭思考。快要吃飯的時候,兒子的母親有些按
捺不住了,她對丈夫說:“你應該讓兒子出來,那道題恐怕太難了,
諾伯特的自尊心又強,可能是害怕做不出而難為情呢。你去勸勸他
吧,不要讓他累著了。”於是他又來到兒子身旁。“諾伯特,你已經
盡力了。解不出來沒有關係,這道題的確太難了。”威納博士對兒
於說。“不,爸爸,快要做出來了,”諾伯特說,“您不是告訴我做
任何事都要堅持不懈嗎?我已經找到了解這道題的方法,就只差一
點點。我想我馬上就能完全解答它。”
兒子這樣說,威納博士只好和妻子待在門外耐心地等候。其
實他們已經做好了兒子不能解出這道題的思想準備,只是覺得兒
子既然有那份恆心就儘量支持他吧。
“爸爸,爸爸,”不久,他終於聽到兒子興奮的喊聲。從兒子的
聲調父親就知道他已經成功了。不出所料,諾伯特蹦蹦跳跳地跑
了出來。威納博士看了他的答案,完全正確,並且他的解題思路
巧妙之極,似乎還在標準解題方法之上。當威納博士問他在解題
過程中有沒有想過放棄的時候,諾伯特回答:“想到過,因為它確
實太難了,有很長一段時間,我感到頭疼,腦袋都要漲破了。我真
想跑出去對你說做不出來了,但又想起媽媽的話:堅持一下,再堅
持一下。所以,我發誓一定要堅持下去,非把它解答出來不可。”
通過這一次練習,諾伯特對“堅持就會成功”的道理有了更深
的體會。
孩子的自尊心就像嬌嫩的花朵
孩子畢竟是孩子,判斷及處理事情的能力有限,所以在他們
的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一些不良習慣。父母們應該充分
重視這個問題,不能把孩子的“惡習”與成人的惡習相提並論,孩
子的“惡習”還不具備成人惡習的性質和危害。比如說孩子說的
“我恨死你了”就和成人說的“我恨死你了”不是一個概念。
父母在面對孩子過失的時候,應該多從孩子的立場出發,多
考慮一下孩子說話、做事的動機,以免小題大做,弄假成真。
有的父母認為,只有在大庭廣眾之下教訓孩子才能樹立起父母
的權威,令孩子口服心服。威納博士認為這種做法極端錯誤,太
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了。
在對兒子諾伯特的教育上,威納博士從來不採取當眾訓斥的
辦法,因為對孩子的教育應該建立在不傷害他自尊心的基礎上,否
則,不但無法教育好孩子,反而還會使他向相反的方面發展。
自尊是一個人的基本需求,對幼小的孩子來說,儘管他不完
全懂事,但自尊心多次受到傷害,會對他的性格乃至整個心理健
康造成深刻的影響。孩子的自尊心就像一朵嬌嫩的花朵,稍不留
意就天折了,所以,無論是當面或者背後教育諾伯特,威納博士
都一再注意盡力維護孩子的自尊。他認為,父母教育孩子時必須
用“翻譯家”的遊戲教孩子語言
威納博士認為拉丁語是研究學問的基礎,因此有必要儘早開始教孩子拉丁語。諾伯特之所以在那么小的時候就能掌握多國語言,完全歸功於威納博士自小對他進行的拉丁語訓練。威納博士認為,學習語言首先應該能聽能說,如果只懂句子和結構,那麼就失去了學習語言本身的意義。兒子很小時,他就有意識地教給兒子一些拉丁語的句子,並時常用‘‘翻譯家”遊戲的方式訓練他的聽說能力。
一開始,父親用英語和兒子諾伯特對話,當然選用的都是一些簡單的日常用語。比如“你好嗎?”,“見到你很高興!”這些簡單的句子。然後他會讓兒子裝扮成一個翻譯家,即假想自己是一個出色的翻譯家,並且要陪同“外交官”接見來自不同國家的客人。他們時常把房間中的桌子、椅子、門窗假想為那些外國客人。威納博士作為“外交官”,一邊對“他們”說,“見到你很高興”,一邊和“他們”握手表示友好。這時,諾伯特就會在旁邊給他作翻譯,用不同的語言對“來自遠方的客人”,“見到你很高興”。這些遊戲不但讓孩子覺得特別有趣,還能讓他輕鬆地記住這些不同的語言。
隨著年齡的增長,諾伯特很快就能用多種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想了。威納博士認為,弄清語源對於學好外語是很有益處的。所以在諾伯特學拉丁語的時候,每當兒子學會一個新的拉丁語單詞,他都會幫助兒子盡力弄清語源。
但是,這種嚴肅而“正規”的方法還是用得比較少,他們都比
較喜歡在遊戲中學習,威納博士一直認為這是孩子學習外語的最
佳途徑。
堅持一下,再堅持一下
人在一生中會遇到很多困難,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學習上
都會有很多難以解決的問題。因此威納博士時常教育孩子,認準
一件事後就要全力投入,只要有恆心和毅力,一切困難都會迎刃
而解。
在孩子還沒有出生的時候,威納博士和妻子就決定要把他們培養成優秀的人。儘管孩子的奮鬥方向還無從談起,但有一點是十分
清楚的,就是要想取得成功,只有認準目標,堅持不懈。
在這一方面,威納太太做得非常好,每當兒子遇到困難,她
都會用各種方法傳達給孩子這樣一種精神:堅持一下,再堅持一
下。直到他取得成功。
在諾伯特還很小的時候,母親就開始訓練他的持久力,第一
步是訓練他注意力的持久性,因為這是行為持久的前提。為了培
養兒子注意力的持久性,母親用一個玩具——一隻用布做的黃色
小貓,放在兒子周圍以引起他的注意,等到他產生興趣之後,就
把小貓放在他手邊差不多能夠著的地方吸引他去抓。當兒子老是
抓不著準備放棄,母親便用手推著他的小腳鼓勵他:使勁兒!使勁
兒……兒子在母親的鼓勵下往往會用力蹬幾下腿,然後盡力去把
小貓抓住。在小貓被兒子抓到手後,母親就用歡呼和親吻來慶賀
兒子的勝利,讓他體驗努力後成功的喜悅。
在諾伯特能夠爬行的時候,母親便增加了訓練的難度,在他
馬上就要夠著目標的時候,把吸引他的玩具放到稍遠的地方,然
後鼓勵他繼續爭取。
諾伯特稍大開始學習知識了,威納博士和妻子仍然用類似的
方法培養兒子這種堅持不懈的毅力,只是道具不再是玩具而換成
書本了,久而久之,諾伯特形成了一種堅持的習慣,他在學習上
的每一次飛躍,都是在困難面前絕不退讓的結果。不過,諾伯特
在學習上一直都表現得特別輕鬆,任何有關數學的題目似乎都能
毫不費力地解答。
為了讓兒子的能力進一步提高,威納博士有一次給他安排了一
道遠遠超出他能力範圍的題目。兒子開始像往常一樣專心致志伏在
書桌前思考起來。過了很長時間,諾伯特還沒有從房間中出來。威
納博士感到有些詫異,雖然那道題很難,但諾伯特以前從未花過那
麼長的時間去思考,何況現在已經遠遠超出了規定的學習時間。威
納博士走進房間,看見諾伯特仍在冥思苦想,而桌上用來做習題的
紙是空白的,一個字都沒有。他問兒子:“怎麼,是這道題太難了
嗎?”兒子抬起頭來看了看他,一言不發。諾伯特此時滿臉通紅,天
氣不熱卻滿頭大汗,他當時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兒子一定生病了。
“諾伯特,有什麼地方不舒服嗎?”他問。“沒有,我在想怎樣解答
這道題。”諾伯特回答道。“現在已經超過了學習時間,如果你認為
太難就先休息一下吧,明天再來解決它。”他說道。“不,爸爸,再
等一會兒。我好像馬上就要找到答案了。請您再給我一點時間吧。
諾伯特說完後繼續埋頭思考。快要吃飯的時候,兒子的母親有些按
捺不住了,她對丈夫說:“你應該讓兒子出來,那道題恐怕太難了,
諾伯特的自尊心又強,可能是害怕做不出而難為情呢。你去勸勸他
吧,不要讓他累著了。”於是他又來到兒子身旁。“諾伯特,你已經
盡力了。解不出來沒有關係,這道題的確太難了。”威納博士對兒
於說。“不,爸爸,快要做出來了,”諾伯特說,“您不是告訴我做
任何事都要堅持不懈嗎?我已經找到了解這道題的方法,就只差一
點點。我想我馬上就能完全解答它。”
兒子這樣說,威納博士只好和妻子待在門外耐心地等候。其
實他們已經做好了兒子不能解出這道題的思想準備,只是覺得兒
子既然有那份恆心就儘量支持他吧。
“爸爸,爸爸,”不久,他終於聽到兒子興奮的喊聲。從兒子的
聲調父親就知道他已經成功了。不出所料,諾伯特蹦蹦跳跳地跑
了出來。威納博士看了他的答案,完全正確,並且他的解題思路
巧妙之極,似乎還在標準解題方法之上。當威納博士問他在解題
過程中有沒有想過放棄的時候,諾伯特回答:“想到過,因為它確
實太難了,有很長一段時間,我感到頭疼,腦袋都要漲破了。我真
想跑出去對你說做不出來了,但又想起媽媽的話:堅持一下,再堅
持一下。所以,我發誓一定要堅持下去,非把它解答出來不可。”
通過這一次練習,諾伯特對“堅持就會成功”的道理有了更深
的體會。
孩子的自尊心就像嬌嫩的花朵
孩子畢竟是孩子,判斷及處理事情的能力有限,所以在他們
的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一些不良習慣。父母們應該充分
重視這個問題,不能把孩子的“惡習”與成人的惡習相提並論,孩
子的“惡習”還不具備成人惡習的性質和危害。比如說孩子說的
“我恨死你了”就和成人說的“我恨死你了”不是一個概念。
父母在面對孩子過失的時候,應該多從孩子的立場出發,多
考慮一下孩子說話、做事的動機,以免小題大做,弄假成真。
有的父母認為,只有在大庭廣眾之下教訓孩子才能樹立起父母
的權威,令孩子口服心服。威納博士認為這種做法極端錯誤,太
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了。
在對兒子諾伯特的教育上,威納博士從來不採取當眾訓斥的
辦法,因為對孩子的教育應該建立在不傷害他自尊心的基礎上,否
則,不但無法教育好孩子,反而還會使他向相反的方面發展。
自尊是一個人的基本需求,對幼小的孩子來說,儘管他不完
全懂事,但自尊心多次受到傷害,會對他的性格乃至整個心理健
康造成深刻的影響。孩子的自尊心就像一朵嬌嫩的花朵,稍不留
意就天折了,所以,無論是當面或者背後教育諾伯特,威納博士
都一再注意盡力維護孩子的自尊。他認為,父母教育孩子時必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