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頁
1951年
●發表了幾篇小說後,紐約的一家出版商與其簽訂長篇小說出版合同(後來的《自動鋼琴》).
●決定辭去通用電器公司的工作,開始當自由職業作家。
●離開斯克內克塔迪,搬至麻薩諸塞州的科德角。
1952年
●第一部長篇小說《自動鋼琴》(PlayerPiano)由德拉科特公司出版,從此德拉科特公司成為馮內古特的主要出版商。《自動鋼琴》採用科幻小說的形式,諷刺現代化如何剝奪人性。後重新出版時,曾用書名《烏托邦14》(Utopia14).
1958年
●姐夫因火車出軌身亡。幾日後姐姐艾麗絲在醫院病故。
馮內古特和妻子收養了他們的三個兒子。
1959年
●出版長篇小說《提坦的海妖》(TheSirensofTitan),依然採用科幻小說的模式,對人類歷史進行仿諷。
1961年
●出版長篇小說《母親夜》(MotherNight),描寫一個搞諜報工作的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經歷的人生危機。
1963年
●出版主要長篇小說《貓的搖籃》(Cat’sCradle),也用科幻小說的模式,但實際上是一部政治寓言,諷刺人類社會缺少同情與愛,人們依靠謊言麻醉自己。馮內古特曾對自己的長篇小說做過從A到D的評定,此書自評為“A+”。
這是馮內古特第一部被廣泛認同、並受到批評界重視的小說。
●將早期短篇小說匯集成冊,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說集《貓舍里的金絲雀)(CanaryinCathouse)
1965年
●出版以科幻小說模式諷刺現代生活的長篇小說《上帝保佑你,羅斯瓦特先生)(GodBlessYou,Mr.Rosewater).
●小說中開始出現基爾戈·特勞特(KilgoreTrout)這個重要人物。此人物是個抖幻小說家,出現於此後馮內古特的許多小說中,評說人生世事,荒唐中充滿機智,像是作者本人的影子。
●去依阿華大學著名的作家班任教。
1966年
●不少舊作在該年重版。並開始更多地引起批評界的注意。
1967年
●榮獲古根海姆獎。
●重返德勒斯登,構思以該市為背景的長篇小說代表作《五號屠場》。
1968年
●收集早期發表的短篇小說和散文,結集出版《歡迎到猴子屋)(WelcometotheMonkeyHouse).
1969年
●出版以二戰轟炸德勒斯登為背景的代表作《五號屠場》(SlaughterhouseFive),自評為“A+”級,也被廣泛認為是後現代主義文學的經典之作。
1970年
●到哈佛大學教授文學創作。
●出版諷刺劇作《旺達·瓊,祝你生日快樂》(HappyBirth—day,WandaJune),一九七○至一九七一年間在紐約的百老匯上演,後拍成電影。
1971年
●首次出現對馮內古特作品的長篇學術性研究,在托尼·坦納(TonyTanner)和查爾斯·哈里斯(CharlesHarris)的文學專著中。各有專門討話的一章。該年被認為是“真正馮內古特研究的開始”。
●最著名的馮內古特研究學者傑羅姆·克林科維茲(JeromeKlinkowitz)發表第一篇有關馮內古特的學術論文:《小庫爾特·馮內古特和我們時代的罪惡)(KurtVonnegutJr.andtheCrimeofOurTime),此文後收入克林科維茲本人的研究馮內古特的重要著作《馮內古特聲明》(VonnegutStatement)中。
1972年
●最早兩部馮內古特研究專著出版:戴維·戈德史密斯(DavidGoldsmith)的《庫爾特·馮內古特:冰與火的狂想家)(KurtVonnegut:FantasistofFireandIce)和彼得·里德(PeterReed)的《小庫爾特·馮內古特》(KurtVon—negut,Jr.).
●被選為國家文學藝術學會會員。
●被選為國際筆會美國分會副主席。
●《五號屠場》拍成電影。
●發表短篇小說《空間大操》(TheBigSpaceFuck),收入他朋友哈蘭·埃利森(HarlanEllison)編的小說集《又是危險的幻象)(Again,DangerousVisions)中。馮內古特自稱文學史上第一次在標題上出現“操”字。此文引起對他作品的抵制。
1973年
●出版長篇小說《冠軍的早餐》(BreakfastofChampions),諷刺美國的商業文化。小說中有不少作者自畫插圖,包括肛門、陰戶、內褲等,因此更加引起了該年對他作品的抵制。
●很多地方對馮內古特的作品進行抵制,典型例子是北卡羅來納州的德雷克(Drake)學較,該校將《五號屠場》等放入鍋爐焚燒,馮內古特對此提出抗議。
●出版電視腳本《時問與廷巴克圖之間》(BetweenTimeandTimbuktu),是外星幻想劇,內容取自《貓的搖籃》和《提坦的海妖》。
1974年
●出版散文、書評、演講集《旺皮特、弗瑪和閣蘭法隆》(Wampeters,FomaandGranfalloons),書名取自先前小說中作者自己臆造的三個詞。
1975年
●獲芝加哥大學人類學碩士學位(芝加哥大學根據大學“高質量的已發表作品可替代畢業論文”這一規定,認為馮內古特的《貓的搖籃》也是對人類社會的一種研究,故補授碩士學位).
1976年
●《五號屠場》在紐約各學校圖書館遭禁,馮內古特訴諸法律,引起法律糾紛。
●發表了幾篇小說後,紐約的一家出版商與其簽訂長篇小說出版合同(後來的《自動鋼琴》).
●決定辭去通用電器公司的工作,開始當自由職業作家。
●離開斯克內克塔迪,搬至麻薩諸塞州的科德角。
1952年
●第一部長篇小說《自動鋼琴》(PlayerPiano)由德拉科特公司出版,從此德拉科特公司成為馮內古特的主要出版商。《自動鋼琴》採用科幻小說的形式,諷刺現代化如何剝奪人性。後重新出版時,曾用書名《烏托邦14》(Utopia14).
1958年
●姐夫因火車出軌身亡。幾日後姐姐艾麗絲在醫院病故。
馮內古特和妻子收養了他們的三個兒子。
1959年
●出版長篇小說《提坦的海妖》(TheSirensofTitan),依然採用科幻小說的模式,對人類歷史進行仿諷。
1961年
●出版長篇小說《母親夜》(MotherNight),描寫一個搞諜報工作的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經歷的人生危機。
1963年
●出版主要長篇小說《貓的搖籃》(Cat’sCradle),也用科幻小說的模式,但實際上是一部政治寓言,諷刺人類社會缺少同情與愛,人們依靠謊言麻醉自己。馮內古特曾對自己的長篇小說做過從A到D的評定,此書自評為“A+”。
這是馮內古特第一部被廣泛認同、並受到批評界重視的小說。
●將早期短篇小說匯集成冊,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說集《貓舍里的金絲雀)(CanaryinCathouse)
1965年
●出版以科幻小說模式諷刺現代生活的長篇小說《上帝保佑你,羅斯瓦特先生)(GodBlessYou,Mr.Rosewater).
●小說中開始出現基爾戈·特勞特(KilgoreTrout)這個重要人物。此人物是個抖幻小說家,出現於此後馮內古特的許多小說中,評說人生世事,荒唐中充滿機智,像是作者本人的影子。
●去依阿華大學著名的作家班任教。
1966年
●不少舊作在該年重版。並開始更多地引起批評界的注意。
1967年
●榮獲古根海姆獎。
●重返德勒斯登,構思以該市為背景的長篇小說代表作《五號屠場》。
1968年
●收集早期發表的短篇小說和散文,結集出版《歡迎到猴子屋)(WelcometotheMonkeyHouse).
1969年
●出版以二戰轟炸德勒斯登為背景的代表作《五號屠場》(SlaughterhouseFive),自評為“A+”級,也被廣泛認為是後現代主義文學的經典之作。
1970年
●到哈佛大學教授文學創作。
●出版諷刺劇作《旺達·瓊,祝你生日快樂》(HappyBirth—day,WandaJune),一九七○至一九七一年間在紐約的百老匯上演,後拍成電影。
1971年
●首次出現對馮內古特作品的長篇學術性研究,在托尼·坦納(TonyTanner)和查爾斯·哈里斯(CharlesHarris)的文學專著中。各有專門討話的一章。該年被認為是“真正馮內古特研究的開始”。
●最著名的馮內古特研究學者傑羅姆·克林科維茲(JeromeKlinkowitz)發表第一篇有關馮內古特的學術論文:《小庫爾特·馮內古特和我們時代的罪惡)(KurtVonnegutJr.andtheCrimeofOurTime),此文後收入克林科維茲本人的研究馮內古特的重要著作《馮內古特聲明》(VonnegutStatement)中。
1972年
●最早兩部馮內古特研究專著出版:戴維·戈德史密斯(DavidGoldsmith)的《庫爾特·馮內古特:冰與火的狂想家)(KurtVonnegut:FantasistofFireandIce)和彼得·里德(PeterReed)的《小庫爾特·馮內古特》(KurtVon—negut,Jr.).
●被選為國家文學藝術學會會員。
●被選為國際筆會美國分會副主席。
●《五號屠場》拍成電影。
●發表短篇小說《空間大操》(TheBigSpaceFuck),收入他朋友哈蘭·埃利森(HarlanEllison)編的小說集《又是危險的幻象)(Again,DangerousVisions)中。馮內古特自稱文學史上第一次在標題上出現“操”字。此文引起對他作品的抵制。
1973年
●出版長篇小說《冠軍的早餐》(BreakfastofChampions),諷刺美國的商業文化。小說中有不少作者自畫插圖,包括肛門、陰戶、內褲等,因此更加引起了該年對他作品的抵制。
●很多地方對馮內古特的作品進行抵制,典型例子是北卡羅來納州的德雷克(Drake)學較,該校將《五號屠場》等放入鍋爐焚燒,馮內古特對此提出抗議。
●出版電視腳本《時問與廷巴克圖之間》(BetweenTimeandTimbuktu),是外星幻想劇,內容取自《貓的搖籃》和《提坦的海妖》。
1974年
●出版散文、書評、演講集《旺皮特、弗瑪和閣蘭法隆》(Wampeters,FomaandGranfalloons),書名取自先前小說中作者自己臆造的三個詞。
1975年
●獲芝加哥大學人類學碩士學位(芝加哥大學根據大學“高質量的已發表作品可替代畢業論文”這一規定,認為馮內古特的《貓的搖籃》也是對人類社會的一種研究,故補授碩士學位).
1976年
●《五號屠場》在紐約各學校圖書館遭禁,馮內古特訴諸法律,引起法律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