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頁
宋虔之只是擺擺手,答道:「不喝才是難受得睡不著。」
「到底怎麼回事,今天晚上你一直不對勁。」
「陸觀在前線受了重傷。」宋虔之喝得舌頭有點大,直接說了出來。
「什麼情況?現在怎麼樣了?」呂臨不擔心陸觀,他擔心宋虔之,要是陸觀真有什麼,宋虔之恐怕真就成一副空殼子了。
「我要是知道怎麼樣,就不喝酒了。」宋虔之搖頭晃腦,喝進去的那一口酒,一半順著嘴唇流出來,鑽進領子裡。
就在呂臨想說話時,宋虔之突然站起身,趴到一邊去吐了。呂臨走過去,把手放在宋虔之背上,等他吐完,遞給他水漱口。宋虔之漱完口,爛泥一樣癱在廊下。白天晴朗,夜空也是萬里無雲,天空中月亮比昨日中秋正日子還要圓。
「你說,容州今晚上看得見月亮嗎?」宋虔之眯起眼睛,臉上和耳朵一片通紅,他雙臂展開,搭在背靠上,像是在看呂臨,又像是壓根沒看他。
呂臨在他的視線里變成了一團發光體。
「要是不下雨,也能看見同一輪月亮。」呂臨道,「還喝嗎?」
聽見一個「喝」字,宋虔之整張臉難受地皺了起來,臉頰鼓了一下,忍住沒吐,只是打了一個嗝兒出來。宋虔之搖了搖手,由著呂臨把他扶起來,攙著他下樓。
馬車在顛簸。宋虔之縮在座位上,懷裡抱著一塊織錦坐墊,眉頭皺著,不住嘀咕。
呂臨聽不清他在嘀咕什麼,招呼車夫走得慢一點,穩一點。
然而,這一夜月色再好,南州城裡的官員們,也註定無法安眠。
☆、終局(下)
楓葉滿山,隨清晨的風翻湧起波瀾,既像憤怒咆哮的火海,又像粘稠的血液流了一地。
樹下,焦臭味不絕於鼻,斷臂殘肢隨處可見,火星未滅的地方,一陣接一陣刺鼻的味道升騰起來,伴隨滾滾濃煙,燃盡之後,煙消雲散,像是從未有人出現在這片大地上。
狹窄的道路蔓伸至崖壁下,兩條僅能容納兩匹馬並行的小路在遠處交匯。
這裡是阿莫丹絨騎兵北撤的必經之路,坎達英親自帶隊,接近峭壁投落的陰影時,戰馬開始躊躇不前。坎達英舉起一隻手示意身後跟著的百騎隊停止前進,他勒住馬,抬起頭,眯起眼睛向上看。
山崖裸露在外的大半部分是灰白色的岩層,如同鬚髮一般蓬亂掛在岩壁上的松枝顯得勢單力薄。
陽光熾烈,給視野里所有物體都鑲了一圈白邊。坎達英突然虛起眼睛,這令他可以看得更清楚。
四野沒有一絲風,徹底靜止的時間裡,山崖最頂端卻有黑絨絨的毛邊,如同隨風飄蕩的浮萍,在輕輕搖動。
坎達英心裡一沉。
如果騎兵從崖下過,這段小路長有二百米,上方如果設有滾石,那跟著他的這群親隨,就都會沒命了。要是不從崖下過,身後是容州城,已經被楚軍占領,退無可退。
就在這時,山崖上響起一聲稚嫩的叫聲,起初像是什麼幼獸膽怯的試探。
突然,坎達英眉頭深鎖起來,他抬起頭,透過厚重的頭盔邊緣,難掩驚愕地望向崖上。
「父王,父王快跑,有陷阱……」赤巴顫抖不已的話語戛然而止。
坎達英覺得聽見了隱約的嗚咽聲,凝滯不動的空氣卻沒有給他答案。
在衢州城外,阿莫丹絨王師第一次與北征軍一攻一守對上時,坎達英便將赤巴交給李明昌,並派遣十名死士,也是狄人中頂尖的高手,保護二人隱藏在容州城中,連坎達英自己也不知道他們的藏身之地。
當敵陣中的一名將軍朝坎達英走來,他認出頭盔下沾滿昨夜奮戰留下的菸灰那張黢黑的臉,眉毛不禁皺得更緊了。
冤家路窄,來人竟是前幾日被坎達英砍落馬下的將領。坎達英心裡嘆了口氣,僅存的一絲奢望徹底熄滅。
這不是阿莫丹絨的敗局,卻是他坎達英個人的敗局。
迎面走來的男人一身銀白戰甲,身形魁梧,臉龐黢黑,他步履緩慢,鐵靴在沙石密布的地面踏出金屬喑啞的悶響,每一步都在地面留下一個明晰的腳印。
眼前的人與數十年前,坎達英第一次被迫停下征伐的腳步,擋在他面前的那尊戰神重疊起來。
·
八月十七,阿莫丹絨與大楚在容州城北宣布停戰。
八月十八,阿莫丹絨騎兵開始撤退,以溪花谷地為駐紮地,讓出部分州縣。除多琦多帶兵時慘遭屠城的六個縣城,在坎達英占領下的地區紛紛砍下王旗,在騎兵正式撤出後的第二日,在主要街道上恢復集市。戰場上遺落的馬蹄鐵,和小孩們四處撿來的騎兵戰甲成為最受歡迎的商品。
八月十九,夜,被阿莫丹絨扣押接近一個月的沈玉書,出現在魁星樓前為慶賀戰勝而架起竹樓上。他一身白衣勝雪,長衫掛在單薄的身軀上,搭著兩名將軍鐵甲裹覆的手臂,吃力地喘著氣,卻用精瘦修長、屬於文人的手指,緊緊抓住木梯,爬上竹樓頂端。
巨大的一盞天燈燃起,從竹樓頂端升上天空。
所有人的視線都追著這一盞燈,這是容州一年以來,數百個日夜後,第一次真正升起的光明。
風拋起沈玉書的長衫,他攀在竹樓上,仰起頭,天燈如星墜落在他的眼睛裡。而他如同天上落到凡間的神仙,落在容州城民的眼中。
「到底怎麼回事,今天晚上你一直不對勁。」
「陸觀在前線受了重傷。」宋虔之喝得舌頭有點大,直接說了出來。
「什麼情況?現在怎麼樣了?」呂臨不擔心陸觀,他擔心宋虔之,要是陸觀真有什麼,宋虔之恐怕真就成一副空殼子了。
「我要是知道怎麼樣,就不喝酒了。」宋虔之搖頭晃腦,喝進去的那一口酒,一半順著嘴唇流出來,鑽進領子裡。
就在呂臨想說話時,宋虔之突然站起身,趴到一邊去吐了。呂臨走過去,把手放在宋虔之背上,等他吐完,遞給他水漱口。宋虔之漱完口,爛泥一樣癱在廊下。白天晴朗,夜空也是萬里無雲,天空中月亮比昨日中秋正日子還要圓。
「你說,容州今晚上看得見月亮嗎?」宋虔之眯起眼睛,臉上和耳朵一片通紅,他雙臂展開,搭在背靠上,像是在看呂臨,又像是壓根沒看他。
呂臨在他的視線里變成了一團發光體。
「要是不下雨,也能看見同一輪月亮。」呂臨道,「還喝嗎?」
聽見一個「喝」字,宋虔之整張臉難受地皺了起來,臉頰鼓了一下,忍住沒吐,只是打了一個嗝兒出來。宋虔之搖了搖手,由著呂臨把他扶起來,攙著他下樓。
馬車在顛簸。宋虔之縮在座位上,懷裡抱著一塊織錦坐墊,眉頭皺著,不住嘀咕。
呂臨聽不清他在嘀咕什麼,招呼車夫走得慢一點,穩一點。
然而,這一夜月色再好,南州城裡的官員們,也註定無法安眠。
☆、終局(下)
楓葉滿山,隨清晨的風翻湧起波瀾,既像憤怒咆哮的火海,又像粘稠的血液流了一地。
樹下,焦臭味不絕於鼻,斷臂殘肢隨處可見,火星未滅的地方,一陣接一陣刺鼻的味道升騰起來,伴隨滾滾濃煙,燃盡之後,煙消雲散,像是從未有人出現在這片大地上。
狹窄的道路蔓伸至崖壁下,兩條僅能容納兩匹馬並行的小路在遠處交匯。
這裡是阿莫丹絨騎兵北撤的必經之路,坎達英親自帶隊,接近峭壁投落的陰影時,戰馬開始躊躇不前。坎達英舉起一隻手示意身後跟著的百騎隊停止前進,他勒住馬,抬起頭,眯起眼睛向上看。
山崖裸露在外的大半部分是灰白色的岩層,如同鬚髮一般蓬亂掛在岩壁上的松枝顯得勢單力薄。
陽光熾烈,給視野里所有物體都鑲了一圈白邊。坎達英突然虛起眼睛,這令他可以看得更清楚。
四野沒有一絲風,徹底靜止的時間裡,山崖最頂端卻有黑絨絨的毛邊,如同隨風飄蕩的浮萍,在輕輕搖動。
坎達英心裡一沉。
如果騎兵從崖下過,這段小路長有二百米,上方如果設有滾石,那跟著他的這群親隨,就都會沒命了。要是不從崖下過,身後是容州城,已經被楚軍占領,退無可退。
就在這時,山崖上響起一聲稚嫩的叫聲,起初像是什麼幼獸膽怯的試探。
突然,坎達英眉頭深鎖起來,他抬起頭,透過厚重的頭盔邊緣,難掩驚愕地望向崖上。
「父王,父王快跑,有陷阱……」赤巴顫抖不已的話語戛然而止。
坎達英覺得聽見了隱約的嗚咽聲,凝滯不動的空氣卻沒有給他答案。
在衢州城外,阿莫丹絨王師第一次與北征軍一攻一守對上時,坎達英便將赤巴交給李明昌,並派遣十名死士,也是狄人中頂尖的高手,保護二人隱藏在容州城中,連坎達英自己也不知道他們的藏身之地。
當敵陣中的一名將軍朝坎達英走來,他認出頭盔下沾滿昨夜奮戰留下的菸灰那張黢黑的臉,眉毛不禁皺得更緊了。
冤家路窄,來人竟是前幾日被坎達英砍落馬下的將領。坎達英心裡嘆了口氣,僅存的一絲奢望徹底熄滅。
這不是阿莫丹絨的敗局,卻是他坎達英個人的敗局。
迎面走來的男人一身銀白戰甲,身形魁梧,臉龐黢黑,他步履緩慢,鐵靴在沙石密布的地面踏出金屬喑啞的悶響,每一步都在地面留下一個明晰的腳印。
眼前的人與數十年前,坎達英第一次被迫停下征伐的腳步,擋在他面前的那尊戰神重疊起來。
·
八月十七,阿莫丹絨與大楚在容州城北宣布停戰。
八月十八,阿莫丹絨騎兵開始撤退,以溪花谷地為駐紮地,讓出部分州縣。除多琦多帶兵時慘遭屠城的六個縣城,在坎達英占領下的地區紛紛砍下王旗,在騎兵正式撤出後的第二日,在主要街道上恢復集市。戰場上遺落的馬蹄鐵,和小孩們四處撿來的騎兵戰甲成為最受歡迎的商品。
八月十九,夜,被阿莫丹絨扣押接近一個月的沈玉書,出現在魁星樓前為慶賀戰勝而架起竹樓上。他一身白衣勝雪,長衫掛在單薄的身軀上,搭著兩名將軍鐵甲裹覆的手臂,吃力地喘著氣,卻用精瘦修長、屬於文人的手指,緊緊抓住木梯,爬上竹樓頂端。
巨大的一盞天燈燃起,從竹樓頂端升上天空。
所有人的視線都追著這一盞燈,這是容州一年以來,數百個日夜後,第一次真正升起的光明。
風拋起沈玉書的長衫,他攀在竹樓上,仰起頭,天燈如星墜落在他的眼睛裡。而他如同天上落到凡間的神仙,落在容州城民的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