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頁
那人冷笑了一聲,曾經對趙九福的仰慕變成了狠厲:“趙大人,陛下臨死之前糊塗了,難道你也糊塗了嗎,還是說立一個五歲小兒當皇帝,是你自己有所私心?也是,你是太傅,是興國公,趁著九皇子還小,可不得把大周給竊了!”
“陸大人,這話恐怕有所不妥吧!”蕭甯忍不住喝道,“趙大人一心為國這些年我們是有目共睹的,陛下臨死之前託孤於他,那就是對趙大人的信任,倒是你們枉顧陛下遺言是想要做什麼,莫不是還想要造反不成!”
話音落下,忽然有人帶著許多侍衛闖進了宮殿大門,為首的竟然是淑妃的親爹,二皇子的外公榮國公,榮國公當年也是戎馬出生,這一刻他穿著盔甲,虎目圓睜,手中竟然提著一個人的腦袋,仔細一看,那竟是一個孩兒,看著似乎有幾分皇家人的模樣。
榮國公將手中頭顱扔到地上,冷冷喝道:“三皇子與德妃勾結外臣,與禁軍統領魏昌平裡應外合想要顛覆大周,如今已經伏誅!”
“國不可一日無君,幼主確實不妥,二皇子年長當立,趙大人意下如何?”說著這話,榮國公已經將自己的佩刀抽了出來,這時候群臣才確信死去的人是三皇子,而二皇子與淑妃正跟在榮國公身後,想來也是早有準備。
說魏昌平和德妃勾結造反,這話趙九福是絕對不信的,要知道魏昌平可是先帝留下來的人,一直以來忠心耿耿,而且他與皇帝的關係也極為親密,是早年皇帝的武術師傅。
再有一個,之前因為皇帝的意外,魏昌平心中愧疚難當,雖說最後避免了懲罰,但卻在靈堂前長跪不起,他原本身體不錯,但畢竟年事已高,前些時間趙九福去看他的時候,便知道他病得不輕,宮中的事務都是交給親信在做。
“趙大人,你可不要敬酒不吃吃罰酒!”榮國公繼續說道。
後頭的淑妃微微一笑,開口說了一句:“若是趙大人願意教導皇兒,本宮也將不勝感激,這大周畢竟是李家的江山,只要坐上位置的人姓李,趙大人又何必冥頑不靈?”
“太傅!”原本坐在龍椅之下的九皇子忽然喊道,他顯然也被突發的事情嚇得夠嗆,整個人都哆嗦起來,卻難得並未哭鬧,從這一點看得出來皇后對他的教導應該是極為嚴厲的。
趙九福自然不會因為他們的幾句話就有動搖,冷冷說道:“誰是亂臣賊子,在場的大人們自有公道,榮國公,淑妃,二皇子,你們真的要犯上作亂嗎?”
“誰是上,誰又是亂,這皇位本來就該是本皇子的!”二皇子怒吼道。
榮國公其實是不想殺趙九福的,一來是他治理朝廷十分有一手,這些年來積攢了不少的人脈,殺了他的話朝中文武百官必定會反彈,再有一個,趙九福在民間的名聲十分好,殺了之後二皇子的名聲就不好聽,但事已至此,趙九福誓不歸順的話,他也只能先動手了。
“動手!”榮國公喝道。身後的侍衛面面相覷,但還是鼓起勇氣朝著文武百官抓去。
這會兒不少人已經站到了二皇子這一脈,不過可以看得出來,這些人在朝中的地位不算太高,也是,朝中百官也不是傻子,在皇帝還年輕,皇子們還未長大的時候就站隊。
一些武將頓時與他們搏鬥起來,文臣們卻只能閃躲,他們顯然連自保都顯得艱難,尤其是蕭甯這般年紀大又手無縛雞之力的,只得一步步的往後躲。
九皇子也驚叫起來,他卻不往龍椅後頭躲,反倒是三倆步跑下來抱住趙九福的大腿,趙九福心中有些意外,一把將他拉起來看了一眼,忽然覺得這個孩子倒是有些像是先帝。
將九皇子塞進蕭甯的手中,又把兩人推到身後,趙九福奪過刺過來的長刀,反手朝著門口射去,而威風凜凜的榮國公永遠都不會想到,自己會死在一個文臣的手中。
在場的所有人都不會忘了這一日,不是因為這一日大殿之中血流成河,也不是魏昌平救駕來遲浴血奮戰,而是他們一直覺得風度翩翩溫文儒雅的趙明鹿趙大人,反手奪過刀劍揮舞起來,竟然憑著一己之力,將榮國公帶來的人誅殺了大半!
第258章 幼帝
春風還帶著一絲寒意,京都的皇城卻已經散發出綠意來,似乎那些鮮血也能徹底的被掩埋在一年年的冬雪之下,被人遺忘,再也無人記得。
與仁帝去世的時候不同,那時候雖然大部分宮妃都隨著皇子公主出宮居住,但後宮還有新帝的妃子,反倒是顯出一份特別的熱鬧來。
可如今淑妃德妃死在了動亂之中,李皇后寬容大度,將生育的太妃放出宮去,有生育的,便跟著皇子和公主去皇子府公主府居住,沒有生育的,便一律遷入皇莊,為先帝守孝。
她這番舉動自然是飽受非議的,只是太后自從先帝過世便一病不起,宮中固然有人反對,也擋不住李皇后的強勢手段,她顯然不想為兒子留下任何有危害的可能性。
趙九福自然是十分贊同的,從先帝過世開始,這些沒有生育的妃嬪其實已經成了棄子,他們的家族並不會再花費精力在一個註定沒有未來的人身上。
這些人普遍年輕,若是留在宮中難免會有疏漏,如今李皇后又不是讓她們殉葬,挪到皇莊之後日子固然寂寥,但肯定要比在宮中自在多了。
“陸大人,這話恐怕有所不妥吧!”蕭甯忍不住喝道,“趙大人一心為國這些年我們是有目共睹的,陛下臨死之前託孤於他,那就是對趙大人的信任,倒是你們枉顧陛下遺言是想要做什麼,莫不是還想要造反不成!”
話音落下,忽然有人帶著許多侍衛闖進了宮殿大門,為首的竟然是淑妃的親爹,二皇子的外公榮國公,榮國公當年也是戎馬出生,這一刻他穿著盔甲,虎目圓睜,手中竟然提著一個人的腦袋,仔細一看,那竟是一個孩兒,看著似乎有幾分皇家人的模樣。
榮國公將手中頭顱扔到地上,冷冷喝道:“三皇子與德妃勾結外臣,與禁軍統領魏昌平裡應外合想要顛覆大周,如今已經伏誅!”
“國不可一日無君,幼主確實不妥,二皇子年長當立,趙大人意下如何?”說著這話,榮國公已經將自己的佩刀抽了出來,這時候群臣才確信死去的人是三皇子,而二皇子與淑妃正跟在榮國公身後,想來也是早有準備。
說魏昌平和德妃勾結造反,這話趙九福是絕對不信的,要知道魏昌平可是先帝留下來的人,一直以來忠心耿耿,而且他與皇帝的關係也極為親密,是早年皇帝的武術師傅。
再有一個,之前因為皇帝的意外,魏昌平心中愧疚難當,雖說最後避免了懲罰,但卻在靈堂前長跪不起,他原本身體不錯,但畢竟年事已高,前些時間趙九福去看他的時候,便知道他病得不輕,宮中的事務都是交給親信在做。
“趙大人,你可不要敬酒不吃吃罰酒!”榮國公繼續說道。
後頭的淑妃微微一笑,開口說了一句:“若是趙大人願意教導皇兒,本宮也將不勝感激,這大周畢竟是李家的江山,只要坐上位置的人姓李,趙大人又何必冥頑不靈?”
“太傅!”原本坐在龍椅之下的九皇子忽然喊道,他顯然也被突發的事情嚇得夠嗆,整個人都哆嗦起來,卻難得並未哭鬧,從這一點看得出來皇后對他的教導應該是極為嚴厲的。
趙九福自然不會因為他們的幾句話就有動搖,冷冷說道:“誰是亂臣賊子,在場的大人們自有公道,榮國公,淑妃,二皇子,你們真的要犯上作亂嗎?”
“誰是上,誰又是亂,這皇位本來就該是本皇子的!”二皇子怒吼道。
榮國公其實是不想殺趙九福的,一來是他治理朝廷十分有一手,這些年來積攢了不少的人脈,殺了他的話朝中文武百官必定會反彈,再有一個,趙九福在民間的名聲十分好,殺了之後二皇子的名聲就不好聽,但事已至此,趙九福誓不歸順的話,他也只能先動手了。
“動手!”榮國公喝道。身後的侍衛面面相覷,但還是鼓起勇氣朝著文武百官抓去。
這會兒不少人已經站到了二皇子這一脈,不過可以看得出來,這些人在朝中的地位不算太高,也是,朝中百官也不是傻子,在皇帝還年輕,皇子們還未長大的時候就站隊。
一些武將頓時與他們搏鬥起來,文臣們卻只能閃躲,他們顯然連自保都顯得艱難,尤其是蕭甯這般年紀大又手無縛雞之力的,只得一步步的往後躲。
九皇子也驚叫起來,他卻不往龍椅後頭躲,反倒是三倆步跑下來抱住趙九福的大腿,趙九福心中有些意外,一把將他拉起來看了一眼,忽然覺得這個孩子倒是有些像是先帝。
將九皇子塞進蕭甯的手中,又把兩人推到身後,趙九福奪過刺過來的長刀,反手朝著門口射去,而威風凜凜的榮國公永遠都不會想到,自己會死在一個文臣的手中。
在場的所有人都不會忘了這一日,不是因為這一日大殿之中血流成河,也不是魏昌平救駕來遲浴血奮戰,而是他們一直覺得風度翩翩溫文儒雅的趙明鹿趙大人,反手奪過刀劍揮舞起來,竟然憑著一己之力,將榮國公帶來的人誅殺了大半!
第258章 幼帝
春風還帶著一絲寒意,京都的皇城卻已經散發出綠意來,似乎那些鮮血也能徹底的被掩埋在一年年的冬雪之下,被人遺忘,再也無人記得。
與仁帝去世的時候不同,那時候雖然大部分宮妃都隨著皇子公主出宮居住,但後宮還有新帝的妃子,反倒是顯出一份特別的熱鬧來。
可如今淑妃德妃死在了動亂之中,李皇后寬容大度,將生育的太妃放出宮去,有生育的,便跟著皇子和公主去皇子府公主府居住,沒有生育的,便一律遷入皇莊,為先帝守孝。
她這番舉動自然是飽受非議的,只是太后自從先帝過世便一病不起,宮中固然有人反對,也擋不住李皇后的強勢手段,她顯然不想為兒子留下任何有危害的可能性。
趙九福自然是十分贊同的,從先帝過世開始,這些沒有生育的妃嬪其實已經成了棄子,他們的家族並不會再花費精力在一個註定沒有未來的人身上。
這些人普遍年輕,若是留在宮中難免會有疏漏,如今李皇后又不是讓她們殉葬,挪到皇莊之後日子固然寂寥,但肯定要比在宮中自在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