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頁
不過這般一來,偌大的後宮倒是空了不少,原本覺得不夠住的宮殿都空置了下來,李皇后與趙九福等人暗中商議,很快就下令讓幾位大臣的女兒入宮。
這些女孩有一個共同點,她們的年紀都不算大,最大的比九皇子大了五歲,最小的比他還小了一歲,在當初的動亂之中,這些大臣能旗幟鮮明的站在趙九福這邊,魏昌平能夠及時請來救兵,就有這背後的協議在。
雖說還沒有定下最後的名義,但不管是誰都明白,這些大臣之女長大之後就是皇帝的妃嬪,皇后也會從中出現,而現在李皇后要親自教導,雖說不合常理但是也無大錯。
這法子還是趙九福暗示的,在約定了這些婚事之後,李皇后曾經日夜擔心這些女孩的家世背景,會不會再一次造成先帝後宮的情況。
趙九福的這法子其實有些損,將人家小姑娘從父母的身邊帶離有些不地道,但卻有一個實在的好處,這些女孩從小遠離父母,在李皇后的親子教導下長大成人,在她們的成長之中勢必會受到李皇后極大的影響,而與母族的關係卻容易疏遠。
後宮之事有曾經的李皇后,現在的李太后掌控,趙九福自然是放心的,仁帝當年看人的眼光不錯,這位李太后可比王太后出色許多。
不過前朝的事情,卻得他日夜操心,不過也許是那一場動亂之中,趙九福以一己之力殺死了大半逆臣太過於驚心動魄,以至於原本有些小心思的朝臣也安分下來。
他們大約是怕一個不好,這位趙大人直接暴起殺人,如今他要是殺了人的話,皇帝和太后勢必是不會處置他的,這般一來自己豈不是白死了。
事實上,趙九福可一點也不想要這個弒殺的名頭,若不是那一日魏昌平那邊出了亂子,哪裡輪得到他來動手,這對他長遠來說只有壞處,留下一個兇狠的名頭。
不過也許是當初他擋在皇帝面前,遇佛殺佛遇神殺神的樣子太過於深刻,以至於曾經的九皇子,如今的新帝對他平添了幾分仰慕和信賴。
就如現在,小皇帝努力的拉開弓箭射出去,他年紀小力氣也不夠大,射出去的箭歪歪扭扭的,最後只是勉強落到了箭靶上。
小皇帝似乎有些失望,卻不聞身邊的武術師傅,反倒是轉身問守在旁邊的趙九福:“太傅,朕總是射不准,這射箭可有什麼訣竅?”
趙九福微微一笑,解釋道:“射箭除了力氣之外,最重要的是眼力,要先學會不眨眼,把小物看成大物,把模糊的看成清晰的,這般就算是遠距離的箭靶,也如同就在面前。”
小皇帝似乎聽不太懂的模樣,趙九福也沒打算將皇帝培養成一個文武全才,笑著說道:“陛下可是累了,不如咱們先歇一會兒吧,您的年紀尚小,現在力氣不足,等長大一些便會好了,射箭講究一個專,這個字陛下已經做到了一半。”
小皇帝也覺得自己的手臂有些發酸,他順著這話放下了弓箭,微微嘆了口氣說道:“那朕什麼時候才能像太傅一般孔武有力呢?”
趙九福還是第一次被人用孔武有力這四個字形容,倒是真的有幾分新鮮,他忍不住笑著說道:“微臣從五歲開始不斷練習,時至今日已有四十餘年。”
小皇帝聽見這話驚訝的張大了嘴巴,盯著趙九福問道:“太傅,這麼多年以來,您難道一日也沒有間斷過嗎?”
趙九福笑了一下,避重就輕的說道:“間斷自然是有的,但大多數日子都要練習,都說熟能生巧,不管是讀書還是練武都是如此。”
小皇帝點了點頭,又轉而說道:“母后曾同朕說過,太傅當年高中狀元的時候,已經武藝超群,還曾被祖爺爺誇讚過,只是太傅是文臣,反倒是一直沒有用武之地。”
“陛下謬讚了,論刀槍拳腳的話,微臣遠不如諸位武將們。”趙九福這話是實話,他也就是力氣大一個好處而已,陰陽五行拳並不是有殺傷力的拳法,可惜在他殺了那麼多人之後,竟然再也沒有人相信他的實話了。
小皇帝自然也是不相信的,他覺得自家母后說得對,趙太傅確實是朝中難得的沉穩謙虛之臣,他從不喜歡提起自己的功績,對大周卻忠心耿耿。
離開練武場,一邊走,趙九福一邊考問起皇帝的功課來,不得不說小皇帝的聰明才智遠超過先帝,當年趙九福教導先帝的時候,先帝都已經是成人了,許多事情依舊需要他掰碎了來說,可小皇帝卻不同,他常有一點就通的時候。
學生聰明,趙九福先是高興,隨後又有些擔心,聰明人有聰明人的壞處,就比如小皇帝如今才年滿六歲,就開始琢磨一些事情了。
聰明人若是引導的不好,引發的結果恐怕比蠢笨的人還要可怕,若是這個人還是皇帝的話,給大周帶來滅頂之災也是有可能的。
就是因為如此,趙九福放在小皇帝身上的時間越來越多,甚至當年他教育自己的長子趙順灝的時候,都沒有這般的用心。
小皇帝沒有先帝的教導,關於皇帝要做的事情也得他這個太傅來,雖說朝中又選了幾人作為皇帝的老師,但有些事情並不是他們能說的。
趙九福將自己的教育想法一次次的寫下來梳理清晰,又一次次的燒毀,最後才能化為實踐,在小皇帝的身上,他幾乎花費了全部的精力,才能保證不出差錯。
這些女孩有一個共同點,她們的年紀都不算大,最大的比九皇子大了五歲,最小的比他還小了一歲,在當初的動亂之中,這些大臣能旗幟鮮明的站在趙九福這邊,魏昌平能夠及時請來救兵,就有這背後的協議在。
雖說還沒有定下最後的名義,但不管是誰都明白,這些大臣之女長大之後就是皇帝的妃嬪,皇后也會從中出現,而現在李皇后要親自教導,雖說不合常理但是也無大錯。
這法子還是趙九福暗示的,在約定了這些婚事之後,李皇后曾經日夜擔心這些女孩的家世背景,會不會再一次造成先帝後宮的情況。
趙九福的這法子其實有些損,將人家小姑娘從父母的身邊帶離有些不地道,但卻有一個實在的好處,這些女孩從小遠離父母,在李皇后的親子教導下長大成人,在她們的成長之中勢必會受到李皇后極大的影響,而與母族的關係卻容易疏遠。
後宮之事有曾經的李皇后,現在的李太后掌控,趙九福自然是放心的,仁帝當年看人的眼光不錯,這位李太后可比王太后出色許多。
不過前朝的事情,卻得他日夜操心,不過也許是那一場動亂之中,趙九福以一己之力殺死了大半逆臣太過於驚心動魄,以至於原本有些小心思的朝臣也安分下來。
他們大約是怕一個不好,這位趙大人直接暴起殺人,如今他要是殺了人的話,皇帝和太后勢必是不會處置他的,這般一來自己豈不是白死了。
事實上,趙九福可一點也不想要這個弒殺的名頭,若不是那一日魏昌平那邊出了亂子,哪裡輪得到他來動手,這對他長遠來說只有壞處,留下一個兇狠的名頭。
不過也許是當初他擋在皇帝面前,遇佛殺佛遇神殺神的樣子太過於深刻,以至於曾經的九皇子,如今的新帝對他平添了幾分仰慕和信賴。
就如現在,小皇帝努力的拉開弓箭射出去,他年紀小力氣也不夠大,射出去的箭歪歪扭扭的,最後只是勉強落到了箭靶上。
小皇帝似乎有些失望,卻不聞身邊的武術師傅,反倒是轉身問守在旁邊的趙九福:“太傅,朕總是射不准,這射箭可有什麼訣竅?”
趙九福微微一笑,解釋道:“射箭除了力氣之外,最重要的是眼力,要先學會不眨眼,把小物看成大物,把模糊的看成清晰的,這般就算是遠距離的箭靶,也如同就在面前。”
小皇帝似乎聽不太懂的模樣,趙九福也沒打算將皇帝培養成一個文武全才,笑著說道:“陛下可是累了,不如咱們先歇一會兒吧,您的年紀尚小,現在力氣不足,等長大一些便會好了,射箭講究一個專,這個字陛下已經做到了一半。”
小皇帝也覺得自己的手臂有些發酸,他順著這話放下了弓箭,微微嘆了口氣說道:“那朕什麼時候才能像太傅一般孔武有力呢?”
趙九福還是第一次被人用孔武有力這四個字形容,倒是真的有幾分新鮮,他忍不住笑著說道:“微臣從五歲開始不斷練習,時至今日已有四十餘年。”
小皇帝聽見這話驚訝的張大了嘴巴,盯著趙九福問道:“太傅,這麼多年以來,您難道一日也沒有間斷過嗎?”
趙九福笑了一下,避重就輕的說道:“間斷自然是有的,但大多數日子都要練習,都說熟能生巧,不管是讀書還是練武都是如此。”
小皇帝點了點頭,又轉而說道:“母后曾同朕說過,太傅當年高中狀元的時候,已經武藝超群,還曾被祖爺爺誇讚過,只是太傅是文臣,反倒是一直沒有用武之地。”
“陛下謬讚了,論刀槍拳腳的話,微臣遠不如諸位武將們。”趙九福這話是實話,他也就是力氣大一個好處而已,陰陽五行拳並不是有殺傷力的拳法,可惜在他殺了那麼多人之後,竟然再也沒有人相信他的實話了。
小皇帝自然也是不相信的,他覺得自家母后說得對,趙太傅確實是朝中難得的沉穩謙虛之臣,他從不喜歡提起自己的功績,對大周卻忠心耿耿。
離開練武場,一邊走,趙九福一邊考問起皇帝的功課來,不得不說小皇帝的聰明才智遠超過先帝,當年趙九福教導先帝的時候,先帝都已經是成人了,許多事情依舊需要他掰碎了來說,可小皇帝卻不同,他常有一點就通的時候。
學生聰明,趙九福先是高興,隨後又有些擔心,聰明人有聰明人的壞處,就比如小皇帝如今才年滿六歲,就開始琢磨一些事情了。
聰明人若是引導的不好,引發的結果恐怕比蠢笨的人還要可怕,若是這個人還是皇帝的話,給大周帶來滅頂之災也是有可能的。
就是因為如此,趙九福放在小皇帝身上的時間越來越多,甚至當年他教育自己的長子趙順灝的時候,都沒有這般的用心。
小皇帝沒有先帝的教導,關於皇帝要做的事情也得他這個太傅來,雖說朝中又選了幾人作為皇帝的老師,但有些事情並不是他們能說的。
趙九福將自己的教育想法一次次的寫下來梳理清晰,又一次次的燒毀,最後才能化為實踐,在小皇帝的身上,他幾乎花費了全部的精力,才能保證不出差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