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頁
在角落裡的一張桌子上,兩位牧場工人一邊喝著威士忌一邊玩牌。其中一位站起來,走到杜威坐著的櫃檯旁,說道:“我們聽說的那些事是真的嗎?”
“那得看你聽說的是什麼。”
“就是你抓獲的那個傢伙。在克拉特家晃悠的那個傢伙。就是他幹的。我們就聽到這些。”
“我想你們聽錯了,老夥計。”
雖然喬納森·丹尼爾·艾德里安現在正因攜帶私藏武器而被關進了監獄,而且過去還因精神病被托皮卡州立醫院關過一段時間,然而調查員們收集的資料表明,他和克拉特案的唯一聯繫就是他那令人不快的好奇心。
“噢,如果不是他,那你幹嗎不去抓真正的兇手呢?我有一大屋子女人,嚇得不敢單獨去浴室。”
杜威已經習慣了這樣的謾罵;這是他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他一口喝完第二杯咖啡,嘆了口氣,笑了。
“渾蛋,我不是在開玩笑。我是認真的。你為什麼不去抓兇手?我們交稅養你們就是讓你們去幹這個的。”
“住口,你這個刻薄鬼,”哈特曼太太說,“我們都在同一條船上。艾爾文正在盡力。”
杜威向哈特曼太太眨了眨眼睛,“你跟他說吧,太太,謝謝你的咖啡。”
那個牧場工人等他的消息來源走到門口時,突然說道:“如果下次你再競選縣司法官,別指望我會投你一票。你不會得到我的選票的。”
“渾蛋,閉嘴!”哈特曼太太說。
河谷農場離哈特曼咖啡館有一英里,杜威決定走著去。他喜歡在麥田裡走。通常每星期他都要在自己的土地上作一兩次遠行,他希望在這片自己深愛的土地上蓋間房子,種些樹,最後再養一大堆孫子。那是他的夢想,然而前不久他妻子警告他說那不再是他們共同的夢想了;她說自己永遠也不會考慮單獨住在“遠離人群的荒郊野外”。杜威知道即便他第二天就破了案,瑪麗也不會改變主意,因為厄運曾降臨到單獨住在荒涼鄉野的朋友的頭上。
南海出版公司
第二部分
第二章(53)
作者 : 杜魯門·卡波特
當然,在芬尼縣,甚至在霍爾科姆,克拉特一家不是第一個被謀殺的人。那個小社區裡的老人們都記得四十多年前的“一個瘋狂的事件”———赫夫納兇殺案。薩蒂·特魯伊特太太已是七十多歲高齡,曾經當過郵遞員,是現任女郵政局長克萊爾的母親。她對傳說中的兇殺案能講得頭頭是道:“事情發生在1920年8月,當時天氣熱得要命。有一個叫圖尼夫的人在芬納普牧場幹活兒,他叫瓦爾特·圖尼夫,他有一輛汽車,後來被偷了。他曾在德克薩斯州的布利斯堡當兵,後來開了小差,他是個流氓,沒錯,很多人都懷疑他不干好事。於是一天晚上,縣司法長官,當時是奧里·赫夫納,一個唱歌很好的人,你知道嗎,他還是天堂合唱團的成員呢。一天晚上,他開車來到芬納普牧場,直截了當地問了圖尼夫幾個問題。八月三日,天熱得如同地獄。結果,瓦爾特·圖尼夫開槍打中了司法長官的心臟。可憐的奧里還沒等倒地就死了。那個殺人的魔鬼騎著芬納普牧場的一匹馬,沿河向東逃去。消息傳開,方圓數英里之內的人都集合起來,大概到第二天早上,他們抓到了圖尼夫;老奸巨猾的圖尼夫還沒來得及和人打招呼就去見上帝了,那些小伙子們真是生氣了,一個勁兒地發射打獵用的大號槍彈。”
杜威自己最初接觸芬尼縣的兇殺案是在1947年。那個案件在他的卷宗里記錄如下:“約翰·卡萊爾·伯爾克,克里克印第安人,三十二歲,家住俄克拉荷馬州的馬斯克吉,殺死了瑪麗·凱·芬利,白人,四十歲,女招待,住在加登城。1947年9月5日,在堪薩斯州加登城的科普蘭旅館的一所房間裡,伯爾克用啤酒瓶的利齒戳死了女招待。”一目了然的案情寫得很模式化。在杜威調查的三起謀殺案里,有兩起是很明顯的(1952年11月1日兩個鐵路工人搶劫並殺死了一個農夫;1956年6月17日,一位喝醉酒的丈夫毆打妻子致其死亡);但是第三個案子,正如杜威曾經敘述的那樣,有些不一般的特點:“案件發生在史蒂芬斯公園,公園裡有一個樂隊表演用的舞台,舞台下是一個男廁所。嗯,有個名叫穆尼的男人當時正在公園裡逡巡。他來自北卡萊羅納州的某個地方,是個路過此地的陌生人。在他走進廁所的時候,有人跟著進去了,那是住在附近的一個男孩,名叫威爾莫·李·斯蒂賓,二十歲,後來,威爾莫·李·斯蒂賓總是說穆尼先生對他提出了非禮的要求。他因此搶劫了穆尼,把他摔倒在地,用他的頭猛撞水泥地面,這還不算完,他又把穆尼先生的頭按在便盆里,不斷沖水,直到他被嗆死為止。也許是這樣的。但是沒有人能解釋威爾莫後來的行為。他先是把屍體埋在加登城東北兩英里左右的地方,第二天又把屍體挖出來,重新埋在另一個方向約十五英里遠的地方。後來就一直這樣埋了挖、挖了埋。威爾莫像叼著骨頭的狗,就是不肯讓穆尼先生入土為安。最後他挖的墓穴太多了,被人發現了。”在克拉特家神秘案件發生之前,以上這三起案件就是杜威所接觸過的全部謀殺案。不過那些案子和現在這起案子相比,不過是颶風到來之前的風暴而已。
“那得看你聽說的是什麼。”
“就是你抓獲的那個傢伙。在克拉特家晃悠的那個傢伙。就是他幹的。我們就聽到這些。”
“我想你們聽錯了,老夥計。”
雖然喬納森·丹尼爾·艾德里安現在正因攜帶私藏武器而被關進了監獄,而且過去還因精神病被托皮卡州立醫院關過一段時間,然而調查員們收集的資料表明,他和克拉特案的唯一聯繫就是他那令人不快的好奇心。
“噢,如果不是他,那你幹嗎不去抓真正的兇手呢?我有一大屋子女人,嚇得不敢單獨去浴室。”
杜威已經習慣了這樣的謾罵;這是他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他一口喝完第二杯咖啡,嘆了口氣,笑了。
“渾蛋,我不是在開玩笑。我是認真的。你為什麼不去抓兇手?我們交稅養你們就是讓你們去幹這個的。”
“住口,你這個刻薄鬼,”哈特曼太太說,“我們都在同一條船上。艾爾文正在盡力。”
杜威向哈特曼太太眨了眨眼睛,“你跟他說吧,太太,謝謝你的咖啡。”
那個牧場工人等他的消息來源走到門口時,突然說道:“如果下次你再競選縣司法官,別指望我會投你一票。你不會得到我的選票的。”
“渾蛋,閉嘴!”哈特曼太太說。
河谷農場離哈特曼咖啡館有一英里,杜威決定走著去。他喜歡在麥田裡走。通常每星期他都要在自己的土地上作一兩次遠行,他希望在這片自己深愛的土地上蓋間房子,種些樹,最後再養一大堆孫子。那是他的夢想,然而前不久他妻子警告他說那不再是他們共同的夢想了;她說自己永遠也不會考慮單獨住在“遠離人群的荒郊野外”。杜威知道即便他第二天就破了案,瑪麗也不會改變主意,因為厄運曾降臨到單獨住在荒涼鄉野的朋友的頭上。
南海出版公司
第二部分
第二章(53)
作者 : 杜魯門·卡波特
當然,在芬尼縣,甚至在霍爾科姆,克拉特一家不是第一個被謀殺的人。那個小社區裡的老人們都記得四十多年前的“一個瘋狂的事件”———赫夫納兇殺案。薩蒂·特魯伊特太太已是七十多歲高齡,曾經當過郵遞員,是現任女郵政局長克萊爾的母親。她對傳說中的兇殺案能講得頭頭是道:“事情發生在1920年8月,當時天氣熱得要命。有一個叫圖尼夫的人在芬納普牧場幹活兒,他叫瓦爾特·圖尼夫,他有一輛汽車,後來被偷了。他曾在德克薩斯州的布利斯堡當兵,後來開了小差,他是個流氓,沒錯,很多人都懷疑他不干好事。於是一天晚上,縣司法長官,當時是奧里·赫夫納,一個唱歌很好的人,你知道嗎,他還是天堂合唱團的成員呢。一天晚上,他開車來到芬納普牧場,直截了當地問了圖尼夫幾個問題。八月三日,天熱得如同地獄。結果,瓦爾特·圖尼夫開槍打中了司法長官的心臟。可憐的奧里還沒等倒地就死了。那個殺人的魔鬼騎著芬納普牧場的一匹馬,沿河向東逃去。消息傳開,方圓數英里之內的人都集合起來,大概到第二天早上,他們抓到了圖尼夫;老奸巨猾的圖尼夫還沒來得及和人打招呼就去見上帝了,那些小伙子們真是生氣了,一個勁兒地發射打獵用的大號槍彈。”
杜威自己最初接觸芬尼縣的兇殺案是在1947年。那個案件在他的卷宗里記錄如下:“約翰·卡萊爾·伯爾克,克里克印第安人,三十二歲,家住俄克拉荷馬州的馬斯克吉,殺死了瑪麗·凱·芬利,白人,四十歲,女招待,住在加登城。1947年9月5日,在堪薩斯州加登城的科普蘭旅館的一所房間裡,伯爾克用啤酒瓶的利齒戳死了女招待。”一目了然的案情寫得很模式化。在杜威調查的三起謀殺案里,有兩起是很明顯的(1952年11月1日兩個鐵路工人搶劫並殺死了一個農夫;1956年6月17日,一位喝醉酒的丈夫毆打妻子致其死亡);但是第三個案子,正如杜威曾經敘述的那樣,有些不一般的特點:“案件發生在史蒂芬斯公園,公園裡有一個樂隊表演用的舞台,舞台下是一個男廁所。嗯,有個名叫穆尼的男人當時正在公園裡逡巡。他來自北卡萊羅納州的某個地方,是個路過此地的陌生人。在他走進廁所的時候,有人跟著進去了,那是住在附近的一個男孩,名叫威爾莫·李·斯蒂賓,二十歲,後來,威爾莫·李·斯蒂賓總是說穆尼先生對他提出了非禮的要求。他因此搶劫了穆尼,把他摔倒在地,用他的頭猛撞水泥地面,這還不算完,他又把穆尼先生的頭按在便盆里,不斷沖水,直到他被嗆死為止。也許是這樣的。但是沒有人能解釋威爾莫後來的行為。他先是把屍體埋在加登城東北兩英里左右的地方,第二天又把屍體挖出來,重新埋在另一個方向約十五英里遠的地方。後來就一直這樣埋了挖、挖了埋。威爾莫像叼著骨頭的狗,就是不肯讓穆尼先生入土為安。最後他挖的墓穴太多了,被人發現了。”在克拉特家神秘案件發生之前,以上這三起案件就是杜威所接觸過的全部謀殺案。不過那些案子和現在這起案子相比,不過是颶風到來之前的風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