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毒酒早已服下,吾何懼之有?還望義軍破城之後,切勿屠城後快,令城中生靈塗……嘆]血,噴濺而出,紅衣妖艷,[天下蒼生皆無奈,一朝臣子一朝改,今昔往……夕應何在,回首百年……夢醒……來。]

  傲然佇立風中,悲嘆隨風釋然。余心下愴然,入目紅衣如血,唯此女子余永記於心。

  城破,臣服者生,抵抗者死,百姓未傷一人。

  余將紅衣女子焚,骨灰入壇。

  新帝登基,四海平定。朝內之爭起,肅清舊部,鞏固帝權。

  余破城之日便已請辭,得保性命。卸甲歸林,隨身只攜帶一物,白壇紅布裹。余回山林舊屋,方知父逝,母獨在。母見余歸來,淚滿襟。問懷中之物,余答:[吾妻。]

  茅屋旁,新舊兩墳,舊墳吾父——向風;新墳吾妻——向紅衣。

  吾妻原名澋玳,前朝元老澋天,澋將軍之獨女,後入宮為妃。亡時雙十年華。

  幾年後,吾母故。葬於父墓旁。

  余孤身終老,無人為余入殮,匐身於紅衣墓旁。

  第四世已過,余封印除。憶此世,無悔。嘗盡情滋味,余亦有父母、妻子、摯友。

  佛曰:無悲、無喜、無貪、無痴、無欲、無求,斬斷七情六慾,六根清淨,目空一切。豈知,人活於世,情慾皆無,與行屍走肉有何分別?沒有何來無?

  “紅衣、紅衣,汝百年前執意此名便是為了她?可知她是誰?!”掌刑嘆到,似問似知一般。看到空中霧線紛紛繞繞,變幻不覺。訴說四世,此世最為詳盡。

  餘下冥殿翻閱生死簿,妄尋紅衣(澋玳)轉世,豈知紅衣生死簿竟被鉤去。此天地間再無紅衣此人,竟是為何?余以七竅玲瓏心卜之,未果。余心下驚異,吾妻何人?

  餘思索多日,忽解。此乃吾之心魔,情逝而心有所牽,倦怠之意除,心魔何在之有?余之修行漸入臻境。

  鬼故事 故事八:使者(中下)

  五世,九天雷動驚天地梵唱眾生渡痴迷

  修行之道在於心境。無欲無求,清心寡欲者,得道而無所進。即無求,如何進?心術不正,不擇手段者,行止而道毀。中庸之道,力求和者,行道皆緩,往往困於俗事無所進境。

  余自認修行悟道皆上上者,進境雖非突飛猛進,卻也不可小覷。自第四世後,修行雖漸入臻境,卻也漸行漸止,無所成。余惑,心魔既除,修道無所阻,為何停滯不前?遂以七竅玲瓏心卜問,心化幻境——滿天紅艷,如血似火。

  紅,亦復紅。無可避,脫不得。天寬地闊,萬事空,唯留一抹紅。颯爽英姿,風華絕代,立天地間,孤絕。前世之憶,存心間,輾轉反側,苦無言。余長久以為,情逝而心魔破。觀卦象遂頓首,思情之人尚在,難止於心,情何逝之有?紅衣,余劈天裂地定要尋汝。驚鴻一瞥,吾心撼兮;浩氣凜然,吾心佩兮;悲天憫人,吾心悵兮。紅衣,余如何忘兮。

  余又以玲瓏心卜卦數次,皆無卦象。何故?七竅玲瓏心生有七竅,上可卜天,下可問地,諸事皆算,究竟何故,竟無卦象?想到方才卜余之修行,心所化之幻境。世間一切皆有因果,余心魔生,得紅衣破;余修行滯,因情牽紅衣。這幻境定與紅衣有關。

  滿天紅艷,如血似火。究竟為何?是了,紅似血,血似火,唯有紅蓮業火。可燒盡天地萬物,化盡一切罪孽,佛前永世長燃的紅蓮業火。

  余憑一己之力,勇闖九天梵殿。眾神浮屠皆怒。眾神鄙然曰:世間妖孽怎敢妄進梵殿聖地,辱沒不敬之行應誅之。眾浮屠悲嘆曰:萬物皆無辜,皆因孽障故,修行業,除孽障,得正果。余睥睨不然,道貌岸然之輩,多言而不行,只顧自身修行,未見蒼生悲苦。

  余欲奔於業火前,眾阻。驚雷震天,天地色變,余遇神殺神,遇佛弒佛,無可阻。余若尚存一絲明智,必不會如此。只因餘生性不羈,於道貌岸然之輩,最是瞧不起,傲然天下,受此譏辱,早已怒火中燒,清明之意蕩然無存。以余之修行,擅闖梵殿已屬強弩之行,現下又力戰眾神佛,疲態已顯,騰挪之間,行滯身緩,險境橫生。頃刻,戰佛欺身上前,掌風如刃,攜驚雷之勢,橫劈至面。吾命休矣!

  突地,梵唱聲起,戰佛之勢止。途生突變,眾皆驚。梵唱漫天,悲憫之情傳至心間。片刻,眾佛退而歸座,眾神亦然。余聞此梵唱,熟稔之感油然而生。遂尋之,此聲竟緣於紅蓮業火之中。青絲長發,紅衣似火,烈焰躍然,身形虛幻,感念卻無比強烈。

  [紅衣,可是紅衣?吾念甚矣!]余痴迷而前。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莫再近前。]紅衣之聲與前世截然不同,淡然縹緲,男女莫辨。只是那份熟稔之感卻是不假。

  [紅衣,這是為何?為何汝竟置身紅蓮業火之中,如此煎熬?]

  [汝等口中紅衣,便是佛之前世化身,為普渡眾生而化身亂世神將。經由紅蓮業火焚燃一世,摒除一切俗念,再渡成佛。]右側首座之上戰佛盤坐言道。

  [紅衣既是佛,佛既是紅衣?]余心下驚然。

  寫到此,霧氣幻化之字,形散微亂,略顯滯緩。掌刑面露悲痛之色,欲說還休。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世間萬物皆如是。莫要再留戀。]紅衣,亦稱佛,此言一出,業火隨之突長,紅衣身形亦隨之略有顫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