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

  良久,霧氣未動,停滯於此。

  [紅蓮業火,天地間不滅聖火,隨意念而動。受刑者越是對前塵留戀難忘,業火越是炙熱難耐。烈焰之內,烈焰之外,同等煎熬。紅衣,可知?]掌刑喃喃自語,神色沒落。

  霧氣化線,復動之。

  而後,余自甘墮入魔道,化身浴血修羅。嗜血好戰,刀光閃,萬骨枯。風起雲湧,殺戮不止,血雨滿天。天地色變,屍橫遍野,哀聲震天。余惶若不知,全憑一己喜惡。一時,三界亂,九天嘆。

  鬼故事 故事九:使者(六世)

  六世,夢裡百轉情猶在蒼茫兩岸唯留嘆

  夢境,虛無飄渺,總有扯不斷的羈絆。余自化身修羅,便發夢不止,似真似幻,擾人心煩。

  混沌初開,一片蒼茫。生兩儀,化四象。世出元神,一陰一陽。兩相糾纏,摩擦碰撞,陰元化作青魂,陽元化作赤丹。青魂作地,赤丹為天。萬物生,四季更。

  滄海桑田,歷經萬年,青魂、赤丹之精魄皆已幻化,青魂化身青女,屬陰,統領大地,主掌萬物孕育,繁衍生息;赤丹化身赤練,屬陽,統領天界,主掌風雪雷電,四季交替。

  頗具靈性之物,便可入天,赤練授予司職。尚未開化之物,則仍留下界,不斷進化修緣,青女循序點化。

  青女時時望天,懷念曾為元神時的那般糾纏;

  赤練垂首顧盼,懷念青紅交錯時的豪情萬丈。

  青女墜地已不可登天,離地萬物滅;赤練雖可下界,卻也須借得道生靈入天之機方可,此也是百年一遇;相聚不過片刻,端的纏綿悱惻。

  下界因青女之博愛、教化,生靈愈增愈多,眾生皆遵青女為神,日夜為其祈福歌頌,眾志撼天。

  天界得道生靈,皆自認位列眾生之上,睥睨下界庸碌之輩。常不屑言道:[下界只知青女而不知赤練,愚昧鈍化,螻蟻怎知蒼龍之道?]諸仙卻早已遺忘,若非青女點化,又如何得道而升仙?

  赤練日日只見眾生朝拜青女,而不知自身。不滿之意日益加深,竟不再下界。青女心下瞭然,亦悲苦難當。常於深夜,垂淚不止。赤練卻從未知曉。

  眾仙竟因妒憤難平而降罪下界,春短暫、夏洪旱、秋蝗災、冬漫漫。眾生困苦,轉而求天,青女漸被忽略遺忘。而世間得道生靈銳減,因無青女點化,修道誤入歧途,貪功近利,故此,世間妖孽橫生。

  青女心灰意冷,斬斷情思,將萬年點化修行之道彙編入冊,立經傳頌。如若修行,則應心無旁騖,無爭鬥之心,無驕躁之意,眾生平等,拂塵而過。自此,青女立號了塵,身著青衣紅袍行走世間普渡眾生、降妖伏魔、點化蒼生。苦修行而拂眾生,曰:佛。

  上天不仁,民不聊生。信佛念佛者眾。得道生靈不願再入天,而歸佛。剃度點香疤,只為示天以明心志。

  眾神皆怒,誓要除了塵即青女,以解心頭之恨。所示旗號為:除妖孽以清下界。

  下界血流成河,萬物悲嘆。

  赤練行至青女舊時竹林居所,歷久泛黃的宣紙展於几上——

  [吾勵精圖治助眾生繁衍施博愛點化蒼生以求其入天入天之日便可盼君而至雖因私心卻乃用情之至怎知一片心意付之流水情何以堪眾生無罪切莫因一時私慾而鑄成大錯

  吾甚為懷念初元之時無天無地一片寬廣蒼茫無欲無求時刻相伴

  蒼茫兮兩岸潮朝時暮落情綿長

  風月兮心所依疏影獨酌曲淒涼]

  ……

  淚滿襟,悲涼意,夢雖醒,心已傷。

  千年唯留嘆,情似滿瘡痍。塵封舊憶,復回心頭。

  青女便是紅衣,亦是景玳,更是佛。赤練便是浴血修羅,亦是區區在下。

  余笑嘆悲涼,佛也罷,神也罷,魔也罷,似也逃不過這輪迴,周而復始,循環往復。

  過往點滴湧上心頭,說不出的苦澀。

  赤練又如何?法力無邊,一覽眾生,不可一世,如此這般又如何?

  仍是逃不開的痴、貪、慎、怒種種慾念。負了青女,背棄了天下。

  無相之刑,佛前唯一刑法。眾生可知,開天闢地,初受刑者便是佛。

  最初,此刑並非為懲戒而設,而是佛借封五感之識,幻化紅蓮業火,焚煉獄,以淨世。

  萬物重生,百廢待興。五識聚為紅蓮火種,永存於世。

  余尤憶得,曾為赤練之時,於淨世後立於佛殿之上與青女那段心神之交。刮骨切膚之痛尤憶於心。

  [青兒,汝雖封五感,亦知吾語。元神糾纏萬年,心意早已相通。莫要如此默然。]

  ……

  [青兒,吾已知錯,心下甚悔矣。]

  ……

  [青兒,吾常跪於此,以求原諒。]

  千百年轉瞬即過,世間蒼茫,迎來又送走,不留一絲痕跡。

  誦經化為梵唱,流於人間。

  風雲流轉,滄海桑田,仿似唯有佛殿未曾改變。

  望向蓮座之上的青兒,因五識皆封,面龐竟似精心打磨的瑩玉一般,光潔平滑,毫無凹凸之感。

  [青兒,何苦這般?錯於吾,恨於吾,罪於吾。縱使汝以消磨自身來化解世間眾生怨念,亦無法救贖吾之罪過。青兒,這世間之事並非靠汝等之力便可逆轉。吾之惡行,即便遭受形神俱滅又如何?因果而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