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頁
二世,轉生避世苦修練為求佛前一朵蓮
既得蒼果,必觸怒眾神,而遭天庭雷霆之罰。故假死轉生,避世修練,韜光養晦。前世借蒼龍精魄卜天問卦,得知佛前蓮花墜入凡間為了前緣,而後斬斷紅塵俗世,入佛。佛前蓮花得佛千年點化,梵唱經頌,修得一顆七竅玲瓏心。得此蓮心,可窺世間萬物。蒼果戾化,失了占卜靈性。蓮心正可代替,且窺萬物而不傷自身修行,不可不得。
偷入王殿,私改生死簿,余投胎轉世為佛前蓮花的未了緣人。騙得一世情願,蓮雖得玲瓏心,卻純淨不諳世事。余詐死,唯七竅玲瓏心可救。蓮自剖取心,救余,卻永世不得入佛。
“七竅玲瓏心,九天唯此一顆。有何事是其猜不透的?入世墜情深陷,可憐蓮一片苦心,勸你回頭是岸——奉心以解執念。卻也因深陷情愛,七竅玲瓏心少了一份剔透,卜算失了一份準頭。紅衣,有得必有失,你可曾看透?”掌刑言。
三世,百轉千迴繞指柔英雄枯骨寶甲煉
余知天地間有一不敗寶甲。此甲百鍊金鋼魂,身著莫能摧。若有此甲,區區仙術天兵何懼之有?便是九天之戰也是不得傷身。此甲為上古神將破天所有,破天轉世,寶甲化骨。破天耿直剛強,百毒不侵,忠心不侍二主。卻也如此,為吾所用。
破天所投之世為六國亂世,金槍鐵馬,亂世之秋。破天雖強奈何國弱,帝庸。余附身破天所忠朝國之公主,城破家亡,皇族流落。勝者追,敗者逃。
逃亡途中險象叢生,生死徘徊。破天凡身力竭,剔骨取甲,以佑公主,遂身亡。余落淚,世人涼薄,破天衷心,世間絕。敢問天地間,有何人肯為余奔走捨命?
第一世,昏君貪圖美色,死不足惜;第二世,蓮早已窺吾弒佛之心,佛在其心中無人可以替代,日夜對吾頌佛,卻不曾想過吾之無奈。二心之人,余不屑。
思及此,蓮若真念此情,何故奉心之時偷偷自毀一竅,致使余後世盡毀於此。此時想想,余當時突生的不忍和後悔,忒的白費。
破天死後,余將骨甲埋於破天冢旁。余置身於天地,何懼之有?破天之忠,余敬佩。
“紅衣,你究竟是何人?”掌刑一時困惑。
(古文中:余即是我的意思。)
鬼故事 故事七:使者(中)
四世,修緣悟道情纏繞逍遙一世紅塵了
余歷經三世,無一刻不在謀算思量。百年轉瞬過,朝夕煙雲間,人生百態盡顯眼前。忽生天地蒼茫,心惶惶然兮,無所依傍。螻蟻尚有安身之所,余孑然一身,馳騁縱橫,卻倦意橫生。
余修行悟道千餘載,因倦怠之意而停滯不前,德行敗於此。心魔生,天劫降,余命懸於此。余苦思數日,求解不得,黯然。一日,途經莽林,見二虎相爭,勝者傲,敗者喪。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天理循環,萬物皆如是。余長嘯一聲,豪氣雲天,吾命由己不由天。悟不破便由他去,堪不透便入紅塵,逍遙一生。遂,余封印前塵往事,降生於林外一樵夫家中,庸庸碌碌一凡人,樂得逍遙一世間。
父慈母愛,雖日日糠菜,卻其樂融融。余自一嬌弱幼童長成為壯碩青年,父母年邁,關愛之心卻日益深重。好景不長,苛政酷吏欺弱附強,陷民於水深火熱。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饑民揭竿而起,一呼百應,各州各縣起義無數。朝廷安撫無效,出軍鎮壓。余已肉體凡胎,往事皆忘,性情卻未曾改變。余隨之起義,英勇威猛,戰功赫赫,躋身起義副首之位,眾人擁護。
義軍兵臨城下,朝中皆聞風喪膽,無人敢出城應戰。城池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久攻不下。一日,城門突開,一紅衣將領孤身應戰。氣勢逼人,萬人戰場一時寂靜。黑甲銀槍,紅袍白馬,盔甲遮面,迎風而立,一夫當關,萬夫莫敵。余出陣應戰。
日換星移,三日未果。朝中竟有此名將,而世人不知,余驚嘆不已,惺惺相惜之意油然而生。回馬挑槍,氣吞山河,破竹之勢直逼其面門,甲碎,青絲長發隨風狂舞,秀眉杏目不失英氣,粉頰桃腮不失凜然。餘一時驚然,身形稍有停滯,銀槍穿肩。義軍陣前一片驚呼,眾副將上前營救,欲群起而攻之,余揮手制止,紅衣將領策馬昂首回城。義軍勢去,攻城之事暫緩。
次日,議和書傳來。割地三十六池,黃金白銀千萬兩,義軍另立為國,至此兩國百年修好。義軍拒和退書,殺使臣,且稱三日後攻城,誓要破城雪恥。
兩日後,城門驟開,一囚車緩緩行出,紅衣將領立於車中。卸甲除槍,紅衣獵獵隨風鼓舞,挺身而立,傲氣不減。
余雖肩受重傷,亦策馬立於軍前。和書再至,割地四十八池,黃白之物萬萬兩,日前交戰將領束手就擒,以示誠懇。義軍皆怒吼亦嘲笑。余憤殺來使,策馬行至囚車前,後問:
[女子何以為將?]余心中疑惑且敬佩。
[如何不可,吾父英勇沙場,膝下無子,身死則女替。]
[可曾後悔?]
女子嗤笑而答:[各為其主,吾命由人不由己。]
[吾命由人不由己……]
揮槍直下,挑斷鏈鎖。[汝命由己不由人,亡國之勢不可逆,汝歸降於吾,何如?]
紅衣女子翩然一笑,余眼中天地間唯此一笑。
既得蒼果,必觸怒眾神,而遭天庭雷霆之罰。故假死轉生,避世修練,韜光養晦。前世借蒼龍精魄卜天問卦,得知佛前蓮花墜入凡間為了前緣,而後斬斷紅塵俗世,入佛。佛前蓮花得佛千年點化,梵唱經頌,修得一顆七竅玲瓏心。得此蓮心,可窺世間萬物。蒼果戾化,失了占卜靈性。蓮心正可代替,且窺萬物而不傷自身修行,不可不得。
偷入王殿,私改生死簿,余投胎轉世為佛前蓮花的未了緣人。騙得一世情願,蓮雖得玲瓏心,卻純淨不諳世事。余詐死,唯七竅玲瓏心可救。蓮自剖取心,救余,卻永世不得入佛。
“七竅玲瓏心,九天唯此一顆。有何事是其猜不透的?入世墜情深陷,可憐蓮一片苦心,勸你回頭是岸——奉心以解執念。卻也因深陷情愛,七竅玲瓏心少了一份剔透,卜算失了一份準頭。紅衣,有得必有失,你可曾看透?”掌刑言。
三世,百轉千迴繞指柔英雄枯骨寶甲煉
余知天地間有一不敗寶甲。此甲百鍊金鋼魂,身著莫能摧。若有此甲,區區仙術天兵何懼之有?便是九天之戰也是不得傷身。此甲為上古神將破天所有,破天轉世,寶甲化骨。破天耿直剛強,百毒不侵,忠心不侍二主。卻也如此,為吾所用。
破天所投之世為六國亂世,金槍鐵馬,亂世之秋。破天雖強奈何國弱,帝庸。余附身破天所忠朝國之公主,城破家亡,皇族流落。勝者追,敗者逃。
逃亡途中險象叢生,生死徘徊。破天凡身力竭,剔骨取甲,以佑公主,遂身亡。余落淚,世人涼薄,破天衷心,世間絕。敢問天地間,有何人肯為余奔走捨命?
第一世,昏君貪圖美色,死不足惜;第二世,蓮早已窺吾弒佛之心,佛在其心中無人可以替代,日夜對吾頌佛,卻不曾想過吾之無奈。二心之人,余不屑。
思及此,蓮若真念此情,何故奉心之時偷偷自毀一竅,致使余後世盡毀於此。此時想想,余當時突生的不忍和後悔,忒的白費。
破天死後,余將骨甲埋於破天冢旁。余置身於天地,何懼之有?破天之忠,余敬佩。
“紅衣,你究竟是何人?”掌刑一時困惑。
(古文中:余即是我的意思。)
鬼故事 故事七:使者(中)
四世,修緣悟道情纏繞逍遙一世紅塵了
余歷經三世,無一刻不在謀算思量。百年轉瞬過,朝夕煙雲間,人生百態盡顯眼前。忽生天地蒼茫,心惶惶然兮,無所依傍。螻蟻尚有安身之所,余孑然一身,馳騁縱橫,卻倦意橫生。
余修行悟道千餘載,因倦怠之意而停滯不前,德行敗於此。心魔生,天劫降,余命懸於此。余苦思數日,求解不得,黯然。一日,途經莽林,見二虎相爭,勝者傲,敗者喪。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天理循環,萬物皆如是。余長嘯一聲,豪氣雲天,吾命由己不由天。悟不破便由他去,堪不透便入紅塵,逍遙一生。遂,余封印前塵往事,降生於林外一樵夫家中,庸庸碌碌一凡人,樂得逍遙一世間。
父慈母愛,雖日日糠菜,卻其樂融融。余自一嬌弱幼童長成為壯碩青年,父母年邁,關愛之心卻日益深重。好景不長,苛政酷吏欺弱附強,陷民於水深火熱。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饑民揭竿而起,一呼百應,各州各縣起義無數。朝廷安撫無效,出軍鎮壓。余已肉體凡胎,往事皆忘,性情卻未曾改變。余隨之起義,英勇威猛,戰功赫赫,躋身起義副首之位,眾人擁護。
義軍兵臨城下,朝中皆聞風喪膽,無人敢出城應戰。城池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久攻不下。一日,城門突開,一紅衣將領孤身應戰。氣勢逼人,萬人戰場一時寂靜。黑甲銀槍,紅袍白馬,盔甲遮面,迎風而立,一夫當關,萬夫莫敵。余出陣應戰。
日換星移,三日未果。朝中竟有此名將,而世人不知,余驚嘆不已,惺惺相惜之意油然而生。回馬挑槍,氣吞山河,破竹之勢直逼其面門,甲碎,青絲長發隨風狂舞,秀眉杏目不失英氣,粉頰桃腮不失凜然。餘一時驚然,身形稍有停滯,銀槍穿肩。義軍陣前一片驚呼,眾副將上前營救,欲群起而攻之,余揮手制止,紅衣將領策馬昂首回城。義軍勢去,攻城之事暫緩。
次日,議和書傳來。割地三十六池,黃金白銀千萬兩,義軍另立為國,至此兩國百年修好。義軍拒和退書,殺使臣,且稱三日後攻城,誓要破城雪恥。
兩日後,城門驟開,一囚車緩緩行出,紅衣將領立於車中。卸甲除槍,紅衣獵獵隨風鼓舞,挺身而立,傲氣不減。
余雖肩受重傷,亦策馬立於軍前。和書再至,割地四十八池,黃白之物萬萬兩,日前交戰將領束手就擒,以示誠懇。義軍皆怒吼亦嘲笑。余憤殺來使,策馬行至囚車前,後問:
[女子何以為將?]余心中疑惑且敬佩。
[如何不可,吾父英勇沙場,膝下無子,身死則女替。]
[可曾後悔?]
女子嗤笑而答:[各為其主,吾命由人不由己。]
[吾命由人不由己……]
揮槍直下,挑斷鏈鎖。[汝命由己不由人,亡國之勢不可逆,汝歸降於吾,何如?]
紅衣女子翩然一笑,余眼中天地間唯此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