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頁
紅羽與管事在封家日久,從不知有這般內幕,只聽得目瞪口呆。封乘雲坐在原位,仿佛已不抱希望般全無動作,只剩下蒼白手背的筋絡微微跳動。 離春凝望他一會兒,接續說道:
“說你聰明,因為這套伎倆是你在案發後短短几日間想出來的。你並非預謀殺人,初時十分慌亂,躲在房裡不敢見官;生怕不作後事準備令人起疑,只得去刻了那墓碑,當時並未想明該怎樣作假,一門心思只知道掩飾,這才留下了最大的破綻。後來思量清楚了,便精明起來,腦筋之靈活猶如那日夜晚面對夫人屍首時。
“臥房中,你望著妻子屍身,自知闖下大禍,懊悔已是不及。若任她擺在這裡,次日被人發覺……閨房竊案可說是丫鬟所為,發生於深夜的閨房兇案,丈夫嫌疑最大。洗脫罪嫌,移屍的第一理由!往哪裡移?夫人的一身打扮提醒了你:披頭散髮,白色裡衣,讓你不自覺憶起當日傳遍全家的亦然井邊遇鬼之事,當下想到,若是將屍體沉到井底呢?
“如此,事情便是另一番景象。次日清晨,莫成自柴房出來,不會迎面撞見屍體;丫鬟們遍尋主母不獲,直到有人去井中打水,發現載沉載浮的屍體,嚇得驚叫坐倒在地。眾人齊心協力將其打撈上來,這才會出現陳屍井邊的一幕。這般裝束,浮屍井中,死法與流傳多時的女鬼傳說像了個十足。信不信鬼神的人,見此情境都會不寒而慄。那時,無人會想起什麼盜珠、什麼姦情,回憶中只剩下那次‘鬼上身’。前夜小公子剛剛撞鬼,今日夫人就無端猝死,只能是凶死了!您這老爺再出面主持大局,痛陳幾句‘鬼神之力不可抗’的認命言辭,向官府報一個‘失足落水’,誰還能覺得不對?溺死夫人的水,本就取自井中,任再好的仵作也驗不出異樣,此案平安揭過。這便是移屍的第二好處——嫁禍於人,唔,嫁禍於鬼!
“打定主意,收拾好狼藉的臥房,抱起夫人屍身,自小路來到井邊。但為何沒有按照謀劃的沉井?因為中途出了意外。
“兇案發生前,紅翎離開臥房,去了哪裡?那晚她始終躊躇是否照常到柴房去,現下貼身的責任已了,終於按捺不住,依舊赴約了。在下猜測,當時莫成等得不耐,已迷糊睡下。紅翎閃身進了柴房,見情郎如此,不忍吵醒,靜靜地站在一旁凝視那安詳的睡顏。這麼在黑暗中呆了不久,正要迴轉與紅羽共用的下人房歇息,卻聽見柴房外似乎來了人。子時剛過,這個時間怎麼有人來這裡?紅翎自然以為是小公子為了昨晚‘鬧鬼’一事而來,馬上出門便暴露了私情,但被堵在柴房裡,又不知他會在外面守候到何時,窘迫之下急中生智:既然他要看鬼,就給他看!刻意裝得驚怖些,能嚇走當然最好,就算他要追,自己一個成年女子,奔逃時孩童也趕不上。她飛速褪下外衫,露出白色裡衣,弄散頭髮披在面前,輕輕開門出了柴房——為了裝得鬼模鬼樣,也許是伸直雙臂,腳下飄飄忽忽地行進。
“而這時,你正將夫人遺體放置井邊,要往井口中順入,忽然聽得身後有響動。而回首之下,沖入眼帘的竟是這般情境!想你剛剛作下兇案,心中正是緊迫慌亂;陷害女鬼替你頂罪的當口,蒙冤者便出現在你面前。不論是否信奉鬼神,這時腦中都會浮出‘天理循環’四字,不承想報應來得這樣快。眼望那白色身影,沒有嚇死當場已是奇蹟,自然連滾帶爬,落荒而逃了。
“與紅翎那一個照面,你驚恐之間,不曾看清黑髮後她的模樣;而她的眼睛已習慣了夜色,辨出了你的臉孔。事情顯然出乎意料,待你跑走後,她發現了躺著的人體。走上前去,認出是夫人,推搡兩下一探鼻息,才知道竟是死屍!紅翎驚嚇過度,怕得掩口尖叫。莫成說他睡得朦朧時,隱約聽到了叫聲——不是兇殺在進行,而是屍體被發現!
“發現者可不敢與死人呆在一處,迅速躲回了柴房。喘息良久,靜下心來一想,明白了方才目睹的是一場殺人拋屍的兇案,而兇手已落入自己眼底。雖然一時嚇住了對方,但難保他將來不會醒過味來。一旦查知目擊者身份,定然會殺人滅口。封家已成了險地,她還敢繼續滯留下去嗎?自然是忙不迭穿著齊整,行李也顧不得收拾,連夜奔出家門,在坊中貓到宵禁開解,匆匆逃亡去了。
“她東躲西藏,怕被你找到。通常人如此境遇,會報官尋求庇護。她與眾不同,只因缺乏膽量。想想這位姑娘的經歷:無辜被惡霸看中,胸中盛著氣節正義,便不肯就範。對方勢大,官商勾結,害得她家破人亡;若無夫人搭救,清清白白的女孩也要變成煙花女了。吃一塹長一智,都已經九死一生了,還不懂得胳膊擰不過大腿的道理嗎?她怕此事鬧上官府,公道不會在自己這邊。你這富商上下一打點,要迫害一名卑微的小證人,比捏死只螻蟻還要簡單。
“出走之前,她一定曾想叫起莫成商量,至少將去向告知。這念頭更添不安:當年遭人調戲,回家找胞兄幫忙,結果如何?害他肢體殘毀,變成廢人。她不能讓情郎再受牽連,便沒有向任何人傾吐,獨個去了。
“而你,魂飛魄散地奔逃一陣,隨便尋間屋子扎進去篩糠。雖然明白移屍尚未完成,心中也是焦急,但委實受驚太過,無論如何也不敢再摸黑靠近井邊。待得天亮,你驚魂稍定,正妄圖補救,奈何莫成早起,已發現了屍體。裝束固然引人聯想,屍身卻不在井中,戲沒有作到十足,難以誤導眾人思路,這才有了報知官府以及之後的許多麻煩。等到清點人數時,發覺少了紅翎,你隱約覺察出了夜間的真相。所以,大理寺要緝拿‘逃犯’時,你才出言阻撓,說什麼放她自由。將藉口設計為夫人託夢,極符合一貫的痴情形象,倒是個妙招;解釋中還提前講述了‘蘭兒遊說表公子’一段,後面身世經歷的可信度於是大大增加。明明是案件疑兇,苦主卻不願她歸案,本來極突兀的事情,如此一番渲染,倒顯得合情合理了,真不枉在下贊你聰明!
“說你聰明,因為這套伎倆是你在案發後短短几日間想出來的。你並非預謀殺人,初時十分慌亂,躲在房裡不敢見官;生怕不作後事準備令人起疑,只得去刻了那墓碑,當時並未想明該怎樣作假,一門心思只知道掩飾,這才留下了最大的破綻。後來思量清楚了,便精明起來,腦筋之靈活猶如那日夜晚面對夫人屍首時。
“臥房中,你望著妻子屍身,自知闖下大禍,懊悔已是不及。若任她擺在這裡,次日被人發覺……閨房竊案可說是丫鬟所為,發生於深夜的閨房兇案,丈夫嫌疑最大。洗脫罪嫌,移屍的第一理由!往哪裡移?夫人的一身打扮提醒了你:披頭散髮,白色裡衣,讓你不自覺憶起當日傳遍全家的亦然井邊遇鬼之事,當下想到,若是將屍體沉到井底呢?
“如此,事情便是另一番景象。次日清晨,莫成自柴房出來,不會迎面撞見屍體;丫鬟們遍尋主母不獲,直到有人去井中打水,發現載沉載浮的屍體,嚇得驚叫坐倒在地。眾人齊心協力將其打撈上來,這才會出現陳屍井邊的一幕。這般裝束,浮屍井中,死法與流傳多時的女鬼傳說像了個十足。信不信鬼神的人,見此情境都會不寒而慄。那時,無人會想起什麼盜珠、什麼姦情,回憶中只剩下那次‘鬼上身’。前夜小公子剛剛撞鬼,今日夫人就無端猝死,只能是凶死了!您這老爺再出面主持大局,痛陳幾句‘鬼神之力不可抗’的認命言辭,向官府報一個‘失足落水’,誰還能覺得不對?溺死夫人的水,本就取自井中,任再好的仵作也驗不出異樣,此案平安揭過。這便是移屍的第二好處——嫁禍於人,唔,嫁禍於鬼!
“打定主意,收拾好狼藉的臥房,抱起夫人屍身,自小路來到井邊。但為何沒有按照謀劃的沉井?因為中途出了意外。
“兇案發生前,紅翎離開臥房,去了哪裡?那晚她始終躊躇是否照常到柴房去,現下貼身的責任已了,終於按捺不住,依舊赴約了。在下猜測,當時莫成等得不耐,已迷糊睡下。紅翎閃身進了柴房,見情郎如此,不忍吵醒,靜靜地站在一旁凝視那安詳的睡顏。這麼在黑暗中呆了不久,正要迴轉與紅羽共用的下人房歇息,卻聽見柴房外似乎來了人。子時剛過,這個時間怎麼有人來這裡?紅翎自然以為是小公子為了昨晚‘鬧鬼’一事而來,馬上出門便暴露了私情,但被堵在柴房裡,又不知他會在外面守候到何時,窘迫之下急中生智:既然他要看鬼,就給他看!刻意裝得驚怖些,能嚇走當然最好,就算他要追,自己一個成年女子,奔逃時孩童也趕不上。她飛速褪下外衫,露出白色裡衣,弄散頭髮披在面前,輕輕開門出了柴房——為了裝得鬼模鬼樣,也許是伸直雙臂,腳下飄飄忽忽地行進。
“而這時,你正將夫人遺體放置井邊,要往井口中順入,忽然聽得身後有響動。而回首之下,沖入眼帘的竟是這般情境!想你剛剛作下兇案,心中正是緊迫慌亂;陷害女鬼替你頂罪的當口,蒙冤者便出現在你面前。不論是否信奉鬼神,這時腦中都會浮出‘天理循環’四字,不承想報應來得這樣快。眼望那白色身影,沒有嚇死當場已是奇蹟,自然連滾帶爬,落荒而逃了。
“與紅翎那一個照面,你驚恐之間,不曾看清黑髮後她的模樣;而她的眼睛已習慣了夜色,辨出了你的臉孔。事情顯然出乎意料,待你跑走後,她發現了躺著的人體。走上前去,認出是夫人,推搡兩下一探鼻息,才知道竟是死屍!紅翎驚嚇過度,怕得掩口尖叫。莫成說他睡得朦朧時,隱約聽到了叫聲——不是兇殺在進行,而是屍體被發現!
“發現者可不敢與死人呆在一處,迅速躲回了柴房。喘息良久,靜下心來一想,明白了方才目睹的是一場殺人拋屍的兇案,而兇手已落入自己眼底。雖然一時嚇住了對方,但難保他將來不會醒過味來。一旦查知目擊者身份,定然會殺人滅口。封家已成了險地,她還敢繼續滯留下去嗎?自然是忙不迭穿著齊整,行李也顧不得收拾,連夜奔出家門,在坊中貓到宵禁開解,匆匆逃亡去了。
“她東躲西藏,怕被你找到。通常人如此境遇,會報官尋求庇護。她與眾不同,只因缺乏膽量。想想這位姑娘的經歷:無辜被惡霸看中,胸中盛著氣節正義,便不肯就範。對方勢大,官商勾結,害得她家破人亡;若無夫人搭救,清清白白的女孩也要變成煙花女了。吃一塹長一智,都已經九死一生了,還不懂得胳膊擰不過大腿的道理嗎?她怕此事鬧上官府,公道不會在自己這邊。你這富商上下一打點,要迫害一名卑微的小證人,比捏死只螻蟻還要簡單。
“出走之前,她一定曾想叫起莫成商量,至少將去向告知。這念頭更添不安:當年遭人調戲,回家找胞兄幫忙,結果如何?害他肢體殘毀,變成廢人。她不能讓情郎再受牽連,便沒有向任何人傾吐,獨個去了。
“而你,魂飛魄散地奔逃一陣,隨便尋間屋子扎進去篩糠。雖然明白移屍尚未完成,心中也是焦急,但委實受驚太過,無論如何也不敢再摸黑靠近井邊。待得天亮,你驚魂稍定,正妄圖補救,奈何莫成早起,已發現了屍體。裝束固然引人聯想,屍身卻不在井中,戲沒有作到十足,難以誤導眾人思路,這才有了報知官府以及之後的許多麻煩。等到清點人數時,發覺少了紅翎,你隱約覺察出了夜間的真相。所以,大理寺要緝拿‘逃犯’時,你才出言阻撓,說什麼放她自由。將藉口設計為夫人託夢,極符合一貫的痴情形象,倒是個妙招;解釋中還提前講述了‘蘭兒遊說表公子’一段,後面身世經歷的可信度於是大大增加。明明是案件疑兇,苦主卻不願她歸案,本來極突兀的事情,如此一番渲染,倒顯得合情合理了,真不枉在下贊你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