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知姑母一家就是這般通情達理,還是氣憤難平立時要走,最終被兄長挽留勸說妥協至此,總之,名為遊玩,實為什麼心照不宣。一家人上山前就決定好留宿,玉蝶的爹爹就是送客去的。所以,到時候灰溜溜告辭下山的,其實是他!在山崩中喪生的,倒是姑丈、姑母和表少爺!之後在慘禍現場收拾殘局的年輕男子,卻是你!你岳丈這倖存者怎不出面?想他畢竟年事已高,經此慘事難堪打擊,也許臥病在床。岳父有事,女婿服其勞!那時你已被默認,因為小姐除你不嫁別人,但她父親必然對你不滿。這次正是你出力的時候!

  “但是,你再如何殷勤,也無法討岳丈歡心。因為,他一見你,立刻想起慘死的妹妹一家!山體崩落雖是天災,但若非你與小姐的私情,若非婚事不守信諾,那無辜的三人怎會去撞上天災?自責之餘,又不能苛刻女兒,只好遷怒於你。如此心態相處,實在難以融洽,否則一個老人家,怎麼捨得讓唯一的掌上明珠和寶貝外孫遠離自己,居住長安?也許是夫人怕翁婿不合主動提議,也許是岳丈看了你就鬱結到寧願放棄天倫之樂。總之,他從手下生意中,隨便挑出一家分號丟你打理,保你三口衣食無憂。放你們離開閩南,他也眼不見心不煩!此舉有放逐贖罪的味道,老人始終不肯原諒,所以多年來兩邊疏於來往。直至今日,他依然健在,孤獨地在閩南養老。

  “這一事實,與‘岳丈死於山崩’的故事相違背,你自然要設法掩飾,比如謊稱夫人患有癲狂症。不錯,似乎是在下發問‘夫人為何不留在故鄉’,才得到的解答,並非你有意灌輸。但我猜測的理由是二位‘如膠似漆’,這不正是你多日來試圖營造的印象?只須淒迷一笑,來個默認,什麼也不必說。而你非要裝作不得已,傾訴一個不光彩的因由。關鍵不在夫人的病,而在她發病時的表現:將飯送到父親房裡,望著虛空處叫‘爹’,好像在夫人心中,父親並未離開人世。這一席話,其實是說給當時在場的紅羽聽。因為你岳丈本來就不曾死,你怕夫人和丫鬟閒談時,提起老父在閩南如何如何。而經此鋪墊,她再想起那些真話,便會當作瘋話。瘋癲狂亂症還有另一用途——為不信鬼神之人,合理解釋那次的‘鬼上身’。

  “整番書房對談,也不是對我講的。或者說,拿我作個演練,圓熟後用來蒙蔽大理寺的差官。你將自身經歷,與表少爺的人生交叉融合,造成表兄妹做親的假象,又說岳丈死於災禍,真可謂彌天大謊。這‘二而一’的詭計,通常人極難想像。房競蕭夫婦恰在長安乃是巧合,若沒有這般好運,要證實你的說法,非得去趟閩南不可。從長安到那邊,往返一回加上停留調查的時間,用軍國大事跑死驛馬的速度,也需要半個月;路上稍有不順,中途耽擱,二十天一個月都有可能。雖然只要派人過去,見到獨在異鄉的岳父大人,便可揭穿你的謊言,但是有何理由勞師動眾呢?

  “辦案人員聽你追思往事,根本不會懷疑其中有詐。因為,那不過是一段回憶,與眼下兇案看不出任何關係,沒有作假的必要。如果硬要疑心你懷有什麼目的,也頂多是誇張了與死者間的濃情蜜意,強裝痴心人,虛偽罷了。這正是妙處——看似無關的通篇謊言,不動聲色的掩護——完全消弭了你的作案動機!

  “故事中,你是才華傲人的表少爺,與小姐身世匹配。儒家子迎娶商門女,甚至是低就。岳父早早喪生,當時已定下婚約,他的遺產自然歸你繼承,何況那些商號還是危急關頭你力挽狂瀾救回來的,夫人目前所使所用都要靠你經營。此種環境下,你這三口之家,便像大唐千萬家一樣,是由男子作主。你願意納小妾、狎艷妓、養侍婢,夫人大氣也不敢喘一聲;就算她一哭二鬧三上吊,你大可置之不理。即使大理寺查出了珍珠去向和牡丹姑娘,你也能夠生硬地道上一句:‘她不賢,就休掉吧。’

  “現實里,你是賣身封家的下人,妻子曾是你的主子,唯一的兒子隨母姓。最要命的是岳丈還在世,一名贅婿的處境可想而知。那些分店或許真是依靠你的商才拓展出的,不過說到底,依然是你岳父的產業。嚴苛講來,你不算封家的正式一員,即便你自稱姓封。這‘封’姓,或許來自作僕從時主人的下賜,或許是岳家答應嫁女的附加條件,或許是你到長安後為掩飾入贅真相而補綴。但無論如何,你始終是個外人,封家老爺、玉蝶和亦然才是真正的一家人。如此,你還能不重視夫人的意見嗎?落花居韻事若是鬧大,夫人一氣之下,回鄉找到父親撐腰。一家之主讓你夫婦解緣的話,被趕出家門的反而是你,到時可真是妻離子散,前途盡毀。可要完全按照玉蝶的意思行事,又艷福太淺,心有不甘。這才陷入左右為難的境地,醞釀出足以痛下殺手的許多惱火。

  “差官們若信了你,哪裡還會懷疑什麼?連動機也找不出,怎能指稱殺人?這一招偷天換日,實為妙手!在下稱之為莊周夢蝶——是蝴蝶夢到了莊周,還是莊周夢見了蝴蝶?到底是少爺變成了姑爺,還是姑爺變成了少爺?而明鏡寺之生死顛倒,則堪稱神手!世事如棋局,只需在關鍵處替換一子,局勢立刻顛倒。你的確聰明得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