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頁
他這句話自我矛盾,我不知道威廉是不是故意的。
“但是雪地中的痕跡使你推測出布魯納勒斯卻是真的,”我說,“而且阿德爾莫真的是自殺而死,維南蒂烏斯也真的不是在缸里溺死的,迷宮真的照你所想像的方式排列,進入‘非洲之末’也真的要碰觸‘cquatuor’這個字,那本神秘的書也真的是亞里斯多德的著作……我可以舉出許多真的事情,是您憑藉學識之助所發現……”
“我從未懷疑過真理的表象,阿德索,它們是人類在這世上導引自己的惟一憑據。我所不了解的是,這些表象之間的關係。我透過《啟示錄》的模式追查出佐治,這個模式似乎構成所有罪行的基礎,然而那卻只是巧合。我為所有的罪行尋找一個罪犯而推測出佐治,結果我們發現每項罪行都是不同的人所犯的,或者是沒有人。我追求一個有理性而乖張的心智所設的計劃而找出了佐治,事實上卻沒有什麼計劃,或者該說,佐治被他自己最初的設計所制服,於是有了一連串的肇因,而這些肇因又彼此矛盾,各自進展,造成了並未形成任何計劃的關係。如此看來,我又有什麼聰明才智呢?我一直很固執,追尋表面的秩序,而其實我應該明白,在這世界上根本就沒有秩序。”
“但是在設想一個錯誤的秩序時,你仍然有所發現……”
“你說得非常好,阿德索,我要謝謝你。我們的心靈所想像的秩序,就像是一張網,或是一個梯子,為了獲得某物而建。但以後你必須把梯子丟開,因為你發現,就算它是有用的,它仍是毫無意義的。Er muor ge-lichesame die leiter abewerfen,so er an ir ufgetigen……你就是這麼說的嗎?”
“那正是我們的語言。誰告訴你的?”
“一個貴國的神秘主義者。他寫在某個地方,我忘了是什麼地方。就算再沒有人會在日後找到那份手稿也沒關係。惟一有用的真理,就是將會被扔開的工具。”
“你沒有理由斥責自己,你已經盡力了。”
“盡了個人的力,但那是十分有限的。要接受世界上不可能有秩序存在的概念是很難的,因為那違反了上帝的自由意志及全能的力量。因此上帝的自由就是我們罪惡的宣告,至少是我們驕傲的宣告。”
我——畢生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的——貿然提出了一項神學的結論:“可是一個‘必然’存在的人怎麼會全然被‘可能’所污染?那麼,上帝和原始的混沌有何差別呢?確定上帝絕對的全能和絕對的自由,並不是等於顯示上帝並不存在嗎?”
威廉面無表情地望著我,說道:“如果一個學者對你的問題回答是的話,他怎麼繼續傳達他的學識呢?”
我不明白他的話中之意,便問道:“您的意思是,如果缺乏真理的準據,便不可能再有可以傳達的學識了。或者您是指您不能再傳達您所知道的,因為別人不會允許您這麼做呢?” ※棒槌學堂の精校E書※
就在這時,宿舍的一部分屋頂塌了,發出轟然巨響,一團火花也跟著沖向天際。有些在空地上徘徊的綿羊和山羊從我們身邊經過,恐懼地哀鳴。一群僕人也從我們旁邊跑過,一面大聲嚷叫,差點沒把我們撞倒。
“這裡真是太亂了。”威廉說,“在騷亂中,一切都不必說了。”
第四十九章
修道院整整燒了三天三夜,一切的挽救都歸於徒然。在我們居留該處的第七天清晨,當劫後餘生的人們認清了所有的建築物都已毀於一夕,最堅固的建築只剩下了殘破的外牆,而禮拜堂像陷入自己本身似的吞噬了它的塔樓——即使是在那時,每個人心裡和神的懲戒對抗的意願,也已失敗了。最後幾桶水的傳遞,愈來愈沒精打采,修士大會會堂和院長的華麗住所仍在燃燒。等到火燒到最遠處的幾間不同的工作場時,僕人們早已儘量救出了許多物品,並且已到鄉間去搜尋,看看是不是能抓回一些夜晚在混亂中逃走的家畜。
我看見有些僕人冒險進入殘留的禮拜堂,我猜他們是想在離開之前試著進入地窖內去取一些珍貴的物品。我不知道他們是否成功了,也不知道地窖是否已經坍塌,更不知道那些鄙夫在試圖搜取寶藏時是否沉入了地底。
同時,村子裡也來了不少人,有的是來幫忙撲火的,有的是來趁火打劫。由於廢墟仍是火燙的,許多被燒死的人仍然被埋在其中。到了第三天,傷者已經過醫療,在外面找到的屍體也已埋葬。僧侶們和其他所有的人收拾了自己的東西,遺棄了仍在冒煙的修道院——一個被咒的地方。他們零星四散,我也不知道他們都到哪兒去了。
威廉和我在林子裡找到了兩匹流離失所的馬,騎馬離開了那裡。我們朝東而行。當我們再度行抵博比奧時,我們聽到了皇帝的壞消息。他到達羅馬時,被人民加冕為王。由於他和教皇已不可能達成協議,他選擇了一個假教皇,尼古拉五世。馬亞留斯被任命為羅馬的主教,但由於他的錯誤,或者是他的軟弱,據說該城發生了許多可悲的事。忠於教皇而不願作彌撒的神父們受到了刑罰,一個聖奧古斯汀修道院的副院長被丟進了凱辟托林丘上的獅子坑裡。馬亞留斯和傑恩頓的強安,宣稱約翰是個異教徒,路易更讓他被判處死刑。但是皇帝的錯誤施政和當地的君主相對立,而且勞民傷財。我們聽到這些消息時,便延緩到羅馬去的行程,我明白威廉不想目睹會使他的希望為之破滅的事件。
“但是雪地中的痕跡使你推測出布魯納勒斯卻是真的,”我說,“而且阿德爾莫真的是自殺而死,維南蒂烏斯也真的不是在缸里溺死的,迷宮真的照你所想像的方式排列,進入‘非洲之末’也真的要碰觸‘cquatuor’這個字,那本神秘的書也真的是亞里斯多德的著作……我可以舉出許多真的事情,是您憑藉學識之助所發現……”
“我從未懷疑過真理的表象,阿德索,它們是人類在這世上導引自己的惟一憑據。我所不了解的是,這些表象之間的關係。我透過《啟示錄》的模式追查出佐治,這個模式似乎構成所有罪行的基礎,然而那卻只是巧合。我為所有的罪行尋找一個罪犯而推測出佐治,結果我們發現每項罪行都是不同的人所犯的,或者是沒有人。我追求一個有理性而乖張的心智所設的計劃而找出了佐治,事實上卻沒有什麼計劃,或者該說,佐治被他自己最初的設計所制服,於是有了一連串的肇因,而這些肇因又彼此矛盾,各自進展,造成了並未形成任何計劃的關係。如此看來,我又有什麼聰明才智呢?我一直很固執,追尋表面的秩序,而其實我應該明白,在這世界上根本就沒有秩序。”
“但是在設想一個錯誤的秩序時,你仍然有所發現……”
“你說得非常好,阿德索,我要謝謝你。我們的心靈所想像的秩序,就像是一張網,或是一個梯子,為了獲得某物而建。但以後你必須把梯子丟開,因為你發現,就算它是有用的,它仍是毫無意義的。Er muor ge-lichesame die leiter abewerfen,so er an ir ufgetigen……你就是這麼說的嗎?”
“那正是我們的語言。誰告訴你的?”
“一個貴國的神秘主義者。他寫在某個地方,我忘了是什麼地方。就算再沒有人會在日後找到那份手稿也沒關係。惟一有用的真理,就是將會被扔開的工具。”
“你沒有理由斥責自己,你已經盡力了。”
“盡了個人的力,但那是十分有限的。要接受世界上不可能有秩序存在的概念是很難的,因為那違反了上帝的自由意志及全能的力量。因此上帝的自由就是我們罪惡的宣告,至少是我們驕傲的宣告。”
我——畢生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的——貿然提出了一項神學的結論:“可是一個‘必然’存在的人怎麼會全然被‘可能’所污染?那麼,上帝和原始的混沌有何差別呢?確定上帝絕對的全能和絕對的自由,並不是等於顯示上帝並不存在嗎?”
威廉面無表情地望著我,說道:“如果一個學者對你的問題回答是的話,他怎麼繼續傳達他的學識呢?”
我不明白他的話中之意,便問道:“您的意思是,如果缺乏真理的準據,便不可能再有可以傳達的學識了。或者您是指您不能再傳達您所知道的,因為別人不會允許您這麼做呢?” ※棒槌學堂の精校E書※
就在這時,宿舍的一部分屋頂塌了,發出轟然巨響,一團火花也跟著沖向天際。有些在空地上徘徊的綿羊和山羊從我們身邊經過,恐懼地哀鳴。一群僕人也從我們旁邊跑過,一面大聲嚷叫,差點沒把我們撞倒。
“這裡真是太亂了。”威廉說,“在騷亂中,一切都不必說了。”
第四十九章
修道院整整燒了三天三夜,一切的挽救都歸於徒然。在我們居留該處的第七天清晨,當劫後餘生的人們認清了所有的建築物都已毀於一夕,最堅固的建築只剩下了殘破的外牆,而禮拜堂像陷入自己本身似的吞噬了它的塔樓——即使是在那時,每個人心裡和神的懲戒對抗的意願,也已失敗了。最後幾桶水的傳遞,愈來愈沒精打采,修士大會會堂和院長的華麗住所仍在燃燒。等到火燒到最遠處的幾間不同的工作場時,僕人們早已儘量救出了許多物品,並且已到鄉間去搜尋,看看是不是能抓回一些夜晚在混亂中逃走的家畜。
我看見有些僕人冒險進入殘留的禮拜堂,我猜他們是想在離開之前試著進入地窖內去取一些珍貴的物品。我不知道他們是否成功了,也不知道地窖是否已經坍塌,更不知道那些鄙夫在試圖搜取寶藏時是否沉入了地底。
同時,村子裡也來了不少人,有的是來幫忙撲火的,有的是來趁火打劫。由於廢墟仍是火燙的,許多被燒死的人仍然被埋在其中。到了第三天,傷者已經過醫療,在外面找到的屍體也已埋葬。僧侶們和其他所有的人收拾了自己的東西,遺棄了仍在冒煙的修道院——一個被咒的地方。他們零星四散,我也不知道他們都到哪兒去了。
威廉和我在林子裡找到了兩匹流離失所的馬,騎馬離開了那裡。我們朝東而行。當我們再度行抵博比奧時,我們聽到了皇帝的壞消息。他到達羅馬時,被人民加冕為王。由於他和教皇已不可能達成協議,他選擇了一個假教皇,尼古拉五世。馬亞留斯被任命為羅馬的主教,但由於他的錯誤,或者是他的軟弱,據說該城發生了許多可悲的事。忠於教皇而不願作彌撒的神父們受到了刑罰,一個聖奧古斯汀修道院的副院長被丟進了凱辟托林丘上的獅子坑裡。馬亞留斯和傑恩頓的強安,宣稱約翰是個異教徒,路易更讓他被判處死刑。但是皇帝的錯誤施政和當地的君主相對立,而且勞民傷財。我們聽到這些消息時,便延緩到羅馬去的行程,我明白威廉不想目睹會使他的希望為之破滅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