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頁
李承恩順著他的視線望過去,“明教?”
“聖火令遺失已久,為何會在這個時候重回中原找尋它?”楊寧百思不得其解,“陸危樓率眾歸來,那……”
“哈。”沉默多時的牡丹妖里妖氣笑了,“你們這群中原人到現在還不明白?當初之所以會有破立令,都是拜血眼龍王蕭沙所賜,若不是他從神策軍手裡偷來山河社稷圖,豈會發生天策少林圍剿光明寺?”
楊寧道:“你是說,陸危樓是因蕭沙從少林脫逃又投靠了南詔王,特意回來清理門戶?”
“不止。”李承恩若有所思,“別忘了何方易為何出現在巴蜀……”
那人可是明教護法。
此話一出,楊寧與牡丹的眸光都在瞬間轉移到他的身上——山河社稷圖!
貳拾壹
兩日後,趁李承恩帶牡丹面聖,楊寧去了一趟少室山。等他回到館驛之時,李承恩身邊已無牡丹。
“陛下怎麼說?”
“交大理寺。”
“好繁瑣。”楊寧不以為然,“直接革了劍南道節度使之職才對!”這些封疆大吏吃著朝廷俸祿卻在山高水遠的地方作威作福,破壞大唐與南詔邦交,實在可惡。
“牽涉朝廷命官,只怕連大理寺都要交刑部核實。”李承恩起身圍著他轉了一圈,“倒是你,去哪裡了?”
“……少林。”
“因為明教?”
“據達摩堂首座澄正大師說,明教聖女奔走於中原各派之間,希望化解當年恩怨。”楊寧指尖微動,“唯獨沒有到少林與天策來。”
“那又如何?”
“當年一戰,是咱們與少林出的手,梁子難解。”
“楊寧。”李承恩按著他的肩道:“江湖之人只覺得明教是受蕭沙所累,實際上又如何,彼時明教如日中天,朝廷豈能放任?”不管有沒有血眼龍王,不管是不是因為山河社稷圖,明教都會受挫。
這是政局,不是兒戲。
“那現在呢?”楊寧道:“真相大白於天下,咱們的立場又是什麼?”
“長槍——”李承恩將那杆雪月橫在他當胸,“獨——守——大——唐——魂。”
東都之狼,做便做了,不悔。
“是!”
“總之,其他的無須你操心。”李承恩率先往外走,“走,回天策,此事容後再說。”
楊寧凝視著手中通體雪白寒光凜凜的槍,神色肅然,在外面傳來一聲低喚後,大步邁出。
回去的途中,又一次經過重兵把守的虎牢關,李承恩牽住馬的韁繩,望著曾經被天竺僧人占據的寺廟。
楊寧雙腿一夾馬腹,湊了過來,“大統領在看什麼?”
“戰寶不是被官府查封了麼?”
“是啊。”
那為什麼會有狼牙軍在外圍進出?李承恩眯起雙眼,抬抬下頜,“記著,回府讓探子查一查是誰的人。”
“好。”
兩人剛到秦王殿前,軍師朱劍秋就接了出來。不用說,南下的天策軍也凱旋而歸,李承恩很高興,問曹雪陽在哪裡,朱軍師故意說得含糊不清,諸如從純陽宮來了位貴客,她得去好好招待云云,楊寧一聽,下了台階,上馬就往住處跑。
“臭小子,一聽媳婦來了,跑得比誰都快。”李承恩搖搖頭,“到裡面說吧。”
朱劍秋一頷首。
兩廂坐定,李承恩把南疆局勢又問一遍,沉吟道:“於誠節一死,南疆暫由南詔王的幼子繼位,短期內不會有所作為,倒是建寧王與蕭沙比較棘手。”
“大統領不覺得奇怪麼?”
李承恩與他四目相對,開口道:“你是想說,為何京中如此平靜,絲毫沒有受到南詔局勢的影響?”
建寧王出現在南詔皇宮,消息必然傳到了陛下耳中,可到現在為止,沒有人對這位皇孫有任何微詞。
“不錯。”
“想必你我很快就會知道——”李承恩垂下眼喘口氣,“是賞,是罰,賞誰,罰誰。”
朱劍秋最擅長察言觀色,心覺不妙,伸手一按李承恩的手腕。
“被你發現了。”
“這是……”朱劍秋猛一抬頭,“毒?”
“目前不能確定,但,絕大多數時候受情緒牽引。”
“情緒?”
“若心如止水,就沒什麼事,稍微一喜一怒就……”李承恩輕嘖,“這是要我到少室山出家的意思麼?”
朱劍秋真佩服李承恩的心境,這都什麼關頭了,竟有心情打趣。
“還有。”李承恩想起葉泊秋的際遇,“葉家泊公是被一個黑色牙齒的人迷了心神,這才丟了板甲。”
“莫非是百濟叢山的黑齒部族?”
“我也有此想法。”李承恩拉下袖口,“對方似乎有意針對天策,還想趁機救出牡丹,軍師對黑齒了解多少?”
“幾年前,我在范陽遇到同門徐歸道,他提過自己救了一名百濟叢山的老者,後來應是隨他跟了三鎮節度使。”
“安祿山?”那胡人是貴妃的義子,手握重兵,若是心懷不軌,豈非後患無窮?
“是,大統領的症狀不像病,也許真與黑齒一族有關。”朱劍秋眉頭緊鎖,“我會從這方面調查,在想到解決辦法之前,只能……”
“我會克制情緒。”
正說著,楊寧帶著一位清秀的純陽女冠走進秦王殿,向李承恩與朱劍秋施禮。
“將軍,軍師,別來無恙,夢陽稽首了。”
李承恩在正座上微微點下頭。
朱劍秋笑道:“許久不見咱們的‘楊夫人’了。”
劉夢陽臉頰一紅,輕聲道:“這次是奉掌門命下山助明教尋找聖火令,路過洛陽,就來天策府看看。”
楊寧的注意力都在妻子那句聖火令上,不過,李承恩告誡過他,不得插手此事,當下也就沒再多言。
李承恩准了楊寧幾天假,讓他陪劉夢陽在洛陽城多玩幾天。目送小兩口開開心心離殿,座上的人忽道:“天長路遠魄飛苦,魂夢不到關山難。”
這是李太白的詩,下半句是……
“長相思,摧心肝”。朱劍秋捻須道:“他倆成親後聚少離多,也是難免的。”頓了頓,“倒是大統領,你很少會感慨這些。”
李承恩摸摸手上的韘,不由自主想起一頭雪發,偎在他懷中的劍者,不知那人是在清冷僻靜的天澤樓打坐,還是又進了煙燻火燎的劍廬。
“啊……”
“大統領!”朱劍秋扶住他,“快快收斂心神,不可多思多念。”
“聖火令遺失已久,為何會在這個時候重回中原找尋它?”楊寧百思不得其解,“陸危樓率眾歸來,那……”
“哈。”沉默多時的牡丹妖里妖氣笑了,“你們這群中原人到現在還不明白?當初之所以會有破立令,都是拜血眼龍王蕭沙所賜,若不是他從神策軍手裡偷來山河社稷圖,豈會發生天策少林圍剿光明寺?”
楊寧道:“你是說,陸危樓是因蕭沙從少林脫逃又投靠了南詔王,特意回來清理門戶?”
“不止。”李承恩若有所思,“別忘了何方易為何出現在巴蜀……”
那人可是明教護法。
此話一出,楊寧與牡丹的眸光都在瞬間轉移到他的身上——山河社稷圖!
貳拾壹
兩日後,趁李承恩帶牡丹面聖,楊寧去了一趟少室山。等他回到館驛之時,李承恩身邊已無牡丹。
“陛下怎麼說?”
“交大理寺。”
“好繁瑣。”楊寧不以為然,“直接革了劍南道節度使之職才對!”這些封疆大吏吃著朝廷俸祿卻在山高水遠的地方作威作福,破壞大唐與南詔邦交,實在可惡。
“牽涉朝廷命官,只怕連大理寺都要交刑部核實。”李承恩起身圍著他轉了一圈,“倒是你,去哪裡了?”
“……少林。”
“因為明教?”
“據達摩堂首座澄正大師說,明教聖女奔走於中原各派之間,希望化解當年恩怨。”楊寧指尖微動,“唯獨沒有到少林與天策來。”
“那又如何?”
“當年一戰,是咱們與少林出的手,梁子難解。”
“楊寧。”李承恩按著他的肩道:“江湖之人只覺得明教是受蕭沙所累,實際上又如何,彼時明教如日中天,朝廷豈能放任?”不管有沒有血眼龍王,不管是不是因為山河社稷圖,明教都會受挫。
這是政局,不是兒戲。
“那現在呢?”楊寧道:“真相大白於天下,咱們的立場又是什麼?”
“長槍——”李承恩將那杆雪月橫在他當胸,“獨——守——大——唐——魂。”
東都之狼,做便做了,不悔。
“是!”
“總之,其他的無須你操心。”李承恩率先往外走,“走,回天策,此事容後再說。”
楊寧凝視著手中通體雪白寒光凜凜的槍,神色肅然,在外面傳來一聲低喚後,大步邁出。
回去的途中,又一次經過重兵把守的虎牢關,李承恩牽住馬的韁繩,望著曾經被天竺僧人占據的寺廟。
楊寧雙腿一夾馬腹,湊了過來,“大統領在看什麼?”
“戰寶不是被官府查封了麼?”
“是啊。”
那為什麼會有狼牙軍在外圍進出?李承恩眯起雙眼,抬抬下頜,“記著,回府讓探子查一查是誰的人。”
“好。”
兩人剛到秦王殿前,軍師朱劍秋就接了出來。不用說,南下的天策軍也凱旋而歸,李承恩很高興,問曹雪陽在哪裡,朱軍師故意說得含糊不清,諸如從純陽宮來了位貴客,她得去好好招待云云,楊寧一聽,下了台階,上馬就往住處跑。
“臭小子,一聽媳婦來了,跑得比誰都快。”李承恩搖搖頭,“到裡面說吧。”
朱劍秋一頷首。
兩廂坐定,李承恩把南疆局勢又問一遍,沉吟道:“於誠節一死,南疆暫由南詔王的幼子繼位,短期內不會有所作為,倒是建寧王與蕭沙比較棘手。”
“大統領不覺得奇怪麼?”
李承恩與他四目相對,開口道:“你是想說,為何京中如此平靜,絲毫沒有受到南詔局勢的影響?”
建寧王出現在南詔皇宮,消息必然傳到了陛下耳中,可到現在為止,沒有人對這位皇孫有任何微詞。
“不錯。”
“想必你我很快就會知道——”李承恩垂下眼喘口氣,“是賞,是罰,賞誰,罰誰。”
朱劍秋最擅長察言觀色,心覺不妙,伸手一按李承恩的手腕。
“被你發現了。”
“這是……”朱劍秋猛一抬頭,“毒?”
“目前不能確定,但,絕大多數時候受情緒牽引。”
“情緒?”
“若心如止水,就沒什麼事,稍微一喜一怒就……”李承恩輕嘖,“這是要我到少室山出家的意思麼?”
朱劍秋真佩服李承恩的心境,這都什麼關頭了,竟有心情打趣。
“還有。”李承恩想起葉泊秋的際遇,“葉家泊公是被一個黑色牙齒的人迷了心神,這才丟了板甲。”
“莫非是百濟叢山的黑齒部族?”
“我也有此想法。”李承恩拉下袖口,“對方似乎有意針對天策,還想趁機救出牡丹,軍師對黑齒了解多少?”
“幾年前,我在范陽遇到同門徐歸道,他提過自己救了一名百濟叢山的老者,後來應是隨他跟了三鎮節度使。”
“安祿山?”那胡人是貴妃的義子,手握重兵,若是心懷不軌,豈非後患無窮?
“是,大統領的症狀不像病,也許真與黑齒一族有關。”朱劍秋眉頭緊鎖,“我會從這方面調查,在想到解決辦法之前,只能……”
“我會克制情緒。”
正說著,楊寧帶著一位清秀的純陽女冠走進秦王殿,向李承恩與朱劍秋施禮。
“將軍,軍師,別來無恙,夢陽稽首了。”
李承恩在正座上微微點下頭。
朱劍秋笑道:“許久不見咱們的‘楊夫人’了。”
劉夢陽臉頰一紅,輕聲道:“這次是奉掌門命下山助明教尋找聖火令,路過洛陽,就來天策府看看。”
楊寧的注意力都在妻子那句聖火令上,不過,李承恩告誡過他,不得插手此事,當下也就沒再多言。
李承恩准了楊寧幾天假,讓他陪劉夢陽在洛陽城多玩幾天。目送小兩口開開心心離殿,座上的人忽道:“天長路遠魄飛苦,魂夢不到關山難。”
這是李太白的詩,下半句是……
“長相思,摧心肝”。朱劍秋捻須道:“他倆成親後聚少離多,也是難免的。”頓了頓,“倒是大統領,你很少會感慨這些。”
李承恩摸摸手上的韘,不由自主想起一頭雪發,偎在他懷中的劍者,不知那人是在清冷僻靜的天澤樓打坐,還是又進了煙燻火燎的劍廬。
“啊……”
“大統領!”朱劍秋扶住他,“快快收斂心神,不可多思多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