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頁
景王有些訝然地轉頭看著君閒,有趣地問:“你居然記得他?你不是素來不把人放在眼裡的嗎?”
君閒微愕,訕然一笑:“殿下哪裡的話,下官怎敢不將人放在眼裡。”
景王轉過身來坐下,貢院中找不到酒,桌上只擺著壺清茶,比起王府里是寒酸了許多,但配上蓮葉田田,又有明月臨水,竟是心神皆悅,他說:“不與人深交,不施恩不承情,在帝京之內,有幾人是與你相熟的?這不是不將人放在眼裡,難道是太過敬畏,不敢相交?”
見君閒不語,景王也知道在三州時的君閒遠遠比現在來得自在,他這人生來就不適合雲譎波詭的帝京,也莫怪他千方百計擺脫武侯府的束縛……景王舉起盛滿清茶的瓷杯,問道:“喝嗎?”
君閒正要接過,景王的手卻微微用力,十指相扣,暖意猶存的瓷杯變得燙手不已,心中的悸動仿佛隨著溫茶泛出,溢滿指間,泛濫心頭。他凝望著神色與平常無異的景王,聲音微澀:“殿下若是不想給,就不要戲弄下官了……”
景王仿佛沒聽出他的雙關之語,遂了他意,放開手說:“再不喝茶就涼了。”
君閒舉杯飲盡,似乎杯中是瓊漿玉液,再望向景王時,已經斂起了方才的失態,笑著轉開話題:“怎麼不見小衛?”
景王凝著水月光華,似乎分外舒心,笑著說:“他去抓信鴿了。”
聞言,君閒也有趣地一笑:“這些士子還是這麼不安分啊,下官看這亭外的景致也妙極,等下小衛若是滿載而歸,我們就在那做些舊時愛做的事可好?”
有些不學無術的傢伙想考取功名,就會用信鴿跟外邊傳信,這是第一夜,往來的信鴿大多是來試水的。君閒這話說得坦然,景王也沒有什麼異樣,剛提著幾隻信鴿走近水中亭的衛平疆可生生止住了腳步。
衛平疆常跟比自己年長的禁衛廝混,那些曖昧不明的混帳話也聽得多了,也不會再臉紅。但他耳力極好,將君閒的話聽得真切,一時僵在原處,進也不是退也不是。
君閒卻眼尖地看見了他,躍出亭外,理所當然地接過他手中的信鴿,拔出把鋒利的匕首,利落地將羽毛跟內臟清理乾淨,又取了幾片荷葉,包得仔細。熟練的動作讓當過幾年獵戶的衛平疆都自嘆弗如。
這夜,臨朝堂堂攝政王,大名鼎鼎的禁軍統領,御口親封的攝政王府禁衛頭頭,在肅靜、雅致、清名遠播的貢院水亭前,以亭中木凳為柴薪,烤了數隻牽繫著幾個士子前程的鴿子。
而剛爬上屋檐就見證了這等奇事的可憐孩子腳底一滑,立刻被巡邏的衛兵發現。他腳底抹油轉身就逃,身後有許多持戟衛兵步步緊追:“什麼人敢擅闖貢院!”
貢院中庭荷葉田田,掩住亭中景致,遠遠只見水霧瀰漫,月影沉沉,隱約有人遲疑地問:“剛剛似乎有什麼聲音……”
有人笑答:“耗子。”
有人反駁:“興許是白天那個徐家小子。”
第38章 馬安事
春來江水湯湯,遊船畫舫絡繹往來,廷尉錢勝站在江邊靜靜等待,他入仕六年,靠著剛正的性子爬到廷尉的位置。
可這廷尉掌管天下刑獄,乾的都是得罪人的差事,若不是如此,他也不會年紀輕輕就位列九卿。他遷為廷尉不到一年,就幾乎把百官得罪光了。幸而還有同科進士張熙跟他交好,張熙眼下跟在掌巡防營的衛尉趙礪手下做事,雖然比不得他二品朱階,但張熙與武官交好,日子倒是過得更自在。
半月前這場十幾年來最古怪也最清明的科舉就已結束,昨日剛放榜,貢院的差役就敲鑼打鼓地把喜報傳到各家,滿街都還在議論著林家公子奪了榜首,卻不知是哪個林家。
張熙跟錢勝在官場打滾六年,已見識過兩回曲江宴,曲水流觴,才俊贈花的玩樂倒也不怎麼在意了,所以沒去打聽。沒想到第二日就接到了禁軍統領府上傳來的帖子。
隨著官位漸高,他們上朝時沒少見識蔡子言領著言官彈劾這禁軍統領的盛況,幾番下來,也認出了那傢伙是六年前跟他們一起入貢院的少年。當初他跟隨的那個人,自然就是當朝攝政王朱景桓。有了這認知,許多津津樂道的皇室秘辛也變了味。
錢勝跟張熙從前還常常聊起這兩個科舉後就銷聲匿跡的友人,發現這事後卻都有默契地遺忘。當時以為那兩人是主僕,大讚帝京人傑地靈,如今再看來,卻大大不同了。
錢勝想得入神,不由搖頭嘆息起來,這時一隻手從背後拍拍他的肩,回身就看見那長著鬍渣子的張熙。張熙原本是文官,去了巡防營後,竟也被那些莽夫潛移默化,這招呼打得格外豪慡,連整日與酷刑打交道的錢廷尉都被他這一掌拍得苦不堪言。
張熙笑著打招呼:“叔衡,想什麼呢?”
叔衡是錢勝的表字,平日裡遭盡冷眼的錢廷尉聽到這一聲登時萬分舒坦,這些時日耳濡目染,知張熙不喜文人那套,也不假惺惺地拱手見禮了。他回道:“我在想邀請我們那人,他今天似乎又被彈劾了,因為科舉中助太僕馬進德之子馬安作弊,馬安已經被扯了進士名頭,一世不得入仕。也不知他是怎麼想的,這回可不是什麼不早朝的失儀……”
張熙在軍中也聞說了‘馬鞍落馬’的事,打趣道:“叔衡你可掌著刑獄,說不定他這鴻門宴是請你法外開恩的!”
這時候一個愉悅的聲音裊裊而來,竟是帶著笑:“知我者,莫若張兄啊!”
錢勝張熙齊齊回頭,只見那青年公子修身玉立,仿佛哪家出行的公子哥兒,雖不見兩箭驚來使的凜然氣勢,卻絲毫沒有當初相交時的謙卑和游離,倒是那骨子裡透出來的閒散絲毫未變。
君閒見錢勝當真面有難色,哈哈一笑:“錢兄放心,這點小事我還是能撐過去的,不會讓你為難。”他手中摺扇‘啪’地一合,目光停在對街:“看吧,李兄也來了!”
張熙跟錢勝兩人一怔,也都了悟那李兄是誰。抬眼望過去,只見人來人往,並不見人。
君閒絲毫沒有誆人的羞愧,猶是老神在在,摺扇有一下沒一下地擊打著手心。而此時,那人已由人cháo中走了出來,從人並不少,他卻獨獨見到了他。錢勝仍在四顧找尋,張熙卻已經見到人,隨君閒走了過去。
景王制止了錢勝兩人行禮,笑著招呼:“錢兄,張兄,許久不見。”他仿佛心情極好,哪裡像傳聞中那油鹽不進的攝政王,連君閒也有幾分詫異。
張熙自然是跟景王寒暄起來,錢勝跟君閒被晾在一邊,也不知道說什麼好,這時候一個長相討喜的小公子騎馬過來,躍下馬拉住景王身後的禁衛好說歹說要跟他切磋。
錢勝這才發現這禁衛居然年輕得很,想必就是那個能拉開神弓的少年郎。傳說大司馬徐東華的獨子將他奉為榜樣,常常追著他跑,想來這小公子就是徐東華之子了。
饒是錢勝已是九卿之一,還是被眼前幾人的赫赫聲名所懾,直到張熙拍拍他的肩,他才回過神來,跟著君閒兩人走進望江樓。
這望江樓雖然不敢建得比皇城高,卻還是能一覽大江勝景。君閒挑的是臨江的雅間,窗門敞亮,江風吹來,渾身舒慡,若不是底下遊人絡繹,幾乎快以為自己已遠離了紛亂的帝京,與三兩好友對酌江上。
景王凝著江水奔流,天風滿袖,也覺分外舒泰,錢勝、張熙卻大大地吃了一驚,因為雅間內已經坐著個人。這人正是當初他們之中最小的一個,跟君閒兩人一樣,考完科舉就消失無蹤了,他們還在揣度他是否也是哪個侯爺的後代。
君閒笑著招呼:“清平,你說若是讓你遞帖子,能看到錢兄跟張兄這模樣嗎?”
林清平見他真的將景王也請來了,頓時斂不住臉上的喜色:“你張大統領可真會慷他人之慨啊!這望江樓請上一頓,我兩個月的俸祿就沒了!”
張熙早就把斯文拋掉了,當下一拳擂在林清平肩上:“你這小子從前就最愛插科打諢,都那麼多年了,這破性子還是沒改!虧你還叫清平!”
林清平本就不是規規矩矩的文人,登時笑著反駁:“我爹給我起名清平,盼的是世道清平,又不是我清平!要清平也是清賊寇平天下的那個清平!”
錢勝也被他兩人感染,笑罵:“你們兩個湊在一起就愛胡鬧,景王殿下跟張大人還在。”
君閒摸摸鼻子,無奈地嘆息:“看來錢兄當我跟殿下是外人哪,殿下跟我還是到別的地方去罷了……”作勢就要拉景王走,張熙三人連忙挽留。這時外邊在與衛平疆切磋的徐家小公子探進頭來,“你們別信張黑心,小心被他賣了還幫他數錢!我就是那血淋淋的教訓啊!”
君閒微愕,訕然一笑:“殿下哪裡的話,下官怎敢不將人放在眼裡。”
景王轉過身來坐下,貢院中找不到酒,桌上只擺著壺清茶,比起王府里是寒酸了許多,但配上蓮葉田田,又有明月臨水,竟是心神皆悅,他說:“不與人深交,不施恩不承情,在帝京之內,有幾人是與你相熟的?這不是不將人放在眼裡,難道是太過敬畏,不敢相交?”
見君閒不語,景王也知道在三州時的君閒遠遠比現在來得自在,他這人生來就不適合雲譎波詭的帝京,也莫怪他千方百計擺脫武侯府的束縛……景王舉起盛滿清茶的瓷杯,問道:“喝嗎?”
君閒正要接過,景王的手卻微微用力,十指相扣,暖意猶存的瓷杯變得燙手不已,心中的悸動仿佛隨著溫茶泛出,溢滿指間,泛濫心頭。他凝望著神色與平常無異的景王,聲音微澀:“殿下若是不想給,就不要戲弄下官了……”
景王仿佛沒聽出他的雙關之語,遂了他意,放開手說:“再不喝茶就涼了。”
君閒舉杯飲盡,似乎杯中是瓊漿玉液,再望向景王時,已經斂起了方才的失態,笑著轉開話題:“怎麼不見小衛?”
景王凝著水月光華,似乎分外舒心,笑著說:“他去抓信鴿了。”
聞言,君閒也有趣地一笑:“這些士子還是這麼不安分啊,下官看這亭外的景致也妙極,等下小衛若是滿載而歸,我們就在那做些舊時愛做的事可好?”
有些不學無術的傢伙想考取功名,就會用信鴿跟外邊傳信,這是第一夜,往來的信鴿大多是來試水的。君閒這話說得坦然,景王也沒有什麼異樣,剛提著幾隻信鴿走近水中亭的衛平疆可生生止住了腳步。
衛平疆常跟比自己年長的禁衛廝混,那些曖昧不明的混帳話也聽得多了,也不會再臉紅。但他耳力極好,將君閒的話聽得真切,一時僵在原處,進也不是退也不是。
君閒卻眼尖地看見了他,躍出亭外,理所當然地接過他手中的信鴿,拔出把鋒利的匕首,利落地將羽毛跟內臟清理乾淨,又取了幾片荷葉,包得仔細。熟練的動作讓當過幾年獵戶的衛平疆都自嘆弗如。
這夜,臨朝堂堂攝政王,大名鼎鼎的禁軍統領,御口親封的攝政王府禁衛頭頭,在肅靜、雅致、清名遠播的貢院水亭前,以亭中木凳為柴薪,烤了數隻牽繫著幾個士子前程的鴿子。
而剛爬上屋檐就見證了這等奇事的可憐孩子腳底一滑,立刻被巡邏的衛兵發現。他腳底抹油轉身就逃,身後有許多持戟衛兵步步緊追:“什麼人敢擅闖貢院!”
貢院中庭荷葉田田,掩住亭中景致,遠遠只見水霧瀰漫,月影沉沉,隱約有人遲疑地問:“剛剛似乎有什麼聲音……”
有人笑答:“耗子。”
有人反駁:“興許是白天那個徐家小子。”
第38章 馬安事
春來江水湯湯,遊船畫舫絡繹往來,廷尉錢勝站在江邊靜靜等待,他入仕六年,靠著剛正的性子爬到廷尉的位置。
可這廷尉掌管天下刑獄,乾的都是得罪人的差事,若不是如此,他也不會年紀輕輕就位列九卿。他遷為廷尉不到一年,就幾乎把百官得罪光了。幸而還有同科進士張熙跟他交好,張熙眼下跟在掌巡防營的衛尉趙礪手下做事,雖然比不得他二品朱階,但張熙與武官交好,日子倒是過得更自在。
半月前這場十幾年來最古怪也最清明的科舉就已結束,昨日剛放榜,貢院的差役就敲鑼打鼓地把喜報傳到各家,滿街都還在議論著林家公子奪了榜首,卻不知是哪個林家。
張熙跟錢勝在官場打滾六年,已見識過兩回曲江宴,曲水流觴,才俊贈花的玩樂倒也不怎麼在意了,所以沒去打聽。沒想到第二日就接到了禁軍統領府上傳來的帖子。
隨著官位漸高,他們上朝時沒少見識蔡子言領著言官彈劾這禁軍統領的盛況,幾番下來,也認出了那傢伙是六年前跟他們一起入貢院的少年。當初他跟隨的那個人,自然就是當朝攝政王朱景桓。有了這認知,許多津津樂道的皇室秘辛也變了味。
錢勝跟張熙從前還常常聊起這兩個科舉後就銷聲匿跡的友人,發現這事後卻都有默契地遺忘。當時以為那兩人是主僕,大讚帝京人傑地靈,如今再看來,卻大大不同了。
錢勝想得入神,不由搖頭嘆息起來,這時一隻手從背後拍拍他的肩,回身就看見那長著鬍渣子的張熙。張熙原本是文官,去了巡防營後,竟也被那些莽夫潛移默化,這招呼打得格外豪慡,連整日與酷刑打交道的錢廷尉都被他這一掌拍得苦不堪言。
張熙笑著打招呼:“叔衡,想什麼呢?”
叔衡是錢勝的表字,平日裡遭盡冷眼的錢廷尉聽到這一聲登時萬分舒坦,這些時日耳濡目染,知張熙不喜文人那套,也不假惺惺地拱手見禮了。他回道:“我在想邀請我們那人,他今天似乎又被彈劾了,因為科舉中助太僕馬進德之子馬安作弊,馬安已經被扯了進士名頭,一世不得入仕。也不知他是怎麼想的,這回可不是什麼不早朝的失儀……”
張熙在軍中也聞說了‘馬鞍落馬’的事,打趣道:“叔衡你可掌著刑獄,說不定他這鴻門宴是請你法外開恩的!”
這時候一個愉悅的聲音裊裊而來,竟是帶著笑:“知我者,莫若張兄啊!”
錢勝張熙齊齊回頭,只見那青年公子修身玉立,仿佛哪家出行的公子哥兒,雖不見兩箭驚來使的凜然氣勢,卻絲毫沒有當初相交時的謙卑和游離,倒是那骨子裡透出來的閒散絲毫未變。
君閒見錢勝當真面有難色,哈哈一笑:“錢兄放心,這點小事我還是能撐過去的,不會讓你為難。”他手中摺扇‘啪’地一合,目光停在對街:“看吧,李兄也來了!”
張熙跟錢勝兩人一怔,也都了悟那李兄是誰。抬眼望過去,只見人來人往,並不見人。
君閒絲毫沒有誆人的羞愧,猶是老神在在,摺扇有一下沒一下地擊打著手心。而此時,那人已由人cháo中走了出來,從人並不少,他卻獨獨見到了他。錢勝仍在四顧找尋,張熙卻已經見到人,隨君閒走了過去。
景王制止了錢勝兩人行禮,笑著招呼:“錢兄,張兄,許久不見。”他仿佛心情極好,哪裡像傳聞中那油鹽不進的攝政王,連君閒也有幾分詫異。
張熙自然是跟景王寒暄起來,錢勝跟君閒被晾在一邊,也不知道說什麼好,這時候一個長相討喜的小公子騎馬過來,躍下馬拉住景王身後的禁衛好說歹說要跟他切磋。
錢勝這才發現這禁衛居然年輕得很,想必就是那個能拉開神弓的少年郎。傳說大司馬徐東華的獨子將他奉為榜樣,常常追著他跑,想來這小公子就是徐東華之子了。
饒是錢勝已是九卿之一,還是被眼前幾人的赫赫聲名所懾,直到張熙拍拍他的肩,他才回過神來,跟著君閒兩人走進望江樓。
這望江樓雖然不敢建得比皇城高,卻還是能一覽大江勝景。君閒挑的是臨江的雅間,窗門敞亮,江風吹來,渾身舒慡,若不是底下遊人絡繹,幾乎快以為自己已遠離了紛亂的帝京,與三兩好友對酌江上。
景王凝著江水奔流,天風滿袖,也覺分外舒泰,錢勝、張熙卻大大地吃了一驚,因為雅間內已經坐著個人。這人正是當初他們之中最小的一個,跟君閒兩人一樣,考完科舉就消失無蹤了,他們還在揣度他是否也是哪個侯爺的後代。
君閒笑著招呼:“清平,你說若是讓你遞帖子,能看到錢兄跟張兄這模樣嗎?”
林清平見他真的將景王也請來了,頓時斂不住臉上的喜色:“你張大統領可真會慷他人之慨啊!這望江樓請上一頓,我兩個月的俸祿就沒了!”
張熙早就把斯文拋掉了,當下一拳擂在林清平肩上:“你這小子從前就最愛插科打諢,都那麼多年了,這破性子還是沒改!虧你還叫清平!”
林清平本就不是規規矩矩的文人,登時笑著反駁:“我爹給我起名清平,盼的是世道清平,又不是我清平!要清平也是清賊寇平天下的那個清平!”
錢勝也被他兩人感染,笑罵:“你們兩個湊在一起就愛胡鬧,景王殿下跟張大人還在。”
君閒摸摸鼻子,無奈地嘆息:“看來錢兄當我跟殿下是外人哪,殿下跟我還是到別的地方去罷了……”作勢就要拉景王走,張熙三人連忙挽留。這時外邊在與衛平疆切磋的徐家小公子探進頭來,“你們別信張黑心,小心被他賣了還幫他數錢!我就是那血淋淋的教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