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
衛平疆見到跪地請命的君閒也是一驚,只見他走到那拿著弓箭面帶傲色的蘭秀霆面前,含笑接過那把沉沉的弓箭。
君閒拿到弓,眼色便漸漸變了,他用弓箭要過不少人的命,如今要做戲給人看,卻是有些不甘。這樣的好弓,用在這些事情上,實在可惜了……
他心中嘆息,輕輕拉弦,弓如滿月,箭如流星,卻並沒有飛向遠處的靶子,反倒有些疲弱之象。
在蘭秀霆要開口嘲笑,朱厚洵等人大失所望時,他慢騰騰地道:“對不住,我大病初癒,使箭時失了準頭。”
手上卻沒有慢,再度拉弓。羽箭破空,竟急急追向那剛飛出的箭,將它破成兩半,那箭矢也沒入石地里,只余白羽露在外頭。
君閒放下弓,淡淡說:“讓大家見笑了。”
滿場皆靜。
蘭秀霆不敢置信地瞪大眼,能拉開這弓的人就已經少見了。這傢伙的第二箭才真正驚人,那竟是——追箭之箭!
在場的文官還沒什麼,武官都已經試過那把弓,臉上皆是駭然之色。小皇帝哪會看不懂他們的臉色,心中歡喜,首先鼓掌叫好:“張卿實乃國之棟樑!”
百官也醒悟過來,個個都對君閒讚譽有加,直把他誇得像后羿再世。
君閒毫不含糊地接下這些奉承,瞧著臉色越來越難看的蘭秀霆,微微笑著說:“我也不好獻醜了,不如我就從我臨朝年輕的兒郎里挑一個出來試試吧!”
聽到這句話,景王身後的衛平疆心中一跳,霍然抬頭。
君閒也看到那少年如火的眼神,知他對遼國韃子最是怨恨,便道:“景王殿下,能否借你身後的近衛一用?”
景王還未點頭,衛平疆已經走了出來,躍入場中拿起那把弓,手微微顫抖,明亮的目光卻越發沉著,連呼吸都平和無比,箭矢呼嘯而出!
那邊的尉官打出旗號,正中靶心!
君閒神色不變,緩緩問道:“用靶子實在無趣,使君可要下場策馬走一圈,讓我們試箭?”
蘭秀霆面如死灰,想不到這在遼國無人能拉開的弓,臨朝居然有兩個人運用自如。原打算用這弓來挫挫臨朝的威風,好為接下來的求和找些底氣,沒想到竟造成這種局面。
君閒凝著蘭秀霆,將他的心思看得一清二楚,側身冷笑警告:“求和就要有個求和的樣子,真當我臨朝無人嗎?”
全勝的開局讓滿朝文武皆歡欣無比,蘭秀霆窺得臨朝的實力,定下和約時許多要求都未敢提,反倒是讓景王跟其他官員追加了不少款項,例如每年為臨朝提供優質戰馬、邊境百里內不得駐軍過萬等,為期百年,史稱“百年和約”。這合約讓蘭秀霆回遼後徹底失去了上位者的眷愛,比慘敗而歸的蘭秀龍還悽慘。
卷四 終卷
第36章 科舉忙
糙長鶯飛,正是考生入貢院的時候,往來的士子都帶著些興奮莫名。這可是朱厚洵登基後的第一次科舉,朱厚洵如今在朝中根基尚不穩,想必會通過這次科舉選用賢才。
青年公子玉冠束髮,閒散地踱步街頭,含笑望著臉上帶著莫名興奮的士子們,他身後跟著個長相討喜的少年,約莫十六七歲。他亦步亦趨地跟著那青年公子,不安分的腦袋左顧右盼,口中不滿地問道:“喂,張黑心,你不是說衛兄會過來的嗎?怎麼不見人影?”
他這樣喊這青年公子也是有緣故的,上次他問這傢伙怎麼起名字叫張俊,這傢伙來了句:這才對得起名副其實這詞兒。他拿這厚顏無恥的傢伙沒辦法,只能給他起個更名副其實的名字:黑心。
這也怪不得他滿心怨氣。當初他聽說這傢伙跟景王身邊的衛平疆一箭震懾遼國來使,冒著被他老爹徐東華徐大司馬大卸八塊的危險前去拜訪。
誰知這禁軍統領欺他年少,唆使他去教訓得罪過他的世家子弟,害他被老爹關了禁閉,整整三個月都不能踏出房門。——都得翻窗掀瓦趁夜越牆的。
不過一來二去的,兩人倒是熟絡了起來。他打心裡崇敬的另一個人平日裡自然是見不到的,唯有沾著禁軍統領的光才能見到護衛在攝政王左右的衛平疆,無他,攝政王不與人深交,只與宮中往來。若不是這禁軍統領手段了得,往往能想方設法讓攝政王主動出現,旁人還真的難得見上一面呢。
徐家小公子覷著身旁氣定神閒的青年公子,暗自猜測他是不是如傳言中喜歡高高在上的攝政王。照他的想法,花樓里的溫香軟玉可比男人硬邦邦的身板抱起來舒服得多了。
他連忙快步趕上:“黑心,不如改天我們去醉紅舫坐坐吧,聽說那裡來了幾個清倌兒,容貌不錯,我看你的院落冷清得緊,買兩個回去暖暖被也好。”
這徐家小公子話一出,便覺得背後有些生寒,但他打定主意要把誤入歧途的張大統領拉回正途,竟沒有察覺到對方黑黝黝的眸子裡充滿炙亮的興味,猶自以一副過來人的口吻勸誡道:“看看京里哪家的兒郎過了二十還沒有一兩房侍妾的!”他說得老氣橫秋,偏偏頂著張稚氣猶存的臉蛋,讓人聽得發笑。
君閒忍笑道:“我們的攝政王二十又三了,可還是潔身自好得很哪!”
徐家小公子皺皺眉,壓低聲調道:“這中間的門道你就不懂了,你知道我阿父今年六十有餘了,我才十多歲吧?”
君閒連連點頭,由衷地讚嘆:“徐大司馬老當益壯,實乃我輩之楷模。”
徐家小公子被他噎得沉默了半天,對上那雙清明得發亮的黑眸,才知又著了他的道。他狠狠地抹了抹臉,作出一副兇狠至極的模樣:“少說些不正經的,那是因為上頭那人的猜忌!我看你的脾性對我胃口才跟你說的,我阿父以前手握兵權,連睡覺都不安穩。若不是漸漸有人分去了手中的權利,指不定我就不會出生了。你不見朝中連我們徐家的人都很少,頂多有個靠著戰功在巡防營做個小頭目的徐江阿叔。”
君閒伸手捏捏他兩邊臉頰,對這個直來直往的徐家小公子也十分喜歡,也聽得出他話里的委屈和真摯。不過君閒黑眸一轉,笑著問:“你叫我黑心,那叫攝政王什麼?”
徐家小公子正對那多疑的皇家不滿至極,想也不想就脫口而出:“木頭!”說罷又覺得不解氣:“每回我要見衛兄,他都硬邦邦地擋了回來!!”看他這模樣肯定是吃了許多次閉門羹,誰讓攝政王做人那叫一個利落,除了公事,誰也別想在他那喝上一口茶。偏偏他跟朱厚洵相處得蜜裡調油,誰敢不買他的帳等於是找死。
這死板的拒絕連朱厚洵都看不過眼了,總要他多跟朝臣往來,近來甚至勸他納言老丞相的孫女為妃。想必朱厚洵也跟先王一樣,對不肯攬權的景王非常無奈。
君閒卻不管這些,笑得分外開懷:“木頭?殿下覺得這稱呼如何?”他緩緩回頭,只見景桓立在人來人往的大街上,清冷的眉宇仿佛已經忘了該如何歡笑,他身後自然是武藝了得的衛平疆,近兩年這小子對君閒的態度也有了些改變,雖然說不上崇敬,至少不再憎恨了。
徐家小公子聽到這一聲殿下便知道糟糕,一回身,果然見到了他朝思暮想的衛平疆。他卻不敢再逗留,一溜煙消失在街角:“景王殿下跟張大人又正事要辦,我先走了,免得阿父又責罵我!”心中大罵君閒又陰了他一回,他知道君閒肯定聽到了景王的腳步聲。
君閒仍舊含笑望著景桓:“這小子就是被他阿父慣壞了,殿下莫要與他計較才好。”
見君閒言笑晏晏,似乎他們是齊齊出來遊玩的,景桓微微恍惚,仿佛想起六年前他們佯作白衣士子,也是這樣張狂地走在貢院前。
當時甚至曾想過若他們就是十年同窗一同赴考的同伴,結交三兩志同道合的清流,為即將一展抱負而摩拳擦掌興奮不已,該是多麼的快意。偏偏他們都是一早就把這官場與宮廷看得那樣透徹,就只能像如今,即使相見也不得暢談。
君閒也不等他回神,便招呼他往貢院裡走,“陛下委任下官為今科考官之一,真是讓下官受寵若驚,若不是得知殿下會來坐鎮,下官就要託病不敢來了。”
面對知根知底的景桓,他倒是絲毫不隱藏自己常常稱病不出的罪狀。說起來若不是他在屢立功勞,早被堆積如山的彈劾奏疏拉下統領位置來了。
他一口一個下官,含笑的語氣卻還是如常,景桓知他心底必然沒幾分恭敬,卻也不惱怒,反而有幾分歡喜。他玩笑似地問道:“聽聞長天居來了批新的暖玉,君閒你要不要去挑上一兩件,說不定陛下派來的太醫太醫能把出其他脈象。”用玉藏在腋下能干擾脈象,當初他們交好時他就沒少見君閒用這招來糊弄人,自然也問得順口。
君閒聽到景桓喊他的名字,微微一怔,但他心緒極穩,很快又笑道:“聽聞陛下要為他的皇叔挑個王妃,我還不信,今日見殿下對長天居新到的玩意如此清楚,才是真正地信了。”眸中笑意不改,原該說出口的恭賀卻沒有順嘴講出,反而退後一步,請景桓先行:“殿下停在這貢院大門,會讓士子們瞎緊張的,還是先進去吧。”
君閒拿到弓,眼色便漸漸變了,他用弓箭要過不少人的命,如今要做戲給人看,卻是有些不甘。這樣的好弓,用在這些事情上,實在可惜了……
他心中嘆息,輕輕拉弦,弓如滿月,箭如流星,卻並沒有飛向遠處的靶子,反倒有些疲弱之象。
在蘭秀霆要開口嘲笑,朱厚洵等人大失所望時,他慢騰騰地道:“對不住,我大病初癒,使箭時失了準頭。”
手上卻沒有慢,再度拉弓。羽箭破空,竟急急追向那剛飛出的箭,將它破成兩半,那箭矢也沒入石地里,只余白羽露在外頭。
君閒放下弓,淡淡說:“讓大家見笑了。”
滿場皆靜。
蘭秀霆不敢置信地瞪大眼,能拉開這弓的人就已經少見了。這傢伙的第二箭才真正驚人,那竟是——追箭之箭!
在場的文官還沒什麼,武官都已經試過那把弓,臉上皆是駭然之色。小皇帝哪會看不懂他們的臉色,心中歡喜,首先鼓掌叫好:“張卿實乃國之棟樑!”
百官也醒悟過來,個個都對君閒讚譽有加,直把他誇得像后羿再世。
君閒毫不含糊地接下這些奉承,瞧著臉色越來越難看的蘭秀霆,微微笑著說:“我也不好獻醜了,不如我就從我臨朝年輕的兒郎里挑一個出來試試吧!”
聽到這句話,景王身後的衛平疆心中一跳,霍然抬頭。
君閒也看到那少年如火的眼神,知他對遼國韃子最是怨恨,便道:“景王殿下,能否借你身後的近衛一用?”
景王還未點頭,衛平疆已經走了出來,躍入場中拿起那把弓,手微微顫抖,明亮的目光卻越發沉著,連呼吸都平和無比,箭矢呼嘯而出!
那邊的尉官打出旗號,正中靶心!
君閒神色不變,緩緩問道:“用靶子實在無趣,使君可要下場策馬走一圈,讓我們試箭?”
蘭秀霆面如死灰,想不到這在遼國無人能拉開的弓,臨朝居然有兩個人運用自如。原打算用這弓來挫挫臨朝的威風,好為接下來的求和找些底氣,沒想到竟造成這種局面。
君閒凝著蘭秀霆,將他的心思看得一清二楚,側身冷笑警告:“求和就要有個求和的樣子,真當我臨朝無人嗎?”
全勝的開局讓滿朝文武皆歡欣無比,蘭秀霆窺得臨朝的實力,定下和約時許多要求都未敢提,反倒是讓景王跟其他官員追加了不少款項,例如每年為臨朝提供優質戰馬、邊境百里內不得駐軍過萬等,為期百年,史稱“百年和約”。這合約讓蘭秀霆回遼後徹底失去了上位者的眷愛,比慘敗而歸的蘭秀龍還悽慘。
卷四 終卷
第36章 科舉忙
糙長鶯飛,正是考生入貢院的時候,往來的士子都帶著些興奮莫名。這可是朱厚洵登基後的第一次科舉,朱厚洵如今在朝中根基尚不穩,想必會通過這次科舉選用賢才。
青年公子玉冠束髮,閒散地踱步街頭,含笑望著臉上帶著莫名興奮的士子們,他身後跟著個長相討喜的少年,約莫十六七歲。他亦步亦趨地跟著那青年公子,不安分的腦袋左顧右盼,口中不滿地問道:“喂,張黑心,你不是說衛兄會過來的嗎?怎麼不見人影?”
他這樣喊這青年公子也是有緣故的,上次他問這傢伙怎麼起名字叫張俊,這傢伙來了句:這才對得起名副其實這詞兒。他拿這厚顏無恥的傢伙沒辦法,只能給他起個更名副其實的名字:黑心。
這也怪不得他滿心怨氣。當初他聽說這傢伙跟景王身邊的衛平疆一箭震懾遼國來使,冒著被他老爹徐東華徐大司馬大卸八塊的危險前去拜訪。
誰知這禁軍統領欺他年少,唆使他去教訓得罪過他的世家子弟,害他被老爹關了禁閉,整整三個月都不能踏出房門。——都得翻窗掀瓦趁夜越牆的。
不過一來二去的,兩人倒是熟絡了起來。他打心裡崇敬的另一個人平日裡自然是見不到的,唯有沾著禁軍統領的光才能見到護衛在攝政王左右的衛平疆,無他,攝政王不與人深交,只與宮中往來。若不是這禁軍統領手段了得,往往能想方設法讓攝政王主動出現,旁人還真的難得見上一面呢。
徐家小公子覷著身旁氣定神閒的青年公子,暗自猜測他是不是如傳言中喜歡高高在上的攝政王。照他的想法,花樓里的溫香軟玉可比男人硬邦邦的身板抱起來舒服得多了。
他連忙快步趕上:“黑心,不如改天我們去醉紅舫坐坐吧,聽說那裡來了幾個清倌兒,容貌不錯,我看你的院落冷清得緊,買兩個回去暖暖被也好。”
這徐家小公子話一出,便覺得背後有些生寒,但他打定主意要把誤入歧途的張大統領拉回正途,竟沒有察覺到對方黑黝黝的眸子裡充滿炙亮的興味,猶自以一副過來人的口吻勸誡道:“看看京里哪家的兒郎過了二十還沒有一兩房侍妾的!”他說得老氣橫秋,偏偏頂著張稚氣猶存的臉蛋,讓人聽得發笑。
君閒忍笑道:“我們的攝政王二十又三了,可還是潔身自好得很哪!”
徐家小公子皺皺眉,壓低聲調道:“這中間的門道你就不懂了,你知道我阿父今年六十有餘了,我才十多歲吧?”
君閒連連點頭,由衷地讚嘆:“徐大司馬老當益壯,實乃我輩之楷模。”
徐家小公子被他噎得沉默了半天,對上那雙清明得發亮的黑眸,才知又著了他的道。他狠狠地抹了抹臉,作出一副兇狠至極的模樣:“少說些不正經的,那是因為上頭那人的猜忌!我看你的脾性對我胃口才跟你說的,我阿父以前手握兵權,連睡覺都不安穩。若不是漸漸有人分去了手中的權利,指不定我就不會出生了。你不見朝中連我們徐家的人都很少,頂多有個靠著戰功在巡防營做個小頭目的徐江阿叔。”
君閒伸手捏捏他兩邊臉頰,對這個直來直往的徐家小公子也十分喜歡,也聽得出他話里的委屈和真摯。不過君閒黑眸一轉,笑著問:“你叫我黑心,那叫攝政王什麼?”
徐家小公子正對那多疑的皇家不滿至極,想也不想就脫口而出:“木頭!”說罷又覺得不解氣:“每回我要見衛兄,他都硬邦邦地擋了回來!!”看他這模樣肯定是吃了許多次閉門羹,誰讓攝政王做人那叫一個利落,除了公事,誰也別想在他那喝上一口茶。偏偏他跟朱厚洵相處得蜜裡調油,誰敢不買他的帳等於是找死。
這死板的拒絕連朱厚洵都看不過眼了,總要他多跟朝臣往來,近來甚至勸他納言老丞相的孫女為妃。想必朱厚洵也跟先王一樣,對不肯攬權的景王非常無奈。
君閒卻不管這些,笑得分外開懷:“木頭?殿下覺得這稱呼如何?”他緩緩回頭,只見景桓立在人來人往的大街上,清冷的眉宇仿佛已經忘了該如何歡笑,他身後自然是武藝了得的衛平疆,近兩年這小子對君閒的態度也有了些改變,雖然說不上崇敬,至少不再憎恨了。
徐家小公子聽到這一聲殿下便知道糟糕,一回身,果然見到了他朝思暮想的衛平疆。他卻不敢再逗留,一溜煙消失在街角:“景王殿下跟張大人又正事要辦,我先走了,免得阿父又責罵我!”心中大罵君閒又陰了他一回,他知道君閒肯定聽到了景王的腳步聲。
君閒仍舊含笑望著景桓:“這小子就是被他阿父慣壞了,殿下莫要與他計較才好。”
見君閒言笑晏晏,似乎他們是齊齊出來遊玩的,景桓微微恍惚,仿佛想起六年前他們佯作白衣士子,也是這樣張狂地走在貢院前。
當時甚至曾想過若他們就是十年同窗一同赴考的同伴,結交三兩志同道合的清流,為即將一展抱負而摩拳擦掌興奮不已,該是多麼的快意。偏偏他們都是一早就把這官場與宮廷看得那樣透徹,就只能像如今,即使相見也不得暢談。
君閒也不等他回神,便招呼他往貢院裡走,“陛下委任下官為今科考官之一,真是讓下官受寵若驚,若不是得知殿下會來坐鎮,下官就要託病不敢來了。”
面對知根知底的景桓,他倒是絲毫不隱藏自己常常稱病不出的罪狀。說起來若不是他在屢立功勞,早被堆積如山的彈劾奏疏拉下統領位置來了。
他一口一個下官,含笑的語氣卻還是如常,景桓知他心底必然沒幾分恭敬,卻也不惱怒,反而有幾分歡喜。他玩笑似地問道:“聽聞長天居來了批新的暖玉,君閒你要不要去挑上一兩件,說不定陛下派來的太醫太醫能把出其他脈象。”用玉藏在腋下能干擾脈象,當初他們交好時他就沒少見君閒用這招來糊弄人,自然也問得順口。
君閒聽到景桓喊他的名字,微微一怔,但他心緒極穩,很快又笑道:“聽聞陛下要為他的皇叔挑個王妃,我還不信,今日見殿下對長天居新到的玩意如此清楚,才是真正地信了。”眸中笑意不改,原該說出口的恭賀卻沒有順嘴講出,反而退後一步,請景桓先行:“殿下停在這貢院大門,會讓士子們瞎緊張的,還是先進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