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邊那樣想,淺見心裡似乎有什麼牽掛的東西。  已經充分感受到警察的調查以偶發事件為前提而進行的氛圍,也許不在現場的調查,不至於「偷工減料」,但有缺乏縝密調查的可能性。  也許說不必重新開始十二年前的不在犯罪現場調查,可是不管成功與否,現場調查是一切搜查的起點,動機與機會是支撐犯罪行為的兩大支柱。  淺見啟動了車子。他切實感到所有證據卻每時每刻陷入不可信的狀態。  4  淺見下午三時許回到了德島市。很少一直呆在社裡的德島新報的四宮,此時正一本正經地坐在編輯部里,並不是有什麼空暇,而是在專心迎候淺見的到來。  「從那以後你真忙乎呵!」在會客室雙方一落座,四宮就傾了傾身子開口說道,「如淺見君所言,包括第十堰在內,尋找原始記錄,可警方毫無從那個起點出發調查事件的跡象。這次仍然沒有重大發現。」  「但發現了證實那件事的資料!」  淺見將從棟方家借來的有關吉野河的資料展示給四宮看。看到一大袋關於第十堰問題的資料,四宮異常興奮。  「既然有這些佐證資料,警方將目標定在哪裡?」一邊那樣憤慨,一邊立即苦笑著說,「可是……」  「儘管那樣說,可是誰也沒有注意到那件事,所以也不能全怪警方。」  「當時即使看到了這些資料,也不可能看出事件的真相。只有現在,第十堰問題成為爭論熱點,所以我才會懷疑它與棟方的案子有關。」  「你這樣說是寬慰我嗎?你真是大好人。」  四宮低下頭,「呵呵呵」地笑著。  「首先關於動機,我想某種程度上已經弄清楚了。」淺見說,「從這個觀點出發,重新篩選相關的人物,並調查嫌疑人案發當時在何處做何事。」  「是啊,首先開始調查至今未見的棟方的同事們案發時在不在現場。」  不愧為四宮,很快領會了。  「都是十二年前的事情,要選定那樣的人還是相當困難的吧。」  「嗯,當然。有的住所變化了,其中說不定有的人已經死了。可是如果限定與棟方先生有關的人員,也許可以捕捉到線索。例如,將德南建設公司的職員名冊和縣土木工程部、建設省建設事務所的職員名冊弄到手。」  「範圍需要擴大到那些?」  「當然!這些資料只有官署會有的。與這沒有利害關係的人難以想像……」  四宮的目光集中起來,看起來仿佛孩子般的滑稽臉孔,突然僵住了一動也不動。  「是誰?」淺見迫不及待地催促。  「嗯,啊,是那樣……」  四宮躊躇片刻。即使對方是淺見,四宮作為大眾媒體的人,是否可以提出這個人名,覺得還是拿捏不准吧。  「是一個叫原澤的男子。叫原澤聰!是棟方君的好友,當時在建設省德島建設事務所工作,現在就職於德南建設公司,填補了棟方君死後留下的空缺。」  「哦,有那樣的人?」淺見十分驚訝。  「確實有,他現在擔任德南建設的董事。據說原澤氏加盟之後,德南建設參與公共事業的工程相當活躍。特別是參與了以前完全由別的公司承攬的吉野河的工程……」  四宮的臉色漸漸變得深沉起來。  「那麼說原澤是嫌疑犯……」  「決不會那樣簡單吧!」  淺見笑了。  四宮板著面孔嚴肅地說道:「當然我認為原澤氏不是直接的兇手,但從可能性這一點上來說,不更加可疑嗎?即使嫌疑犯也不奇怪,假如是他,棟方會放鬆警惕,更加易於接近。」  「可不是!」淺見也板著臉說道。  「是否嫌疑犯姑且不論,若當時在建設省,也許知道一些事件的背景。」  「不管怎樣,原澤氏當時從事什麼崗位,需探個明白。不僅原澤氏,凡是與棟方有關係的人員都要列個表。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就難了!」  四宮表情更為複雜。  「可是,淺見,這以後你打算怎麼做?」  「我先回旅館,然後調查從棟方家借來的磁帶,因為兩日後必須歸還。」  「磁帶,什麼磁帶?是竊聽還是什麼?」  「不,不是!沒有聽內容一點也不知道。如同剛才的資料一樣,淨是案發當時,警察調查剩下的東西。也許是複製音樂的帶子吧!」  「喔,那些也要調查嗎?」四宮欽佩似地說道。  「也許是徒勞,但我想試試!」  「那種『徒勞』不一樣重要嗎?如今年輕人不願意幹這『徒勞』的事情……哈哈哈,我那樣說,好像我已經上了年紀似的。那樣的活,淺見,你可以使用本社的磁帶錄音機,可以用五倍速度來聽。」  四宮當即走出房間,拿來了磁帶錄音機。他「因天快到黃昏想去海彥」而告辭,淺見一返回旅館,就立即開始聽磁帶。  磁帶錄音機是否五倍速不清楚,但好像有三倍的速度。如同四宮所言,錄音的內容聽得很清楚。磁帶幾乎都是音樂,而且古典作品居多,那也是棟方的愛好?CD碟片也都是古典音樂。磁帶有二十四盒,因放的磁帶總是音樂,連淺見都聽厭了。他開始想,並非本來就沒有信心,也許這真是徒勞的勞動。  5  用過晚餐,淺見繼續檢索磁帶。現在只剩下兩盒,當布拉姆斯①的交響樂第二號作品快速播放大約五分鐘時,突然音樂聲戛然而止,變成了雜音,顯然錄了什麼會話——  ①布拉姆斯(1833-1897)德國作曲家。  淺見將磁帶倒過來,從會話的起始聽起。會話是半途開始錄的,有點突然。或許在錄了會話內容的磁帶上,又錄了音樂?  「那麼我去!」這是一位年輕男人的聲音。錄音從這裡開始。  「啊,這樣的話就全靠你了。請代我向宮下先生問好!」——上了年紀的男人的嘶啞聲。  「明白了。我先走了!」  傳來年輕的男人走出了屋外的關門聲。  沉默片刻之後,響起了另外一個男人的聲音:  「派他去,太可惜了。」  「不,沒關係!況且他是一個死腦筋!可以不聽這樣的話。」  上了年紀的男子用威嚴的嘶啞的聲音說道。是德島口音還是關西口音,並不十分清楚,總之有濃重的鄉音。  「可是,聽說他是一個技術上十分優秀的人才!」一旁的男人操普通話大聲說。從談話的情形與磁帶的內容推測,好像是關於棟方崇的談話。由此推測,離開房間的年輕男人是棟方崇。  給人的感覺是,發出嘶啞聲音的男人人約六十歲左右,另外一人似乎相當年輕。  「優秀是優秀,但他不懂世故。認為世上萬物如同算術題加加減減一般簡單,換句話說,他好像計算機似的,只要輸入基礎數字,立即就會給出答案。吉野河洪澇泛濫時的流量計算,他瞬間就完成了。我們一點也不知道。小松所長、大學裡的老帥均大吃一驚。總之還很有說服力!派去的人還沒有一位這樣有用的人才。缺點只是太年輕點兒。」  嘶啞的聲音里充滿了切身感受。從他的嗓音讓人覺得他對「他」的「年輕」感到棘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