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況且,縱使技術多麼優秀,假如沒有工作,等於白白糟蹋好東西。現在對他來說也是體驗大型項目的千載難逢的機會。這事姑且不論,但這個項目必須儘早開始實現。現在經濟處於頂峰狀態,國庫充盈,財政方面也沒有什麼阻礙。可是,這樣的好景況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作為時間的選擇,現在可是最好的時機呢。」  「說是那麼說,可在這一段的聚會上有一種意見是對改造吉野河本身有疑問。」  「啊,那是今尾的爺爺吧?他是一個事事都要提自己意見的人。不說就受不了。他家世世代代都靠藍發財,換句話說是接受了吉野河洪水的恩惠,認為吉野河就應該發洪水!」  「哈哈哈,哪能……」  「不,這可不是玩笑。藍這種東西是由洪水帶來的天然客土培育起來的。由此可見,吉野河對德島的民眾來說不管是喜歡還是厭惡,可以說她既是苦難的根源,又是福祉的源泉。可是現代的我們,期盼吉野河總是帶來福祉,期盼她多姿多彩。這個項目好比是吉野河恩賜的禮物,這樣難得的恩惠,縣民全都應該喜歡吧?即使這樣,當要發生事情的時候,反對是避免不了的。那要憑覺悟,如何說服、撫慰他們與搞政治沒有兩樣。」  嘶啞的聲音一直喋喋不休,而且沒有想到在這裡突然說「今尾」的名字。從「用藍斂財」這句話來分析,所謂「今尾的爺爺」大概是脅町的今尾武治老人。  十二年前,今尾老人已經明確表示反對改造吉野河的意向。那種「改造」是否指第十堰問題姑且不論,總之推進派預感到反對派的存在而採取對策倒是確實的。  「問題是如何讓縣民認識改造吉野河的必要性呢?」另一個男人苦惱地說道。  「以前的數據一旦危險狀態來臨,因拿不出能夠簡單說服的決定性的數值,所以培養縣民的危機意識是十分困難的。」  「那種事情,只要稍微調整一下數字就行了。輸入計算機的數字,只要向上調高百分之二十,水就會從堤岸上溢出來。」  「那樣胡亂……」  「不是胡搞,也不是不負責任,這就是政治!」  「不,即使不使用這種政治性的策略,我們同樣確信改造是必要的。」  「這樣做,事情能夠順利進行,於己於人都有好處,不是說『撒謊也是一種不得已的權宜之計』嗎?」  「的確是那樣……呀,考慮考慮吧!我這就告辭了!」  「是嗎?辛苦你了。德島經濟界全仰仗你了,請多關照!」  兩人正出房間的聲音。最後偶爾聽到遠處的嘈雜聲,除此之外什麼聲音也聽不到了。淺見再次快放,一直到磁帶放完,都沒有發現會話之類的錄音。  6  這是一個不小的震動。如果這是棟方崇預備的磁帶,可以認為他事先料到會話的兩人會說如此不妥當的話題,或者至少抱有疑惑。只從場合、何種狀況來推測,總之,從在音樂磁帶下重複錄音來分析,在嘶啞聲音的男人說出「使用」之前,出於瞬間的判斷,才安放了磁帶。只要聽了這段會話,就可知道交給棟方的「基準數值」有可能做了大量竄改。既然要弄清這種疑惑,作為棟方當然要對依據基準數值描繪和提出改造計劃的藍圖產生牴觸。  淺見設身處地地想像當時棟方的立場。淺見不認為自己是一個充滿正義感的人,但那時的棟方比淺見還要單純,是一個埋頭鑽研技術的青年。當他知道自己被企業和官署所利用,像小丑一樣跳來跳去的時候,他就不願意惟命是從了。  棟方煩惱之極,就去看望上那賀町的父親,並想徵詢父親的主意。「干你認準的事情!」——父親的一句話,決定了他的命運。  淺見設想了事件的情節,不由得「唉」地嘆了口氣。  看了看時鐘,已經過了深夜一時。不過,當初設想也許能從磁帶的檢索中發現什麼線索,儘管是沒有任何把握的事情,終於在這個關鍵時刻,發現了目的的「證據」,應該說是一種幸運。  最後剩下的一盤,不過是音樂磁帶,淺見以正常速度放音,一邊聽著馬勒①的冗長的交響樂,一邊睡著了——  也①奧地利作曲家、指揮家(1860-1911),猶太裔。  翌日晨,淺見來到了德島新報,可四宮還未到報社上班。但編輯部的人一聽說淺見的名字,就說:「啊,是淺見先生啦!請讓他等一等!」  讓進會客室不久,四宮拭著汗出現了。  「有什麼發現嗎?」淺見一問,他就點頭說:「有、有!」  「淺見君你那裡怎麼樣?請講給聽聽!」  淺見讓他聽了磁帶,四宮比昨天見到資料時還要興奮,鼻尖上都滲出了汗水。  「這是個偉大的發現,簡直是一起陰謀!」  「你知道這兩人是誰嗎?」  「不,不知道!現在聽下來,除了小松這個名字,其他都不知道。小松當時任德島建設事務所所長。還出現了宮下的名字,同樣不知道是誰。可是,我想反覆聽幾遍,也許知道是誰吧。總之,一定是與棟方君有關係的人。」  四宮的目光投向天花板,稍作思考,就「有了、有了」地想起來了。  「這是有關人員的名單。我將十二年前當時的花名冊弄到手。這是建設省德島建設事務所的。這裡有小松所長的名字。另外一本是德南建設公司職員花名冊,這不是印製好的,而是有僱傭關係的資料編成的,不用說棟方君的名字列入其中。」  兩本花名冊複印之後攤在桌子上,擺在淺見的面前。  「德南建設姑且不談,建設省建設事務所的規模就格外龐大。」  淺見也被此事驚呆了。德島建設事務所的陣容是所長以下大約五十人。德島縣是一個不大的縣,如果都這樣,全國都道府縣建設事務所所有人員加起來,再加上建設省,就是一個龐大而驚人的數字。  建設省和縣裡竭盡全力想要推進河口堰工程,所以在當地儘管有「反對改造吉野河」的呼聲,最後仍然是要強硬推行的吧!  淺見將此事一說完,四宮說了聲「誠然!」。就咬住下嘴唇,成了一個「八」字形。  「日本所有地方,幾乎都存在類似的問題。如穴道湖的圍湖開墾工程、長良川河口堰、有明海泄水閘等等,可是不要以為國家的大規模工程就必定成功。儘管如此,也不能保證什麼不做就好,穴道湖的例子除外。譬如成田新機場建設,對國家來說沒有其它的選擇。即使犧牲日本的經濟發展與國際化,也要優先保護土地和環境——國民有這樣的共識就另當別論了。」  「是啊!」淺見點頭贊同。  「吉野河河口堰建設計劃說不定國家和縣裡的判斷是正確的。『保留第十堰』也許不過是單純的感傷主義。反之,改造計劃也許是受徹頭徹尾的經濟利益驅動,是破壞環境的肆虐之舉。」  「的確是這樣。贊成派和反對派包括我和大眾媒體,究竟哪一方對,沒有絕對的自信。只是清楚以下兩點,即如果推行改造工程,德島縣就能得到超過一千億日元的預算,或者吉野河的生態環境就會遭到無法挽回的破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