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頁
又這樣過去了兩年。她決心不再刻意地去見子忻。
她仍然去掃墓,仍然是清晨出發,午後方到。到時必然看見一把鮮黃的雛jú。
她仍然沒有碰到過子忻。
在這期間她又逃過兩次婚。最後一次她想嫁的人是一個溫和的古董商人,她的同行。有學問、人品好,在業界頗有口碑。可是就在成親的前一天,她還是逃掉了。
一想到在新婚之夜將要面對那個男人,恐懼再次攫住了她。她以為自己可以克服這種恐懼,隨著時日臨近,她卻像以往那樣坐立不安。漸漸地,情況越來越嚴重,她心緒煩亂、胸悶氣塞、徹夜難眠、心跳如狂。最後只好逃走了事。
唐蘅抱怨說,他白替她fèng了兩套絕美的嫁衣。
“做衣裳是要花心血的,拜託你認真一點好不好?”
那時唐蘅已回到了唐門。唐門雖離嘉慶不遠,以他懶散的性情,幾年也不見蘇風沂一次。只是每次聽說她的婚訊,便會遣人送來一套親手fèng制的婚服。
最後一次逃婚時蘇風沂無處可避,便逃到了唐門。她找到唐蘅時才驚奇地發現,唐蘅不僅成了親,而且已經是一位年輕的父親了!
“你一定想不到吧?”唐蘅親自下廚,給她做了一大桌菜。
“什麼時候可以見到你的夫人?”她拿眼在房中掃來掃去,尋找蛛絲馬跡。
“她帶著兒子到江邊散步去了,這就回來。”
她哦了一聲,有些激動。唐蘅都能改變,還有什麼不能改變的呢?
“你為什麼看上去一點也不高興?”見她一臉愁容,唐蘅問道。
“是你父親逼你成婚麼?”她小聲問。
“沒有的事。我自願的。”
“我不相信。”
“你看,她來了。”他指著門外。
順著他的手指她看見了一個身段絕美的女子,牽著個四五歲的男孩正款款地從月洞門外走了進來。等明白這個人就是沈輕禪的時候,她驚訝得連“恭喜”兩個字也忘了說。
“你想不到?”沈輕禪微笑,“阿蘅昨天還說,要我們躲起來,好好嚇你一跳呢。”
她神態自若,比往日更加豐滿白皙。而那男孩的皮膚卻有些黑,形貌與唐蘅大異。
“別誤會,他是傾葵的兒子。——阿蘅見我們母子二人孤單,便收留了我們。”
“反正我父親也盼著我成親,呵呵。”唐蘅淡笑,“一舉兩得。”
不知為什麼,一看見唐蘅,她忽然想起了子忻。
她一直拒絕承認自己想念他。然而想念不請自來,且卻越來越濃,越來越執著,以至於鷺川的忌日成了她一年中最盼望的一天。
她一定要見到那把雛jú,那一年才能過得安穩。
這種想法沒來由、很荒唐,卻開始日夜地折磨起她來。
第六年的忌日她提前一天趕到了青嶺。
墳地已被一片荒糙埋沒,狼跡縱橫,狐穴四布。她拿著把小鋤,跪在地上,認認真真地收拾起來:拔掉雜糙,清洗墓碑,拾回磚塊,將塌陷的墳頭重新磊起。然後,她點起香火,將一把鮮艷奪目的雛jú插進花瓶里。
她深深地懷念著一個人,同時又在等待另一個。直到死後,鷺川還在幫她。他的墓地,成了她唯一可能見到子忻的地方。
夏夜的山谷格外寧靜。她幕天席地,躺在墳邊。夜空星辰森冷,閃爍著孤獨光芒。到了夜半,能聽見蝙蝠從頭頂迅疾地掠過,在半空中打個急轉,沖向山崖。
她望著墳前香頭的三隻紅點,默默地祈禱。
從夜半等到清晨,又從清晨等到黃昏,樹林中的每一次響動都讓她激動。
等她明白過來,那只不過是風吹木葉的聲音。
沒有雛jú,也沒有子忻。
她以為他車馬不順,耽擱了。便到初安鎮找了家客棧一口氣住了十天。
每日清晨,她都在墳邊守候。
子忻還是沒有出現。
她在墳頭留下了一個牛皮小袋,裡面寫上自己的住址,請子忻見信後一定來找她。然後,她失魂落魄地回到了嘉慶。
接下的日子裡,她幻想夜半會突然聽見敲門聲。
敲門聲從未出現。
三個月過去了,沒有子忻的任何消息。
也許子忻收到了那封信,卻根本不想見她。也許他已在某地安家落戶,不再遊蕩。也許他已找了自己的所愛,娶妻生子……
也許,無數的也許。
……也許他出了什麼事,已經不在這世上了。
她開始生活在越來越多的可能當中,被無數的可能折磨著。
那一年格外漫長。
她開始拼命地吃東西,變得越來越胖。到了年終,所有衣服都不能穿了。
她埋首於生意,將自己弄得很忙碌。她掙了很多錢,又胡亂地花錢。
快到新年的時候,她決定不再想子忻這件事,打算將他永遠地忘掉。她不能讓這個根本找不到的人耽誤了自己,更不能讓這種沒有著落的思念憑空旋轉。
她還要生活,日子還要過下去,她的腦子不能時時出神,夜夜發脹。
忘掉他吧!如果鷺川能愛,她也能忘!
不是麼?她是個勇敢的女人,絕不會為無所寄託的情感耗盡此生。
下定決心之後,她感到一陣輕鬆。這是她一貫的作風,擺布不了一件事,她便擺布自己的腦子。想法總比生活更容易翻轉。為什麼一定要是子忻呢?他性情孤僻、脾氣古怪、身體孱弱、一窮二白。蘇家若是知道她嫁了這樣一個男人,不笑死她才怪!畢竟她也是名門的千金。她決定新年過後便去聯絡那位古董界的同行。逃婚之後那人居然大度地和她保持著君子之交,仍然時時來看望她,每個新年都送禮物。他們仍然是好友,在生意上仍然互有往來。記得有一次,為了一筆讓自己的小店生死存亡的買賣,她厚顏無恥地找過這個人,要他幫忙:“仁義不成生意在嘛!”
“你還肯嫁給我麼?”那人也不死心。
“不。”她斷然拒絕。
“好吧。”他長吁短嘆,還是盡力幫了她。
她一直覺得這人不壞,為了那一次,就更感激他了。
無論怕與不怕,她一定要再試一次。
下定決心之後,她給唐蘅寫了一封信,寒暄之後她請求他給自己再做一套嫁衣,因為這一年,她“一定要把自己嫁出去”,且向他保證這是他為她做的最後一次嫁衣。
接到信後,唐蘅突然跑來看她。
那是個大年初三。唐蘅說,他們有幾年不見,他得親自過來量一下她的尺寸。
她一向對唐蘅無所隱瞞,於是對他講了自己的煩惱。
聽了之後唐蘅問道:“你為什麼不去找他?”
“我怎麼知道他的下落?”
“你為什麼不來問我?”
她張口結舌:“你?……你知道?”
“我雖然不知道,但有一個人一定知道。”
“誰一定知道?”
“他父親。”
她這才知道子忻的父親就是慕容無風,聞名天下的神醫。雲夢谷富可敵國,他既是神醫的衣缽傳人,也這個家族唯一的繼承人。
聽到這個消息,她的心情由興奮轉成了沮喪。
她不願意知道他的身份,寧可相信自己愛著的那個人是個地地道道的江湖郎中。
“他是個地地道道的江湖郎中。”唐蘅道,“據我所知,除了江湖郎中,子忻沒幹過別的職業。”
“可是,我若去見他,他還會記得我麼?”蘇風沂嘆了口氣,“畢竟都過了六年了。”
“難說,”唐蘅一個勁兒地搖頭,“若是去年你去見他,只怕他還認得出來。你現在的樣子,就是我見了,也要認上半天。”
她苦笑著打量著自己。
鏡中的她胖了足足三圈,臉又大又圓,厚眼皮,雙下巴,走起路來氣喘吁吁,戴上圍裙活像一個廚房裡幹活的大嫂。
風雪中她來到神農鎮,卻怎麼也鼓不起勇氣進雲夢谷。
六年過去了,她與這個人毫無聯繫,不知生死。就算要見他,也找不到合適的理由。
何況,就算找到了子忻又該怎樣?嫁給他麼?逃了那麼多次婚之後,她能面對子忻麼?她能保證在嫁給他的那一天不再逃走麼?
還有,子忻還記得她麼?還會喜歡她麼?
畢竟,子忻從沒有說過自己喜歡她啊。
好吧,蘇風沂,你又自作多情了。她對自己暗笑。
所以,好不易來到雲夢谷的門口,她想了又想,對著大門長嘆一聲,吩咐車夫掉頭而去。
她在神農鎮裡隨便找了間客棧住了下來。在飯館裡吃飯時忽然想到,既然神醫慕容這麼有名,就在這鎮子裡打聽子忻的下落怕也不難。她叫住了小二,向他詢問。
“姑娘問的是慕容先生的公子啊,知道知道。以前他一直在外遊蕩,去年忽然受了傷,所以回谷住了半年。”
她這才知道這幾年子忻一直在西北丁將軍的手下做醫官。在一次戰事中左臂為流矢所傷,因軍中只有他一位大夫,醫務繁忙,無暇護理,致使創口炎症並發,延及全身。丁將軍見他病勢沉重,痊癒無望,便派一隊人馬千里迢迢將他送回了雲夢谷。雖在父親悉心的照料下漸漸康復,子忻的左臂卻因經脈受傷,治療延遲,留下遺症,至今舉動麻木,甚不靈便。據說,病前子忻一直用這隻手拿脈,受傷之後,他已無法替人手術。
“這位公子脾氣甚是古怪,自十六歲出谷做起了郎中,便從沒要過他父親一分錢,到現在也是這樣。”小二道。
“那他……還住在谷里麼?”
“身子一好就搬出來了。他住在另一個鎮子裡。你說怪不怪,他既不行醫,也不開館授徒。竟跑到寺廟裡以替人抄經為生。一千字才掙五個銅板,竟還抄得樂此不疲。那寺里的方丈說,他寫得一手清秀的靈飛小楷,交回去的稿子從無錯字。有一回有人發現他漏抄了一個字,便跟他說算了沒關係,補一個字在旁邊就可以了。他竟不依,將稿子討回來工工整整地重抄了一遍。連方丈都說,這樣的人打著燈籠也難找,給這麼少的工錢,還幹得這麼一絲不苟。”
“可是,這麼一點錢他夠生活麼?”腦子裡一浮出子忻那張蒼白頑固的臉,蘇風沂知道他就是這麼一個人——寧肯餓死也要將原則堅持到底——不禁急出一腦門的冷汗來。
她仍然去掃墓,仍然是清晨出發,午後方到。到時必然看見一把鮮黃的雛jú。
她仍然沒有碰到過子忻。
在這期間她又逃過兩次婚。最後一次她想嫁的人是一個溫和的古董商人,她的同行。有學問、人品好,在業界頗有口碑。可是就在成親的前一天,她還是逃掉了。
一想到在新婚之夜將要面對那個男人,恐懼再次攫住了她。她以為自己可以克服這種恐懼,隨著時日臨近,她卻像以往那樣坐立不安。漸漸地,情況越來越嚴重,她心緒煩亂、胸悶氣塞、徹夜難眠、心跳如狂。最後只好逃走了事。
唐蘅抱怨說,他白替她fèng了兩套絕美的嫁衣。
“做衣裳是要花心血的,拜託你認真一點好不好?”
那時唐蘅已回到了唐門。唐門雖離嘉慶不遠,以他懶散的性情,幾年也不見蘇風沂一次。只是每次聽說她的婚訊,便會遣人送來一套親手fèng制的婚服。
最後一次逃婚時蘇風沂無處可避,便逃到了唐門。她找到唐蘅時才驚奇地發現,唐蘅不僅成了親,而且已經是一位年輕的父親了!
“你一定想不到吧?”唐蘅親自下廚,給她做了一大桌菜。
“什麼時候可以見到你的夫人?”她拿眼在房中掃來掃去,尋找蛛絲馬跡。
“她帶著兒子到江邊散步去了,這就回來。”
她哦了一聲,有些激動。唐蘅都能改變,還有什麼不能改變的呢?
“你為什麼看上去一點也不高興?”見她一臉愁容,唐蘅問道。
“是你父親逼你成婚麼?”她小聲問。
“沒有的事。我自願的。”
“我不相信。”
“你看,她來了。”他指著門外。
順著他的手指她看見了一個身段絕美的女子,牽著個四五歲的男孩正款款地從月洞門外走了進來。等明白這個人就是沈輕禪的時候,她驚訝得連“恭喜”兩個字也忘了說。
“你想不到?”沈輕禪微笑,“阿蘅昨天還說,要我們躲起來,好好嚇你一跳呢。”
她神態自若,比往日更加豐滿白皙。而那男孩的皮膚卻有些黑,形貌與唐蘅大異。
“別誤會,他是傾葵的兒子。——阿蘅見我們母子二人孤單,便收留了我們。”
“反正我父親也盼著我成親,呵呵。”唐蘅淡笑,“一舉兩得。”
不知為什麼,一看見唐蘅,她忽然想起了子忻。
她一直拒絕承認自己想念他。然而想念不請自來,且卻越來越濃,越來越執著,以至於鷺川的忌日成了她一年中最盼望的一天。
她一定要見到那把雛jú,那一年才能過得安穩。
這種想法沒來由、很荒唐,卻開始日夜地折磨起她來。
第六年的忌日她提前一天趕到了青嶺。
墳地已被一片荒糙埋沒,狼跡縱橫,狐穴四布。她拿著把小鋤,跪在地上,認認真真地收拾起來:拔掉雜糙,清洗墓碑,拾回磚塊,將塌陷的墳頭重新磊起。然後,她點起香火,將一把鮮艷奪目的雛jú插進花瓶里。
她深深地懷念著一個人,同時又在等待另一個。直到死後,鷺川還在幫她。他的墓地,成了她唯一可能見到子忻的地方。
夏夜的山谷格外寧靜。她幕天席地,躺在墳邊。夜空星辰森冷,閃爍著孤獨光芒。到了夜半,能聽見蝙蝠從頭頂迅疾地掠過,在半空中打個急轉,沖向山崖。
她望著墳前香頭的三隻紅點,默默地祈禱。
從夜半等到清晨,又從清晨等到黃昏,樹林中的每一次響動都讓她激動。
等她明白過來,那只不過是風吹木葉的聲音。
沒有雛jú,也沒有子忻。
她以為他車馬不順,耽擱了。便到初安鎮找了家客棧一口氣住了十天。
每日清晨,她都在墳邊守候。
子忻還是沒有出現。
她在墳頭留下了一個牛皮小袋,裡面寫上自己的住址,請子忻見信後一定來找她。然後,她失魂落魄地回到了嘉慶。
接下的日子裡,她幻想夜半會突然聽見敲門聲。
敲門聲從未出現。
三個月過去了,沒有子忻的任何消息。
也許子忻收到了那封信,卻根本不想見她。也許他已在某地安家落戶,不再遊蕩。也許他已找了自己的所愛,娶妻生子……
也許,無數的也許。
……也許他出了什麼事,已經不在這世上了。
她開始生活在越來越多的可能當中,被無數的可能折磨著。
那一年格外漫長。
她開始拼命地吃東西,變得越來越胖。到了年終,所有衣服都不能穿了。
她埋首於生意,將自己弄得很忙碌。她掙了很多錢,又胡亂地花錢。
快到新年的時候,她決定不再想子忻這件事,打算將他永遠地忘掉。她不能讓這個根本找不到的人耽誤了自己,更不能讓這種沒有著落的思念憑空旋轉。
她還要生活,日子還要過下去,她的腦子不能時時出神,夜夜發脹。
忘掉他吧!如果鷺川能愛,她也能忘!
不是麼?她是個勇敢的女人,絕不會為無所寄託的情感耗盡此生。
下定決心之後,她感到一陣輕鬆。這是她一貫的作風,擺布不了一件事,她便擺布自己的腦子。想法總比生活更容易翻轉。為什麼一定要是子忻呢?他性情孤僻、脾氣古怪、身體孱弱、一窮二白。蘇家若是知道她嫁了這樣一個男人,不笑死她才怪!畢竟她也是名門的千金。她決定新年過後便去聯絡那位古董界的同行。逃婚之後那人居然大度地和她保持著君子之交,仍然時時來看望她,每個新年都送禮物。他們仍然是好友,在生意上仍然互有往來。記得有一次,為了一筆讓自己的小店生死存亡的買賣,她厚顏無恥地找過這個人,要他幫忙:“仁義不成生意在嘛!”
“你還肯嫁給我麼?”那人也不死心。
“不。”她斷然拒絕。
“好吧。”他長吁短嘆,還是盡力幫了她。
她一直覺得這人不壞,為了那一次,就更感激他了。
無論怕與不怕,她一定要再試一次。
下定決心之後,她給唐蘅寫了一封信,寒暄之後她請求他給自己再做一套嫁衣,因為這一年,她“一定要把自己嫁出去”,且向他保證這是他為她做的最後一次嫁衣。
接到信後,唐蘅突然跑來看她。
那是個大年初三。唐蘅說,他們有幾年不見,他得親自過來量一下她的尺寸。
她一向對唐蘅無所隱瞞,於是對他講了自己的煩惱。
聽了之後唐蘅問道:“你為什麼不去找他?”
“我怎麼知道他的下落?”
“你為什麼不來問我?”
她張口結舌:“你?……你知道?”
“我雖然不知道,但有一個人一定知道。”
“誰一定知道?”
“他父親。”
她這才知道子忻的父親就是慕容無風,聞名天下的神醫。雲夢谷富可敵國,他既是神醫的衣缽傳人,也這個家族唯一的繼承人。
聽到這個消息,她的心情由興奮轉成了沮喪。
她不願意知道他的身份,寧可相信自己愛著的那個人是個地地道道的江湖郎中。
“他是個地地道道的江湖郎中。”唐蘅道,“據我所知,除了江湖郎中,子忻沒幹過別的職業。”
“可是,我若去見他,他還會記得我麼?”蘇風沂嘆了口氣,“畢竟都過了六年了。”
“難說,”唐蘅一個勁兒地搖頭,“若是去年你去見他,只怕他還認得出來。你現在的樣子,就是我見了,也要認上半天。”
她苦笑著打量著自己。
鏡中的她胖了足足三圈,臉又大又圓,厚眼皮,雙下巴,走起路來氣喘吁吁,戴上圍裙活像一個廚房裡幹活的大嫂。
風雪中她來到神農鎮,卻怎麼也鼓不起勇氣進雲夢谷。
六年過去了,她與這個人毫無聯繫,不知生死。就算要見他,也找不到合適的理由。
何況,就算找到了子忻又該怎樣?嫁給他麼?逃了那麼多次婚之後,她能面對子忻麼?她能保證在嫁給他的那一天不再逃走麼?
還有,子忻還記得她麼?還會喜歡她麼?
畢竟,子忻從沒有說過自己喜歡她啊。
好吧,蘇風沂,你又自作多情了。她對自己暗笑。
所以,好不易來到雲夢谷的門口,她想了又想,對著大門長嘆一聲,吩咐車夫掉頭而去。
她在神農鎮裡隨便找了間客棧住了下來。在飯館裡吃飯時忽然想到,既然神醫慕容這麼有名,就在這鎮子裡打聽子忻的下落怕也不難。她叫住了小二,向他詢問。
“姑娘問的是慕容先生的公子啊,知道知道。以前他一直在外遊蕩,去年忽然受了傷,所以回谷住了半年。”
她這才知道這幾年子忻一直在西北丁將軍的手下做醫官。在一次戰事中左臂為流矢所傷,因軍中只有他一位大夫,醫務繁忙,無暇護理,致使創口炎症並發,延及全身。丁將軍見他病勢沉重,痊癒無望,便派一隊人馬千里迢迢將他送回了雲夢谷。雖在父親悉心的照料下漸漸康復,子忻的左臂卻因經脈受傷,治療延遲,留下遺症,至今舉動麻木,甚不靈便。據說,病前子忻一直用這隻手拿脈,受傷之後,他已無法替人手術。
“這位公子脾氣甚是古怪,自十六歲出谷做起了郎中,便從沒要過他父親一分錢,到現在也是這樣。”小二道。
“那他……還住在谷里麼?”
“身子一好就搬出來了。他住在另一個鎮子裡。你說怪不怪,他既不行醫,也不開館授徒。竟跑到寺廟裡以替人抄經為生。一千字才掙五個銅板,竟還抄得樂此不疲。那寺里的方丈說,他寫得一手清秀的靈飛小楷,交回去的稿子從無錯字。有一回有人發現他漏抄了一個字,便跟他說算了沒關係,補一個字在旁邊就可以了。他竟不依,將稿子討回來工工整整地重抄了一遍。連方丈都說,這樣的人打著燈籠也難找,給這麼少的工錢,還幹得這麼一絲不苟。”
“可是,這麼一點錢他夠生活麼?”腦子裡一浮出子忻那張蒼白頑固的臉,蘇風沂知道他就是這麼一個人——寧肯餓死也要將原則堅持到底——不禁急出一腦門的冷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