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頁
連搜三天,只差刮地三尺,依然不見阮碧,韓王暗暗稱奇,卻也無可奈何。他哪知道,當晚阮碧從南面水門出城了——敢在三更半夜為她 偷開水門的自然是晉王留在京城裡的心腹。
八月二十一日,潞州前線的皇帝得知韓王叛逆,京畿落入他手裡,吐血三口。原就氣血兩虧,一直不曾康復,中流失後箭傷發復,又加入思慮過重,內困外憂之下,一宿頭髮半白。精神越發睏倦,每日纏綿床榻,昏睡多於清醒。
兵部侍郎建議退守關中,據潼關天險,等待晉王回援以及各地的勤王之師。皇帝採納,於八月二十五日,由五萬禁軍衛護,撤入關中,駐紮渭南,急詔路南府守臣盡起軍民勤王。北戎敵軍尚被阻隔在潞州,追趕不及,皇帝方才緩過一口氣來,開衙辦公,下詔各州守將勤王,同時發檄文聲討韓王。
而潞州前線的一干將士見黃色真龍旗撤走,知道皇帝已經走了,哪裡想到他是退守關中,伺機反撲,只想到他是貪生怕死逃走了。本來就吃了敗仗,士氣低迷,這下子更是絕望了,很多兵卒連夜逃走,十去其五。
八月末,潞州失守,大軍被打散,一潰千里。殘部退守孟州和衛州,禁軍僅餘八萬,河東軍僅餘二萬。
牆倒眾人推,邊陲小國見大周遭難,也趁火打劫。吐蕃茂威、稱臣兩部、高麗都在邊境挑釁,擄奪財物,屠殺百姓。一時邊患四起,戰報頻傳,很多州府還不知道京畿落入韓王手裡,戰報等都送回了京城。
皇帝發出的討韓檄文由專人送回京城,在城門下大聲誦讀,守衛城門的很多禁軍方知皇帝未死,人心浮動,鼓譟不已。當夜,京城發生暴動,支持皇帝的禁軍與韓王手下廝殺不已,到凌晨,有人打開南面水門和城門,阮馳率領一千精銳帶著太后、謝貴妃等嬪妃倉促登船,從南面水門出京,直下昇州(南京)。很多達官貴人、平頭百姓也趁機攜家帶口逃出城去。
城門和水門僅開半個時辰,被韓王手下再度關上。只是太后乘坐的船隻扯滿風帆,一去千里,無法追趕。
時值金秋,秋風颯颯,運河兩岸的糙木未染盡秋霜,也為沾染戰火,黃葉滿樹,如同春日黃花初發,景致無限。只是太后和嬪妃們哪裡有什麼心思欣賞,憂心重重,精神鬱郁。到泗州,體弱多病的大皇子受不了行程奔波,病發而亡。更是一船哀啼,兩岸聞者無不動容。
九月初,薊奴里親率十萬人馬進攻孟州,日夜不斷攻城,三天後城破,孟州守將死節。北戎入城裡燒殺擄掠,十室九空。附近百姓深怕受鐵蹄蹂躪,紛紛收拾細軟往南面逃難。因此,往南方的官道上全是難民,車馬首尾相接,臃阻不堪,幾次斷路。
薊奴里攻克孟州後,以此為中帳大營,修傷整肅,同時等待北戎的北路軍。
韓王親赴孟州,與薊奴里談判,願意稱臣歲幣。
北戎眾部都認為不必理會他,攻占大周京城,先奪取淮水以北的土地,以此為據,備戰兩年,再南下吞併整個大周。不過薊奴里認為,大周根基未壞,這回之所以能夠長驅直入,一是大周以為北戎內亂,無暇他顧,麻痹大意,邊防不嚴,二是晉王遠征交趾國,帶走一半禁軍,三是大周名將凋零,庸官當道。四是韓王出其不意,奪取京城,斷皇帝後方退路,致使軍心動盪。 王回援,各地州府勤王之師匯聚,必將是一場拉鋸戰。北戎孤軍深入,恐怕不能長久占有淮水北方一帶。因此,需要設立一個偽朝延,以漢制漢,牽制各州府兵力。
九月初十,薊奴里與韓王達成協議。
韓王返回京城,偽造宣宗皇帝立柴昊(五皇子)為帝的遺詔,和討伐柴罡(日字下面一個正字)的檄文一起發送各個州府,並聲明北戎是友邦,南下是為了匡扶柴氏宗室的正統。這一招頗唬住了一些州府官員,他們搞不清楚內幕,擔心這是一場內部奪嫡的是滅盡三族。於是採取觀望態度一一固寧城門,不襲擊北戎軍,也不發兵勤王。
不過,趙王不堪壓力,也不願意受韓王擺布,自縊身亡。隨後韓王又立康王(七皇子)為帝,以林淑妃(天音真人)為太后。
九月十五日,皇帝終於接到晉王輾轉數地的來信,信上說,廣州、湖南兩地各州府廂軍留守邊界,繼續迎擊交趾國。他則於八月二十二日率領十萬輕騎由陸路回京,二十萬步兵並輜重乘船從水路北上。
同日,北戎的北路軍也終於趕到孟州匯合,薊奴里以孟州為大本營調兵遣將。
考慮到晉王遠征交趾的三十萬禁軍,有十萬騎兵,二十萬步兵,騎兵多半從陸路回援,而步兵要想儘快回援,只能從水路。於是決定仍然兵分三路,西路攻打潼關,攔截大周西北一帶州府趕來勤王的兵馬,並伺機進攻渭南。中路攻打昌穎、陳州,攔截從中部趕來勤王的兵馬。北路攻打宿州、濠州、泗州、揚州,截斷水路,阻攔遠征交趾大軍的回援。
總而言之,要封鎖整條淮河,讓皇帝困在潼關,讓勤王之師不能過淮河。
九月十八日,趁著夜色,六萬北路軍悄無聲息地將宿州圍個水泄不通,另外五萬直奔泗州。
岸,一夜霜降。
第31章 濠州圍城
敦律賀騎馬站在山坡上,看著不遠處灰撲撲的宿州城。
昨晚落了霜,宿州城外的平原滿地銀白,因此越發顯得宿州城的肅穆沉重,一股撲面而來的蕭殺氣息。宿州城並不大,只因為處於淮河之北汴水之西,當南北衝要,可扼淮控汴,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所以城池修得異常堅固,護城壕也是深不可測。
審視良久,敦律賀感慨地說:“漢人果真變態,就知道高築牆深挖溝,然後躲在城裡做縮頭烏龜。”
梅達嘿嘿笑著,說:“將軍不必擔心,最高的牆最深的溝也難不住咱們。”
敦律賀斜睨他一眼,口氣不善地問:“梅參將已有良策?”
梅達知道他對自己心懷不滿,一是怪罪自己沒有照看好敦律耶,令他莫名其妙喪了命。二1認為薊奴里安插自己到北路軍當參將是為了監視他。想起北路軍從孟州出發時,薊奴里曾諄諄告誡要以大局為重,便按捺著心裡的不慡,說:“是有良策,卻不是我想出來的,而是汗王想出來的。”話剛說完,只聽敦律賀幾不可聞地輕哼一聲,拍拍馬屁股就往前走。
梅達眉頭微皺,敦律賀雖是敦律耶的同胞兄弟,品性卻相差甚遠,難怪薊奴里私下叮囑自己:“敦律賀勇武有餘,智謀不足,為人又剛愎自用,你且給我盯緊些,別讓他胡來。”
想了想,拍馬追上,耐著性子說:“我與敦律將軍出使周國時,汗王吩咐我們多多結交權貴,了解各州府官員稟性。宿州守將精通文武韜略,剛正不阿。十分難纏。不過副將卻好色貪財,兩人素來不和。前些日子咱們已經送了個女細作到副將家裡……”
敦律賀又是輕哼一聲,不置可否。
梅達不快。大喝一聲:“將軍。”
敦律賀撥轉馬頭,冷冷地看著他。
梅達看著他酷似敦律耶的面孔,想起他的死。到底有自己疏忽的原因,怒氣頓消。好聲好氣地說:“將軍,當務之急是奪取宿州,完成汗王南下大業。無論我與將軍有何恩怨,都請暫時擱置。待大事了結,將軍要如何發落我,儘管劃下道來,我梅達若是皺一下眉。便不配做雄鷹的後人。”最後一句說的鏗鏘有力。
北戎人崇拜雄鷹,自稱雄鷹之後,因此,不配做雄鷹的後人這句話是極重的誓言。敦律賀心裡一震,神色卻依然傲慢冷淡。“梅參將,你想多了,我只是在想漢人素來狡詐,美人計是否有用。”
梅達知道他聽進去了,暗吁一口氣說:“便是沒有用,以將軍的勇武智謀。以咱們北戎將士的剽悍,也定能踏平宿州城。”
這個馬屁拍得響亮,敦律賀臉色稍霽,扭頭看著高大威嚴的宿州城。心裡驀然生起萬丈豪情。
到傍晚,二千座拋石車架好,二十米高的土台夯好,幾十萬石彈也準備妥當,敦律賀拔出長劍發出進攻的信號,頓時鼓聲大作。二千座投石車同時開動,幾千架床弩齊發,天空石彈如雨,弩箭如星。但是宿州城的堅固也不是浪得虛名的,整整一夜的炮轟,也只是損壞一些垛牆,二十米厚的城牆依然堅挺。
凌晨,敦律賀叫人擊鉦收兵。
清點傷亡人數,調整隊伍後又開始強攻猛打。
到傍晚,宿州城牆依然安好,反擊也井井有條。一日一夜未睡的敦律賀不免有點煩躁,罵罵咧咧個不停。時間緊迫,必須在晉王回援之前拿下宿州城,令其成為北路軍大營,控制淮水汴水,同時扼制京畿地區——雖說與韓王有盟約,但是國家之間,利益至上,誰也不敢保證他一直臣服,萬一某天撕毀條約,十萬北路軍的後路便被截斷了。
梅達心裡也著急,不過還是溫言勸說:“將軍,漢人的城池向來易守難攻,宿州城又是出名的堅固,想來要費些時間,你且去休息片刻,我盯著就是。”
敦律賀略作思忖,也知道他說的在理,點點頭,正想回大帳休息。忽見一個斥候騎馬跑過來,大聲說:“報告將軍,游擊將軍率領的三千騎兵在盧令鎮伏擊濠州軍,殺敵八百,俘敵三百。我軍死一百人,傷二百人。敵軍殘部逃至淮河,因無船過河,往西邊亳州潰逃。”
敦律賀精神一振,說:“好,告訴敦律成雄,速度過淮河,扼守濠州北部隘口,絕不能讓濠州軍回到濠州。”
“ 。”斥候響亮地答應一聲,撥轉馬頭跑了。
梅達堆起一臉笑容,佯裝佩服地說:“將軍神機妙算,濠州軍果然來救援宿州。”其實這根本談不上神機妙算,但凡懂點軍事的人都能想到,宿州地位獨特,周邊各州府知道北戎攻打宿州,自然會派人救援,其中濠州兵馬最盛,而盧嶺鎮又是濠州到宿州的必經之地,在此埋伏,事半功倍。
敦律賀得意地說:“聽說濠州都總管是柴曦從前的侍衛長,沒想到這般蠢笨,連他主子的半分都沒有學到。”他哪知道,餘慶也預料到了,是手下騎兵指揮使大意了。敦律成雄有意放他們先過盧嶺鎮,他們以為沒有伏擊,沒等步兵就繼續前進。結果後面的步兵被北戎的三千鐵騎沖得七零八落,潰不成軍。
“濠州軍精銳盡去,待咱們攻占宿州,大概不用費力氣就可以占取濠州城了。”
“正 。”敦律賀躊躇滿志地看著宿州城,“攻下宿州、濠州、泗州,三州連成鐵三角,便是柴曦回來,又能如何?”想了想,大喝一聲說,“來人,傳令,準備好攻城車。”攻城車裝有輪子,與城牆等高,內可以藏八十人,向來登城戰時使用。
八月二十一日,潞州前線的皇帝得知韓王叛逆,京畿落入他手裡,吐血三口。原就氣血兩虧,一直不曾康復,中流失後箭傷發復,又加入思慮過重,內困外憂之下,一宿頭髮半白。精神越發睏倦,每日纏綿床榻,昏睡多於清醒。
兵部侍郎建議退守關中,據潼關天險,等待晉王回援以及各地的勤王之師。皇帝採納,於八月二十五日,由五萬禁軍衛護,撤入關中,駐紮渭南,急詔路南府守臣盡起軍民勤王。北戎敵軍尚被阻隔在潞州,追趕不及,皇帝方才緩過一口氣來,開衙辦公,下詔各州守將勤王,同時發檄文聲討韓王。
而潞州前線的一干將士見黃色真龍旗撤走,知道皇帝已經走了,哪裡想到他是退守關中,伺機反撲,只想到他是貪生怕死逃走了。本來就吃了敗仗,士氣低迷,這下子更是絕望了,很多兵卒連夜逃走,十去其五。
八月末,潞州失守,大軍被打散,一潰千里。殘部退守孟州和衛州,禁軍僅餘八萬,河東軍僅餘二萬。
牆倒眾人推,邊陲小國見大周遭難,也趁火打劫。吐蕃茂威、稱臣兩部、高麗都在邊境挑釁,擄奪財物,屠殺百姓。一時邊患四起,戰報頻傳,很多州府還不知道京畿落入韓王手裡,戰報等都送回了京城。
皇帝發出的討韓檄文由專人送回京城,在城門下大聲誦讀,守衛城門的很多禁軍方知皇帝未死,人心浮動,鼓譟不已。當夜,京城發生暴動,支持皇帝的禁軍與韓王手下廝殺不已,到凌晨,有人打開南面水門和城門,阮馳率領一千精銳帶著太后、謝貴妃等嬪妃倉促登船,從南面水門出京,直下昇州(南京)。很多達官貴人、平頭百姓也趁機攜家帶口逃出城去。
城門和水門僅開半個時辰,被韓王手下再度關上。只是太后乘坐的船隻扯滿風帆,一去千里,無法追趕。
時值金秋,秋風颯颯,運河兩岸的糙木未染盡秋霜,也為沾染戰火,黃葉滿樹,如同春日黃花初發,景致無限。只是太后和嬪妃們哪裡有什麼心思欣賞,憂心重重,精神鬱郁。到泗州,體弱多病的大皇子受不了行程奔波,病發而亡。更是一船哀啼,兩岸聞者無不動容。
九月初,薊奴里親率十萬人馬進攻孟州,日夜不斷攻城,三天後城破,孟州守將死節。北戎入城裡燒殺擄掠,十室九空。附近百姓深怕受鐵蹄蹂躪,紛紛收拾細軟往南面逃難。因此,往南方的官道上全是難民,車馬首尾相接,臃阻不堪,幾次斷路。
薊奴里攻克孟州後,以此為中帳大營,修傷整肅,同時等待北戎的北路軍。
韓王親赴孟州,與薊奴里談判,願意稱臣歲幣。
北戎眾部都認為不必理會他,攻占大周京城,先奪取淮水以北的土地,以此為據,備戰兩年,再南下吞併整個大周。不過薊奴里認為,大周根基未壞,這回之所以能夠長驅直入,一是大周以為北戎內亂,無暇他顧,麻痹大意,邊防不嚴,二是晉王遠征交趾國,帶走一半禁軍,三是大周名將凋零,庸官當道。四是韓王出其不意,奪取京城,斷皇帝後方退路,致使軍心動盪。 王回援,各地州府勤王之師匯聚,必將是一場拉鋸戰。北戎孤軍深入,恐怕不能長久占有淮水北方一帶。因此,需要設立一個偽朝延,以漢制漢,牽制各州府兵力。
九月初十,薊奴里與韓王達成協議。
韓王返回京城,偽造宣宗皇帝立柴昊(五皇子)為帝的遺詔,和討伐柴罡(日字下面一個正字)的檄文一起發送各個州府,並聲明北戎是友邦,南下是為了匡扶柴氏宗室的正統。這一招頗唬住了一些州府官員,他們搞不清楚內幕,擔心這是一場內部奪嫡的是滅盡三族。於是採取觀望態度一一固寧城門,不襲擊北戎軍,也不發兵勤王。
不過,趙王不堪壓力,也不願意受韓王擺布,自縊身亡。隨後韓王又立康王(七皇子)為帝,以林淑妃(天音真人)為太后。
九月十五日,皇帝終於接到晉王輾轉數地的來信,信上說,廣州、湖南兩地各州府廂軍留守邊界,繼續迎擊交趾國。他則於八月二十二日率領十萬輕騎由陸路回京,二十萬步兵並輜重乘船從水路北上。
同日,北戎的北路軍也終於趕到孟州匯合,薊奴里以孟州為大本營調兵遣將。
考慮到晉王遠征交趾的三十萬禁軍,有十萬騎兵,二十萬步兵,騎兵多半從陸路回援,而步兵要想儘快回援,只能從水路。於是決定仍然兵分三路,西路攻打潼關,攔截大周西北一帶州府趕來勤王的兵馬,並伺機進攻渭南。中路攻打昌穎、陳州,攔截從中部趕來勤王的兵馬。北路攻打宿州、濠州、泗州、揚州,截斷水路,阻攔遠征交趾大軍的回援。
總而言之,要封鎖整條淮河,讓皇帝困在潼關,讓勤王之師不能過淮河。
九月十八日,趁著夜色,六萬北路軍悄無聲息地將宿州圍個水泄不通,另外五萬直奔泗州。
岸,一夜霜降。
第31章 濠州圍城
敦律賀騎馬站在山坡上,看著不遠處灰撲撲的宿州城。
昨晚落了霜,宿州城外的平原滿地銀白,因此越發顯得宿州城的肅穆沉重,一股撲面而來的蕭殺氣息。宿州城並不大,只因為處於淮河之北汴水之西,當南北衝要,可扼淮控汴,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所以城池修得異常堅固,護城壕也是深不可測。
審視良久,敦律賀感慨地說:“漢人果真變態,就知道高築牆深挖溝,然後躲在城裡做縮頭烏龜。”
梅達嘿嘿笑著,說:“將軍不必擔心,最高的牆最深的溝也難不住咱們。”
敦律賀斜睨他一眼,口氣不善地問:“梅參將已有良策?”
梅達知道他對自己心懷不滿,一是怪罪自己沒有照看好敦律耶,令他莫名其妙喪了命。二1認為薊奴里安插自己到北路軍當參將是為了監視他。想起北路軍從孟州出發時,薊奴里曾諄諄告誡要以大局為重,便按捺著心裡的不慡,說:“是有良策,卻不是我想出來的,而是汗王想出來的。”話剛說完,只聽敦律賀幾不可聞地輕哼一聲,拍拍馬屁股就往前走。
梅達眉頭微皺,敦律賀雖是敦律耶的同胞兄弟,品性卻相差甚遠,難怪薊奴里私下叮囑自己:“敦律賀勇武有餘,智謀不足,為人又剛愎自用,你且給我盯緊些,別讓他胡來。”
想了想,拍馬追上,耐著性子說:“我與敦律將軍出使周國時,汗王吩咐我們多多結交權貴,了解各州府官員稟性。宿州守將精通文武韜略,剛正不阿。十分難纏。不過副將卻好色貪財,兩人素來不和。前些日子咱們已經送了個女細作到副將家裡……”
敦律賀又是輕哼一聲,不置可否。
梅達不快。大喝一聲:“將軍。”
敦律賀撥轉馬頭,冷冷地看著他。
梅達看著他酷似敦律耶的面孔,想起他的死。到底有自己疏忽的原因,怒氣頓消。好聲好氣地說:“將軍,當務之急是奪取宿州,完成汗王南下大業。無論我與將軍有何恩怨,都請暫時擱置。待大事了結,將軍要如何發落我,儘管劃下道來,我梅達若是皺一下眉。便不配做雄鷹的後人。”最後一句說的鏗鏘有力。
北戎人崇拜雄鷹,自稱雄鷹之後,因此,不配做雄鷹的後人這句話是極重的誓言。敦律賀心裡一震,神色卻依然傲慢冷淡。“梅參將,你想多了,我只是在想漢人素來狡詐,美人計是否有用。”
梅達知道他聽進去了,暗吁一口氣說:“便是沒有用,以將軍的勇武智謀。以咱們北戎將士的剽悍,也定能踏平宿州城。”
這個馬屁拍得響亮,敦律賀臉色稍霽,扭頭看著高大威嚴的宿州城。心裡驀然生起萬丈豪情。
到傍晚,二千座拋石車架好,二十米高的土台夯好,幾十萬石彈也準備妥當,敦律賀拔出長劍發出進攻的信號,頓時鼓聲大作。二千座投石車同時開動,幾千架床弩齊發,天空石彈如雨,弩箭如星。但是宿州城的堅固也不是浪得虛名的,整整一夜的炮轟,也只是損壞一些垛牆,二十米厚的城牆依然堅挺。
凌晨,敦律賀叫人擊鉦收兵。
清點傷亡人數,調整隊伍後又開始強攻猛打。
到傍晚,宿州城牆依然安好,反擊也井井有條。一日一夜未睡的敦律賀不免有點煩躁,罵罵咧咧個不停。時間緊迫,必須在晉王回援之前拿下宿州城,令其成為北路軍大營,控制淮水汴水,同時扼制京畿地區——雖說與韓王有盟約,但是國家之間,利益至上,誰也不敢保證他一直臣服,萬一某天撕毀條約,十萬北路軍的後路便被截斷了。
梅達心裡也著急,不過還是溫言勸說:“將軍,漢人的城池向來易守難攻,宿州城又是出名的堅固,想來要費些時間,你且去休息片刻,我盯著就是。”
敦律賀略作思忖,也知道他說的在理,點點頭,正想回大帳休息。忽見一個斥候騎馬跑過來,大聲說:“報告將軍,游擊將軍率領的三千騎兵在盧令鎮伏擊濠州軍,殺敵八百,俘敵三百。我軍死一百人,傷二百人。敵軍殘部逃至淮河,因無船過河,往西邊亳州潰逃。”
敦律賀精神一振,說:“好,告訴敦律成雄,速度過淮河,扼守濠州北部隘口,絕不能讓濠州軍回到濠州。”
“ 。”斥候響亮地答應一聲,撥轉馬頭跑了。
梅達堆起一臉笑容,佯裝佩服地說:“將軍神機妙算,濠州軍果然來救援宿州。”其實這根本談不上神機妙算,但凡懂點軍事的人都能想到,宿州地位獨特,周邊各州府知道北戎攻打宿州,自然會派人救援,其中濠州兵馬最盛,而盧嶺鎮又是濠州到宿州的必經之地,在此埋伏,事半功倍。
敦律賀得意地說:“聽說濠州都總管是柴曦從前的侍衛長,沒想到這般蠢笨,連他主子的半分都沒有學到。”他哪知道,餘慶也預料到了,是手下騎兵指揮使大意了。敦律成雄有意放他們先過盧嶺鎮,他們以為沒有伏擊,沒等步兵就繼續前進。結果後面的步兵被北戎的三千鐵騎沖得七零八落,潰不成軍。
“濠州軍精銳盡去,待咱們攻占宿州,大概不用費力氣就可以占取濠州城了。”
“正 。”敦律賀躊躇滿志地看著宿州城,“攻下宿州、濠州、泗州,三州連成鐵三角,便是柴曦回來,又能如何?”想了想,大喝一聲說,“來人,傳令,準備好攻城車。”攻城車裝有輪子,與城牆等高,內可以藏八十人,向來登城戰時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