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頁
第二天,三娘起了有些晚,臨近晌午才起來,反正也沒事,睡到自然醒多舒服,醒了梳洗過後,孫嬤嬤才道:“宜春公子一早就來了,見姑娘未起,便在前頭跟鄒大人說話兒呢。”
宜春公子?三娘這才想起來貌似自己還有個沒見過面兒的親弟弟呢,回京的路上貌似文帝提了一句,把她弟弟找回來了,賜還了武家的宅子。
三娘當時自動忽略她弟弟這件事,而是想起了武家的宅子,武家當初的顯赫在鄒府之上,想這鄒府都這般,武家的宅子還用說嗎,那麼大的產業可是自己名正言順的家,她是想著以後住在武家比鄒府自在,可要是真住在武家,她這個忽然蹦出來的親弟弟就得一併接收,她不想接收都不成,因為她占了人家親姐姐的身子。
可三娘著實不知怎麼應付這個弟弟,面兒都沒見過,更別提什麼姐弟之情了,之於自己守財更像弟弟,提起守財,三娘愧疚非常,從太行山下來,文帝下令打了守財三十板子,三娘想攔,文帝冷哼一聲道:“你若敢給他講情,一個字加十板子,你若說上一句,他的狗命就交代了。”
三娘氣的直跺腳,可最終沒敢講清,她心裡清楚,文帝對自己是紙老虎,別人跟前可不是,尤其這一番,他肯定會遷怒守財,三十板子的確算輕的,那三十板子打的格外狠,守財進京都是抬著進來的,今兒都沒起來呢,三娘琢磨一會兒得閒去瞧瞧他,只這會兒先要應付她這個弟弟,。
三娘側頭看著孫嬤嬤,說了一句:“不見是不是不妥?”
孫嬤嬤愣了一下道:“若是旁人,莫說見姑娘,鄒府的門都進不來,宜春公子卻不是外人,是姑娘嫡親的兄弟,雖是隔母所生,如今姑娘就他一個娘家人了,日後也指望的上。”
那意思就是不見不妥,三娘嘆口氣:“那就叫他進來吧!”武宜春一進來,三娘眼睛都亮了,心說剛走了皇叔,又來了個極品大帥哥,瞧人家這小模樣長得,那張俊臉,橫看豎看左看右看,怎麼看都帥,簡直就是360度無死角,還有舉手投足那股子風流倜儻,就算不能使喚,看著也養眼啊。
三娘這兒還沒欣賞夠呢,外頭小太監蹬蹬跑了進來,一臉慌張:“回,回姑娘話兒,太后跟慧妃娘娘來了……”
作者有話要說:我慢慢結尾,爭取不爛尾啊!!
☆、第82章
郭太后在後宮忍了這些年,忍的是真沒脾氣了,本來想著,都到了這會兒,自己也是這般年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能安安穩穩在宮裡過上幾年,也算造化,好歹郭家雖敗還沒到山窮水盡的地步,文帝狠歸狠,畢竟沒有趕盡殺絕。
可哪想到,皇上一趟太行山回來,把付家的餘孽帶回了京,翻出當年付家之事,皇上借著這個緣由把她兩個兄弟下了大牢不說,郭家上下老少有一個算一個,沒一個躲過去的,這是要抄家滅族啊,眼裡哪還有自己這個太后。
郭太后舍了這張老臉,去乾清宮求情,好話軟話兒說盡了,也沒用,郭太后見實在保不住她兄弟,末了退而求其次的道:“縱你兩個舅舅罪不容誅,你那表弟可有什麼罪過,當年付家出事的時節,你表弟可才十歲稚齡,禍不及他們,皇上瞧在哀家面兒上,給郭家留條根兒,母后也念你的情兒。”
想郭太后出身權臣之家,進了宮又得先帝寵愛,何曾這般低聲下氣的求過誰,若不是為了自己兩個弟弟,何至於如此,再說,那付家的事兒都過去多少年了,如今翻出來要問罪要殺頭,豈不荒唐。
哪想文帝臉一沉道:“皇子犯法尚與庶民同罪,更何況國舅,付江隱在太行山這些年,就為了給他付家洗清冤情,朕若不知也還罷了,如今朕知的清楚明白,若還裝聾作啞,母后莫非想讓朕當個昏君不成,非是兒子不孝,這國有國法,家有家規,若此一處饒過國舅,豈不讓忠良寒心。”
一句昏君,一句國法把郭太后駁的再說不出話來,心裡終也是明白過來,指不定皇上還記著過去給她兩個弟弟擠兌的仇,這兩年是沒逮到把柄,如今捏住了短兒哪還肯放手,莫說她兩個兄弟,兩個侄兒,便郭家一族,這回也躲不過滅門之災。
自己怎麼忘了,文帝是個睚眥必報的性子,如何會寬恕郭家,更不要說她兩個兄弟,這幾年也沒消停,郭太后待要惱,文帝已經站了起來,冷冷的道:“送太后回壽寧宮。”
郭太后氣紅了臉,卻也知形勢比人強,如今畢竟不是前十幾年了,文帝大權獨攬,又怎會把自己這個太后放在眼裡。
郭太后吃了一肚子氣回宮,偏這會兒下頭人來報,說慧妃跟棠貴人來了,一提起海棠,郭太后又添了一層氣,海棠是她兄弟在外頭千挑萬選了送進宮裡來的,讓她兩個弟弟吹得比狐狸精還厲害,只要男人瞅一眼,沾一沾就再撂不下,進來郭太后一過眼倒是生的好,可論本事手段,真真不值一提,郭太后瞧著,還不如慧妃呢,皇上沾了一回,就絕了這一門兒,把她往慧妃宮裡一扔,瞅都不瞅,這海棠還三天兩頭往自己的壽寧宮跑,來了不是抹眼淚就是哭訴,整個一深宮怨婦,當初剛進宮那點兒靈透氣兒一點兒都沒了,別說皇上,自己看著她都煩,今兒倒好還把慧妃給帶來了。
太后待要不見,旁邊的嬤嬤小聲道:“慧妃可有些日子不出來了,今兒忽然來壽寧宮給您請安,不定是有大事了,您不防見見,老奴可聽說……”把武三娘那事兒跟太后說了。
武三娘的事兒郭太后早就知道,這宮裡能有什麼秘密藏得住,更何況皇上跟前的,多少雙眼睛盯著呢,皇上三天兩頭往外頭跑不說,就前些日子折騰的,又是搜城,又是在慈雲寺停靈念九九八十一天往生咒,年兒都沒過,就為了一個武三娘。
要說武三娘,郭太后也曾見過,當年武家姐仨進宮選秀,還是自己主持的,武三娘的兩個姐姐,生的出挑,性子也招男人喜歡,能歌善舞,能詩會文,算的上難得一見的佳人,也因此,被皇上納入宮中,著實寵愛過一陣兒。
至於這個武三娘,太后如今想來,都記不得眉眼兒了,就記著是個低著頭問一句應一聲的木頭丫頭,說呆傻不呆傻,可就是少了機靈氣兒,莫說皇上,自己這兒都過不去眼兒,果然被皇上羞辱一番落選歸家。
後武家壞事,郭太后還道她死了,不想忽然就蹦了出來,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也不知怎麼整的,就把皇上迷的五迷三道起來,為了她,荒唐事一樁接著一樁,人死了該著一了百了吧!可忽然又活過來了,弄的郭太后都快糊塗了。
跟前嬤嬤跟郭太后道:“這慧妃今兒來八成是為了武三娘,外頭可都傳說皇上要封后呢,想必慧妃是為了這事來的。”
要是擱今兒之前,郭太后還真不見慧妃,可今兒剛在皇上哪兒惹了一肚子氣回來,郭太后心裡轉個彎,也找到了個撒氣的由頭,皇上不是拿國法往自己腦袋上扣嗎,自己為什麼不能用家規為難他的女人。
別管如何自己是太后,旁的事管不著,後宮的事兒插插手也應當,誰也說不出什麼,皇上找自己的麻煩,自己就收拾武三娘,就算不能救下自己倆弟弟,至少能解了胸中這股子悶氣。
想到此,便讓慧妃進來,慧妃這也實在沒法兒了,才來找太后,皇上對後宮自來便沒什麼興致,輕易也不踏足,可隔一陣子也能得召幸一回,好歹有個指望,哪想就來了個武三娘,把皇上的魂兒都勾了,這人還沒進宮呢,就折騰的全天下都知道了,若是進了宮,她們這些嬪妃往哪兒擺呢。
論說,便她認在鄒瑞膝下,剛進宮也封不得高位份,封個貴人嬪的就到頭了,位份在自己之下,進了宮也好擺弄她,卻如今瞧皇上這意思,這勢頭,奔著封后去的,便皇上心裡多愛她,還有宮規呢,她一無功二無妊,若封了後,豈不成了天下的笑話,入主坤寧宮,自己這個熬了多年的慧妃,還要磕頭行禮跪拜,怎忍的下這般屈辱。
再說,她本是武家的罪奴,如何能進宮侍奉聖駕,慧妃也記著當年武三娘那個木呆呆的樣兒,哪會將她瞧在眼裡,本想出宮先給她一個下馬威,卻又深懼文帝,思來想去跟她宮裡的海棠商量了商量。
這兩個女人,雖各有心思,如今大敵當前,倒連成了一氣,兩人懼怕文帝,便想起了郭太后,有郭太后出面,這事兒便名正言順了,那武三娘再如何,難道敢悖逆太后不成。
郭太后也是這麼想的,故此三人一拍即合,臨時組了團,奔著鄒府來了,武宜春剛進了尋梅閣,下頭來報說太后慧妃娘娘棠貴人來了,鄒瑞心裡就咯噔一下,暗道皇上剛把郭家這個眼中釘拔了,太后就氣勢洶洶的來了,不用說啊,定是衝著三娘來的,郭太后的手段,鄒瑞可略知一二,那是出了名兒的狠辣,當初先帝宮裡的嬪妃,在郭太后手裡沒的,都不知道有多少。
她可是太后,她若安心要整治三娘,這個虧三娘是吃定了,若是在宮裡還罷了,如今在自己府上,要是三娘有半點兒差池,就憑皇上對三娘這著魔的勁兒,自己這條老命恐怕真懸了。
想到此,忙使了個人去宮裡送信兒,這邊兒迎著太后進來,太后二話不說,奔著尋梅閣去了,鄒瑞有心想跟進去,不想讓太后的嬤嬤攔在外頭,鄒瑞更急,不敢走遠,就在尋梅閣外頭候著。
太后什麼人,哪會還等到通傳,小太監剛跑進去回了話兒,太后帶著人就進了屋,三娘一瞅這架勢,當前這位明顯不懷好意的老太婆,肯定就是太后唄,兩邊兒一邊一個美人兒,三娘仔細瞅了兩眼,剛小太監說慧妃,左邊兒這個的穿著像個妃子樣兒,姿色雖明艷,可也要跟誰比,跟自己比,那肯定不用說,算得上絕色佳人,若有跟右邊兒這個比,著實比下去了。
右邊這個也不知人家怎麼長得,這才是女人啊!那模樣兒生的,你就想不出再比她好看得是什麼樣兒了,還有那身段,那盈盈的秋波,稍微瞥一眼,都覺仿似有光暈流轉。
三娘就納悶了,有這麼個要模樣兒有模樣兒,要身段有身段的絕世大美女在身邊兒,讓死變態可勁兒的上,他還惦記自己這個不入流不情願的做什麼。
太后見了三娘先是一愣,繼而是惱怒萬分,何曾有人敢用如此放肆的目光打量過自己,便是皇后見了自己也當行禮跪拜,這是宮規,可武三娘,別說跪拜,連行禮的意思都沒有,頭都沒低,甚至都沒從炕上站起來,他們都進來了,她還坐在哪兒吃茶呢。
孫嬤嬤也有些急,忙扯了扯三娘小聲道:“姑娘得給太后見禮。”
三娘這才慢騰騰的起來,不大情願的福了一福,說了句:“太后萬福。”不想太后目光一冷道:“放肆,這般沒規矩,如何伺候皇上,沒人教你,今兒哀家親自教你,來人給我掌嘴。”
宜春公子?三娘這才想起來貌似自己還有個沒見過面兒的親弟弟呢,回京的路上貌似文帝提了一句,把她弟弟找回來了,賜還了武家的宅子。
三娘當時自動忽略她弟弟這件事,而是想起了武家的宅子,武家當初的顯赫在鄒府之上,想這鄒府都這般,武家的宅子還用說嗎,那麼大的產業可是自己名正言順的家,她是想著以後住在武家比鄒府自在,可要是真住在武家,她這個忽然蹦出來的親弟弟就得一併接收,她不想接收都不成,因為她占了人家親姐姐的身子。
可三娘著實不知怎麼應付這個弟弟,面兒都沒見過,更別提什麼姐弟之情了,之於自己守財更像弟弟,提起守財,三娘愧疚非常,從太行山下來,文帝下令打了守財三十板子,三娘想攔,文帝冷哼一聲道:“你若敢給他講情,一個字加十板子,你若說上一句,他的狗命就交代了。”
三娘氣的直跺腳,可最終沒敢講清,她心裡清楚,文帝對自己是紙老虎,別人跟前可不是,尤其這一番,他肯定會遷怒守財,三十板子的確算輕的,那三十板子打的格外狠,守財進京都是抬著進來的,今兒都沒起來呢,三娘琢磨一會兒得閒去瞧瞧他,只這會兒先要應付她這個弟弟,。
三娘側頭看著孫嬤嬤,說了一句:“不見是不是不妥?”
孫嬤嬤愣了一下道:“若是旁人,莫說見姑娘,鄒府的門都進不來,宜春公子卻不是外人,是姑娘嫡親的兄弟,雖是隔母所生,如今姑娘就他一個娘家人了,日後也指望的上。”
那意思就是不見不妥,三娘嘆口氣:“那就叫他進來吧!”武宜春一進來,三娘眼睛都亮了,心說剛走了皇叔,又來了個極品大帥哥,瞧人家這小模樣長得,那張俊臉,橫看豎看左看右看,怎麼看都帥,簡直就是360度無死角,還有舉手投足那股子風流倜儻,就算不能使喚,看著也養眼啊。
三娘這兒還沒欣賞夠呢,外頭小太監蹬蹬跑了進來,一臉慌張:“回,回姑娘話兒,太后跟慧妃娘娘來了……”
作者有話要說:我慢慢結尾,爭取不爛尾啊!!
☆、第82章
郭太后在後宮忍了這些年,忍的是真沒脾氣了,本來想著,都到了這會兒,自己也是這般年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能安安穩穩在宮裡過上幾年,也算造化,好歹郭家雖敗還沒到山窮水盡的地步,文帝狠歸狠,畢竟沒有趕盡殺絕。
可哪想到,皇上一趟太行山回來,把付家的餘孽帶回了京,翻出當年付家之事,皇上借著這個緣由把她兩個兄弟下了大牢不說,郭家上下老少有一個算一個,沒一個躲過去的,這是要抄家滅族啊,眼裡哪還有自己這個太后。
郭太后舍了這張老臉,去乾清宮求情,好話軟話兒說盡了,也沒用,郭太后見實在保不住她兄弟,末了退而求其次的道:“縱你兩個舅舅罪不容誅,你那表弟可有什麼罪過,當年付家出事的時節,你表弟可才十歲稚齡,禍不及他們,皇上瞧在哀家面兒上,給郭家留條根兒,母后也念你的情兒。”
想郭太后出身權臣之家,進了宮又得先帝寵愛,何曾這般低聲下氣的求過誰,若不是為了自己兩個弟弟,何至於如此,再說,那付家的事兒都過去多少年了,如今翻出來要問罪要殺頭,豈不荒唐。
哪想文帝臉一沉道:“皇子犯法尚與庶民同罪,更何況國舅,付江隱在太行山這些年,就為了給他付家洗清冤情,朕若不知也還罷了,如今朕知的清楚明白,若還裝聾作啞,母后莫非想讓朕當個昏君不成,非是兒子不孝,這國有國法,家有家規,若此一處饒過國舅,豈不讓忠良寒心。”
一句昏君,一句國法把郭太后駁的再說不出話來,心裡終也是明白過來,指不定皇上還記著過去給她兩個弟弟擠兌的仇,這兩年是沒逮到把柄,如今捏住了短兒哪還肯放手,莫說她兩個兄弟,兩個侄兒,便郭家一族,這回也躲不過滅門之災。
自己怎麼忘了,文帝是個睚眥必報的性子,如何會寬恕郭家,更不要說她兩個兄弟,這幾年也沒消停,郭太后待要惱,文帝已經站了起來,冷冷的道:“送太后回壽寧宮。”
郭太后氣紅了臉,卻也知形勢比人強,如今畢竟不是前十幾年了,文帝大權獨攬,又怎會把自己這個太后放在眼裡。
郭太后吃了一肚子氣回宮,偏這會兒下頭人來報,說慧妃跟棠貴人來了,一提起海棠,郭太后又添了一層氣,海棠是她兄弟在外頭千挑萬選了送進宮裡來的,讓她兩個弟弟吹得比狐狸精還厲害,只要男人瞅一眼,沾一沾就再撂不下,進來郭太后一過眼倒是生的好,可論本事手段,真真不值一提,郭太后瞧著,還不如慧妃呢,皇上沾了一回,就絕了這一門兒,把她往慧妃宮裡一扔,瞅都不瞅,這海棠還三天兩頭往自己的壽寧宮跑,來了不是抹眼淚就是哭訴,整個一深宮怨婦,當初剛進宮那點兒靈透氣兒一點兒都沒了,別說皇上,自己看著她都煩,今兒倒好還把慧妃給帶來了。
太后待要不見,旁邊的嬤嬤小聲道:“慧妃可有些日子不出來了,今兒忽然來壽寧宮給您請安,不定是有大事了,您不防見見,老奴可聽說……”把武三娘那事兒跟太后說了。
武三娘的事兒郭太后早就知道,這宮裡能有什麼秘密藏得住,更何況皇上跟前的,多少雙眼睛盯著呢,皇上三天兩頭往外頭跑不說,就前些日子折騰的,又是搜城,又是在慈雲寺停靈念九九八十一天往生咒,年兒都沒過,就為了一個武三娘。
要說武三娘,郭太后也曾見過,當年武家姐仨進宮選秀,還是自己主持的,武三娘的兩個姐姐,生的出挑,性子也招男人喜歡,能歌善舞,能詩會文,算的上難得一見的佳人,也因此,被皇上納入宮中,著實寵愛過一陣兒。
至於這個武三娘,太后如今想來,都記不得眉眼兒了,就記著是個低著頭問一句應一聲的木頭丫頭,說呆傻不呆傻,可就是少了機靈氣兒,莫說皇上,自己這兒都過不去眼兒,果然被皇上羞辱一番落選歸家。
後武家壞事,郭太后還道她死了,不想忽然就蹦了出來,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也不知怎麼整的,就把皇上迷的五迷三道起來,為了她,荒唐事一樁接著一樁,人死了該著一了百了吧!可忽然又活過來了,弄的郭太后都快糊塗了。
跟前嬤嬤跟郭太后道:“這慧妃今兒來八成是為了武三娘,外頭可都傳說皇上要封后呢,想必慧妃是為了這事來的。”
要是擱今兒之前,郭太后還真不見慧妃,可今兒剛在皇上哪兒惹了一肚子氣回來,郭太后心裡轉個彎,也找到了個撒氣的由頭,皇上不是拿國法往自己腦袋上扣嗎,自己為什麼不能用家規為難他的女人。
別管如何自己是太后,旁的事管不著,後宮的事兒插插手也應當,誰也說不出什麼,皇上找自己的麻煩,自己就收拾武三娘,就算不能救下自己倆弟弟,至少能解了胸中這股子悶氣。
想到此,便讓慧妃進來,慧妃這也實在沒法兒了,才來找太后,皇上對後宮自來便沒什麼興致,輕易也不踏足,可隔一陣子也能得召幸一回,好歹有個指望,哪想就來了個武三娘,把皇上的魂兒都勾了,這人還沒進宮呢,就折騰的全天下都知道了,若是進了宮,她們這些嬪妃往哪兒擺呢。
論說,便她認在鄒瑞膝下,剛進宮也封不得高位份,封個貴人嬪的就到頭了,位份在自己之下,進了宮也好擺弄她,卻如今瞧皇上這意思,這勢頭,奔著封后去的,便皇上心裡多愛她,還有宮規呢,她一無功二無妊,若封了後,豈不成了天下的笑話,入主坤寧宮,自己這個熬了多年的慧妃,還要磕頭行禮跪拜,怎忍的下這般屈辱。
再說,她本是武家的罪奴,如何能進宮侍奉聖駕,慧妃也記著當年武三娘那個木呆呆的樣兒,哪會將她瞧在眼裡,本想出宮先給她一個下馬威,卻又深懼文帝,思來想去跟她宮裡的海棠商量了商量。
這兩個女人,雖各有心思,如今大敵當前,倒連成了一氣,兩人懼怕文帝,便想起了郭太后,有郭太后出面,這事兒便名正言順了,那武三娘再如何,難道敢悖逆太后不成。
郭太后也是這麼想的,故此三人一拍即合,臨時組了團,奔著鄒府來了,武宜春剛進了尋梅閣,下頭來報說太后慧妃娘娘棠貴人來了,鄒瑞心裡就咯噔一下,暗道皇上剛把郭家這個眼中釘拔了,太后就氣勢洶洶的來了,不用說啊,定是衝著三娘來的,郭太后的手段,鄒瑞可略知一二,那是出了名兒的狠辣,當初先帝宮裡的嬪妃,在郭太后手裡沒的,都不知道有多少。
她可是太后,她若安心要整治三娘,這個虧三娘是吃定了,若是在宮裡還罷了,如今在自己府上,要是三娘有半點兒差池,就憑皇上對三娘這著魔的勁兒,自己這條老命恐怕真懸了。
想到此,忙使了個人去宮裡送信兒,這邊兒迎著太后進來,太后二話不說,奔著尋梅閣去了,鄒瑞有心想跟進去,不想讓太后的嬤嬤攔在外頭,鄒瑞更急,不敢走遠,就在尋梅閣外頭候著。
太后什麼人,哪會還等到通傳,小太監剛跑進去回了話兒,太后帶著人就進了屋,三娘一瞅這架勢,當前這位明顯不懷好意的老太婆,肯定就是太后唄,兩邊兒一邊一個美人兒,三娘仔細瞅了兩眼,剛小太監說慧妃,左邊兒這個的穿著像個妃子樣兒,姿色雖明艷,可也要跟誰比,跟自己比,那肯定不用說,算得上絕色佳人,若有跟右邊兒這個比,著實比下去了。
右邊這個也不知人家怎麼長得,這才是女人啊!那模樣兒生的,你就想不出再比她好看得是什麼樣兒了,還有那身段,那盈盈的秋波,稍微瞥一眼,都覺仿似有光暈流轉。
三娘就納悶了,有這麼個要模樣兒有模樣兒,要身段有身段的絕世大美女在身邊兒,讓死變態可勁兒的上,他還惦記自己這個不入流不情願的做什麼。
太后見了三娘先是一愣,繼而是惱怒萬分,何曾有人敢用如此放肆的目光打量過自己,便是皇后見了自己也當行禮跪拜,這是宮規,可武三娘,別說跪拜,連行禮的意思都沒有,頭都沒低,甚至都沒從炕上站起來,他們都進來了,她還坐在哪兒吃茶呢。
孫嬤嬤也有些急,忙扯了扯三娘小聲道:“姑娘得給太后見禮。”
三娘這才慢騰騰的起來,不大情願的福了一福,說了句:“太后萬福。”不想太后目光一冷道:“放肆,這般沒規矩,如何伺候皇上,沒人教你,今兒哀家親自教你,來人給我掌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