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頁
雍正哼了一聲,笑道:“你那時還在家裡思過,哪裡知道他在西北搞的這些鬧劇。大將軍王聲勢如天,將女兒送給他當妾,還怕他嫌呢。這女子是科爾沁一個台吉的女兒,允禵雖收了她,卻一直冷落她,也沒將她帶回京。這會兒要借蒙古人的勢了,想起她來。”
允禮見雍正一副不屑的神情,忍不住道:“眼見八哥、九哥死了,十四哥為求自保,出此下策也是人之常情。皇上,您真要思量。”雍正瞥了他一眼,道:“朕就知道你要替他說話。”允禮哼了一聲,道:“他是我哥。”雍正聽了這話,心裡有氣,瞪著他。允禮卻偏過臉不看他。
允祥見氣氛要不好,忙打圓場,“不都是自家兄弟嘛,分什麼彼此。皇上,十四弟罪不至死,要殺他,臣弟也不同意。”說著他向允禮遞了個眼色,允禮會意,忙道:“讓他認罪也就罷了。殺了他,有個人會活不成。”雍正如何不知允祥和允禮顧及的都是玉穗兒,深深嘆息了一聲。
他思忖片刻,提筆寫了一封書信給允禵。“你將這書信交給范世繹,讓他轉交給允禵。我看看他如何為自己辯解。”雍正寫完信後交給允禮。允禮接過去看了一眼,見上面寫著:阿其那在皇考之時,爾原欲與之同死,今伊身故,爾若欲往看。若欲同死,悉聽爾意。
允禮臉色一變,“您這是……”雍正冷冷道:“他必須向朕低頭認罪。不然,罪不可恕。”允禮和允祥對視一眼,知道多說無益,只得退了下去。
紫禁城甬道上,允祥道:“你今兒這是怎麼了,跟皇上置氣不是自己找罵嗎。”允禮嘆了一聲,甩了甩袖子,道:“八哥死了,連骨灰都沒留下。十五姐求我安排將八哥和八嫂合葬,我沒做到,心裡不痛快。”
提起允禩的死,允祥心裡也是一寒,雖是政敵多年,卻也是同胞兄弟,幼年時也曾一起騎馬打獵。他就算有天大的錯,人都死了,卻無葬身之地,說起來確實讓人心寒。
允禮望天一眼,視線落的很遠,向允祥道:“十四哥這個人,咱們都了解。他看到皇上這封信會是什麼表情,不用多想也可得知。好多時候,他比八哥更難纏。八哥的聰明含於內,他的聰明卻外放,叫人沒轍。”允祥點點頭,“那你打算怎麼處置這封信?”見允禮若有所思的低著頭,允祥也不做聲。
允禮道:“將信交給范世繹那老小子,十四哥這回必死無疑。范世繹正愁沒機會邀功呢,上回十五姐去馬蘭峪,他攔著不讓十五姐見十四哥,還說了些不三不四的話,把十五姐氣的夠嗆,給了他一耳光。范世繹臉上掛不住,差點要拿她。”
允祥聽了這話,不由得瞪眼道:“這奴才找死呢?這事兒我怎麼不知道。”允禮好奇的看了他一眼,道:“十五姐沒和你說?她聽說皇上要處置十四哥,想去看他,我給她寫的手諭。”
允祥點點頭,知道玉穗兒是怕自己不同意,沒有來找自己商量,而是直接找了允禮。允禮從小就和她十分要好,對她的請求必然不會反駁,再加上允禮最寵愛的側福晉馥兒曾是玉穗兒的宮女,兩個女人一起求他,天大的事兒他也沒法不同意。
想到這裡,允祥忽然想起,他福晉小湄說起過,她去公主府探望玉穗兒,卻撲了空,家人說玉穗兒出京去了,原來那時她是去看允禵。允禵啊允禵,你何其幸運,有個女人這樣牽掛你,可是你卻不知悔改,讓她操了多少心。
允禮見他不說話,道:“這信我還是親自交給十四哥好了。十五姐那裡我也得去一趟,不然她將來會怨我。”允祥淡淡笑道:“她真沒白疼你。”允禮也笑了,“我知道,你是不便出面,等到你出面,那就是天大的事兒了,留著將來用吧。”允祥搖搖頭,低語道:“真不希望有這一天。”
景山壽皇殿,允禵看到雍正寫給他的信,氣得七竅生煙。
允禮見他臉色發白,知道心中必是惱恨不已,只得道:“十四哥,人在屋檐下的道理我也不跟你說了,你想想八哥和九哥。”
允禵故意冷冷道:“我不知道什麼八哥九哥,只知道阿其那、塞思黑。”允禮知道他心情不好,也不跟他一般見識,苦笑道:“你啊!”
允禵看了他一眼,知道他也是奉命行事,若不問青紅皂白與他為難,反倒是自己不占理兒了,緩著說了一句:“你跟皇上說,八哥已逝,我心裡悲痛,不忍去看,他若念兄弟之情,不妨送八哥一程。”
“我的老天,你這是什麼話。十四哥,你當真讓我為難了。”允禮捂著腦門一臉的煩惱。忽然,他靈機一動,道:“你當真要將這話帶給皇上?”允禵哼了一聲。
允禮點頭道:“好好,十四哥,你真硬氣的很。正好我今兒要去看十五姐,將你這話告訴她,還有你那個蒙古小福晉的事兒,一併讓她知道。讓她哭死算了。”“你小子敢威脅我!”允禵看允禮一臉幸災樂禍的神情,嗔了一句。
允禮哼了一聲,道:“我就威脅你了,怎麼著。你不悔改,給皇上知道你這些話,他絕不會饒你。你要是死了,十五姐肯定會哭死,總之都是一死,早死還早解脫。你看著辦吧。”
允禵被他這話氣暈了,卻一點辦法沒有。他猛的一捶桌子,提起筆思忖片刻,又不甘心的扔到一邊。允禮瞧著他負氣的樣子,心知他正猶豫不定,也不理會,自顧自站立一旁。
只聽允禵嘆息了一聲,終於提起筆在紙上寫了一行字,然後狠狠的把筆扔向允禮。允禮飛快的閃了一下,沒有被筆砸中。他走過去,拿起那張紙來看,臉上有了一絲笑意。
深夜,雍正看到允禮拿過來的允禵回信,只見上面寫著:我向來為阿其那所愚,今伊既伏冥誅,我不願往看。
雍正冷笑著將書信扔到一邊,心想:允禵這小子,連認罪求饒態度也這般不謙恭。他又拿起另一份摺子,眉頭漸漸緊鎖。原來那天在景山,允禮和允禵的對話,竟叫旁人聽了去,寫了密折呈交給雍正。
雍正氣得一陣頭昏,漸覺精神不濟,靠在御案上休憩。一陣細碎的腳步聲從殿外傳來,蘇培盛進來稟報:十五公主求見。雍正心裡苦笑,算算她也該來了。
玉穗兒走進養心殿暖閣,向雍正福了一福。雍正向她招招手,玉穗兒走上前。“怎麼這時候來了?也不歇著?”雍正見她比端午家宴時又瘦了些,心裡不是滋味。
玉穗兒看著他面前一大堆奏摺,道:“皇后說您夜夜批閱奏摺到深夜,這樣下去會把身體熬壞的。奏摺是看不完的,內外有臣工,您又何苦事必躬親?”雍正撥了撥燈芯,嘆道:“這些摺子,朕若不親自看,總是不放心。”
玉穗兒隨意的看了幾個摺子,見每個摺子上都有硃批諭示,道:“說到勤勉,您比皇阿瑪有過之無不及。”雍正淡淡一笑,“朕的能力和魄力及不上先帝分毫,能做的也只是勤能補拙。”玉穗兒拾起一頁紙,看到上面竟是允禵的字,不禁有些訝異。
她緩緩抬頭看了雍正,見雍正正目光灼灼的望著她,垂下眼帘。雍正揉揉太陽穴,道:“你看他是不是狂妄之極?”玉穗兒眉尖一蹙,道:“四哥,您就饒了他吧。打小他就這樣,不肯服軟。”
雍正長出一口氣,嘆道:“朕真不明白,他有什麼好,你這麼向著他。滿都護也是,朕那時讓他去審問允禵,他倒好,奏摺里通篇都在為允禵開脫。”
玉穗兒想起上回在馬蘭峪兵營里,滿都護替她解圍,不禁深深欽佩起這位堂兄來。人人自危的時候,他還能挺身而出,不怕得罪皇帝,確實是個有擔當的人。
“上回你去馬蘭峪,怎麼不見他一面就走了?”雍正忽然提起這事,玉穗兒心裡一驚,看向雍正,見他面色清冷,看不清喜怒。“我……”玉穗兒思緒紛亂,不知該如何辯解。雍正瞧她神色悽苦,也就不再追問。
片刻之後,玉穗兒緩緩從袖子裡取出一個物件,遞到雍正面前。雍正仔細一看,正是康熙當年經常戴的那枚翠玉扳指。詫異之餘,他打量著玉穗兒。玉穗兒跪了下去,雍正狐疑的看著她。玉穗兒道:“皇阿瑪臨終前交給我的。如今和那串佛珠一樣,完璧歸趙。”
雍正手裡捏著翠玉扳指,心裡感慨萬千,“朕繼位時,你沒拿出來,怎麼這會兒拿出來了?想用它來救老十四一命?”
玉穗兒搖搖頭,“不,您要殺他早就殺了。如果是必死之人,這扳指也救不了命。”雍正心想:玉兒,你以退為進,倒叫朕進退兩難。允禵冥頑不靈,朕並非沒有殺他之心。你把這扳指拿來,不求也是求了。
他嘆息一聲,“不要跪著了,起來說話。”玉穗兒卻不肯起。雍正只得道:“你說的對,這扳指救不了必死之人。朕已經給過允禵很多次機會了,是他一直在跟朕為難。”
玉穗兒見他雖滿眼憂色,眼神中卻有一絲不易察覺的寒意,道:“他已經大勢已去。八哥九哥都死了,您還有什麼不放心。”雍正審視的看了她一眼,一言不發。
玉穗兒看到康熙的一把佩刀作為先皇遺物還掛在暖閣的牆上,把心一橫。她拔下頭髮上的釵環,散開發髻,一頭秀髮披散下來。雍正正不解,見她站起來走到牆邊取下康熙的佩刀,側身抓起一束秀髮砍了下去。那一束頭髮頓時落在她手中。雍正驚訝的說不出話來。
玉穗兒將佩刀放回去,拿著自己的一束頭髮走到雍正面前跪下,不說話,只是含著眼淚看著他。雍正又驚又痛,顫抖著接過她的頭髮,哽咽道:“玉兒,你這是何苦?他不值得……”
玉穗兒搖搖頭,哭道:“你不明白,四哥,值不值得對我來說根本不重要。我只要他活著,他死了,我也不想活了。”
雍正見她痛苦的樣子,忽然想起了洛靈,心中惆悵不已。“你們……朕真拿你們……”他心痛的說不下去,半晌才緩緩的拿起那道參奏允禵的密折,放在燭火上燒了。“玉兒,這是最後一次。不要忘了你答應朕的話。”玉穗兒磕了個頭,起身緩步離開養心殿。
天邊已泛白,玉穗兒渾渾噩噩的走在紫禁城的甬道上。也不知走了多久,她的意識漸漸有些模糊。允祥迎面走過來,看到她失魂落魄的樣子,拉住她道:“玉兒,你怎麼了?”
玉穗兒愣愣的抬眼看了他一眼,“十三哥——”允祥這才注意到她披散著頭髮,長發間還有一截不見了,詫異不已。“頭髮怎麼少了一截?”允祥輕撫她秀髮。
允禮見雍正一副不屑的神情,忍不住道:“眼見八哥、九哥死了,十四哥為求自保,出此下策也是人之常情。皇上,您真要思量。”雍正瞥了他一眼,道:“朕就知道你要替他說話。”允禮哼了一聲,道:“他是我哥。”雍正聽了這話,心裡有氣,瞪著他。允禮卻偏過臉不看他。
允祥見氣氛要不好,忙打圓場,“不都是自家兄弟嘛,分什麼彼此。皇上,十四弟罪不至死,要殺他,臣弟也不同意。”說著他向允禮遞了個眼色,允禮會意,忙道:“讓他認罪也就罷了。殺了他,有個人會活不成。”雍正如何不知允祥和允禮顧及的都是玉穗兒,深深嘆息了一聲。
他思忖片刻,提筆寫了一封書信給允禵。“你將這書信交給范世繹,讓他轉交給允禵。我看看他如何為自己辯解。”雍正寫完信後交給允禮。允禮接過去看了一眼,見上面寫著:阿其那在皇考之時,爾原欲與之同死,今伊身故,爾若欲往看。若欲同死,悉聽爾意。
允禮臉色一變,“您這是……”雍正冷冷道:“他必須向朕低頭認罪。不然,罪不可恕。”允禮和允祥對視一眼,知道多說無益,只得退了下去。
紫禁城甬道上,允祥道:“你今兒這是怎麼了,跟皇上置氣不是自己找罵嗎。”允禮嘆了一聲,甩了甩袖子,道:“八哥死了,連骨灰都沒留下。十五姐求我安排將八哥和八嫂合葬,我沒做到,心裡不痛快。”
提起允禩的死,允祥心裡也是一寒,雖是政敵多年,卻也是同胞兄弟,幼年時也曾一起騎馬打獵。他就算有天大的錯,人都死了,卻無葬身之地,說起來確實讓人心寒。
允禮望天一眼,視線落的很遠,向允祥道:“十四哥這個人,咱們都了解。他看到皇上這封信會是什麼表情,不用多想也可得知。好多時候,他比八哥更難纏。八哥的聰明含於內,他的聰明卻外放,叫人沒轍。”允祥點點頭,“那你打算怎麼處置這封信?”見允禮若有所思的低著頭,允祥也不做聲。
允禮道:“將信交給范世繹那老小子,十四哥這回必死無疑。范世繹正愁沒機會邀功呢,上回十五姐去馬蘭峪,他攔著不讓十五姐見十四哥,還說了些不三不四的話,把十五姐氣的夠嗆,給了他一耳光。范世繹臉上掛不住,差點要拿她。”
允祥聽了這話,不由得瞪眼道:“這奴才找死呢?這事兒我怎麼不知道。”允禮好奇的看了他一眼,道:“十五姐沒和你說?她聽說皇上要處置十四哥,想去看他,我給她寫的手諭。”
允祥點點頭,知道玉穗兒是怕自己不同意,沒有來找自己商量,而是直接找了允禮。允禮從小就和她十分要好,對她的請求必然不會反駁,再加上允禮最寵愛的側福晉馥兒曾是玉穗兒的宮女,兩個女人一起求他,天大的事兒他也沒法不同意。
想到這裡,允祥忽然想起,他福晉小湄說起過,她去公主府探望玉穗兒,卻撲了空,家人說玉穗兒出京去了,原來那時她是去看允禵。允禵啊允禵,你何其幸運,有個女人這樣牽掛你,可是你卻不知悔改,讓她操了多少心。
允禮見他不說話,道:“這信我還是親自交給十四哥好了。十五姐那裡我也得去一趟,不然她將來會怨我。”允祥淡淡笑道:“她真沒白疼你。”允禮也笑了,“我知道,你是不便出面,等到你出面,那就是天大的事兒了,留著將來用吧。”允祥搖搖頭,低語道:“真不希望有這一天。”
景山壽皇殿,允禵看到雍正寫給他的信,氣得七竅生煙。
允禮見他臉色發白,知道心中必是惱恨不已,只得道:“十四哥,人在屋檐下的道理我也不跟你說了,你想想八哥和九哥。”
允禵故意冷冷道:“我不知道什麼八哥九哥,只知道阿其那、塞思黑。”允禮知道他心情不好,也不跟他一般見識,苦笑道:“你啊!”
允禵看了他一眼,知道他也是奉命行事,若不問青紅皂白與他為難,反倒是自己不占理兒了,緩著說了一句:“你跟皇上說,八哥已逝,我心裡悲痛,不忍去看,他若念兄弟之情,不妨送八哥一程。”
“我的老天,你這是什麼話。十四哥,你當真讓我為難了。”允禮捂著腦門一臉的煩惱。忽然,他靈機一動,道:“你當真要將這話帶給皇上?”允禵哼了一聲。
允禮點頭道:“好好,十四哥,你真硬氣的很。正好我今兒要去看十五姐,將你這話告訴她,還有你那個蒙古小福晉的事兒,一併讓她知道。讓她哭死算了。”“你小子敢威脅我!”允禵看允禮一臉幸災樂禍的神情,嗔了一句。
允禮哼了一聲,道:“我就威脅你了,怎麼著。你不悔改,給皇上知道你這些話,他絕不會饒你。你要是死了,十五姐肯定會哭死,總之都是一死,早死還早解脫。你看著辦吧。”
允禵被他這話氣暈了,卻一點辦法沒有。他猛的一捶桌子,提起筆思忖片刻,又不甘心的扔到一邊。允禮瞧著他負氣的樣子,心知他正猶豫不定,也不理會,自顧自站立一旁。
只聽允禵嘆息了一聲,終於提起筆在紙上寫了一行字,然後狠狠的把筆扔向允禮。允禮飛快的閃了一下,沒有被筆砸中。他走過去,拿起那張紙來看,臉上有了一絲笑意。
深夜,雍正看到允禮拿過來的允禵回信,只見上面寫著:我向來為阿其那所愚,今伊既伏冥誅,我不願往看。
雍正冷笑著將書信扔到一邊,心想:允禵這小子,連認罪求饒態度也這般不謙恭。他又拿起另一份摺子,眉頭漸漸緊鎖。原來那天在景山,允禮和允禵的對話,竟叫旁人聽了去,寫了密折呈交給雍正。
雍正氣得一陣頭昏,漸覺精神不濟,靠在御案上休憩。一陣細碎的腳步聲從殿外傳來,蘇培盛進來稟報:十五公主求見。雍正心裡苦笑,算算她也該來了。
玉穗兒走進養心殿暖閣,向雍正福了一福。雍正向她招招手,玉穗兒走上前。“怎麼這時候來了?也不歇著?”雍正見她比端午家宴時又瘦了些,心裡不是滋味。
玉穗兒看著他面前一大堆奏摺,道:“皇后說您夜夜批閱奏摺到深夜,這樣下去會把身體熬壞的。奏摺是看不完的,內外有臣工,您又何苦事必躬親?”雍正撥了撥燈芯,嘆道:“這些摺子,朕若不親自看,總是不放心。”
玉穗兒隨意的看了幾個摺子,見每個摺子上都有硃批諭示,道:“說到勤勉,您比皇阿瑪有過之無不及。”雍正淡淡一笑,“朕的能力和魄力及不上先帝分毫,能做的也只是勤能補拙。”玉穗兒拾起一頁紙,看到上面竟是允禵的字,不禁有些訝異。
她緩緩抬頭看了雍正,見雍正正目光灼灼的望著她,垂下眼帘。雍正揉揉太陽穴,道:“你看他是不是狂妄之極?”玉穗兒眉尖一蹙,道:“四哥,您就饒了他吧。打小他就這樣,不肯服軟。”
雍正長出一口氣,嘆道:“朕真不明白,他有什麼好,你這麼向著他。滿都護也是,朕那時讓他去審問允禵,他倒好,奏摺里通篇都在為允禵開脫。”
玉穗兒想起上回在馬蘭峪兵營里,滿都護替她解圍,不禁深深欽佩起這位堂兄來。人人自危的時候,他還能挺身而出,不怕得罪皇帝,確實是個有擔當的人。
“上回你去馬蘭峪,怎麼不見他一面就走了?”雍正忽然提起這事,玉穗兒心裡一驚,看向雍正,見他面色清冷,看不清喜怒。“我……”玉穗兒思緒紛亂,不知該如何辯解。雍正瞧她神色悽苦,也就不再追問。
片刻之後,玉穗兒緩緩從袖子裡取出一個物件,遞到雍正面前。雍正仔細一看,正是康熙當年經常戴的那枚翠玉扳指。詫異之餘,他打量著玉穗兒。玉穗兒跪了下去,雍正狐疑的看著她。玉穗兒道:“皇阿瑪臨終前交給我的。如今和那串佛珠一樣,完璧歸趙。”
雍正手裡捏著翠玉扳指,心裡感慨萬千,“朕繼位時,你沒拿出來,怎麼這會兒拿出來了?想用它來救老十四一命?”
玉穗兒搖搖頭,“不,您要殺他早就殺了。如果是必死之人,這扳指也救不了命。”雍正心想:玉兒,你以退為進,倒叫朕進退兩難。允禵冥頑不靈,朕並非沒有殺他之心。你把這扳指拿來,不求也是求了。
他嘆息一聲,“不要跪著了,起來說話。”玉穗兒卻不肯起。雍正只得道:“你說的對,這扳指救不了必死之人。朕已經給過允禵很多次機會了,是他一直在跟朕為難。”
玉穗兒見他雖滿眼憂色,眼神中卻有一絲不易察覺的寒意,道:“他已經大勢已去。八哥九哥都死了,您還有什麼不放心。”雍正審視的看了她一眼,一言不發。
玉穗兒看到康熙的一把佩刀作為先皇遺物還掛在暖閣的牆上,把心一橫。她拔下頭髮上的釵環,散開發髻,一頭秀髮披散下來。雍正正不解,見她站起來走到牆邊取下康熙的佩刀,側身抓起一束秀髮砍了下去。那一束頭髮頓時落在她手中。雍正驚訝的說不出話來。
玉穗兒將佩刀放回去,拿著自己的一束頭髮走到雍正面前跪下,不說話,只是含著眼淚看著他。雍正又驚又痛,顫抖著接過她的頭髮,哽咽道:“玉兒,你這是何苦?他不值得……”
玉穗兒搖搖頭,哭道:“你不明白,四哥,值不值得對我來說根本不重要。我只要他活著,他死了,我也不想活了。”
雍正見她痛苦的樣子,忽然想起了洛靈,心中惆悵不已。“你們……朕真拿你們……”他心痛的說不下去,半晌才緩緩的拿起那道參奏允禵的密折,放在燭火上燒了。“玉兒,這是最後一次。不要忘了你答應朕的話。”玉穗兒磕了個頭,起身緩步離開養心殿。
天邊已泛白,玉穗兒渾渾噩噩的走在紫禁城的甬道上。也不知走了多久,她的意識漸漸有些模糊。允祥迎面走過來,看到她失魂落魄的樣子,拉住她道:“玉兒,你怎麼了?”
玉穗兒愣愣的抬眼看了他一眼,“十三哥——”允祥這才注意到她披散著頭髮,長發間還有一截不見了,詫異不已。“頭髮怎麼少了一截?”允祥輕撫她秀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