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
殷畫樓道:“正是如此,國家無法有效越境打擊這些毒梟,有些時候,便會出動特別軍種前往,弟子當日是第二次參與實戰,據弟子後來推算,只怕是情報上出了差錯,以至當時深陷重圍。彼時我身受重傷,已無逃生可能,且身份機密,不能被俘,在深山一座瀑布前,沒了路……弟子最後所想的,是自己尚未與母親和好,不知她該如何承受這噩耗……”
紫胤真人聽了默然半晌,道:“往日為師曾疑心,你那剛強性子,暴戾之氣究竟從何而來,今日才知竟有如此經歷。為國捐軀,不曾言悔,亦是家學淵源,難怪如此剛烈……”
殷畫樓道:“師尊常教導弟子立身持正,心存敬畏,能殺止殺,今日想來,弟子能兩世為人,竟是何其幸運,前世今生,弟子所選擇的,都是自己願意為之付出一切的,亦不知比這世間大多數人幸運多少了!”
紫胤真人見她眉間凌然未曾絲毫消散,良久嘆道:“你來歷非凡,天授資質,且既知心之所向,自當專心悟道,情之至深,大夢一場,不該為俗情凡念荒廢修為!”
殷畫樓起身澀然應諾,紫胤真人見她還有郁色,轉而問道:“受了一回傷,將養幾日,方才為師見你再次持劍,似乎又有領悟,方才那幻虛劍使的極好。”
殷畫樓見他面有欣慰之色,唇角微含笑意,心中才有些暢快,道:“弟子多日不曾持劍,今日使來,倒是領略了些以往忽視未得精髓,只是師尊授我空明幻虛,每每使來,總覺不夠得心應手,仍是未能悟得真諦。”
紫胤真人命她坐了,道:“空明幻虛之境,看似一境,實則四境,無塵,無雜,無念,無怨,世間萬事萬物,現則見,去則不見,是謂空明,心懷悟道之志,如光照,如水流,寂而常照常流,常照常留則恆久,不雜成見,是為幻虛,以你如今經歷體悟,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尚需時日親證,才能體會,到得那時,便是究竟圓滿之大境界了!”
殷畫樓聽得這境界之說於文字上極易理解,但如何做到心中明悟,繼而空明自在,卻是迷障重重,思前想後,一時又把那心中迷惑一一道來,師徒二人於樹下一問一答,如此便不知時光流逝,天色將晚,倦鳥歸巢,花木欲眠,恍惚中,殷畫樓竟覺此情此景仿佛與當年拜師後在藏劍室外授傳經義時一般無二,斗轉星移,韶光掠過,也許,一切已經改變,又或者,一切皆未改變……
五月,天下眾多修仙門人已得了消息,天墉城紫胤真人四百壽誕之後,將歸隱山林,不問世事,故而壽宴極為隆重。
眾多修者一則敬仰紫胤真人修為人品,一則為天墉城赫赫威名,況且又新傳出新朝殷氏嫡長血脈入門修行,到得壽宴當日,各處長老修者攜了門下弟子新秀等接踵而至,盛況空前,便是紫胤真人素來不喜喧囂往來,亦要在壽宴之上同各處長老寒暄一番,鼓勵一番後輩修者,喧喧鬧鬧至晚間方停,待送走了南熏真人同清和真人等太華山諸人,紫胤真人一時問道:“怎麼不見畫樓?”
陵越想了想道:“晚間各派弟子們論道時她尚在天烽閣,只是後來席間忙亂,也未曾留意她何時離席的,想是被吵鬧累了,先行回去了。”
兩人進了臨天閣,廊下已掌了燈,卻見她靠在那海棠樹底背著門口一動不動,也不知坐在那多久了,陵越忙上前一看,卻是呼吸間酒氣氤氳,人已沉沉醉去,靠著花樹昏睡多時了。
陵越輕輕喚了她幾聲,也未有反應,紫胤真人想起那年她雪中醉酒,擺手道:“罷了,她一向是不擅飲酒的,此刻只怕是叫不醒她。”示意陵越開西廂房門,又俯身將她抱回房內安置了,兩人便去了藏劍室,將那些寶劍一一收入匣中,只待明日一併帶走下山不提。
作者有話要說:
☆、第 44 章
殷畫樓醒來時房中一片黑暗寂靜,靜的能聽清自己的心跳聲,外間傳來更漏聲,已過了子時,白日裡席間那壺竹葉春入口綿軟甘洌,推杯換盞之間,人聲鼎沸,不知怎麼,竟也喝了大半壺下去。
一路跌跌撞撞找回臨天閣,偌大的院子靜的發空,她靠著那海棠樹想,師尊既不告知她自己隱居之地,那她就不問了,她知道,師尊是要她斷了念想,一心修行,從今以後,這院子,這天墉城,知道她心意的也就是這幾株海棠了。
她輕輕起身進了小書房,推開了東牆上的窗,在暗影中靜坐下來,默默看著對面窗門。
月光不甚清亮,映照得幾樹白海棠帶著幾分淒艷,記得當初剛開始有這習慣時,院子裡還沒有這些花花糙糙,忽然有一日見了那白海棠花,怎麼就心神劇動仿若看到他仙姿風骨一般呢。
她靜靜坐著,任思緒飄到久遠以前,第一眼的藍白色,那晚夢中前行的身影,走火入魔之下關在房裡那三日的煎熬,細細回想而來,直到天色破曉,第一抹光照劃破了長空,古鈞在備水送與他洗漱,少頃,那人卻是未著往日熟悉的藍白色衣衫,竟是著了天墉城固有的紫色長衫出門了,殷畫樓立起身,理了衣衫,推門出去,陵越也已到了院中,師兄妹二人進了書房,對著上坐俯身大禮叩首,聆聽最後一次訓導。
紫胤真人扶起二人道:“何須大禮,今日離去,有緣便再聚吧。你師兄妹三人,自幼隨為師修行,雖算不得人中龍鳳,卻也總算修持正心,未負道義,為師很是欣慰。我這三個徒兒,皆生就一副執著心腸,少年坎坷,屠蘇更是命運多舛,可憐可嘆。對那個孩子,為師心中始終是有歉疚的,只盼你二人今後道正心穩,平順度日。陵越執掌一門,責任重大,你要夙夜勤謹,公正處事,不墮天墉城數百年來的清名。”頓了頓,道:“畫樓當日拜入門下,為師曾道你性子中剛烈之下掩不去暴戾之氣,乃命你以桃木為劍,如今你那剛烈執著性子卻是未改分毫,為師只盼你遇事三思,不要過分執著牽念,須要謹記!”
師兄妹二人恭謹叩首應諾,待古鈞攜了劍匣與舊物放入乾坤袋,紫胤真人便起身出了臨天閣,天墉城今日眾多弟子並各院長老等俱在試劍台前送行,紫胤真人數百年前應好友之邀來到天墉城傳授劍術,這位當世第一劍仙,首創人劍合一的修法,一改天墉城往日刻板固封的舊習,開創了天墉城武修盛世,從此一躍而成崑崙八派之首,無人不服。
他為人公正端肅,修為超絕,襟懷坦蕩,卓然傾世,眾弟子們無不敬仰欽慕,今日隱居歸去,許多弟子難抑離別傷情,悲泣難忍。
紫胤真人環視了天墉城眾弟子一眼,終是嘆道:“紫胤今日歸隱,從此不問世事,以償昔年夙願,望爾等後輩諸人,克勤克己,守得清明,善自珍重,後會有期!”
言罷攜古鈞化作一道藍白劍影,眾人只見光芒疾馳,劍嘯風動,瞬息間那劍影便消失在了天墉城外。
陵越去往臨天閣尋到殷畫樓時,見她又坐在那海棠花下,有那麼一瞬間,陵越以為她在哭。
上前見她轉過臉來,卻是一臉平靜無波,他在花下坐了,道:“該為師尊高興才是,世事已了,從此青山秀水,朝霞晚暮,再無紛擾打擾到他了。”
殷畫樓點頭微笑道:“師兄放心吧,師尊臨行前有言與我,勤修大道,師尊所願者便是我之所願,自古得大道者,不在於閉門靜修,自明日起,我便要下山歷經世情,入世修行了。”
陵越緩緩點頭道:“如此也好,行萬里路更是修行,下山去多走走,多看看,待你他日破境,師兄再為你賀!”
待到世事變遷,光陰輪轉不知多久,天墉城一眾弟子中,已少有人知臨天閣往事,只知道這四五十年來,這裡獨住著一位被朝廷加封過的女真人,據說她原是本朝皇族嫡長,拋卻俗世富貴,立誓終身修道,十多年前新帝登基,加封鎮國大長公主而不受,因她與前任掌教陵越真人乃同門師兄妹,新帝又改敕封,從陵字定道號陵徽元君,另賜“無極天墉”名號與本門,更加奠定了天墉城在一眾修仙門派中的地位。
因她曾道元君二字惟仙人可用,不喜誇大,天墉後輩們便皆尊稱她為陵徽真人,據說她修為已臻元嬰後境,劍術冠絕修仙界,崑崙山一脈已無人可與之比肩,早已成為天墉城最超然的存在。
這位女真人少有出關,不苟言笑,不喜喧鬧,便是出關了,除受掌教之請,指導新進弟子們劍法之外,再無多言多事,據聞昔日也曾下山雲遊,降魔伏法,這些年有作祟的妖魔,無一不知這位女修大名,又懼又恨,卻是無一人敢迎其鋒芒。
時至今日,晚輩弟子中已少有人敢直視這位女真人天顏,見過的人自然不能忘記,只是相比那傾城之態,所見者一眼看去只會被那迫人心魂的威嚴所震懾,反倒忽略了她絕美之相。
紫胤真人聽了默然半晌,道:“往日為師曾疑心,你那剛強性子,暴戾之氣究竟從何而來,今日才知竟有如此經歷。為國捐軀,不曾言悔,亦是家學淵源,難怪如此剛烈……”
殷畫樓道:“師尊常教導弟子立身持正,心存敬畏,能殺止殺,今日想來,弟子能兩世為人,竟是何其幸運,前世今生,弟子所選擇的,都是自己願意為之付出一切的,亦不知比這世間大多數人幸運多少了!”
紫胤真人見她眉間凌然未曾絲毫消散,良久嘆道:“你來歷非凡,天授資質,且既知心之所向,自當專心悟道,情之至深,大夢一場,不該為俗情凡念荒廢修為!”
殷畫樓起身澀然應諾,紫胤真人見她還有郁色,轉而問道:“受了一回傷,將養幾日,方才為師見你再次持劍,似乎又有領悟,方才那幻虛劍使的極好。”
殷畫樓見他面有欣慰之色,唇角微含笑意,心中才有些暢快,道:“弟子多日不曾持劍,今日使來,倒是領略了些以往忽視未得精髓,只是師尊授我空明幻虛,每每使來,總覺不夠得心應手,仍是未能悟得真諦。”
紫胤真人命她坐了,道:“空明幻虛之境,看似一境,實則四境,無塵,無雜,無念,無怨,世間萬事萬物,現則見,去則不見,是謂空明,心懷悟道之志,如光照,如水流,寂而常照常流,常照常留則恆久,不雜成見,是為幻虛,以你如今經歷體悟,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尚需時日親證,才能體會,到得那時,便是究竟圓滿之大境界了!”
殷畫樓聽得這境界之說於文字上極易理解,但如何做到心中明悟,繼而空明自在,卻是迷障重重,思前想後,一時又把那心中迷惑一一道來,師徒二人於樹下一問一答,如此便不知時光流逝,天色將晚,倦鳥歸巢,花木欲眠,恍惚中,殷畫樓竟覺此情此景仿佛與當年拜師後在藏劍室外授傳經義時一般無二,斗轉星移,韶光掠過,也許,一切已經改變,又或者,一切皆未改變……
五月,天下眾多修仙門人已得了消息,天墉城紫胤真人四百壽誕之後,將歸隱山林,不問世事,故而壽宴極為隆重。
眾多修者一則敬仰紫胤真人修為人品,一則為天墉城赫赫威名,況且又新傳出新朝殷氏嫡長血脈入門修行,到得壽宴當日,各處長老修者攜了門下弟子新秀等接踵而至,盛況空前,便是紫胤真人素來不喜喧囂往來,亦要在壽宴之上同各處長老寒暄一番,鼓勵一番後輩修者,喧喧鬧鬧至晚間方停,待送走了南熏真人同清和真人等太華山諸人,紫胤真人一時問道:“怎麼不見畫樓?”
陵越想了想道:“晚間各派弟子們論道時她尚在天烽閣,只是後來席間忙亂,也未曾留意她何時離席的,想是被吵鬧累了,先行回去了。”
兩人進了臨天閣,廊下已掌了燈,卻見她靠在那海棠樹底背著門口一動不動,也不知坐在那多久了,陵越忙上前一看,卻是呼吸間酒氣氤氳,人已沉沉醉去,靠著花樹昏睡多時了。
陵越輕輕喚了她幾聲,也未有反應,紫胤真人想起那年她雪中醉酒,擺手道:“罷了,她一向是不擅飲酒的,此刻只怕是叫不醒她。”示意陵越開西廂房門,又俯身將她抱回房內安置了,兩人便去了藏劍室,將那些寶劍一一收入匣中,只待明日一併帶走下山不提。
作者有話要說:
☆、第 44 章
殷畫樓醒來時房中一片黑暗寂靜,靜的能聽清自己的心跳聲,外間傳來更漏聲,已過了子時,白日裡席間那壺竹葉春入口綿軟甘洌,推杯換盞之間,人聲鼎沸,不知怎麼,竟也喝了大半壺下去。
一路跌跌撞撞找回臨天閣,偌大的院子靜的發空,她靠著那海棠樹想,師尊既不告知她自己隱居之地,那她就不問了,她知道,師尊是要她斷了念想,一心修行,從今以後,這院子,這天墉城,知道她心意的也就是這幾株海棠了。
她輕輕起身進了小書房,推開了東牆上的窗,在暗影中靜坐下來,默默看著對面窗門。
月光不甚清亮,映照得幾樹白海棠帶著幾分淒艷,記得當初剛開始有這習慣時,院子裡還沒有這些花花糙糙,忽然有一日見了那白海棠花,怎麼就心神劇動仿若看到他仙姿風骨一般呢。
她靜靜坐著,任思緒飄到久遠以前,第一眼的藍白色,那晚夢中前行的身影,走火入魔之下關在房裡那三日的煎熬,細細回想而來,直到天色破曉,第一抹光照劃破了長空,古鈞在備水送與他洗漱,少頃,那人卻是未著往日熟悉的藍白色衣衫,竟是著了天墉城固有的紫色長衫出門了,殷畫樓立起身,理了衣衫,推門出去,陵越也已到了院中,師兄妹二人進了書房,對著上坐俯身大禮叩首,聆聽最後一次訓導。
紫胤真人扶起二人道:“何須大禮,今日離去,有緣便再聚吧。你師兄妹三人,自幼隨為師修行,雖算不得人中龍鳳,卻也總算修持正心,未負道義,為師很是欣慰。我這三個徒兒,皆生就一副執著心腸,少年坎坷,屠蘇更是命運多舛,可憐可嘆。對那個孩子,為師心中始終是有歉疚的,只盼你二人今後道正心穩,平順度日。陵越執掌一門,責任重大,你要夙夜勤謹,公正處事,不墮天墉城數百年來的清名。”頓了頓,道:“畫樓當日拜入門下,為師曾道你性子中剛烈之下掩不去暴戾之氣,乃命你以桃木為劍,如今你那剛烈執著性子卻是未改分毫,為師只盼你遇事三思,不要過分執著牽念,須要謹記!”
師兄妹二人恭謹叩首應諾,待古鈞攜了劍匣與舊物放入乾坤袋,紫胤真人便起身出了臨天閣,天墉城今日眾多弟子並各院長老等俱在試劍台前送行,紫胤真人數百年前應好友之邀來到天墉城傳授劍術,這位當世第一劍仙,首創人劍合一的修法,一改天墉城往日刻板固封的舊習,開創了天墉城武修盛世,從此一躍而成崑崙八派之首,無人不服。
他為人公正端肅,修為超絕,襟懷坦蕩,卓然傾世,眾弟子們無不敬仰欽慕,今日隱居歸去,許多弟子難抑離別傷情,悲泣難忍。
紫胤真人環視了天墉城眾弟子一眼,終是嘆道:“紫胤今日歸隱,從此不問世事,以償昔年夙願,望爾等後輩諸人,克勤克己,守得清明,善自珍重,後會有期!”
言罷攜古鈞化作一道藍白劍影,眾人只見光芒疾馳,劍嘯風動,瞬息間那劍影便消失在了天墉城外。
陵越去往臨天閣尋到殷畫樓時,見她又坐在那海棠花下,有那麼一瞬間,陵越以為她在哭。
上前見她轉過臉來,卻是一臉平靜無波,他在花下坐了,道:“該為師尊高興才是,世事已了,從此青山秀水,朝霞晚暮,再無紛擾打擾到他了。”
殷畫樓點頭微笑道:“師兄放心吧,師尊臨行前有言與我,勤修大道,師尊所願者便是我之所願,自古得大道者,不在於閉門靜修,自明日起,我便要下山歷經世情,入世修行了。”
陵越緩緩點頭道:“如此也好,行萬里路更是修行,下山去多走走,多看看,待你他日破境,師兄再為你賀!”
待到世事變遷,光陰輪轉不知多久,天墉城一眾弟子中,已少有人知臨天閣往事,只知道這四五十年來,這裡獨住著一位被朝廷加封過的女真人,據說她原是本朝皇族嫡長,拋卻俗世富貴,立誓終身修道,十多年前新帝登基,加封鎮國大長公主而不受,因她與前任掌教陵越真人乃同門師兄妹,新帝又改敕封,從陵字定道號陵徽元君,另賜“無極天墉”名號與本門,更加奠定了天墉城在一眾修仙門派中的地位。
因她曾道元君二字惟仙人可用,不喜誇大,天墉後輩們便皆尊稱她為陵徽真人,據說她修為已臻元嬰後境,劍術冠絕修仙界,崑崙山一脈已無人可與之比肩,早已成為天墉城最超然的存在。
這位女真人少有出關,不苟言笑,不喜喧鬧,便是出關了,除受掌教之請,指導新進弟子們劍法之外,再無多言多事,據聞昔日也曾下山雲遊,降魔伏法,這些年有作祟的妖魔,無一不知這位女修大名,又懼又恨,卻是無一人敢迎其鋒芒。
時至今日,晚輩弟子中已少有人敢直視這位女真人天顏,見過的人自然不能忘記,只是相比那傾城之態,所見者一眼看去只會被那迫人心魂的威嚴所震懾,反倒忽略了她絕美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