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頁
鴻兒言此表範圍曲成,橫豎相合,足見善於領會。至於純熟文字,極力揣摩,固屬切實工夫,然少年文字,總貴氣象崢嶸。東坡所謂,蓬蓬勃勃,如釜上氣。
古文如賈誼《治安策》、貴山《至言》、太史公《報任安書》、韓退之《原道》、柳子厚《封建論》、蘇東坡《上神宗書》,時文如黃陶庵、呂晚村、袁簡齋、曹寅谷,墨卷如《墨選觀止》、《鄉墨精銳》中所選兩排三疊之文,皆有最盛之氣勢。
爾當兼在氣勢上用功,無徒在揣摩上用功。大約偶句多,單句少,段落多,分股少,莫拘場屋之格式,短或三五百字,長或八九百字千餘字,皆無不可。雖系《四書》題,或用後世之史事,或論目今之時務,亦無不可。總須將氣勢展得開,筆僅使得強,乃不至於束縛拘滯,愈緊愈呆。
嗣後爾每月作五課揣摩之文,作一課氣勢之文;講揣摩者送師閱改,講氣勢者寄余閱改。《四象表》中,惟氣勢之屆“太陽”者,最難能而可貴。古來文人雖偏於彼三者,而無不在氣勢上痛下工夫,兩兒溝宜勉之。此囑。
諭紀澤 同治四年七月十三日·臨淮
·炒老米熬稀飯治脾虛。讀書須有趣味乃可
持久,拘苦疲因不能真有恆。
字諭紀澤:福秀之病,全在脾虧,今聞曉岑先生峻補脾胃,似亦不甚相宜,見五臟極虧者,皆不受峻補也。
爾少時亦極脾虧,後用老米炒黃,熬成極*之稀飯,服之半年,乃有轉機,爾母當尚能記憶。金陵可覓得老米否?試為福秀一服此方。
開生到已數日。無徵信接到,茲有覆信,並那二世兄信,爾閱後封口交會。渠需銀兩,爾陸續支付可也。
《義山集》似曾批過,但所批無多。餘干道光計二三四五六等年,用胭脂圈批,唯余有丁刻《史記》(六套在家否)、王刻韓文(在爾處)、程刻韓詩(最精本)、小本杜詩、康刻〈古文辭類纂〉(溫叔帶回,霞仙借去)、《震川集》(在季帥處)、《山谷集》(在黃恕皆家)首尾完畢,餘皆有始無終,故深以無恆為憾。近年在軍中書,稍覺有恆,然已晚矣。
故壘爾等於少壯時,即從有恆二字痛下工夫,然須有情韻趣味,養得生機盎然,乃可歷久不衰。若拘苦疲睏,則不能真有恆也。
諭紀澤 同治四年八月十九日·徐州
·船山著作鈔本付刊。借韓集來,以便
溫誦。《文獻通考》等書亦須取來。
字諭紀澤:王船山先生《書經稗疏》三本,《春秋家說序》一薄本,系托劉韞齋先生在京城文淵閣鈔出者,爾可遞寄歐陽曉岑丈處,以便續行刊刻。
劉松山前借去鄂刻地圖七本,茲已取回。尚有二十六本在金陵,可寄至大營,配成全部。
《全唐文》太繁,而郭慕餘處有專集十餘種,其中有《韓昌黎集》,吾欲借來一閱,取其無注,便於溫誦也。
又《文獻通考》(吾曾點過田賊、錢幣、戶口、職役、征榷、市雜、土貢、國用、刑制、輿地等門者)、《晉書》、《新唐書》(要殿本,《晉書》兼取李芋仙送毛刻本)均取來,以便翻閱,《後漢書》亦可帶來(殿本)。
冬春皮衣,均於此次舢板帶來。此囑。
諭諸兒 同治四年八月二十一日·徐州
·長沙風俗華靡不宜住家,鄉間覓屋,或尚可得。
字諭紀澤紀鴻:家眷旋湘,應俟接筠仙丈覆信乃可定局。
余意姻期果是十二月初二,則澤兒夫婦送妹先行,到湘陰辦喜事畢,即回湘鄉另覓房屋。覓妥後,寫信至金陵,鴻兒奉母並全眷回籍。若婚期改至明年,則澤兒一人回湘覓屋,家婦及四女皆隨母明年起程。
黃金堂之屋,爾母親不以為安,又有塘中溺人之事,自以另擇一處為妥。
余意不願在長沙住,以風俗華摩,一家不能獨儉。若另求僻靜處所,亦殊難得。不如即在金陵多位一年半載,亦無不可。
澤兒回湘,與兩叔父商,在附近二三十里,覓一合式之屋,或尚可得。星岡公昔年思在牛欄大丘起屋,即鯰魚壩蕭祠間壁也,不知果可造屋,以終先志否?又油銷里系元台公屋,犁頭嘴系輔臣公屋,不知可買莊兌換或借住一二年否?富(土乇)際可移兌否?爾稟商兩叔,必可沒法辦成。
爾母既定於明年起程,則松生夫婦及邵小姐之位置,新年再議可也。
近奉諭旨,餘余晉駐許州。不去則屢違詔旨,又失民望;遽往則局勢不順,必無成功,焦灼之至。餘不多及。
諭紀澤 同治四年九月初一日·徐州
·病之有無,壽之長短,盡其在我,聽其
在天,服藥鑄神,皆無益也。
字諭紀澤:爾十一日患病,十六日尚神倦頭眩,不知近已全愈否?
吾於凡事皆守“盡其在我,聽其在天”二語,即養生之道亦然。體強者,如富人因戒奢而益富;體弱者,如貧人因節嗇而自全。節嗇非獨食色之性也,即讀書用心,亦宜儉約,不使太過。
余“八本匾”中,言養生以少惱怒為本。又嘗教爾胸中不宜太苦,須活潑潑地,養得一段生機,亦去惱怒之道也。既戒惱怒,又知節嗇,養生之道,已盡其在我者矣。
此外壽之長短,病之有無,一概聽其在天,不必多生委想去計較他。凡多服藥餌,求禱神抵,皆妄想也。
吾於醫藥、禱把等事,皆記星岡公之遺訓,而稍加推闡,教爾後輩。爾可常常與家中內外言之。
爾今冬若回湘,不必來徐省向,徐去金陵太遠也。
近日賊犯山東,余之調度,概咨少荃宮保處。澄、沅兩叔信附去查閱,不須寄來矣。此囑。
諭諸兒 同治四年九月三十日·徐州
·養身當節嗜欲,不可好名好勝用
心太過。藥雖有利,害亦隨之。
字諭紀澤紀鴻:廿六日接紀繹排遞之稟。紀鴻舢板帶來稟件衣書,今日派夫往接矣。
澤兒肝氣痛病亦全好否?爾不應有肝鬱之症,或由元氣不足,諸病易生,身體本弱,用心太過。上次函示以節嗇之道,用心宜約,爾曾體驗否?
張文瑞公(英)所著《聰訓齋語》,皆教子之言,其中言養身、擇友、觀玩山水花竹,純是一片太和生機,爾宜常常省覽。鴻兒身體亦單弱,亦宜常看此書。
吾教爾兄弟不在多書,但以聖祖之《庭訓格言》(家中尚有數本)、張公之《聰訓齋語》(莫宅有之,申夫又刻於安慶)二種為教,句句皆吾肺腑所欲言。
以後在家則勞養花竹,出門則飽看山水,環金陵百里內外,可以遍游也。算學書切不可再看,讀他書亦以半日為率,未刻以後即宜歇息游觀。
古人以懲忿窒欲為養生要訣。懲忿即吾前信所謂少惱怒也,窒慾即吾前信所謂知節嗇也。因好名好勝而用心太過,亦欲之類也。
藥雖有利,害亦隨之,不可輕服,切囑。
諭紀鴻 同治五年正月十八日·徐州
·凡事皆有極因極難之時,打得通的,便
古文如賈誼《治安策》、貴山《至言》、太史公《報任安書》、韓退之《原道》、柳子厚《封建論》、蘇東坡《上神宗書》,時文如黃陶庵、呂晚村、袁簡齋、曹寅谷,墨卷如《墨選觀止》、《鄉墨精銳》中所選兩排三疊之文,皆有最盛之氣勢。
爾當兼在氣勢上用功,無徒在揣摩上用功。大約偶句多,單句少,段落多,分股少,莫拘場屋之格式,短或三五百字,長或八九百字千餘字,皆無不可。雖系《四書》題,或用後世之史事,或論目今之時務,亦無不可。總須將氣勢展得開,筆僅使得強,乃不至於束縛拘滯,愈緊愈呆。
嗣後爾每月作五課揣摩之文,作一課氣勢之文;講揣摩者送師閱改,講氣勢者寄余閱改。《四象表》中,惟氣勢之屆“太陽”者,最難能而可貴。古來文人雖偏於彼三者,而無不在氣勢上痛下工夫,兩兒溝宜勉之。此囑。
諭紀澤 同治四年七月十三日·臨淮
·炒老米熬稀飯治脾虛。讀書須有趣味乃可
持久,拘苦疲因不能真有恆。
字諭紀澤:福秀之病,全在脾虧,今聞曉岑先生峻補脾胃,似亦不甚相宜,見五臟極虧者,皆不受峻補也。
爾少時亦極脾虧,後用老米炒黃,熬成極*之稀飯,服之半年,乃有轉機,爾母當尚能記憶。金陵可覓得老米否?試為福秀一服此方。
開生到已數日。無徵信接到,茲有覆信,並那二世兄信,爾閱後封口交會。渠需銀兩,爾陸續支付可也。
《義山集》似曾批過,但所批無多。餘干道光計二三四五六等年,用胭脂圈批,唯余有丁刻《史記》(六套在家否)、王刻韓文(在爾處)、程刻韓詩(最精本)、小本杜詩、康刻〈古文辭類纂〉(溫叔帶回,霞仙借去)、《震川集》(在季帥處)、《山谷集》(在黃恕皆家)首尾完畢,餘皆有始無終,故深以無恆為憾。近年在軍中書,稍覺有恆,然已晚矣。
故壘爾等於少壯時,即從有恆二字痛下工夫,然須有情韻趣味,養得生機盎然,乃可歷久不衰。若拘苦疲睏,則不能真有恆也。
諭紀澤 同治四年八月十九日·徐州
·船山著作鈔本付刊。借韓集來,以便
溫誦。《文獻通考》等書亦須取來。
字諭紀澤:王船山先生《書經稗疏》三本,《春秋家說序》一薄本,系托劉韞齋先生在京城文淵閣鈔出者,爾可遞寄歐陽曉岑丈處,以便續行刊刻。
劉松山前借去鄂刻地圖七本,茲已取回。尚有二十六本在金陵,可寄至大營,配成全部。
《全唐文》太繁,而郭慕餘處有專集十餘種,其中有《韓昌黎集》,吾欲借來一閱,取其無注,便於溫誦也。
又《文獻通考》(吾曾點過田賊、錢幣、戶口、職役、征榷、市雜、土貢、國用、刑制、輿地等門者)、《晉書》、《新唐書》(要殿本,《晉書》兼取李芋仙送毛刻本)均取來,以便翻閱,《後漢書》亦可帶來(殿本)。
冬春皮衣,均於此次舢板帶來。此囑。
諭諸兒 同治四年八月二十一日·徐州
·長沙風俗華靡不宜住家,鄉間覓屋,或尚可得。
字諭紀澤紀鴻:家眷旋湘,應俟接筠仙丈覆信乃可定局。
余意姻期果是十二月初二,則澤兒夫婦送妹先行,到湘陰辦喜事畢,即回湘鄉另覓房屋。覓妥後,寫信至金陵,鴻兒奉母並全眷回籍。若婚期改至明年,則澤兒一人回湘覓屋,家婦及四女皆隨母明年起程。
黃金堂之屋,爾母親不以為安,又有塘中溺人之事,自以另擇一處為妥。
余意不願在長沙住,以風俗華摩,一家不能獨儉。若另求僻靜處所,亦殊難得。不如即在金陵多位一年半載,亦無不可。
澤兒回湘,與兩叔父商,在附近二三十里,覓一合式之屋,或尚可得。星岡公昔年思在牛欄大丘起屋,即鯰魚壩蕭祠間壁也,不知果可造屋,以終先志否?又油銷里系元台公屋,犁頭嘴系輔臣公屋,不知可買莊兌換或借住一二年否?富(土乇)際可移兌否?爾稟商兩叔,必可沒法辦成。
爾母既定於明年起程,則松生夫婦及邵小姐之位置,新年再議可也。
近奉諭旨,餘余晉駐許州。不去則屢違詔旨,又失民望;遽往則局勢不順,必無成功,焦灼之至。餘不多及。
諭紀澤 同治四年九月初一日·徐州
·病之有無,壽之長短,盡其在我,聽其
在天,服藥鑄神,皆無益也。
字諭紀澤:爾十一日患病,十六日尚神倦頭眩,不知近已全愈否?
吾於凡事皆守“盡其在我,聽其在天”二語,即養生之道亦然。體強者,如富人因戒奢而益富;體弱者,如貧人因節嗇而自全。節嗇非獨食色之性也,即讀書用心,亦宜儉約,不使太過。
余“八本匾”中,言養生以少惱怒為本。又嘗教爾胸中不宜太苦,須活潑潑地,養得一段生機,亦去惱怒之道也。既戒惱怒,又知節嗇,養生之道,已盡其在我者矣。
此外壽之長短,病之有無,一概聽其在天,不必多生委想去計較他。凡多服藥餌,求禱神抵,皆妄想也。
吾於醫藥、禱把等事,皆記星岡公之遺訓,而稍加推闡,教爾後輩。爾可常常與家中內外言之。
爾今冬若回湘,不必來徐省向,徐去金陵太遠也。
近日賊犯山東,余之調度,概咨少荃宮保處。澄、沅兩叔信附去查閱,不須寄來矣。此囑。
諭諸兒 同治四年九月三十日·徐州
·養身當節嗜欲,不可好名好勝用
心太過。藥雖有利,害亦隨之。
字諭紀澤紀鴻:廿六日接紀繹排遞之稟。紀鴻舢板帶來稟件衣書,今日派夫往接矣。
澤兒肝氣痛病亦全好否?爾不應有肝鬱之症,或由元氣不足,諸病易生,身體本弱,用心太過。上次函示以節嗇之道,用心宜約,爾曾體驗否?
張文瑞公(英)所著《聰訓齋語》,皆教子之言,其中言養身、擇友、觀玩山水花竹,純是一片太和生機,爾宜常常省覽。鴻兒身體亦單弱,亦宜常看此書。
吾教爾兄弟不在多書,但以聖祖之《庭訓格言》(家中尚有數本)、張公之《聰訓齋語》(莫宅有之,申夫又刻於安慶)二種為教,句句皆吾肺腑所欲言。
以後在家則勞養花竹,出門則飽看山水,環金陵百里內外,可以遍游也。算學書切不可再看,讀他書亦以半日為率,未刻以後即宜歇息游觀。
古人以懲忿窒欲為養生要訣。懲忿即吾前信所謂少惱怒也,窒慾即吾前信所謂知節嗇也。因好名好勝而用心太過,亦欲之類也。
藥雖有利,害亦隨之,不可輕服,切囑。
諭紀鴻 同治五年正月十八日·徐州
·凡事皆有極因極難之時,打得通的,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