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把她安置到什麼地方,這是一個極其重要、極傷腦筋的問題,需要好好商量。諾里斯太太自從外甥女做了錯事以未,似乎對她更疼愛了,她主張把她接回家,得到大家的原諒。托馬斯爵士不同意她的意見,諾里斯太太認為他所以反對是因為范妮住在家裡,因而她就越發記恨范妮。她一口咬定他顧慮的都是她,但托馬斯爵士非常莊嚴地向她保證,即使這裡面沒有年輕姑娘,即使他家裡沒有年輕的男女,不怕和拉什沃思太太相處有什麼危險,不怕接受她的人品的不良影響,那他也決不會給臨近一帶招來這麼大的一個禍害,期待人們對她會客氣。她作為女兒,只要肯懺悔,他就保護她,給她安排舒適的生活,竭力鼓勵她正經做人,根據他們的家境,這都是做得到的。但是,他決不會越過這個限度。瑪麗亞毀了自己的名聲,他不會採取姑息罪惡的辦法,試圖為她恢復無法恢復的東西,那樣做是徒勞的。他也不會明知故犯,還要把這樣的不幸再引到另一個男人家裡,來替她遮羞。

  討論的結果,諾里斯太太決定離開曼斯菲爾德,悉心照顧她那不幸的瑪麗亞。她要跟她住到偏遠的異鄉,關起門來與世隔絕過日子,一個心灰意冷,一個頭腦不清,可以想像,兩人的脾氣會成為彼此之間的懲罰。

  諾里斯太太搬出曼斯菲爾德,托馬斯爵士的生活就輕快多了。他從安地卡回來的那天起,對她的印象就越來越差了。自那時起,在每次交往中,不論是日常談話,還是辦事,還是閒聊,他對她的看法每況愈下,覺得不是歲月不饒人,就是他當初對她的才智估計過高,對她的所作所為又過於包涵。他感到她無時無刻不在起不良的作用,尤其糟糕的是,除非她老死,否則似乎沒完沒了。她好像是他的一個包袱,他要永遠背在身上。因此,能擺脫她是件極大的幸事,若不是她走後留下了痛苦的記憶,他幾乎要為這件壞事叫好了,因為壞事帶來了這麼大的好處。

  諾里斯太太這一走,曼斯菲爾德沒有任何人為之遺憾。就連她最喜歡的人,也沒有一個真正愛過她的。拉什沃思太太私奔以後,她的脾氣變得非常暴躁,到哪裡都讓入受不了。連范妮也不再為諾里斯姨媽流淚——即使她要永遠離開的時候,也沒有為她掉一滴眼淚。

  朱莉婭私奔的結果沒有瑪麗亞的那麼糟,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於兩人性情不同,處境也不一樣,但在更大程度上是由於這位姨媽沒有那樣把她當寶貝,沒有那樣捧她,那樣慣她。她的美貌和才學只居第二位。她總是自認比瑪麗亞差一點。兩人比起來,她的性情自然隨和一些;她儘管有些急躁,但還比較容易控制。她受的教育沒有使她產生一種非常有害的妄自尊大。

  她在亨利·克勞福德那裡碰了釘子之後,能很好地把握自己。她受到他的冷落,起初心裡很不好受,但是沒過多久,就不再去多想他了。在倫敦重新相遇的時候,拉什沃思先生的家成了克勞福德的目標,她倒能知趣地撤離出來,專挑這段時間去看望別的朋友,以免再度墜人情網。這就是她到親戚家去的原因,與耶茨先生是否住在附近毫無關係。她聽任耶茨先生對她獻殷勤已有一段時間了,但是從未想過要嫁給他。她姐姐出了事情之後,她越發怕見父親怕回家,心想回家後家裡定會對她管教得更加嚴厲,因此她急忙決定要不顧一切地避免眼前的可怕命運,不然的話,耶茨先生可能永遠不會得逞的。朱莉婭所以要私奔,就是由於心裡害怕,有些自私的念頭,並沒有什麼更糟糕的想法。她覺得她只有那一條路。瑪麗亞的罪惡引來了朱莉婭的愚蠢。

  亨利·克勞福德壞就壞在早年繼承了一筆豐厚的家業,家裡還有一個不好的榜樣,因此很久以來,就醉心於挑逗婦女的感情,並以此為榮,做些薄情負心的怪事。他這次對范妮,一開始並沒有誠心,也用心不良,後來卻走上了通往幸福的道路。假若他能滿足於贏得一個可愛女性的歡心,假若他能克服范妮·普萊斯的牴觸情緒,逐步贏得她的尊重和好感,並能從中得到充分的快樂的話。那他是有可能取得成功、獲得幸福的。他的苦苦追求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范妮對他的影響反過來使他對她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他若是表現得再好一些,無疑將會有更大的收穫。尤其是,假如他妹妹和埃德蒙結了婚,范妮就會有意克服她的初戀,他們就會經常在一起。假如他堅持下去,而且堂堂正正,那在埃德蒙和瑪麗結婚後不要多久,范妮就會以身相許來報答他,而且是心甘情願地報答他。

  假若他按照原來的打算,按照當時的想法,從朴次茅斯一同來就去埃弗靈厄姆,他也許已決定了自己的幸福命運。但是,別人勸他留下來參加弗雷澤太太的舞會,說他能給舞會增添光彩,再說在舞會上還可以見到拉什沃思太太。這裡面既有好奇心,也有虛榮心。他那顆心不習慣於為正經事做出任何****,因此他抵禦不住眼前快樂的誘惑。他決定推遲他的諾福克之行,心想寫封信就能解決問題,再說事情也不重要,於是他就留了下來。他見到了拉什沃思太太,對方對他很冷漠,這本是大煞風景的事,兩人之間從此井水不犯河水。但是,他覺得自己太沒有臉面,居然讓一個喜怒哀樂完全掌握在他手中的女人所拋棄,他實在受不了。他必須施展本事,把她那自不量力的怨恨壓下去。拉什沃思太太所以氣憤,是為了范妮的緣故。他必須剎住這氣焰,讓拉什沃思太太還像當姑娘時一樣待他。

  他懷著這種心態開始進攻了。他振奮精神,堅持不懈,不久便恢復了原來那種親密交往,那種獻殷勤,那種調情賣俏,他的目標原定到此為止。起初,拉什沃思太太余恨未消,火燭小心,若能照此下去,兩人都可望得救,但這種謹慎還是被摧垮了,克勞福德成了她感情的俘虜,她的感情熱烈到他未曾料到的地步。她愛上他了,公然表示珍惜他的一片情意,他想退卻已是不可能了。他陷入了虛榮的圈套,既沒有什麼愛情作為託辭,又對她的表妹忠貞不貳。他的首要任務是不讓范妮和伯特倫家裡的人知道這件事。他覺得,為拉什沃思先生的名譽考慮,固然需要保密,為他的名譽考慮,同樣需要保密。他從里奇蒙回來以後,本來並不希望再見到拉什沃思太太。後來的事情都是這位太太唐突行事的結果,克勞福德出於無奈,最後跟她一起私奔了。他甚至在當時就為范妮感到懊悔,而私奔的事折騰完之後,他更是感到無比懊悔。幾個月過去了,他通過對比受到了教育,越發珍惜范妮那溫柔的性格,純潔的心靈,高尚的情操。

  根據他在這一罪過中應負的責任,給以適當的懲罰,把他的醜事公諸於眾,我們知道,並不是社會上保護美德的屏障。在當今這個世界上,對罪行的懲罰並不像人們希望的那樣嚴厲。不過,像亨利·克勞福德這樣一個有頭腦的人,雖然我們不敢冒昧地期望他今後前途如何,但是公正而論,他這樣報答人家對他的熱情接待,這樣破壞人家的家庭安寧,這樣失去了他最好的、最可敬的、最珍貴的朋友,失去了他從理智到情感都深愛著的姑娘,這自然給自己招來了不少的煩惱和悔恨,有時候,這煩惱會變成內疚,悔恨會變成痛苦。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