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
你對工作感到厭煩嗎?為什麼不跟自己玩個“假裝”的遊戲,也許你會得到意想不到的結果。
產生疲勞的另一大原因是煩悶。
打字員愛麗絲小組工作了一天之後傍晚才回到家中。他腰酸背痛。疲憊不堪,她不想吃飯,只想睡覺,正在這時,男朋友打來電話邀他去跳舞。頓時她的眼睛亮了,精神來了。她換上衣服,衝出門去。一直跳到凌晨三點才回來,這時她一點也不疲倦,正相反,她興奮得睡不著覺了。
看得出來,傍晚時分她覺得疲勞是工作讓她煩倒,使她對生活也產生厭煩。世界上這的的人很多,你也許就是其中之一。
約瑟夫?巴馬克博士在《心理學學報》上有一篇報告,談到了他的一次實驗:
他安排一大群大學生參加一連串的實驗工作,這些工作都是他們不感興趣的。結果所有的學生都覺得疲倦、頭疼、眼睛疼,而且總打瞌睡、想發脾氣,甚至有幾個人胃不舒服。通過給他們化驗得知,一個人煩悶的時候,他身體的血右和氧化作用會有所下降。一旦人們覺得工作有趣的時候,其新陳代謝作用就會加速。
當我們在做一些很有樂趣,令人興奮的工作時,很少感到疲倦。
比如,我最近在加拿大落基山的路易斯湖畔度假,釣了好幾天的鮭魚。我還要穿過長得比人高的樹叢,跨過很多橫臥在地上的橫枝,可是如此辛苦了八個小時之後,我卻絲毫不感到疲倦。為什麼呢?因為我非常興奮,興致勃勃,而且覺得自己真地不虛此行:抓到了六條個頭很大的鮭魚。但是如果我覺得釣魚是一件很煩悶的事情,那你想我會有什麼感覺呢?我一定會因為在海拔七千呎的高山上這麼來來回回地奔波而感到筋疲力盡的。
即使象登山這類消耗體力的活動,恐怕也不如煩悶那樣容易使你疲勞。明尼那不勒斯農工儲蓄銀行的總裁S?H?金曼先生曾告訴過我一件事,正好可以證明這一點:
1943年7月,加拿大政府要求加拿大阿爾卑斯登山部協助威爾斯軍團做爬山訓練,金曼先生就是被請來的教練之一。他和其他一些教練——年齡大約都在42歲到59歲之間——帶著那些年輕的士兵長途跋涉。越過很多冰河和雪地。再利用繩索和一些簡單的工具爬上40呎的懸崖。他們在小月河山谷里爬了許多高峰,經過15個小時的登山活動之後,那些非常健壯的年輕人(他們剛剛受完六個星期的嚴格軍事訓練)全都筋疲力盡了。
他們感到疲勞;是否因為他們軍訓時肌肉煉得不夠結實呢?任何一個接受過嚴格軍訓的人都會認為這種問題是荒謬的。他們之所以覺得疲勞,是因為他們對登山感到厭煩。許多士兵疲倦得等不到吃飯就睡著了。可是,那些比士兵年齡要大兩倍的教練們又怎麼樣呢?不錯,他們也感到很累。卻不會筋疲力盡。他們吃了晚飯後,還坐在那兒聊了個把鐘頭。他們之所以不會疲倦到倒下的地步,是因為他們對登山有興趣。
哥倫叢亞大學的愛德華博士經過多次調查和實驗得出結論:“工作能量降低的真正原因是煩悶。”
傑羅米?凱恩的音樂喜劇《畫舫璇宮》的主人公曾說過:“能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的人,是最幸運的人。”“這是因為他們體力更充沛,快樂更多。憂慮和疲勞都比較少。”
你興趣所在的地方就是你能力所在的地方。
下面是一位打字小姐的例子:
她在俄克拉荷馬州托沙城的一個石油公司工作。每個月她都得做一件最沒意思的工作,填寫石油銷售報表。她為了提高工作情緒,就想出一個辦法,把它變成一項有趣的工作。
怎麼做呢?她每天跟自己競賽。她統計出上午列印的數量,然後爭取在下午打破記錄。再統計出第一天列印的總數,爭取在第二天打破記錄。這樣一來她的速度比別人快得多,而且有助於防止煩悶帶來的疲勞,她因此節省下了體力和精神,在休息對間也得到了更多的快樂。
我恰好知道這個故事是真實的,因為我就娶了那個女孩子。
下面是另一位打字小姐的故事。她發現,假裝工作很有意思會使人得到很多的報償。她叫維莉?哥頓,家往伊利諾州愛姆霍斯特城。她在信上講述了卞面的故事:
“我們辦公室一共有四位打字員,分別替幾個人打信件。我們經常因工作量太多而加班加點。有一天,一個副經理堅持要我把一封長信重打一遍,我告訴他只要改一改就行,不需要全部重打。可他對我說:“如果我不重來他就另外僱人了,我氣得要死,為了遺個職位和薪水,我只好假裝喜歡重新打這封信。幹著幹著,我發現如果我假裝喜歡工作,那我真的會喜歡到某種程度,而這時我的工作速度就加快。這種工作態度使我受到大家的好評,後來一位主管請我去做私人秘書,因為他了解我很息意做一些額外的工作而不抱怨。……心理狀態的轉變給我帶來了奇蹟。”
哥頓小姐運用了漢斯?威辛吉教授的“假裝”哲學,他教我們要“假裝”快樂。
如果你“假裝”對工作有興趣,這一點點假裝會使你的興趣變成真的,可以減少你的疲勞、憂慮和煩悶。
幾年以前,哈西?霍華做了一個決定。結果使他的生活完全改觀。他把一個沒有意思的工作變得很有意思。他的工作確實沒意思,是在高中福利社裡洗盤子、擦櫃檯、賣冰淇淋,而其他男孩子卻在玩球或跟女孩子約會。
他很不喜歡這種工作,但他沒有別的工作可做,於是他定利用這個機會來研究冰淇淋——研究冰淇淋是怎樣做成的,裡面有什麼成份。為什麼有的冰淇淋更好吃。
他研究冰淇淋的化學成分,使他成為他所在的高中化學課程的小天才。漸漸地,他對食物化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高中畢業後他考進了麻薩諸塞州立大學,專門研究食物與營養。有一次,紐約可可公司舉辦了關於可可和巧克力應用方面的有獎徵文活動,你猜是誰得了頭獎……一點不錯,正是哈西?霍華。
後來他發現很難找到工作,就在麻薩諸塞州安荷斯特城北樂街750號他自己家的地下室開辦了一家私人化驗室。開業不久,當局通過了一條新法案:牛奶所含細菌數目必須嚴格計數。於是,哈西?霍華開始為安荷斯特城14家牛奶公司數細菌,而且他必須再雇兩個助手。
25年以後會怎麼樣呢?當然,這幾位目前正從事食物化學實驗工作的先驅們大都已到了退休年齡,會有很多熱誠的青年人來接替他們。但哈南?霍華很可能成為這一行業里的領袖人物。而當年從他手裡買過冰淇淋的一些同學,都可能窮困潦倒,失業在家,抱怨自己一直找不到好工作。其實,哈南?霍華如果不是盡力把一件很沒意思的差事變得有意思,恐怕他也同樣沒有找到好工作的機會了。
也是在好多年似箭,另一個年輕人在一家工廠干一件沒有太大意思的工作。他整天站在車床邊上加工螺絲釘,感到工作非常乏味。他想辭職,可又怕找不到工作。
產生疲勞的另一大原因是煩悶。
打字員愛麗絲小組工作了一天之後傍晚才回到家中。他腰酸背痛。疲憊不堪,她不想吃飯,只想睡覺,正在這時,男朋友打來電話邀他去跳舞。頓時她的眼睛亮了,精神來了。她換上衣服,衝出門去。一直跳到凌晨三點才回來,這時她一點也不疲倦,正相反,她興奮得睡不著覺了。
看得出來,傍晚時分她覺得疲勞是工作讓她煩倒,使她對生活也產生厭煩。世界上這的的人很多,你也許就是其中之一。
約瑟夫?巴馬克博士在《心理學學報》上有一篇報告,談到了他的一次實驗:
他安排一大群大學生參加一連串的實驗工作,這些工作都是他們不感興趣的。結果所有的學生都覺得疲倦、頭疼、眼睛疼,而且總打瞌睡、想發脾氣,甚至有幾個人胃不舒服。通過給他們化驗得知,一個人煩悶的時候,他身體的血右和氧化作用會有所下降。一旦人們覺得工作有趣的時候,其新陳代謝作用就會加速。
當我們在做一些很有樂趣,令人興奮的工作時,很少感到疲倦。
比如,我最近在加拿大落基山的路易斯湖畔度假,釣了好幾天的鮭魚。我還要穿過長得比人高的樹叢,跨過很多橫臥在地上的橫枝,可是如此辛苦了八個小時之後,我卻絲毫不感到疲倦。為什麼呢?因為我非常興奮,興致勃勃,而且覺得自己真地不虛此行:抓到了六條個頭很大的鮭魚。但是如果我覺得釣魚是一件很煩悶的事情,那你想我會有什麼感覺呢?我一定會因為在海拔七千呎的高山上這麼來來回回地奔波而感到筋疲力盡的。
即使象登山這類消耗體力的活動,恐怕也不如煩悶那樣容易使你疲勞。明尼那不勒斯農工儲蓄銀行的總裁S?H?金曼先生曾告訴過我一件事,正好可以證明這一點:
1943年7月,加拿大政府要求加拿大阿爾卑斯登山部協助威爾斯軍團做爬山訓練,金曼先生就是被請來的教練之一。他和其他一些教練——年齡大約都在42歲到59歲之間——帶著那些年輕的士兵長途跋涉。越過很多冰河和雪地。再利用繩索和一些簡單的工具爬上40呎的懸崖。他們在小月河山谷里爬了許多高峰,經過15個小時的登山活動之後,那些非常健壯的年輕人(他們剛剛受完六個星期的嚴格軍事訓練)全都筋疲力盡了。
他們感到疲勞;是否因為他們軍訓時肌肉煉得不夠結實呢?任何一個接受過嚴格軍訓的人都會認為這種問題是荒謬的。他們之所以覺得疲勞,是因為他們對登山感到厭煩。許多士兵疲倦得等不到吃飯就睡著了。可是,那些比士兵年齡要大兩倍的教練們又怎麼樣呢?不錯,他們也感到很累。卻不會筋疲力盡。他們吃了晚飯後,還坐在那兒聊了個把鐘頭。他們之所以不會疲倦到倒下的地步,是因為他們對登山有興趣。
哥倫叢亞大學的愛德華博士經過多次調查和實驗得出結論:“工作能量降低的真正原因是煩悶。”
傑羅米?凱恩的音樂喜劇《畫舫璇宮》的主人公曾說過:“能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的人,是最幸運的人。”“這是因為他們體力更充沛,快樂更多。憂慮和疲勞都比較少。”
你興趣所在的地方就是你能力所在的地方。
下面是一位打字小姐的例子:
她在俄克拉荷馬州托沙城的一個石油公司工作。每個月她都得做一件最沒意思的工作,填寫石油銷售報表。她為了提高工作情緒,就想出一個辦法,把它變成一項有趣的工作。
怎麼做呢?她每天跟自己競賽。她統計出上午列印的數量,然後爭取在下午打破記錄。再統計出第一天列印的總數,爭取在第二天打破記錄。這樣一來她的速度比別人快得多,而且有助於防止煩悶帶來的疲勞,她因此節省下了體力和精神,在休息對間也得到了更多的快樂。
我恰好知道這個故事是真實的,因為我就娶了那個女孩子。
下面是另一位打字小姐的故事。她發現,假裝工作很有意思會使人得到很多的報償。她叫維莉?哥頓,家往伊利諾州愛姆霍斯特城。她在信上講述了卞面的故事:
“我們辦公室一共有四位打字員,分別替幾個人打信件。我們經常因工作量太多而加班加點。有一天,一個副經理堅持要我把一封長信重打一遍,我告訴他只要改一改就行,不需要全部重打。可他對我說:“如果我不重來他就另外僱人了,我氣得要死,為了遺個職位和薪水,我只好假裝喜歡重新打這封信。幹著幹著,我發現如果我假裝喜歡工作,那我真的會喜歡到某種程度,而這時我的工作速度就加快。這種工作態度使我受到大家的好評,後來一位主管請我去做私人秘書,因為他了解我很息意做一些額外的工作而不抱怨。……心理狀態的轉變給我帶來了奇蹟。”
哥頓小姐運用了漢斯?威辛吉教授的“假裝”哲學,他教我們要“假裝”快樂。
如果你“假裝”對工作有興趣,這一點點假裝會使你的興趣變成真的,可以減少你的疲勞、憂慮和煩悶。
幾年以前,哈西?霍華做了一個決定。結果使他的生活完全改觀。他把一個沒有意思的工作變得很有意思。他的工作確實沒意思,是在高中福利社裡洗盤子、擦櫃檯、賣冰淇淋,而其他男孩子卻在玩球或跟女孩子約會。
他很不喜歡這種工作,但他沒有別的工作可做,於是他定利用這個機會來研究冰淇淋——研究冰淇淋是怎樣做成的,裡面有什麼成份。為什麼有的冰淇淋更好吃。
他研究冰淇淋的化學成分,使他成為他所在的高中化學課程的小天才。漸漸地,他對食物化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高中畢業後他考進了麻薩諸塞州立大學,專門研究食物與營養。有一次,紐約可可公司舉辦了關於可可和巧克力應用方面的有獎徵文活動,你猜是誰得了頭獎……一點不錯,正是哈西?霍華。
後來他發現很難找到工作,就在麻薩諸塞州安荷斯特城北樂街750號他自己家的地下室開辦了一家私人化驗室。開業不久,當局通過了一條新法案:牛奶所含細菌數目必須嚴格計數。於是,哈西?霍華開始為安荷斯特城14家牛奶公司數細菌,而且他必須再雇兩個助手。
25年以後會怎麼樣呢?當然,這幾位目前正從事食物化學實驗工作的先驅們大都已到了退休年齡,會有很多熱誠的青年人來接替他們。但哈南?霍華很可能成為這一行業里的領袖人物。而當年從他手裡買過冰淇淋的一些同學,都可能窮困潦倒,失業在家,抱怨自己一直找不到好工作。其實,哈南?霍華如果不是盡力把一件很沒意思的差事變得有意思,恐怕他也同樣沒有找到好工作的機會了。
也是在好多年似箭,另一個年輕人在一家工廠干一件沒有太大意思的工作。他整天站在車床邊上加工螺絲釘,感到工作非常乏味。他想辭職,可又怕找不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