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12)“我會對自己所做的事負責,而不再怨天尤人。”

  (13)“我覺得更有自信了。”

  (14)“我更能享受生活了。”

  十一、做真正的自己

  接受本身現處的情況,並認知人與人之間的差異,進而自信地跨越彼此 之間的鴻溝。我們認為這才是一種有自信的生活型態,一種能讓你做真正自 己的生活方式。

  在本章中,我們談到了何謂自信,以及各種不同的教授、學習與應用之 相關技巧。在這裡,我們將要證明,自信的表現方式是如何成為生活的基石,引導你做真正的自己。現在讓我們來闡明一些自信行為的主要特性。

  做個自信的人有自信與做真正的自己息息相關。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表現自我本色的時 間,往往只占了極小的比例。想要做個有自信的人,就必須將自己的注意力從適應環境,轉而集中於自己衷心希望創造的事物。繼之,再學習如何採取 適當的步驟,邁向終極目標。

  1.做個有自信的人亦即將焦點對準自己的目標 將焦點對準自己的目標亦即聚集了自己全部的精力。務必將注意力集中於自己的目標,而不要在達成目標的過程中,老耿耿於懷所遇到的種種阻撓 與問題,這才是有意義的做法。例如:有個朋友因一件小事讓你失望了,而你想讓他知道你對此感到惱怒,但你也想和他保持和諧的關係。倘若如此, 不妨牢記你有兩個目標,不要光在意你們之間的不合,這才會對情況有所幫 助。

  清楚自己整體的人生目標會有相當的益處。最好是將它們寫下來,因為 這樣可使你的注意力更為集中。

  你或許會想列出自己生活中希望致力的事項,例如:工作、朋友、休閒 或者一份親密關係。一旦知道自己的目標,也就知道對自己而言孰者為重、孰者為輕,你會愈加清楚在什麼時候應該採取什麼行動,即會以較大的目標 為考慮點,找出較為合適的行動方針。這樣的認知可以幫助你了解短程的需求與長程的利益,這兩者之間有何不同。例如:巧克力可以讓你滿足一時的 口腹之慾,但對你保持身材苗條的長程目標而言,卻絲毫沒有幫助。

  除此之外,如果你清楚,也在意自己的目標,那麼你將會知道哪些行動 才是邁向你渴望結果的正確步驟,即使這些行動本身讓人並不樂於接受。有了這種認識之後,你便能夠心甘情願去做這件事,而不會感到不平。例如: 你或許痛恨打掃工作,但卻想要有一間整齊清潔的房子或公寓。如果你認識到這一點,並且也在意自己的目標,那麼你將能夠心甘情願地去做必要的打 掃工作,甚至還會樂在其中,因為你知道這是達成自己目標的必要步驟。

  2.做個有自信的人亦即自我了解 自我了解亦即知道自己所作所為的理由,知道自己想要改變哪一方面的行為表現,並且知道自己滿意自己的哪些方面。正如我們提過的,這涉及到 忠於自己,讓自己了解本身生活的真相,以及自己想要的事物。你也必須知道自己何時該說“好”,和何時該說“不”的界限所在。即使別人可以同時 處理 6 件事情,但卻不意謂著你也該如此。

  3.做個有自信的人亦即忠於自己 忠於自己意謂著依循自己的軌道行進。如果你並不確切知道本身真正的軌道何在,那麼就選一條吧!你會找到的。

  4.做個有自信的人亦即建立自尊 我們大多數的人都會劃地自限。如果我們不相信自己,對自己的意見、理想與願望沒有信心,那麼還有誰會相信我們呢?想要建立自尊你必須:——確認自己在哪些方面缺乏自尊,並找出既適合你又可用來建立自尊 的技巧。

  ——閱讀有助於肯定自我的書籍。

  ——察覺自我傳達的負面訊息,將它們改為正面訊息。

  ——確認自己的專長、自己的技能、自己的經歷以及自己的特性。將它 們列出來。

  ——聽一些能讓你放鬆心情、肯定自我的錄音帶。

  ——告訴自己你是個獨特的個體,你有義務去做自己應該做的事。

  5.做個有自信的人亦即自我成長 自我成長亦即自我監督,不要期望他人能替你代勞。這可能包括了你必須確定自己對本身工作感到滿意且值得從事,你必須確定自己生活中有足夠 的休閒時間和足夠的歡愉,你必須確定自己正朝著長程目標一步步邁進,並且為自己完美的表現恭賀自己。

  練習十一——一(1)想出三項你非常喜歡,但卻沒有時間去做的活動。

  (2)在接下來的一二個星期中安排好時間,至少要達成其中兩項。分配 一些時間給這個活動。

  (3)起而力行吧!

  “鍾愛自己”能夠增加本身的自尊,並且提高自我價值感。因為你不僅 鍾愛自己,更尊敬真正的自己,所以你便能夠選擇支持自我,創造出期望中 的生活。

  有自信的生存之道世間之人各有不同的生存之道。有些人覺得自己受世事的牽引,有的則 認為自己在主導、支配、征服著這個世界。這兩種心態均將世界視為力量無窮,而個人卻相對顯得軟弱無能。

  然而除此之外還有另一種生存之道。這種方式是聰明地與世界保持一種 合作關係——不僅要了解個人本身,亦要知道、了解這個世界——並優遊於此種關係之中,以使內外在的力量相互調合。為了達成此目的,個人還需清 楚地了解自己的目標為何。這是必要的條件。

  覺得自己受世事牽引的人,容易接受一些消極的生存之道。無論本身是 否有此認知,他們都容易動怒,然後為了應付自己的情況,只好接受一些既消極又激進或富操縱性的生存之道。

  覺得自己為了生存就必須受生活支配的人,容易發泄自己的憤怒,且會 產生激進的行為,而毫不尊重他人的權利。

  在運動或工作之中經常接觸到自然力量的人,對如何與這個世界合作通 常能夠發展出清楚的概念。以下列情況為例,有個游泳者被一波海浪卷向海中。這個游泳者可能會採取激進的反應,逆cháo而行,但倘若如此,他立刻會 筋疲力竭,陷入危險之中。而另一位游泳者可能會採取消極的反應,就此放棄,隨波逐流。這兩者可能其中之一能夠獲救,但這必須視其他搶救者的表 現而定。自信的游泳者會以正確的角度順著海cháo游去,藉以到達較安全的水域,因而得以游回岸上。換句話說,自信的人能夠在與周圍環境合作的情況 下,朝著自己的願望前進。

  通常由男性所主導的激進征服世界的模式,可能會導致世界與人類的毀 滅。綠色和平運動嘗試著去了解這個世界,並與之合作,而非和這個世界唱反調。這就是有自信的生存之道。

  與世界互動的可能方式現在我們來看看一些個人與世界互動的可能方式。其中有:(1)反作用力(2)反應(3)未雨綢繆(4)化解問題(5)創造力1.反作用力 反作用力起因對於事物的反抗,而非針對自我願望投注精力。反作用力是一個物理學上的用語。當對某物施力時,亦會產生一股等值的相反力量。 原始的力量是一股作用力,等值的相反力量則是反作用力。至於人對“反作用力”這個字,也具有一些立即反抗的機械特質。如果我們所施的力觸發了 對方內在的力量,那麼他的反作用力可能會遠超出我們預期的。在此用“觸發”來表示真是再適當不過了。食指一扣上槍枝板機便會造成一股爆炸性, 甚至可能致命的力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