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頁
特殊需求團體一般而言,有特殊需求的人們,可能會要求自信訓練師為他們組織並管 理一種訓練課程。患有特殊疾病或某方面殘障的人,如果他們屬於某個提供資訊與互助的組織,或許希望藉由自信技巧學習,這樣不僅能夠消除別人對 他們的偏見,亦能清晰敏銳地向別人傳達自己的情況。如此一來,需要利用輪椅四處移動的人可能必須告訴別人,他們雖然不能使用自己的腳,但並非 意謂著他們的腦袋也不靈活了。英國國家廣播電台有個節目,名稱為“他吃糖嗎?”(Does He Take Sug-ar?),這個名稱被認為特別能引起“身體殘障聽眾的興趣”。提出這個名稱是為了諷刺並取笑那些行動正常者的偏見。 然而,許多殘障人士寫信到節目中陳述,他們有時正是遭遇這樣的對待。部分問題似乎在於人類都有以紆尊降貴的口吻對人說話的傾向,不光只在字面 上如此,言下之意亦是這樣。或許只要讓行動正常者坐下來和一位坐在輪椅上的人談話,就可以克服行動正常者這方面的偏見。
各種不同的消費者組織也可能想藉由成為自信訓練團體之一員,來學習 自信技巧。這些組織可能包括了當地的顧客、某區公的寓的房客、某家公司的股東、某種獨占商品,例如:煤氣、水電等的使用者。或許此種自信訓練 團體的參與者,不僅想要在一個共同主導的團體中學習自信權力,亦希望同時獲知自己的法定權力。
少數民族團體的成員易受一些當地人種的歧視,因此這些少數民族便可 能想藉由學習自信技巧,以作為保護自己基本人權的一種方法。
屬於某些教會、工會、政黨或受壓迫團體的人們,可能都想學習一些技 巧,以便能有自信地表明自己的意見。譬如:和平運動團體的成員對於要如何才能以非暴力、非攻擊性,但卻不至消極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意見,就特 別有興趣。
當身為自信訓練師的你,受邀為某個有特殊需求的團體組織並管理一種 訓練課程時,你可能會打算問一問自己一些問題:(1)我要有何種程度的表現,才能做為這個特別團體的角色模範呢? 當然你必須親自向他們展現自信技巧,並給他們一些自信訓練的資料。
然而,你究竟要扮演何種角色模範,才能為參與課程的成員所接受呢?假定 你受邀為一群以輪椅為動力的人主持訓練課程,但你本身並不依賴輪椅,你能夠想像他們依賴輪椅的程度嗎?此種團體中的人會知道你的生活和他們是 不同的。即使你親自試坐一天的輪椅,你所能得到的經驗也僅是他們的千百 分之一。
(2)此團體本身對自信及自信訓練所抱持的觀念,能為其隸屬的文化與 標準所接受嗎?
假如某個團體本身已有既定的標準行為,那麼自信行為未必會被接受。 在某些(女性)美儀學校中,女性均被教導應有消極與被動的行為。在這些環境中,想要對對方施行自信訓練是不可能的事,因為這些觀念與他們原有 的並不相容。如果一群消費者已將商品業者視為敵人,那麼他們可能會抗拒 有自信的觀點。
(3)這個團體希望我教些自信訓練以外的技巧嗎?或者期望我有其他特 殊的知識?
如果你正在訓練一群消費者自信的技巧,那麼別人便無理由期待你同時 教導其他消費法令。同樣地,也沒有理由要你另外花時間去了解有關殘障或疾病方面的事項。你的確需要一些基本知識,但其細節則由自信訓練團體的 成員本身提供。像這樣彼此分擔責任可以創造出相互合作的正面氣氛,並劃清自信訓練師的角色只是如此罷了,並非萬事通。
(4)擔任這個團體成員的顧問,我應該對他們有何了解,並抱持何種態 度呢?
我們均會事先預設立場,且有好惡之分,然而情況其實並沒有我們想像 的那麼嚴重。
在著手擔任某個特殊團體的顧問時,我們必須了解自己的偏見所在,並 且表現得毫無歧視,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這個團體是否一向被外人視為特殊團體?倘若如此,其特性為何?團體成員又是如何來看待這個團體及他們 本身?
女性團體與男性團體如果你是一個自認為沒什麼特殊興趣,也未加入什麼次級團體,但是只 想參與自信訓練課程的話,那麼你首先就得決定自己想加入男女混合或單性團體。我們的建議是,剛開始先加入單性團體會比較好。男女所注重的問題 各不相同,而且如果團體成員清一色都是同性,也會讓人較無壓迫感,並讓人更能說出心裡的話。繼之,你或許可以選擇加入其中成員皆已接受過初級 自信訓練的男女混合團體。
團體規模及環境無論自信訓練團體的成員性質如何,團體規模最好是 8 至 14 人,以使每 個人都能獲得應有的注意。適合自信訓練的環境應該布置得舒適,並且能夠讓人專心,提高訓練的效果。場地應該有舒服的高背椅,排成一個圈圈,房 間寬敞明亮,空氣流通,一旁備有書桌以供必要時書寫之用。另外如簡圖、黑板或白板、放映機以及視聽器材等也都會派上用場,端視你所擁有的設備而定。
自信訓練團體的時間安排自信訓練團體的會面時間可能只為期一天或一個周末。這種做法可以達 成很好的效果,而且參加者亦可循序漸進,向著這些團體的目標前進,成為一個有自信的人。然而如果你所教導的團體,其訓練時間為期只有一天或一 個周末,那麼我們建議你最好再提供一次讓此團體有後續訓練的機會,或者至少給他們一些這方面合適的相關書目。通常我們認為自信訓練團體最好有 為期 8 到 12 個星期,甚至更久的訓練時間,每周見面 2 至 3小時。這種安排 讓參加者可以在上課以外的時間,有機會試一試自己在課堂上學到的自信技 巧,然後再回到課堂上尋求其他團體成員的忠告、回饋與意見。
自信訓練團體的具體運作1.第一次上課(1)機密性 在第一次上課時,必須向團體成員強調,上課的內容是極具機密性的。
這可幫助參加者,讓他們覺得自己身處於一個很安全的環境。
(2)自我了解 一開始上課就明白告訴參加者上課的情況,這是一件明智之舉。一般發現,如果參與者了解到自信訓練並非僅是一件學習與應用技巧的事,那麼這 個團體就可能有較佳的結果。通常要使自信訓練團體中的成員擁有成功且持續的學習效果,事先便須讓參與者願意正視自己,並獲得某種程度的自我了 解,尤其是對他們現今的行為表現。
(3)做出選擇 在參與者選擇了某些本身願意進行的改變,以及決定要改變自己生活中的某方面,並且也願意為自己的改變負責之情況下,改變才會有持續的可能。
(4)學習技巧 如果必要的話,不妨向成員指出自信訓練並非精神治療。然而卻有必要留意一下成員過去與現今的行為,以期藉由技巧的學習,使其未來有更佳的 表現。
(5)定期出席 給參與者一個機會約束他自己定期出席課程,並且自己負責從課程中得到什麼。如果有人偶爾才出現一次,對團體中其他成員而言,會產生一種分 裂作用,而且也無法促成彼此間信任感的建立。定期出席是課程成功與否的 必備條件。
各種不同的消費者組織也可能想藉由成為自信訓練團體之一員,來學習 自信技巧。這些組織可能包括了當地的顧客、某區公的寓的房客、某家公司的股東、某種獨占商品,例如:煤氣、水電等的使用者。或許此種自信訓練 團體的參與者,不僅想要在一個共同主導的團體中學習自信權力,亦希望同時獲知自己的法定權力。
少數民族團體的成員易受一些當地人種的歧視,因此這些少數民族便可 能想藉由學習自信技巧,以作為保護自己基本人權的一種方法。
屬於某些教會、工會、政黨或受壓迫團體的人們,可能都想學習一些技 巧,以便能有自信地表明自己的意見。譬如:和平運動團體的成員對於要如何才能以非暴力、非攻擊性,但卻不至消極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意見,就特 別有興趣。
當身為自信訓練師的你,受邀為某個有特殊需求的團體組織並管理一種 訓練課程時,你可能會打算問一問自己一些問題:(1)我要有何種程度的表現,才能做為這個特別團體的角色模範呢? 當然你必須親自向他們展現自信技巧,並給他們一些自信訓練的資料。
然而,你究竟要扮演何種角色模範,才能為參與課程的成員所接受呢?假定 你受邀為一群以輪椅為動力的人主持訓練課程,但你本身並不依賴輪椅,你能夠想像他們依賴輪椅的程度嗎?此種團體中的人會知道你的生活和他們是 不同的。即使你親自試坐一天的輪椅,你所能得到的經驗也僅是他們的千百 分之一。
(2)此團體本身對自信及自信訓練所抱持的觀念,能為其隸屬的文化與 標準所接受嗎?
假如某個團體本身已有既定的標準行為,那麼自信行為未必會被接受。 在某些(女性)美儀學校中,女性均被教導應有消極與被動的行為。在這些環境中,想要對對方施行自信訓練是不可能的事,因為這些觀念與他們原有 的並不相容。如果一群消費者已將商品業者視為敵人,那麼他們可能會抗拒 有自信的觀點。
(3)這個團體希望我教些自信訓練以外的技巧嗎?或者期望我有其他特 殊的知識?
如果你正在訓練一群消費者自信的技巧,那麼別人便無理由期待你同時 教導其他消費法令。同樣地,也沒有理由要你另外花時間去了解有關殘障或疾病方面的事項。你的確需要一些基本知識,但其細節則由自信訓練團體的 成員本身提供。像這樣彼此分擔責任可以創造出相互合作的正面氣氛,並劃清自信訓練師的角色只是如此罷了,並非萬事通。
(4)擔任這個團體成員的顧問,我應該對他們有何了解,並抱持何種態 度呢?
我們均會事先預設立場,且有好惡之分,然而情況其實並沒有我們想像 的那麼嚴重。
在著手擔任某個特殊團體的顧問時,我們必須了解自己的偏見所在,並 且表現得毫無歧視,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這個團體是否一向被外人視為特殊團體?倘若如此,其特性為何?團體成員又是如何來看待這個團體及他們 本身?
女性團體與男性團體如果你是一個自認為沒什麼特殊興趣,也未加入什麼次級團體,但是只 想參與自信訓練課程的話,那麼你首先就得決定自己想加入男女混合或單性團體。我們的建議是,剛開始先加入單性團體會比較好。男女所注重的問題 各不相同,而且如果團體成員清一色都是同性,也會讓人較無壓迫感,並讓人更能說出心裡的話。繼之,你或許可以選擇加入其中成員皆已接受過初級 自信訓練的男女混合團體。
團體規模及環境無論自信訓練團體的成員性質如何,團體規模最好是 8 至 14 人,以使每 個人都能獲得應有的注意。適合自信訓練的環境應該布置得舒適,並且能夠讓人專心,提高訓練的效果。場地應該有舒服的高背椅,排成一個圈圈,房 間寬敞明亮,空氣流通,一旁備有書桌以供必要時書寫之用。另外如簡圖、黑板或白板、放映機以及視聽器材等也都會派上用場,端視你所擁有的設備而定。
自信訓練團體的時間安排自信訓練團體的會面時間可能只為期一天或一個周末。這種做法可以達 成很好的效果,而且參加者亦可循序漸進,向著這些團體的目標前進,成為一個有自信的人。然而如果你所教導的團體,其訓練時間為期只有一天或一 個周末,那麼我們建議你最好再提供一次讓此團體有後續訓練的機會,或者至少給他們一些這方面合適的相關書目。通常我們認為自信訓練團體最好有 為期 8 到 12 個星期,甚至更久的訓練時間,每周見面 2 至 3小時。這種安排 讓參加者可以在上課以外的時間,有機會試一試自己在課堂上學到的自信技 巧,然後再回到課堂上尋求其他團體成員的忠告、回饋與意見。
自信訓練團體的具體運作1.第一次上課(1)機密性 在第一次上課時,必須向團體成員強調,上課的內容是極具機密性的。
這可幫助參加者,讓他們覺得自己身處於一個很安全的環境。
(2)自我了解 一開始上課就明白告訴參加者上課的情況,這是一件明智之舉。一般發現,如果參與者了解到自信訓練並非僅是一件學習與應用技巧的事,那麼這 個團體就可能有較佳的結果。通常要使自信訓練團體中的成員擁有成功且持續的學習效果,事先便須讓參與者願意正視自己,並獲得某種程度的自我了 解,尤其是對他們現今的行為表現。
(3)做出選擇 在參與者選擇了某些本身願意進行的改變,以及決定要改變自己生活中的某方面,並且也願意為自己的改變負責之情況下,改變才會有持續的可能。
(4)學習技巧 如果必要的話,不妨向成員指出自信訓練並非精神治療。然而卻有必要留意一下成員過去與現今的行為,以期藉由技巧的學習,使其未來有更佳的 表現。
(5)定期出席 給參與者一個機會約束他自己定期出席課程,並且自己負責從課程中得到什麼。如果有人偶爾才出現一次,對團體中其他成員而言,會產生一種分 裂作用,而且也無法促成彼此間信任感的建立。定期出席是課程成功與否的 必備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