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假設你不喜歡帶有種族或色情意味的笑話,但卻有人說了這樣的一個笑 話。你的反應會是抱以微笑,並因此忍氣吞聲?抑或收起笑容,甘冒上司或其他成員的不悅呢?收起笑容或許才是一種應付此種情況的有效且自信的方 式。這又是因為非語言溝通比語言溝通要來得更強而有力。口頭抗議或許會導致雙方的爭執,未必有幫助。有自信的行為意味著採用適當的方式,來應 付那些說無禮“笑話”的人。

  微笑是一種非常有價值的鼓勵信號,學生完成了一件好作品,老師便會 一邊給予讚美,一邊報以微笑。聰明的經理在員工有良好表現時,會面帶微笑地稱讚他們,這就是一種有自信的做法。有時微笑可能會被客戶解釋為具 負面的含意。舉例來說,當客戶正在描述自己遭受的某種無理待遇時,治療者卻認為此種情況是人之常情而報以微微一笑。但客戶可能因此認為治療者 覺得他的痛苦很好玩,即他認為自己遭受對方的嘲笑。

  練習自信的肢體語言1.真實生活 觀察一下真實生活情況中的自己與他人。試著找出自己各種不同的肢體語言,並觀察你的肢體語言引起了別人什麼反應。以你從他人身上接收到的 信號,來增加對自己肢體語言的了解。例如:如果有人雙腿及雙臂交叉而坐,眼光移向他處,且顯然對你所說的內容感到厭煩,並充耳不聞,那麼你就應 該停止再說下去,然後問問別人,證實他們的感覺如何。如此一來,你或許便能夠修改一下自己傳達出去的訊息。

  2.自信訓練團體 在這些團體聚集的場合中,你不僅能夠放心表現自己平常的肢體語言,也有充分的機會嘗試各種不同的肢體語言技巧。團體的其他成員以及自信訓 練的訓練員將會給予回饋與忠告。

  3.鏡子 在鏡子前面自我練習。倘若你覺得這樣做有點兒愚蠢,那麼請你記住,許多有名的演員及政治家也是如此,這樣子想會對你有幫助的。

  4.錄影錄影和鏡子比起來有三大好處,因此自信訓練團體經常採用此種方法:(1)可以獲得各種不同觀點的看法。

  (2)大家較能集中注意力於某一人的行為表現。

  (3)之後可以產生回饋,並可反覆觀看多次。

  5.控制緊張的習慣 在壓力籠罩之下,例如:工作面試時,許多人就會撥弄自己的手,扯自己的頭髮,要不然就是顯露出自己的緊張。 這些習慣可能會激怒接見者,結果使得他們對你產生負面的評價。有許許多多不同的心理技巧可以幫助你自信地應付這些習慣。

  (1)放鬆技巧,例如:瑜伽或藉由示波器等察知不隨意的體內動作,以 便用心智力量控制心跳,這些方法皆可降低緊張的程度。

  (2)練習這種習慣,以使自己能夠有意識地對其加以控制。

  (3)發展出另一種較不明顯且較為無礙的替代習慣,例如:以抽動腳趾 代替抽動手指。

  (4)抑制這個習慣,這便是孩子會坐在自己手上的原因

  可傳達服飾訊息我們穿著的服飾,好比動物的皮毛或鳥類的羽毛,均是身體的延伸。服 飾正如我們的身體,代表著我們向世人傳達的訊息。然而你的聲明是否充滿 了自信?

  自信穿著的基本規則眾所皆知。問題是如何依據各種場合做適當的打 扮?要如何穿著才算是適合、整齊,而且在顏色、款式、質料各方面都能襯托出穿著者呢?現今有許多形象顧問可以提供一些服飾顏色與式樣的忠告, 要不然你只要經由觀察他人的穿著,也可以感覺出何種打扮最適合自己,倘若有必要,亦可向朋友尋求一些建議。穿著能夠襯托出自己的個性與外表的 服飾,不僅是自我表現的重要部分,更與他人息息相關。一些作者與畫家的打扮就是為了讓自己融入本身的創造活動之中。馬基維利(Machiavelli)在1513 年撰寫《小王子》(The Prince)一書時,就是穿上了一件他最好的衣 服,結果所寫成的這本書即使在今日依然備受推崇。

  在某些情況下,個人是無法對自己的穿著有任何選擇的,例如:警政人 員或護士,基於自身的職業限制所在,必須穿著適當的制服。在特定的場合中,人們必須知道誰才是他們想找的專業人員,而制服則早已成為一種供人 區別認定的方式。在醫院四周,只要看到一個穿著白色大衣,且隨身攜帶聽筒的人,就可以立即認出他是一名醫生。

  如果專業人員脫下了他們的制服,而改穿上“普通服裝”,那麼必定是 在對其他的人們傳達一種明確的訊息。在這種情況下,警政人員會說:“我現在只是個平凡老百姓了。”當資深的醫師顧問不再穿著白色大衣,便是在 顯示自己比其他同事優越,縱使犧牲了工作上的衛生需求。在精神病院工作的護士通常是不穿制服的,以此強調他們工作的友善性質;一位訓練精神病 患者自信技巧的護士是不會穿著制服的。穿著一般服裝可以強調出他的角色是一位老師,而非護士。在某些煙毒勒戒所中的護士也是不穿制服的,以便 使其中的戒毒成員感到他們較無威協性,而且接收到“這並非藥物治療”的 訊息。

  制服不僅是一種區別認定的方式,同時也給穿著者一種權威感。因此許多在接受一位未穿制服的護士所施行的藥物治療時,便會感到較不自在。他 們可能會認為他不是真正的護士,或者覺得他的治療在某方面也許會有過失。這種情形在一些老人之家最常見,這些地方的主管試圖藉由不穿制服來 塑造一種家庭氣氛,而非社會機構的感覺。

  “不當”或不同的穿著則代表著不同聲明,它可能僅僅象徵著“我沒注 意到”或“我不在意”。然而如果並非本人沒注意到,而是存心如此,那麼他便是在闡明自己的主張。聖雄甘地簡單的印度裝扮,是為了象徵其目擊自 己國家的狀態,而與我們年代較近的吉多夫(Bob Goldof),無論他到何處發起援非活動(Live Aid),也僅身著牛仔褲與 T 恤。宗教團體通常會穿著 特殊的服裝,以象徵他們與世上其他人的關係。他們藉由不同的穿著強調本身的差異性。

  有些場合併未規定得穿正式服裝,但為了傳達本身想要傳達的訊息,每 個人均須有自信地做出自己的選擇。在補校的演講會場上,聽眾的服飾可能(事實上的確是)有著天壤之別,從髒兮兮的牛仔褲、拖鞋、毛衣到正式的 西裝、套裝都有人穿。的確,個人有自己選擇的自由,然而選擇的結果卻影響演講者的感覺。

  衣著亦明顯地表現出性別差異,而這可能會導致某種程度的歧視。有些 女性的服裝,例如裙子,有礙於從事某些活動,至少也顯得較無威嚴:女警被要求得穿裙子上班,但這卻使得追捕小偷的工作變得更加困難。

  通常一般人均認為女人應該為了討好男人而打扮。在一些辦公室中,女 人被認為應該穿著高跟鞋與緊身短裙才能顯露出“女人味”。在此情況下,人必須明確地堅持自信的立場,然而即使有反性別歧視的立法存在,女人味 在工作時依然會被要求得穿裙子,即使在某些情況下,穿裙子並不合實際需要。另一方面,從事某些性質較為嚴肅之行業的女性發覺,穿著正式或者甚 至有點古板的服飾,有助於讓她們的男同事把她們當做一回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