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開放式肢體語言包括了:手臂與腿均不交叉,手掌張開。顯露手腕內側; 在身體方面,腳與胸面向對方;臉不要被手、頭髮或深色眼鏡所遮住;身體稍微向對方傾斜,但是要抬頭挺胸,不要彎腰駝背。

  2.封閉式肢體語言 這象徵著一個人不願或並未開誠布公地,與對方或他人互動。我們在應付一位糾纏不休的推銷員,或是一位專業人員在應付一位客戶,而這位客戶 提出了他無法或不願答應的要求時,就可自信堅決地將封閉式肢體語言派上用場(通常還會附上一句“不”)。同樣地,人們在一些他們不願或無法敞 開心胸的緊張場合中,也會利用這種肢體語言,例如:在工作面試時。這往往會給他人一種錯誤的印象。練習開放式的動作不僅可使害羞的受試者表現 得更大方、更有自信,同樣地也會讓他們本身產生這種感覺。

  封閉式肢體語言幾乎正是所有開放式動作的反面。手臂與腿交叉以形成 自己與他人之間的一道屏障,或者把袋子或檔案擺在身體前面,都可達到相同的結果。另外像是不面向對方,眼光移向他處,避免雙方目光接觸,身體 或腳朝向他處,用深色眼鏡或長頭髮把臉遮住,這些都屬於封閉式動作。

  3.支配與順從的動作 這些動作的使用目的是,使用者為了向對方宣示雙方的權力關係。在自己無意屈服時,絕對不要傳達出順從的信號。倘若你的確有意順從,那麼有 好幾種動作可供你運用:鞠躬,程度從輕輕點一下頭到整個人趴在地上不等。

  對女人而言,可行屈膝禮,對男人而言,則可輕觸或移動一下帽子。這些動 作在長輩或上司面前有貶低自我的功效。在這種情況下,身體的姿勢便代表本身的地位。另外一類的動作,則表現出你意識到上司長輩的出現,例如: 停止說話、繼續(或者假裝繼續)工作、起身(甚至立正),或者僅是不再(鬧盪)。這些動作與學校或工作場所特別有關。

  4.侮辱的動作 一位有自信的人會注意到,切勿因為不了解某種動作的不同文化意義,而一不小心地做出了明顯的侮辱動作。同樣地,你也必須知曉不同文化的人, 所做出的動作究竟有什麼意義。象“伸出大姆指”這樣的動作,在英國文化中象徵十分完美,但在其他文化就可能是一種侮辱的動作。

  視覺信號眼睛一向被稱為“靈魂之窗”,單從眼睛我們就可以接收到許多訊息, 或許比其他任何一處肢體特徵所得到的都還要多。

  瞳孔大小是一項重要的特徵,表現出人們本身的反應,無論他們自己是 否有所察覺。瞳孔大小與眼睛所見環境的光線強度有關。我們大都還記得小時候拿著火把到同伴眼前,觀看對方瞳孔收縮的情形。有些動物——例如貓——瞳孔收縮的情形特別顯著。然而,瞳孔大小亦受自主或非自主神經系統 的支配。當一個人性慾高升時,他的瞳孔便會放大,這樣別人就較有可能認為他們具有魅力。這便稱為“臥室之眼”(bedroom eyes)。一個處於警戒 或生氣狀態下的人,瞳孔則會縮小。

  藥物也會影響瞳孔大小。在許多文化中,女人會將少許的龍葵(這種植 物又名“顛茄”)放入自己的眼睛,好讓自己看起來更富吸引力。顛茄中的顛茄精會使瞳孔擴大。這種藥物目前也為眼科醫生所使用,以便在做眼部手 術之前將瞳孔放大。鴉片、海洛因、嗎啡等麻醉藥物的影響,就是使得癮君子的瞳孔極度縮小,成為有如針頭般的大小。

  接下來我們來談談“注視”,即我們在看東西時。顯然地,我們自然而 然會去看吸引我們或者引起我們興趣的東西。然而,倘若我們意識到自己可能不應該去看,我們就會將目光移向他處。我們在看人時,目光可能涵蓋三 處肢體範圍:(1)洽商時,注視對方的範圍應該從眼睛往上延伸至包括前額為止。

  (2)一般社交場合中,注視對方的範圍應該從眼睛往下延伸至嘴巴及下 顎。

  (3)親密的眼光則由眼睛開始,一路往下延伸至腿為止。 如果在洽商時有人投以親密的眼光,結果必會使得接受者在不明就裡的情況下感到十分不自在,並會有被侵犯的感覺。在不同的人際場合中,你不 僅要知道自己正在接收的是何種眼光,也要知道該如何對他人投以適當的眼光,這就是一種自信的表現。

  會面時雙方的注視範圍視會面過程的性質與熱絡程度而定。如果過程很 熱絡,那麼便可增長眼光接觸的時間,而且與會面的性質也就毫無關係了。

  由此觀之,如果雙方都是拳擊手,那麼在報到時就會使出渾身解數把對方瞪 跑;但如果兩個是一對戀人,那麼便會雙雙墜入對方的眼波之中。交談時,通常應該在尚未開口說話之前就先抓住對方的目光,而且也應該邊講話邊看 著對方。過程的進行該遵循一定的規則,即被動時看著別的地方,主動出擊時則正視對方。知曉這種規則,而且亦能加以利用,才是一種有自信的做法。

  引導對方的目光引導對方的目光會是一種有自信的表現。這就是有如教師指著一台機器 或一幅畫的某個地方,要大家注意一樣。同樣地,如果一位推銷員在填寫表格文件時,“有購買可能性的顧客”在一旁看著他,那麼藉由將筆提至墨睛 的高度,這位推銷員便能夠重新與顧客的眼光進行接觸,進而使得銷售圓滿 結束。

  一般人都不喜歡,或者認為很難與戴著墨鏡,或者(更糟糕的)反光眼 鏡的人進行互動。因為雙方不可能有達成目光的接觸,也無法得知對方是否在看著你,所以會讓人感到不自在。因此如果你必須在大太陽下戴著眼鏡, 也請你在與人磋商之前先將它取下。

  練習 9-2(1)觀察一下自己每天與他人會面時,是如何注視對方的。

  (2)觀察一下對方是如何注視你的。

  (3)改變自己注視對方的範圍、時間長短、規則性,以及目光接觸的強 度,並觀察一下對方會因此有何反應。

  (4)選出一些適合你目光運用的方式,並繼續練習這種有自信的行為表 現。

  微笑非常有價值我們大多喜歡別人以笑臉相迎,因為我們將其解釋為一種歡迎與接受的 非語言信號。有鑑於此,有些人為了以他人表示歡迎之意,便開始學習如何微笑,而不論其本身是否真的衷心歡迎對方的到來。這種“職業笑容”持續 的時間很短,就會立即消失無蹤,然而有些人的確能像電燈一類設備般,隨時靈巧自如地開啟或關閉他們的笑容。實際上,大部分的人都會將這種笑容 視為做作、勉強且毫無誠意。我們建議你,不要對一些你不想對他們笑的人勉強擠出笑容,這才是一種有自信的表現。

  微笑也可被當做一種安撫的動作。如果一個消極的人在生氣時告訴對 方:“我很生氣。我不喜歡你剛剛說的話!”但同時又面帶微笑,如此一來便會傳達給人一種混淆不清的訊息。通常非語言訊息往往最有份量。當身為 上司者說了一些自認好笑的話時,可能也會要求或期望部屬報以微笑;當有人在團體中說了個笑話時,可能也會要求或期望團體中的其他成員報以微 笑,甚至大笑。在第一個例子中,部屬如果沒有報以微笑就無法安撫上司,上司可能會覺得自己不受尊重,而在第二個例子中,說笑話的人如果沒有獲 得團體中其他成員的微笑,則可能會變得與他人不和或疏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