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頁
最後,國會、總統、法院既然都不過是人民授權的執法者,那麼,他們的權力就是有限度的,也是必須受到限制的。這種限制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憲法對政府權力的限制,即“限政”;二是政府各部門之間的相互制約,即“制衡”;三是政府各部門的自我約束,即“自律”。但不論哪一種限制和約束,都是針對治權的,因此應將其區分為權力和權重。權力越多,權重就越小,反之亦然。這就是憲政。這是第三筆帳。
美國政府三大機構的關係就是這樣。總統為首的行政機構個頭最大,權力最多,權重就應該最小。國會次之。最高法院權重最大,可以否決總統行政國會立法,因此個頭就應該最小,權力就應該最少。大家看看,這筆帳是不是算得很清楚?
中國古代國家的帳就不那麼清楚了。首先第一個問題,主權在誰那裡,就不清楚。傳統的說法是主權在君。秦以前,在周天子,然後再由周天子分封下去。秦以後,就只屬於皇帝了。辛亥革命以前,大家都這麼想,這麼說,這麼認為,倒也未嘗不可。問題是周王和皇帝的主權又是從哪裡來的?這個說不清楚,只好說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即上天垂愛,授命天子,這就是“天命說”。但是,皇天上帝可以授命,也就能夠收回。收回授命就叫“革除天命”,簡稱“革命”。“革命”的結果,則是“改朝換代”。改朝換代也有兩種方式,一是巧取(宮廷政變),二是豪奪(武裝奪權)。審之於歷史,則巧取的少,豪奪的多,而且總是伴隨著民族的災難,餓殍遍地,烽火連天。這也是君主制和民主制的重要區別。民主制國家主權在民,國家主權的擁有者──人民,永遠不會缺位,也永遠無可更換。所以,真正的民主制國家只有“換屆”,沒有“換代”。換屆是和平的,換代則不一定。這是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國家主權既然在君,那就用不著跟誰簽合同了,要簽也是跟皇天上帝簽。這就等於不簽,故中國古代無法。如果說有,也只有“律”。法和律是不同的,儘管有法必有律。法是約法,即合同;律是律條,即條款。合同必須由平等的雙方或各方來簽訂,條款卻可以由一方定了交另一方執行。中國古代的所謂“法”就是如此,是帝王制定了交由臣民執行的,所以叫“王法”。王法既然是王定之法,帝王就可執行可不執行。同樣,天命既然是天授之命,帝王就可認命可不認命。結果是什麼呢?是“無法無天”。
這就引出了第三個問題:帝王既然可以“無法無天”,他的權力就是沒有限度的,也是無法受到限制的。因為能夠限制他的只有天,這就等於沒有限制。所以,儘管中國古代的政治家和政治思想家也曾設法限制皇帝的權力,卻每每不能成功。相反,從秦漢到明清,皇帝的權力越來越大,最後只好寄希望於皇帝的“敬畏天命,自我約束”。這個其實靠不住。結果是,權重原本就大的皇帝,權力越來越多,分量越來越重,秤砣也就變成了鐘擺。
實際上,只要主權在君,就不存在主權與治權分離的問題。民主制國家之所以要將主權和治權分開,是因為人民作為一個龐大的群體,不可能直接治理國家,只能授權民選政府代行治權。君主制國家則不然,其主權只屬於君主一人,你又憑什麼要他把治權轉讓出去?如果他有興趣也有能力,完全可以乾綱獨斷,實行君臨天下的一人政治,這就是“人治”。當然,如果他不想大權獨攬,也可以和文武百官共治天下,實行官員代理的官僚政治,這就是“官治”。究竟應該實行“人治”,還是應該實行“官治”,則從來就沒有說清楚過。何況即便是“官治”,官員也只是皇權的代理人,自己並不真正擁有治權。治權仍然是皇帝的。皇帝想放一點,就放一點;想收回來,就收回來。皇帝手中的治權究竟應該放,還是應該收;應該放多少,收多少;什麼時候放,什麼時候收,統統都是一筆糊塗帳。這個問題搞不清楚,則權力應該怎樣分配,怎樣監督,怎樣約束,怎樣制衡,也統統都是一筆糊塗帳。好在我們現在已經是人民共和國了,主權已經屬於人民,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授權人民政府代行治權,因此前面那筆糊塗帳不算也罷。
第40章 有話你就直說——讀薛涌《直話直說的政治》
牛仔總統愣頭青
薛涌先生把他的“美國政治筆記”名之曰《直話直說的政治》(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版),是很準確的,也是有深意的。去年美國選總統,許多歐洲人和中國人都看好克里,認為他會勝出,也希望他能勝出。拋開政治傾向不說,單說形象,雙方就沒得一比。布希一口土腔一臉傻相,切尼老態龍鍾並無魅力。克里呢?高大英俊堪稱王者氣派,他的副手愛德華茲也風度翩翩十分紳士,兩個都是很有文化的樣子。有文化的人總是同情有文化的人。於是大家就想,上一回美國人看走了眼,或者算錯了票,這回難道還會犯同樣的錯誤?然而選舉的結果,是克里和愛德華茲敗北,布希和切尼連任,讓這些有文化的人跌破眼鏡。
這事著實讓人想不通。在有文化的歐洲人和中國人看來,小布希這哥們兒怎麼看都“望之不似人君”。此君的智商之低和水平之差是人所共知的,上次競選時連巴基斯坦的政府首腦是誰都不知道,說起話來也是荒腔走板,比如:抓住拉登,把他帶回來,甭管是活的還是死的!這哪像個總統,黑社會老大還差不多!記者問他什麼時候從阿富汗撤軍,他回答說,這個要問弗蘭克將軍。他說完事了,我們就撤;他說沒完,我們就留。這又哪像個總統,簡直就是紈絝子弟大少爺。這樣的人,怎麼會當選,又怎麼會連選連任?
但是,如果讀了薛涌先生這本書,你就不會奇怪了。原來如今的美國人,就吃“土憨傻愣”和“直話直說”這一套。
美國的事情我不懂,也沒太多興趣。我關心的是這種說話的方式。
小布希這種說話方式大行其道,根本原因在於他這個總統是選出來的。這就要到選民那裡一票一票去爭取。那麼,成千上萬的選民,是有文化的多呢,還是沒文化的多呢?當然是沒文化的多。是懂政治的多呢,還是不懂政治的多呢?當然也是不懂的多。因此,文化水平高,懂政治,在美國未必是好事。比如戈爾失敗的原因,恰恰在於“懂得太多,老想教你點什麼”。結果大家對他既不喜歡,也不信任,因為“腦筋太聰明就難免滑頭”。有位老太太就這樣評價戈爾:我是不會在這樣一個人手裡買二手車的。他當總統我信不過。
布希則相反,看上去就像一個“加油站憨厚的修車夥計”,“笨頭笨腦沒有壞心眼”,似乎隨時隨地都可以和他一起去喝杯啤酒。這些說法充分體現了美國的國情和國民心理。在他們看來,所謂“白宮”,無非是高速公路上一個加油站。總統呢,也不過是加油站里的修車夥計,充其量是個賣二手車的。這樣的人,當然是越憨厚越好,以免被他坑蒙拐騙。美國人經常修車買車,上當受騙的事難免發生,自然不能不多個心眼。何況現在他們要修的,是國家機器這台車;要買的,是國民福利這批貨。那就更得多個心眼了。當然,總的來說,他們還是比較缺心眼的。因為他們的要求,竟不過是“看起來老實”而已。
美國政府三大機構的關係就是這樣。總統為首的行政機構個頭最大,權力最多,權重就應該最小。國會次之。最高法院權重最大,可以否決總統行政國會立法,因此個頭就應該最小,權力就應該最少。大家看看,這筆帳是不是算得很清楚?
中國古代國家的帳就不那麼清楚了。首先第一個問題,主權在誰那裡,就不清楚。傳統的說法是主權在君。秦以前,在周天子,然後再由周天子分封下去。秦以後,就只屬於皇帝了。辛亥革命以前,大家都這麼想,這麼說,這麼認為,倒也未嘗不可。問題是周王和皇帝的主權又是從哪裡來的?這個說不清楚,只好說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即上天垂愛,授命天子,這就是“天命說”。但是,皇天上帝可以授命,也就能夠收回。收回授命就叫“革除天命”,簡稱“革命”。“革命”的結果,則是“改朝換代”。改朝換代也有兩種方式,一是巧取(宮廷政變),二是豪奪(武裝奪權)。審之於歷史,則巧取的少,豪奪的多,而且總是伴隨著民族的災難,餓殍遍地,烽火連天。這也是君主制和民主制的重要區別。民主制國家主權在民,國家主權的擁有者──人民,永遠不會缺位,也永遠無可更換。所以,真正的民主制國家只有“換屆”,沒有“換代”。換屆是和平的,換代則不一定。這是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國家主權既然在君,那就用不著跟誰簽合同了,要簽也是跟皇天上帝簽。這就等於不簽,故中國古代無法。如果說有,也只有“律”。法和律是不同的,儘管有法必有律。法是約法,即合同;律是律條,即條款。合同必須由平等的雙方或各方來簽訂,條款卻可以由一方定了交另一方執行。中國古代的所謂“法”就是如此,是帝王制定了交由臣民執行的,所以叫“王法”。王法既然是王定之法,帝王就可執行可不執行。同樣,天命既然是天授之命,帝王就可認命可不認命。結果是什麼呢?是“無法無天”。
這就引出了第三個問題:帝王既然可以“無法無天”,他的權力就是沒有限度的,也是無法受到限制的。因為能夠限制他的只有天,這就等於沒有限制。所以,儘管中國古代的政治家和政治思想家也曾設法限制皇帝的權力,卻每每不能成功。相反,從秦漢到明清,皇帝的權力越來越大,最後只好寄希望於皇帝的“敬畏天命,自我約束”。這個其實靠不住。結果是,權重原本就大的皇帝,權力越來越多,分量越來越重,秤砣也就變成了鐘擺。
實際上,只要主權在君,就不存在主權與治權分離的問題。民主制國家之所以要將主權和治權分開,是因為人民作為一個龐大的群體,不可能直接治理國家,只能授權民選政府代行治權。君主制國家則不然,其主權只屬於君主一人,你又憑什麼要他把治權轉讓出去?如果他有興趣也有能力,完全可以乾綱獨斷,實行君臨天下的一人政治,這就是“人治”。當然,如果他不想大權獨攬,也可以和文武百官共治天下,實行官員代理的官僚政治,這就是“官治”。究竟應該實行“人治”,還是應該實行“官治”,則從來就沒有說清楚過。何況即便是“官治”,官員也只是皇權的代理人,自己並不真正擁有治權。治權仍然是皇帝的。皇帝想放一點,就放一點;想收回來,就收回來。皇帝手中的治權究竟應該放,還是應該收;應該放多少,收多少;什麼時候放,什麼時候收,統統都是一筆糊塗帳。這個問題搞不清楚,則權力應該怎樣分配,怎樣監督,怎樣約束,怎樣制衡,也統統都是一筆糊塗帳。好在我們現在已經是人民共和國了,主權已經屬於人民,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授權人民政府代行治權,因此前面那筆糊塗帳不算也罷。
第40章 有話你就直說——讀薛涌《直話直說的政治》
牛仔總統愣頭青
薛涌先生把他的“美國政治筆記”名之曰《直話直說的政治》(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版),是很準確的,也是有深意的。去年美國選總統,許多歐洲人和中國人都看好克里,認為他會勝出,也希望他能勝出。拋開政治傾向不說,單說形象,雙方就沒得一比。布希一口土腔一臉傻相,切尼老態龍鍾並無魅力。克里呢?高大英俊堪稱王者氣派,他的副手愛德華茲也風度翩翩十分紳士,兩個都是很有文化的樣子。有文化的人總是同情有文化的人。於是大家就想,上一回美國人看走了眼,或者算錯了票,這回難道還會犯同樣的錯誤?然而選舉的結果,是克里和愛德華茲敗北,布希和切尼連任,讓這些有文化的人跌破眼鏡。
這事著實讓人想不通。在有文化的歐洲人和中國人看來,小布希這哥們兒怎麼看都“望之不似人君”。此君的智商之低和水平之差是人所共知的,上次競選時連巴基斯坦的政府首腦是誰都不知道,說起話來也是荒腔走板,比如:抓住拉登,把他帶回來,甭管是活的還是死的!這哪像個總統,黑社會老大還差不多!記者問他什麼時候從阿富汗撤軍,他回答說,這個要問弗蘭克將軍。他說完事了,我們就撤;他說沒完,我們就留。這又哪像個總統,簡直就是紈絝子弟大少爺。這樣的人,怎麼會當選,又怎麼會連選連任?
但是,如果讀了薛涌先生這本書,你就不會奇怪了。原來如今的美國人,就吃“土憨傻愣”和“直話直說”這一套。
美國的事情我不懂,也沒太多興趣。我關心的是這種說話的方式。
小布希這種說話方式大行其道,根本原因在於他這個總統是選出來的。這就要到選民那裡一票一票去爭取。那麼,成千上萬的選民,是有文化的多呢,還是沒文化的多呢?當然是沒文化的多。是懂政治的多呢,還是不懂政治的多呢?當然也是不懂的多。因此,文化水平高,懂政治,在美國未必是好事。比如戈爾失敗的原因,恰恰在於“懂得太多,老想教你點什麼”。結果大家對他既不喜歡,也不信任,因為“腦筋太聰明就難免滑頭”。有位老太太就這樣評價戈爾:我是不會在這樣一個人手裡買二手車的。他當總統我信不過。
布希則相反,看上去就像一個“加油站憨厚的修車夥計”,“笨頭笨腦沒有壞心眼”,似乎隨時隨地都可以和他一起去喝杯啤酒。這些說法充分體現了美國的國情和國民心理。在他們看來,所謂“白宮”,無非是高速公路上一個加油站。總統呢,也不過是加油站里的修車夥計,充其量是個賣二手車的。這樣的人,當然是越憨厚越好,以免被他坑蒙拐騙。美國人經常修車買車,上當受騙的事難免發生,自然不能不多個心眼。何況現在他們要修的,是國家機器這台車;要買的,是國民福利這批貨。那就更得多個心眼了。當然,總的來說,他們還是比較缺心眼的。因為他們的要求,竟不過是“看起來老實”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