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
毛遠新的反戈一擊,對“八·八團”是一次最沉重的打擊。“八·八團”從此一蹶不振。聯合在“八·八團”麾下的各派組織,分崩離析。不久,在中央文革的迫令下,唯一能與“紅色造反團”分庭抗禮的“八·八團”宣布解散。旌倒兵潰。“東方紅城”便屬“紅色造反團”的一統天下。
因而完全可以說,黑龍江省及“東方紅城”的奪權,是“紅色造反團”進行的。潘復生是他們樹立起來的“革命幹部”。
潘復生“文化大革命”前從外地調來黑龍江省任副省長,“文化大革命”開展起來後便“養病”了,所以他是省委領導人中唯一沒什麼嚴重“罪行”的人。也沒受什麼批鬥之苦。
要成立“三結合革命委員會”的時候,已經奪了權的造反派們才想到他的存在。沒有一個“革命幹部”,“三結合”則不成其為“三結合”,以毛主席為首的無產階級司令部便不批准這樣的“革命委員會”誕生。所以造反派們象搶新娘一樣,急急匆匆地將他推上了“革命委員會”的花轎,吹吹打打地在“文化大革命”的政治天幕上描繪出了一片“燦爛”無比的“東北新曙光”。
奪權的勇士們原以為推出一個潘復生不過是推出一個“傀儡”湊齊“三結合”而已,真正的大權毫無疑問理所當然是會掌握在他們手中的。他們推出了他,給予了他第二次政治生命,他還能不對他們感恩戴德嗎?他還不能與他們“心有靈犀一點通”,乖乖地聽他們的調遣嗎?他敢不看他們的眼色行事嗎?在他們理想的“三結合”中,革命委員會主任應該是范正美才對。因為范正美對全國的“文化大革命”有“五·七道路”即“柳河幹校”這一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是毛主席他老人家知名知姓的人物。是在中央文革掛了號的人物。也是最能夠代表他們利益的人物。
沒想到事與願違——他們並不看重因而才推出來的潘復生倒似乎更受中央文革的青睞,居然坐上了“革命委員會”的頭把交椅。他們的范大哥僅僅獲得了一個常委的席位!而且常委中僅有一名大學生造反派的席位!他們感到被侮辱了。被欺騙了。被愚弄了。他們憤怒了。省“三結合革命委員會”宣布誕生的當天,他們在全市貼出了“炮轟”它的大標語。我清楚地記得其中有幾條是:
“萬炮齊轟‘兩結合’的假‘革命委員會’!”——意在指其中大學生造反派的席位受到排擠。
“潘復生攫取造反派的勝利果實絕無好下場!”
“東北新‘鼠’光好景絕不會長久!”
“我們要堅決展開第二次奪權鬥爭!不獲全勝,誓不罷休!”
……
“炮轟派”即此形成。
本圖書由www.downshu.cn 為您整理製作
更多txt好書 敬請登錄www.downshu.cn
實事求是地說,潘復生被他們從療養病房中請出來時,對他們不但確是感恩戴德的,而且簡直受寵若驚。他原以為自己的政治生命已經結束了呢!造反派們沒給他什麼厲害的顏色看,允許他繼續住在高幹病房中“療養”,他就很覺得是自己的大幸運了。造反派們出現在他面前,他彎腰低頭,渾身瑟瑟發抖,不敢拿正眼看他們。當他們告訴他,要“結合”他,他更不敢相信,以為他們前來試探他有沒有這分野心,畏畏怯怯地連聲表白:“我不配,我不配,我不敢痴心妄想……”當他們終於使他相信了這種命運的大轉變時,他激動得刷刷流淚,信誓旦旦地向他們保證,從此永遠和他們同呼吸共命運,永遠和他們並肩戰鬥在一起,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大概連他自己也沒想到,他不但由“靠邊站”而被“結合”,而且成為“革命委員會主任”。
他一坐在“革命委員會主任”的第一把交椅上,立刻對他們翻臉無情,實施嚴厲打擊的鐵腕。他將那些敢於“炮轟”的學生統統打成了“現行反革命”,下令逮捕、通緝,視為要犯懸拿。他自以為是毛主席為首的無產階級司令部御批的“革命委員會主任”,毫無顧忌,有恃無恐。
公正論之,他肯定希望全省從此太太平平,政局安穩。這是任何一個當了“革命委員會主任”的人都會產生的政治憧憬。也不失為順乎民心的憧憬。
但“炮轟派”們並未因他的鎮壓而屈服。他們更加憤怒了。他們要親眼看到他是怎樣再度權傾一日再度被打翻於地的。他們由公開“炮轟”而轉入“地下活動”,四方呼籲同情,八方串聯盟軍,伺機東山再起,死灰復燃。他們對他既蔑視又憎恨。
被昔日的造反派弟兄們稱為“范大哥”的范常委,正因僅僅當上了常委而沒當上“革命委員會主任”感到失意,對新生的“革命委員會”心懷不滿,便籍口潘復生鎮壓為“東北新曙光”浴血奮戰立下汗馬功勞的造反派戰士,退出了“革命委員會”,宣布與這個“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比資產階級反動路線對革命造反派戰士還兇惡的全無半點無產階級政治良心的“潘家委員會”徹底決裂!
潘復生沒有足夠的膽量逮捕范正美這樣一個人物。不得到中央文革的允許,他奈何不了范正美這樣一個人物。他惱羞成怒,卻又無計可施。實際上,他各方面的威望,也的的確確不能與范正美相提並論。而中央文革之所以確定他為“革命委員會主任”,僅僅因為毛主席對“革命委員會”有過一條批示——革命委員會還是要以革命幹部為主,老、中、青要以老為主。中央文革甚至連潘復生是何許人都不甚了了。所謂以黨中央、政治局、國務院、軍委名義發來的賀電,不過是“中央文革”炮製而已。
范正美的決裂行動,使躊躇滿志,剛剛春風得意起來的潘復生當頭遭到一悶棍,打得他暈頭轉向。他的政治頭腦清醒過來之後,立刻採取拉攏手段,表示願意親自向中央文革上書,替范正美籲請一把“革命委員會”副主任的交椅,與范正美同握權柄,共舉大業,然而為時晚矣!
“老造反”范正美打心裡就跟本瞧不起潘復生。他這個叱吒風雲一呼百應的人物,要坐的是省“革命委員會”的頭把交椅。副主任滿足不了他的政治願望,也實現不了他的政治野心。他索性一反到底,孤注一擲了。所謂“不成功,便成仁”。他充當起“炮轟派”們的領袖來。
“炮轟派”的中堅力量,大抵都是姓名落地有聲的響噹噹的老造反派,范正美的生死“戰友”,他們的的確確是一批從來不知什麼叫“怕”的造反派。他們在“文化大革命”中沖衝殺殺,所向披靡。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小的潘復生居然妄想一舉剿滅他們,他們豈能咽下這一口惡氣?“范大哥”又重新和他們站在一起了,他們更有何懼哉?他們如虎添翼,士氣大振,鬥志兇猛,信心倍增,要將這個剛剛誕生的使他們不稱心的鳥“革命委員會”一口吞下方解心頭之恨。他們由地下活動復轉入公開鬥爭,形成了對“東北新曙光”的極大的威脅。
因而完全可以說,黑龍江省及“東方紅城”的奪權,是“紅色造反團”進行的。潘復生是他們樹立起來的“革命幹部”。
潘復生“文化大革命”前從外地調來黑龍江省任副省長,“文化大革命”開展起來後便“養病”了,所以他是省委領導人中唯一沒什麼嚴重“罪行”的人。也沒受什麼批鬥之苦。
要成立“三結合革命委員會”的時候,已經奪了權的造反派們才想到他的存在。沒有一個“革命幹部”,“三結合”則不成其為“三結合”,以毛主席為首的無產階級司令部便不批准這樣的“革命委員會”誕生。所以造反派們象搶新娘一樣,急急匆匆地將他推上了“革命委員會”的花轎,吹吹打打地在“文化大革命”的政治天幕上描繪出了一片“燦爛”無比的“東北新曙光”。
奪權的勇士們原以為推出一個潘復生不過是推出一個“傀儡”湊齊“三結合”而已,真正的大權毫無疑問理所當然是會掌握在他們手中的。他們推出了他,給予了他第二次政治生命,他還能不對他們感恩戴德嗎?他還不能與他們“心有靈犀一點通”,乖乖地聽他們的調遣嗎?他敢不看他們的眼色行事嗎?在他們理想的“三結合”中,革命委員會主任應該是范正美才對。因為范正美對全國的“文化大革命”有“五·七道路”即“柳河幹校”這一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是毛主席他老人家知名知姓的人物。是在中央文革掛了號的人物。也是最能夠代表他們利益的人物。
沒想到事與願違——他們並不看重因而才推出來的潘復生倒似乎更受中央文革的青睞,居然坐上了“革命委員會”的頭把交椅。他們的范大哥僅僅獲得了一個常委的席位!而且常委中僅有一名大學生造反派的席位!他們感到被侮辱了。被欺騙了。被愚弄了。他們憤怒了。省“三結合革命委員會”宣布誕生的當天,他們在全市貼出了“炮轟”它的大標語。我清楚地記得其中有幾條是:
“萬炮齊轟‘兩結合’的假‘革命委員會’!”——意在指其中大學生造反派的席位受到排擠。
“潘復生攫取造反派的勝利果實絕無好下場!”
“東北新‘鼠’光好景絕不會長久!”
“我們要堅決展開第二次奪權鬥爭!不獲全勝,誓不罷休!”
……
“炮轟派”即此形成。
本圖書由www.downshu.cn 為您整理製作
更多txt好書 敬請登錄www.downshu.cn
實事求是地說,潘復生被他們從療養病房中請出來時,對他們不但確是感恩戴德的,而且簡直受寵若驚。他原以為自己的政治生命已經結束了呢!造反派們沒給他什麼厲害的顏色看,允許他繼續住在高幹病房中“療養”,他就很覺得是自己的大幸運了。造反派們出現在他面前,他彎腰低頭,渾身瑟瑟發抖,不敢拿正眼看他們。當他們告訴他,要“結合”他,他更不敢相信,以為他們前來試探他有沒有這分野心,畏畏怯怯地連聲表白:“我不配,我不配,我不敢痴心妄想……”當他們終於使他相信了這種命運的大轉變時,他激動得刷刷流淚,信誓旦旦地向他們保證,從此永遠和他們同呼吸共命運,永遠和他們並肩戰鬥在一起,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大概連他自己也沒想到,他不但由“靠邊站”而被“結合”,而且成為“革命委員會主任”。
他一坐在“革命委員會主任”的第一把交椅上,立刻對他們翻臉無情,實施嚴厲打擊的鐵腕。他將那些敢於“炮轟”的學生統統打成了“現行反革命”,下令逮捕、通緝,視為要犯懸拿。他自以為是毛主席為首的無產階級司令部御批的“革命委員會主任”,毫無顧忌,有恃無恐。
公正論之,他肯定希望全省從此太太平平,政局安穩。這是任何一個當了“革命委員會主任”的人都會產生的政治憧憬。也不失為順乎民心的憧憬。
但“炮轟派”們並未因他的鎮壓而屈服。他們更加憤怒了。他們要親眼看到他是怎樣再度權傾一日再度被打翻於地的。他們由公開“炮轟”而轉入“地下活動”,四方呼籲同情,八方串聯盟軍,伺機東山再起,死灰復燃。他們對他既蔑視又憎恨。
被昔日的造反派弟兄們稱為“范大哥”的范常委,正因僅僅當上了常委而沒當上“革命委員會主任”感到失意,對新生的“革命委員會”心懷不滿,便籍口潘復生鎮壓為“東北新曙光”浴血奮戰立下汗馬功勞的造反派戰士,退出了“革命委員會”,宣布與這個“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比資產階級反動路線對革命造反派戰士還兇惡的全無半點無產階級政治良心的“潘家委員會”徹底決裂!
潘復生沒有足夠的膽量逮捕范正美這樣一個人物。不得到中央文革的允許,他奈何不了范正美這樣一個人物。他惱羞成怒,卻又無計可施。實際上,他各方面的威望,也的的確確不能與范正美相提並論。而中央文革之所以確定他為“革命委員會主任”,僅僅因為毛主席對“革命委員會”有過一條批示——革命委員會還是要以革命幹部為主,老、中、青要以老為主。中央文革甚至連潘復生是何許人都不甚了了。所謂以黨中央、政治局、國務院、軍委名義發來的賀電,不過是“中央文革”炮製而已。
范正美的決裂行動,使躊躇滿志,剛剛春風得意起來的潘復生當頭遭到一悶棍,打得他暈頭轉向。他的政治頭腦清醒過來之後,立刻採取拉攏手段,表示願意親自向中央文革上書,替范正美籲請一把“革命委員會”副主任的交椅,與范正美同握權柄,共舉大業,然而為時晚矣!
“老造反”范正美打心裡就跟本瞧不起潘復生。他這個叱吒風雲一呼百應的人物,要坐的是省“革命委員會”的頭把交椅。副主任滿足不了他的政治願望,也實現不了他的政治野心。他索性一反到底,孤注一擲了。所謂“不成功,便成仁”。他充當起“炮轟派”們的領袖來。
“炮轟派”的中堅力量,大抵都是姓名落地有聲的響噹噹的老造反派,范正美的生死“戰友”,他們的的確確是一批從來不知什麼叫“怕”的造反派。他們在“文化大革命”中沖衝殺殺,所向披靡。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小的潘復生居然妄想一舉剿滅他們,他們豈能咽下這一口惡氣?“范大哥”又重新和他們站在一起了,他們更有何懼哉?他們如虎添翼,士氣大振,鬥志兇猛,信心倍增,要將這個剛剛誕生的使他們不稱心的鳥“革命委員會”一口吞下方解心頭之恨。他們由地下活動復轉入公開鬥爭,形成了對“東北新曙光”的極大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