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小陸接著說:“平德縣的某些領導幹部,對於喝花酒這一種腐化庸俗的社會享樂劣習,採取的完全是置若罔聞的態度,甚至推波助瀾,如魚得水,自己也樂在其中,樂此不疲。表面看,是一般生活小節,而實際上,我們調研組認為,這是一種腐敗的策略。他們通過慫恿社會劣習的方式,麻痹和渙散民眾的心志。而心智被愚化了的民眾,對腐敗也就必然喪失了敏感。甚至,最後會連不滿的本能都喪失了。這正是他們想要達到的目的。哪裡的權力大面積的腐敗了,哪裡的社會風氣必然大面積地腐化,於是產生種種劣習。腐化的社會風氣需要權力的認同,腐敗了的權力需要腐化的社會風氣來掩蓋和遮蔽。”

  劉思毅對官員們說:“昨天晚上,有人騎著摩托,企圖撞擊徐大姐和李一泓委員。”

  一名官員說:“想必是受人指使了。”

  徐大姐慢言慢語地說:“那是肯定的。但卻可能和腐敗的幹部們沒有太大的關係。事情往往是這樣——有人一貫利用權力搞腐敗,那麼一定有人利用權力形成勢力。一貫利用權力搞腐敗的人,自以為善於利用社會黑惡勢力,又足以駕馭後一種勢力。殊不知他們想錯了。後一種勢力才不會心甘情願地被權力所利用呢!他們有黑惡勢力特有的行為方式。他們一旦覺得有人向他們挑戰了,而權力又庇護不了他們了,就必然企圖以他們特有的方式挽救敗局。我們的某些幹部,對官場規律太熟了,對社會規律又太缺乏常識了。我建議,什麼時候,讓我們的陸委員給官員們補上幾堂社會學方面的課。”

  吳主席發言說:“有件事我也在這兒說說吧。昨天晚上,平德縣政協那位韓主席,在咱們省一位離休老幹部的陪同之下,登門拜訪我。”

  劉思毅問:“什麼動機啊?”

  吳主席沉聲道:“當面告他們三位委員的狀。”

  “還主動打上門來了。”劉思毅轉臉對紀委陳書記說,“我看,就別讓他再回平德了,扣在省城,開始交代問題吧。”

  李一泓忽然說:“這我反對!”

  霎時,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他身上,他接著說:“我……我在列車上碰到了他,帶著老伴,還有孫女。是不是……不要把他扣在省城?”

  劉思毅沒有立刻回答李一泓,而是嘆口氣:“唉,有些人啊,究竟是怎麼了呢?明明是來執行特殊任務的嘛,那也還是不忘讓家人沾點兒光。我猜是住在凱萊斯基吧?”

  吳主席點點頭:“他自己說,是住那兒。”

  劉思毅又說:“老婆、孫女沒住過五星級酒店又能少點什麼呀!那就聽李委員的吧,讓他們三口在凱萊斯基安安生生地享受幾天吧。”

  這次會議上,李一泓和小陸終究還是沒有提公務員招聘中徇私舞弊的事,他們不提,本來就不同意的徐大姐自然也不會提。

  在劉思毅的辦公室里,劉思毅和吳主席都在站著吸菸。

  “那個李一泓,他自己的事怎樣了?”劉思毅問。

  “沒顧上問,今晚單獨陪他吃飯時要問。”

  “我要是有權保誰,願意保他這樣的人。”

  吳主席笑了:“那我今晚把你的話告訴他?”

  “千萬別!徑太啊,你一定要親自將他們五組的調研材料修改一遍。作為大會的重點發言,有些話還是要婉轉一點兒。全省的幹部以後都要看到那一份調研材料嘛,我們省大多數幹部是稱職的嘛,不要由於某些尖刻的用詞,傷了大多數幹部的自尊心。警鐘是要常鳴的,但是鳴警鐘可不等於擂戰鼓。”

  “放心,我把關。”

  政協委員 三十一

  “阿姨,說說嘛!”素素在洗腳,兩隻腳丫在水盆里互相搓洗。

  “你剛才問,我對《三國演義》這一部古典小說是怎麼看的,對吧?”

  素素點點點頭。

  “你讀過了嗎?如果讀過了,那你又是怎麼看的呢?”

  素素不無羞愧地說:“我……讀了幾十頁,沒興趣,《水滸傳》也沒興趣。《紅樓夢》讀得倒還有點兒興趣,所以斷斷續續地讀完了。”

  楊亦柳微微一笑:“三部古典小說中,女孩子更喜歡看《紅樓夢》,這是很自然的事情。”

  “可我們六中要求,三部古典名著必須都在畢業前讀完。說要不那樣,將來升了大學,給六中丟人。”

  “關於你們六中對你們的要求,我可不便妄加評論。我認為,作為一般讀者,讀什麼書,那是很個人的事情,順從個人興趣去讀,只要不專讀壞書,喜歡讀什麼書不喜歡讀什麼書,無可厚非。但是如果誰考入了大學,而且還成了中文系的學子,居然連《三國演義》和《水滸傳》都沒讀過,那是未免會令大學老師們不知說什麼好了。不過據我所知,以上情況在大學中文系並不是個別現象,我想大學老師們肯定早已見怪不怪了。理解萬歲,那就成為大學中文學子以後再補讀吧。”

  楊亦柳說罷,低頭飲了口茶水,抬起頭又說:“交流到此結束,八點多了,今天你要早點兒睡。”

  “我們明天考的就是課外閱讀體會,說不定題中偏偏沒有《紅樓夢》!”

  “原來如此。你呀,素素,臨時抱佛腳,現上轎現扎耳朵眼兒。”

  素素抓住楊亦柳一隻手,撒嬌地說:“求求你了,幫人家惡補一下嘛!”

  楊亦柳無奈地說:“好,那我就給你講一堂啟蒙課吧。《三國演義》這一部古典小說,大氣磅礴,絕對稱得上是一部史詩性的小說。其中有關軍事戰略和戰術的情節,起伏跌宕,環環相扣;也充滿了豐富又複雜的人物關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忽敵忽友,變化莫測;還充滿了權謀和爾虞我詐的計策。如果因為這樣就津津樂道那些戰略和戰術的孰高孰低,那些權謀的孰優孰劣,那些爾虞我詐的計策的成與敗,取一種目的論的眼光來看待這一部古典小說,仿佛當成是什麼戰例大全,權謀隨想錄,或什麼人際指南,那實在是庸俗的,也是討嫌的。引導人這樣讀書,對當代人和書的關係,實在是有害的。”

  素素點點頭。

  “首先你得區別,不看書,而喜歡聽別人講書,這是一回事。喜歡聽別人怎麼講,這是另外一回事。看書用眼,聽書用耳。同樣兩小時,捧卷自讀,讀讀想想,這是一種培養勤勉素質的精神活動。正因為如此,看書久了,也是一種潛能的消耗。相比而言,僅僅用耳朵聽,則輕鬆得多。所以小孩子聽大人講故事,西方有閱讀習慣的人,到了老年,視力減退,花錢雇勤工儉學的學子為他們讀書,由以前親自閱讀而變為被動傾聽,這是一種最可以理解的惰性。但是一名大學生不應該這樣。在大學裡,老師一味講,學子呆呆聽,那也不是被提倡的教學方式。大學生和中年人,一旦惰性很強,寧聽不讀,是不可取的。最終的結果將會是,思想能力退化了。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青年,一個年富力強的中年人,居然變成一個一味聽故事的人,變成一個沒有故事性吸引著聽什麼都昏昏欲睡的人,那真是悲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