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素素抬起頭,哀求道:“行行好,惡補也要講效果,給點兒乾貨吧!”

  楊亦柳忍不住撲哧笑了,隨之莊重地說:“既然你只讀了個開篇,那我今晚就只給講兩點——第一點,‘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無數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且看山河依舊。白髮魚樵江楮上,對酒當歌,古今多少事,都在笑談中。’這麼明明白白的一首詩,如果都還讀不懂的話,那也就白讀《三國》了。”

  素素態度認真了:“那,什麼意思呢?”

  “這是一種溫和婉轉的否定詩啊!曹操也罷,劉備孫權也罷,袁紹也罷,他們各自帳前麾下的謀臣猛將也罷,作者其實是都把他們否定了。為什麼呢?因為他們的所作所為,不過就是要出生入死打拼更大一片的家天下。為了實現更大的統治野心,他們根本容不得別人的存在。而正因為他們三方征戰不休,黎民百姓深受其害。‘凡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和久必會’,由於他們那一類王權野心強烈的人存在,天下才有這樣的規律。正由於天下有這樣的規律,他們才被這樣的規律所左右,成為這一規律的表演者。但他們又畢竟是些能力不凡的人物,所以作者還是肯於承認他們中的某些人為英雄。這就好比西方的《荷馬史詩》,其中的人物,大多是具有英雄氣概的,而且還都受著神的庇護。但他們的所作所為,都並不值得稱道。因為誰也沒有給人民帶來福祉。特洛伊一戰,給人民帶來多大的災難啊!那只不過是些具有英雄色彩的人物而已。所以作者慨嘆,‘是非成敗轉頭空,’‘都在笑談中’。曹操最終倒是把天下打成自家的了,那又怎麼樣呢?古人不是有兩句詩嗎?——‘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泣下。’得了天下的人,也獨愴然而泣下的。空虛啊!因為不定哪天天下又姓別人的姓了。白髮漁樵沒他那能耐,更沒他那野心,也沒他那空虛。所以,儘管是白髮老者了,儘管只不過身為漁夫,為樵夫,卻並不愴然,並不泣下,樂得對酒當歌,笑談他們當初用野心所換來的浮光掠影般的所謂偉業。人民但求和平,王權迷戀者皆是可笑的……”

  《天仙配》口琴聲突然在門外響起,素素一躍而起,轉眼衝出門去。

  李一泓在家門口碰到了手牽手的春梅和唐之風,春梅看著他,張張嘴,想主動說什麼,顯然又不知說什麼話好。

  春梅雙膝一跪:“爸,我不是你的好女兒,我知錯了!要打要罰,你今天隨便吧!只求你還認我這個女兒!”春梅的眼淚一顆接一顆滾落下來。

  李一泓帶著愕然的表情,一步步走入到自己睡覺的屋裡,坐在床邊,頭一垂,雙手捂住了臉。

  春梅進來了,又跪在他膝前:“爸,我犯的錯再多,我毛病再多,我今後全都改還不行嗎?”

  屋外,中堂里,唐之風擦了一下淚,坐在椅子上吸起煙來……

  黃昏時分,李一泓、齊館長和小劉來送過書的那所農村小學的操場上,孩子們正在玩頂拐。

  一個男孩兒忽然大叫:“點燈的人!”領著一群孩子跑向剛下車的李一泓他們。

  他們跑過來,卻是圍住了車,有的趴窗往車裡看,有的大膽地上了車。等發現車上沒有書,孩子們漸漸圍住了李一泓他們。那個首先認出李一泓的男孩問:“點燈的人,你就是來看看我們?”

  這時這所小學的校長和那名女老師迎了上來,李一泓給他們介紹完,楊亦柳拿出一隻信封說:“這是我們市重點中學,對你們農村小學校的一點兒心意。我們以前也沒想到過,現在想到了,就來了。 ”

  校長接過信封,抽出一張存摺,立刻掏出花鏡戴上,翻開存摺,手指點著念出聲來:“個,十,百,千,萬,十萬……”

  他喜笑顏開了,大聲喊:“趕緊趕緊!集合!升國旗!朗誦《點燈的人》!”

  楊亦柳說:“校長,可別叫我們是點燈的人,慚愧死了。我們只不過是送炭的人。對於這些孩子們,你們才配叫點燈的人啊!”

  電視中,劉思毅正在大會上講話:

  “發展是硬道理,共享改革成果也是硬道理。不講前一種道理,今天就沒有多少改革成果可以共享;不講後一種道理,發展這一國家使命的偉大意義,因而就會大打折扣。

  “我們講共享,不是又要搞平均主義,大鍋飯,而是主張在發展中講大情懷,講大責任,講大義務。一句話,講大方針,講大方向,講大原則。我們最窮困的同胞生活在哪裡呢?在城市中還有,各級政府要關愛他們。但更多在農村,更多是農民,和他們的兒女。因而各級政府眼裡要有他們,心裡更要有他們!

  “黨中央和國務院,特別關心農村的發展,特別關心農民的生活水平實際提高了多少,特別關心他們的醫療保障問題和農村孩子受教育的情況。這就是大情懷!城市反哺農村,這就是大責任,大義務!

  “我們是一個經濟欠發達的省份。我們目前還沒有足夠的能力像經濟發達的省份那樣,一下子拿出幾十個億,上百個億為改變農村的落後面貌補血,充氧。但這並不等於說,我們就不能為我省的農民弟兄們解決任何靠他們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了。不,不是這樣的。省委省政府感謝此次許多政協委員所參與的調研活動。他們的調研成果提示我們,哪些錢我們花得未免太鋪張、太浪費、太好大喜功;而那些對人民來說刻不容緩的事情,我們卻又把錢攥得很緊很緊,恨不能拖到下一個世紀去!”

  一個晴朗的日子,李一泓拎著拎包,走入了省政協的院子——樓上掛著橫幅“熱烈歡迎新委員參加政協學習班”。

  “下一位發言的是新委員李一泓同志。”吳主席在會場主席台上面帶微笑地望著李一泓。

  李一泓穩步走上台,站在話筒後面,他的目光越過下面的聽眾,呆呆地望著遠處……

  “諸位,依我的理解,‘政協’二字,體現著一種時代要求。時代要求中國有‘政協’。‘委員’的身份,體現著一種責任。‘政協’要求我們委員必須具有對中國的責任感。我願意承擔此種責任,所以,我懷著虛心的態度,前來這裡參加學習……”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