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晚上,賓館會議室里的橢圓形會議桌周圍已坐滿兩排人,還有人往裡進,大多數人手裡拿有李一泓調研小組的調研材料了。

  徐大姐望著一位六十多歲的男人說:“姚奇同志,您是老委員了,帶個頭吧?”

  姚奇委員說:“徐大姐既然點名了,我從命。先說你們五組這一份調研材料。我的看法是,這簡直就不是一份一般意義上的調研材料了,而等於是一份彈劾性質的奏摺了。指出問題和現象,需要勇氣。因為某些官員聽讚歌聽習慣了,以為我們政協就應該是官方拉拉隊。他們看到這樣的調研材料肯定是會大皺其眉的。既指出問題和現象,還進一步指出,某些官員是罪魁禍首,這需要更大的勇氣。更進一步指出,不是一兩個官員的責任,而是一方官員的總體責任,其勇氣就可嘉了。對於你們五組的這一種代言精神,參政議政的責任感,我支持!關於公務員招聘過程中的營私舞弊現象,我們在先,你們在後,我們掌握的情況比你們多。我看,你們五組明天何必多此一舉,分散重點呢?你們乾脆禮讓了吧,由我們六組在大會發言時來著重談,豈不是更好?”

  徐大姐說:“我們李委員和陸委員是這麼想的——現在公務員招聘還在進行中,明天也提一下,爭取引起重視,對營私舞弊現象就可以及時遏制。否則,招聘結束了,批評成了馬後炮了!”

  姚奇委員擺擺手說:“不對不對。這一種思想方法肯定是不對的。公務員公開招聘的制度,是國家長期不變的制度。只要是有根有據的批評,那就不等於是馬後炮。讓我來舉一個例子啊,一個人如果剛剛聽完重金屬樂隊的演奏,振聾發聵,耳朵里還嗡嗡直響呢,這時他聽不進去別的聲音呀!”

  小陸說:“所以我們打算在匯報平德縣的問題之前,先談公務員招聘中的腐敗現象。”

  另一位委員問:“明天聽你們匯報的不主要是劉思毅書記嗎?他同意了嗎?”

  李一泓搖頭:“我們就沒打算獲得他的同意。”

  對方很認真地說:“同志,有時要換位思考。一位省委書記,他的工作時間是相當緊湊的。他的頭腦和常人的頭腦沒什麼兩樣,今天思考什麼問題,明天思考什麼問題,是有輕重緩急之分的。他頭腦里不可能同時思考多個重點。萬一你們剛說了兩句,被省委書記打斷,他說今天先不談那個你們怎麼辦?”

  李一泓和小陸對視一眼,小陸說:“那當然我們就很尷尬囉。”

  第三位站著的委員按捺不住了:“我說兩句,我說兩句。他是當過秘書的人,角度不同,你們五組姑且聽之就是了。我倒是認為,你們明天不是不可以加進一項匯報內容,但究竟在先在後,要相機行事。如果你們也談了公務員招聘過程中的不正之風,並且真的引起了足夠的重視,對六組不也等於是鳴鑼開道嗎?這也挺好啊!”

  一位姓孫的委員說:“說完了嗎?說完了我說。這一次在省委書記的指示之下,我們政協進行了一次大動作。十個調研組,幾十位委員,歷時半個多月,幾乎對全省貧困地區進行了全方位的考察、調研。材料匯總起來,肯定有幾十萬字了。可問題是,真能起到什麼給貧困地區的百姓帶來實際福祉的作用嗎?我表示懷疑。包括平德縣的事,會不會最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了了之呢?”

  又一名委員說:“那不行,那絕對不行!你們五組的材料我看了,令人氣憤!連我們那縣一級的政協主席都變成了那個樣子,一方百姓的苦楚還有出頭之日嗎?如果真的不了了之,我,不當了!”說完,他將手中的材料猛往桌上一摔。

  一時間氣氛熱烈,大家七言八語,發言踴躍……

  會議結束後,會議室里只剩下了李一泓、徐大姐、小陸三人。顯然,聽取了一番意見之後,李一泓和小陸反而心中沒譜了。

  “那位委員跟我熟,是位很好的委員,我倆還發生過激烈的辯論呢。有次我們共同調研,他堅持要把建言兩個字,在報告中寫成‘諫言’,我不同意,所以就各執一詞,進一步發展為爭吵,誰也不理誰。他有他的道理,‘諫’字包含堅定不移的意思。他要是認準了一個理,很有種不達目的誓不休的精神。這是值得在政協中提倡的。但是‘諫言’畢竟只不過是古代忠臣良將對皇帝和皇家江山的責任。而我們政協委員的責任,不是對任何一個人、幾個人的責任。我們的責任是對時代進步和社會進步的責任,建設的‘建’更能體現助推的狀態,所以我要和他爭。扯遠了,他最近的幾項提案沒太引起重視,他有情緒。政協委員有時也像小孩子,情緒好是一種參政狀態,情緒不好可能就是另一種參政狀態,包括我也是如此,你們不要太受他的話的影響。”

  “大姐,那我們明天……”李一泓還在猶豫不決。

  “我猜我還是少數。二比一,可不少數嘛。我也不說服你們了。我覺得有一位委員說得挺好,有時候要換位思考。明天主要是你倆匯報,這是一次難得的提升參政議政水平的機會,你倆還真是得相機行事。”

  星期三上午,徐大姐、李一泓和小陸靜靜等在省委辦公大樓的常委會議室里,秘書小莫拉開了門,省委書記劉思毅、吳主席、紀委陳書記,還有四五位省級幹部走了進來。

  李一泓三人趕緊站起來,劉思毅邊走向座位邊說:“坐吧坐吧,互別客氣。”

  大家都坐下以後,小陸向李一泓耳語:“情況有變,咱們還是只匯報重點吧。”

  李一泓沒說話,點了幾下頭。

  小陸起身,將材料分發給每一位官員,然後默默歸座。徐大姐坐在位子上,表情異常莊重。

  “我先開始匯報。我是第五調研組組長李一泓。正如我們在調研材料中所體現的,我們對我省三個偏遠窮困的縣……”李一泓一邊說一邊看手中的調研材料。

  吳主席說:“一泓委員,材料各位領導回去都會認真看的。重點談平德縣的問題吧。先說說你們對那一場泥石流的發生是怎麼看的。”

  李一泓放下了材料,他說:“在我省和兄弟省兩省交界處發生的那一場泥石流,它絕對不是天災,而是不折不扣的人禍。造成這一場人禍的人,卻根本不是以往愚不可及的,頭腦里完全沒有環保意識的當地民眾。事實上當地民眾的頭腦中,已經樹立起了可喜的環保意識。他們在自己的利益受到環境污染的嚴重危害時,也四處申訴和抗議過。但他們的申訴之聲抗議之聲,卻被平德縣的某些幹部採取種種方式壓制下去了。我們用‘某些’一詞,是指他們不是一個兩個三個四個,而是一個腐敗了的幹部群體。這個群體究竟占平德縣幾套領導班子的多大比例,我們難以統計。但我們估計,比例肯定是相當大的。他們差不多已將平德縣,作為他們以權謀私的根據地了。對於兩省共十幾條死在泥石流中的人命,他們負有不可逃脫的罪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