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頁
劉思毅問:“利潤很高嗎?”
李一泓說:“比採煤麻煩,畢竟還需要提煉。但提煉方法本身,卻又十分簡單。洗衣粉廠、皂廠都離不開鹼,某些工業上也需要工業鹼。所以可以說,銷路廣闊。一頓鹼的價格高於一噸煤幾倍,利潤那也是相當可觀的。我們到實地去看過,到處的山坡上、山谷里堆滿了提煉後的渣土。”
小陸說:“在今天的泥石流沒有發生以前,所謂‘礦物研究所’造成的環境污染就已經很嚴重了。飄飛在天空的有害粉塵,使我省這邊幾個茶村的茶葉無人收購。這一條被嚴重污染了的河水,對下游完全喪失了水利用的價值。無論是茶村的茶農還是下游百姓,意見很大,多年以來一直不斷向平德縣的領導幹部們反映危害情況,可他們置若罔聞,甚至採取種種手段壓制百姓的意見呼聲。”
劉思毅想了想說:“可不可以這樣認為,是兄弟省那邊發生的泥石流,也危害到了我們省這邊的幾個村子?”
李一泓說:“這也是表面現象。據我們了解,那家所謂的‘礦物研究所’,是經我省有關部門批評註冊的。”
劉思毅有點吃驚:“照這麼說,事件的責任……不是等於反過來了嗎?”
李一泓說:“我們不敢擅自下這樣的結論。我們只不過是在匯報我們所了解到的情況。即使這些情況,那也有待於您做出指示,進一步核實。”
劉思毅從沙盤前默默退開,坐了垂著目光,自言自語:“我在第一時間,下指示派出了救援飛機,原以為,會獲得兄弟省份的感謝。”
吳主席說:“李委員不是說了嘛,還有待進一步調查。”
劉思毅望著李一泓問:“沒有八分把握,你根本就不會跟我那麼說吧?”
李一泓抱歉地說:“我們也不願意事情果真是那樣。們調查組認為,平德縣的主要幹部們,恐怕屁股上都沾了擦不盡的屎嘎巴了。”他的話一說完,氣氛一時為之凝重。
政協委員 二十七
沒有空座的列車車廂里,乘客們睡態各異。僅僅看著他們熟睡的樣子,人也會犯困的。兩節車廂的連接處,有一個人筆挺地站著,望著漆黑的窗外——是李一泓。
李一泓看著窗外模糊不清的景色,他的心在吶喊:“亦柳,我多想立刻就見到你啊!我有那麼多問題要聽聽你的看法,關於怎樣做政協委員的,關於怎樣做父親的,關於咱倆的……”
熟睡中的楊亦柳被門鈴聲吵醒了,她打開床頭燈,欠身看了看鬧鐘,才後半夜三點多一點兒。她感到奇怪,以為自己在幻聽。門鈴聲又響,她不再奇怪,而是非常詫異了,還有點兒不安,猶豫著坐起,不知自己應該怎麼辦。
門鈴聲持續不斷了,顯然有人在外邊按住了不鬆開手指。她惱火起來,用目光四處尋找,取下了掛在牆上的羽毛球拍,先是一手拿一隻,後來明智地放下了一隻。
握著一隻羽毛球拍,輕輕推開屋門,走到了院子裡,楊亦柳小聲問:“誰?”
院門外李一泓的聲音同樣也很小:“亦柳,是我。”兩個人的對話,聽起來像是半夜三更在秘密接頭。
“李一泓,半夜三更你跑我這兒來做什麼妖啊!”
“怎麼是作妖呢,我來看看你。”
“你不是參加調研組了嗎?”
“我們組今天傍晚回到省城了。我連夜趕回來,就是為了要見到你!”
“我你什麼時候想見見不到?不給你開門,先回自己家去!”
“不給我開門,我可跳進去了啊!”
“你敢!”
“你看我敢不敢!”李一泓的拎包從院門上方飛入,“嘭”地落在楊亦柳腳旁。
楊亦柳愣了愣,急忙說:“別跳,小心摔著!你等會兒,我這就拿鑰匙給你開門。”
她剛一轉身,李一泓的聲音近了:“你省了吧你!”
她尋聲抬頭一望——李一泓的半截身子已出現在門上。
“哎呀,你這個傢伙!”楊亦柳準備上前接扶他。
“閃開。就你這院門,攔得住我嗎?”話一說完,李一泓已飛人似的,雙腳落定在楊亦柳面前。
李一泓朝後攏了一下頭髮,正了正衣領,得意地說:“還行吧?”
他一腳踢開門,抱著楊亦柳進了屋。他抱著楊亦柳在客廳轉圈兒,似乎是抱著一樣貴重的大物件,一時又不知該擺放在哪兒。
楊亦柳的目光脈脈含情起來。
“你把我害苦了,得補償。”
“你才把我害苦了呢。”羽毛球拍從楊亦柳手中落到地上。
李一泓拉滅了床頭燈,黑暗中,李一泓抱怨道:“以前我對你也太拘著了,想想虧大發了。”
李一泓一手拎著包,一手拎著楊亦柳買的那些菜,高高興興地哼著歌,走在回家的路上。
李一泓推開院門,就見素素站在家門旁不安地看著兩名公安,一名公安正舉著照相機,對著兩間空屋子裡的那些破舊之物連連拍照,另一名則一手拿筆,一手持夾紙,在匆匆記錄。
“爸!”素素撲入李一泓懷中,哭著用小拳頭擂他,“你怎麼才回來呀!”
李一泓眼望著兩名公安,嘴上對素素說:“別哭,看兩位叔叔笑話,我這不是按日子回來的嘛!”
“你們在抄我的家?”
負責記錄的公安說:“李委員言重了,我們在履行公務。”
照相的公安說:“抄家那是‘文革’中的現象,在我們現在的公安詞典中,根本沒有‘抄家’這一個詞。搜查和抄家是不能同日而語的。我們雖然帶有搜查證,但領導囑咐我們,那也暫時不能進行搜查,我們只是看看某些東西,照照相,登登記而已。”
“暫時?”他走到屋門口,朝屋裡看了看,轉身望著兩名公安,又說,“親愛的同志們,咱們是不是大水沖了龍王廟,一家人不認一家人了啊?”
負責記錄的公安說:“不能這麼說,您這麼認為是錯誤的。我們公安人員的職業特點,決定了我們絕對不能與任何嫌疑人論一家人。對方與我們論一家人那也無疑等於白論。”
兩名公安都比較年輕,禮貌而又拒人千里,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李一泓瞪視這個,瞪視那個,心中十分惱火,但竭力克制著。他冷冷地問:“你們的意思是,我是一個犯罪嫌疑人?我犯了什麼罪?憑什麼嫌疑我?”
照相的公安冰冷而又禮貌地說:“我們市局連續收到舉報,揭發您非法倒賣國家文物,牟取外匯贓款。”
李一泓跨向那兩排空房子,指著大聲說:“就這些東西嗎?它們現在怎麼就成了國家文物?想當初,文化局不要,文物局不要,文化館沒地方放,都說是破爛兒,是垃圾!是我騰出這兩間房子,它們才臨時有了個存放的地方!誰敢說我是嫌疑犯?”
李一泓說:“比採煤麻煩,畢竟還需要提煉。但提煉方法本身,卻又十分簡單。洗衣粉廠、皂廠都離不開鹼,某些工業上也需要工業鹼。所以可以說,銷路廣闊。一頓鹼的價格高於一噸煤幾倍,利潤那也是相當可觀的。我們到實地去看過,到處的山坡上、山谷里堆滿了提煉後的渣土。”
小陸說:“在今天的泥石流沒有發生以前,所謂‘礦物研究所’造成的環境污染就已經很嚴重了。飄飛在天空的有害粉塵,使我省這邊幾個茶村的茶葉無人收購。這一條被嚴重污染了的河水,對下游完全喪失了水利用的價值。無論是茶村的茶農還是下游百姓,意見很大,多年以來一直不斷向平德縣的領導幹部們反映危害情況,可他們置若罔聞,甚至採取種種手段壓制百姓的意見呼聲。”
劉思毅想了想說:“可不可以這樣認為,是兄弟省那邊發生的泥石流,也危害到了我們省這邊的幾個村子?”
李一泓說:“這也是表面現象。據我們了解,那家所謂的‘礦物研究所’,是經我省有關部門批評註冊的。”
劉思毅有點吃驚:“照這麼說,事件的責任……不是等於反過來了嗎?”
李一泓說:“我們不敢擅自下這樣的結論。我們只不過是在匯報我們所了解到的情況。即使這些情況,那也有待於您做出指示,進一步核實。”
劉思毅從沙盤前默默退開,坐了垂著目光,自言自語:“我在第一時間,下指示派出了救援飛機,原以為,會獲得兄弟省份的感謝。”
吳主席說:“李委員不是說了嘛,還有待進一步調查。”
劉思毅望著李一泓問:“沒有八分把握,你根本就不會跟我那麼說吧?”
李一泓抱歉地說:“我們也不願意事情果真是那樣。們調查組認為,平德縣的主要幹部們,恐怕屁股上都沾了擦不盡的屎嘎巴了。”他的話一說完,氣氛一時為之凝重。
政協委員 二十七
沒有空座的列車車廂里,乘客們睡態各異。僅僅看著他們熟睡的樣子,人也會犯困的。兩節車廂的連接處,有一個人筆挺地站著,望著漆黑的窗外——是李一泓。
李一泓看著窗外模糊不清的景色,他的心在吶喊:“亦柳,我多想立刻就見到你啊!我有那麼多問題要聽聽你的看法,關於怎樣做政協委員的,關於怎樣做父親的,關於咱倆的……”
熟睡中的楊亦柳被門鈴聲吵醒了,她打開床頭燈,欠身看了看鬧鐘,才後半夜三點多一點兒。她感到奇怪,以為自己在幻聽。門鈴聲又響,她不再奇怪,而是非常詫異了,還有點兒不安,猶豫著坐起,不知自己應該怎麼辦。
門鈴聲持續不斷了,顯然有人在外邊按住了不鬆開手指。她惱火起來,用目光四處尋找,取下了掛在牆上的羽毛球拍,先是一手拿一隻,後來明智地放下了一隻。
握著一隻羽毛球拍,輕輕推開屋門,走到了院子裡,楊亦柳小聲問:“誰?”
院門外李一泓的聲音同樣也很小:“亦柳,是我。”兩個人的對話,聽起來像是半夜三更在秘密接頭。
“李一泓,半夜三更你跑我這兒來做什麼妖啊!”
“怎麼是作妖呢,我來看看你。”
“你不是參加調研組了嗎?”
“我們組今天傍晚回到省城了。我連夜趕回來,就是為了要見到你!”
“我你什麼時候想見見不到?不給你開門,先回自己家去!”
“不給我開門,我可跳進去了啊!”
“你敢!”
“你看我敢不敢!”李一泓的拎包從院門上方飛入,“嘭”地落在楊亦柳腳旁。
楊亦柳愣了愣,急忙說:“別跳,小心摔著!你等會兒,我這就拿鑰匙給你開門。”
她剛一轉身,李一泓的聲音近了:“你省了吧你!”
她尋聲抬頭一望——李一泓的半截身子已出現在門上。
“哎呀,你這個傢伙!”楊亦柳準備上前接扶他。
“閃開。就你這院門,攔得住我嗎?”話一說完,李一泓已飛人似的,雙腳落定在楊亦柳面前。
李一泓朝後攏了一下頭髮,正了正衣領,得意地說:“還行吧?”
他一腳踢開門,抱著楊亦柳進了屋。他抱著楊亦柳在客廳轉圈兒,似乎是抱著一樣貴重的大物件,一時又不知該擺放在哪兒。
楊亦柳的目光脈脈含情起來。
“你把我害苦了,得補償。”
“你才把我害苦了呢。”羽毛球拍從楊亦柳手中落到地上。
李一泓拉滅了床頭燈,黑暗中,李一泓抱怨道:“以前我對你也太拘著了,想想虧大發了。”
李一泓一手拎著包,一手拎著楊亦柳買的那些菜,高高興興地哼著歌,走在回家的路上。
李一泓推開院門,就見素素站在家門旁不安地看著兩名公安,一名公安正舉著照相機,對著兩間空屋子裡的那些破舊之物連連拍照,另一名則一手拿筆,一手持夾紙,在匆匆記錄。
“爸!”素素撲入李一泓懷中,哭著用小拳頭擂他,“你怎麼才回來呀!”
李一泓眼望著兩名公安,嘴上對素素說:“別哭,看兩位叔叔笑話,我這不是按日子回來的嘛!”
“你們在抄我的家?”
負責記錄的公安說:“李委員言重了,我們在履行公務。”
照相的公安說:“抄家那是‘文革’中的現象,在我們現在的公安詞典中,根本沒有‘抄家’這一個詞。搜查和抄家是不能同日而語的。我們雖然帶有搜查證,但領導囑咐我們,那也暫時不能進行搜查,我們只是看看某些東西,照照相,登登記而已。”
“暫時?”他走到屋門口,朝屋裡看了看,轉身望著兩名公安,又說,“親愛的同志們,咱們是不是大水沖了龍王廟,一家人不認一家人了啊?”
負責記錄的公安說:“不能這麼說,您這麼認為是錯誤的。我們公安人員的職業特點,決定了我們絕對不能與任何嫌疑人論一家人。對方與我們論一家人那也無疑等於白論。”
兩名公安都比較年輕,禮貌而又拒人千里,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李一泓瞪視這個,瞪視那個,心中十分惱火,但竭力克制著。他冷冷地問:“你們的意思是,我是一個犯罪嫌疑人?我犯了什麼罪?憑什麼嫌疑我?”
照相的公安冰冷而又禮貌地說:“我們市局連續收到舉報,揭發您非法倒賣國家文物,牟取外匯贓款。”
李一泓跨向那兩排空房子,指著大聲說:“就這些東西嗎?它們現在怎麼就成了國家文物?想當初,文化局不要,文物局不要,文化館沒地方放,都說是破爛兒,是垃圾!是我騰出這兩間房子,它們才臨時有了個存放的地方!誰敢說我是嫌疑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