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頁
""不是恨她這個人。而是恨她的無憂無慮。她也一次次傷害過我。她自己不知道。但確實傷害了我。常常是,當我對她的愛對她的感激,在我心裡占了上風的時候,她無意中又用她的無憂無慮傷害了我。有一天她過生日,她請了十幾個好同學玩一天。她不知道通過她爸爸的哪一位老下級的關係,居然搞到了一輛麵包車,開到學校門口,接上大家去逛八達嶺。
而且,那些同學一路上的吃吃喝喝,她全包了。甚至還為吸菸的男同學們,一人買了一盒'駱駝'煙。那一天她花費了將近二百元。那一天頂數她顯得高興。她說人生只有一個十九歲生日。她說她怕一過二十歲,就再也找不到十九歲那種仿佛永遠是小女孩兒的感覺了。近二百元啊!一個暑假,我在黃山也不過只能掙六七百元。半路我藉故離開,乘公共汽車返校了。當然,我承認我做得不對。使他們到處尋找我。她心裡很著急。破壞了她生日那天的大好情緒。也使所有的人都多多少少感到有些掃興。但是你知道我在公共汽車上怎麼想的麼?我一想到這一點,心裡就覺得解恨。像終於報復了你早想報復一下的人一樣解恨。有時候我也弄不明白我自己是怎麼回事。我覺得總有一種報復誰一下的念頭,深深地埋藏在自己心裡。隨時慫恿我恨某些人。暗暗詛咒某些人被汽車撞死。得了愛滋病,或者癌。或者因為某件事,一夜之間身敗名裂,再也沒有任何前途可言。他們平時倒沒得罪過我,更沒侵犯過我,但是他們各方各面都優越於我。如果你周圍有許多這樣的人,有時候你也會忍受不了的。你沒被侵犯你也會覺得你被侵犯了。你沒被傷害你也會覺得你被傷害了。你沒被壓迫你也會覺得你被壓迫了。經常的,別人並沒有存心諷刺你嘲弄你,可你說服不了你自己。你會覺得他們的每一言每一行,就是存心諷刺你嘲弄你。你會感到時時處處受到了無情的嚴重的傷害。
如同你經常處在極大的痛苦之中。對索瑤,我真是又恨又愛。有時候我覺得,冥冥之中仿佛有一個什麼主宰。它對我憐憫,將索瑤這麼一個女孩兒,引到我面前,賜給我愛她的權力,和被她所愛的權力。可另外一些時候,我又覺得,冥冥之中那個主宰,其實賜給我的,似乎更是憎恨的權力和報復的權力。
它仿佛經常對我說,既然你心中有一種憎恨,那麼你就更具體地憎恨這個女孩兒吧!既然你心中有一種報復什麼的衝動,那你就更具體地向這個女孩兒實行報復吧!她給予我的關心、愛護、溫柔和對我的安慰,還不及我傷害她之後所獲得的快感大。我傷害了她,仿佛就等於是傷害了一切。仿佛能抵消一切對於我的傷害一樣。但是那一種醜惡的快感,卻往往是暫時的。絕不會比你吸完一支煙的時間還長……
"我於黑暗中摸索到煙和打火機,迫切地吸了起來。真話有時候是很使人害怕的東西。有時候講真話需要某種勇氣。聽真話也需要某種勇氣。因為關於人的心靈的真話,尤其是關於人的心靈最深處的那些最原始的角落的真話,真是具有直指你自己心靈的力量。某些真話如同鏡子,逼照出你原先不敢承認的,你自己心靈最深處的,那些最原始的角落或曾也有過和依然有的什麼。我自己反倒感到不知所措了,更不知該對他說些什麼話好。我吸菸,乃是為了使自己在黑暗中鎮定,也是為了向他證明,我在虔誠地聆聽著,並沒睡著。我能理解他。
我也有過類似的心理歷程。甚至,我自己也曾產生過向別人訴說的願望,並且向別人訴說過。但是,與他的訴說是不盡相同的。我訴說得很細。
軟線條的。很細,其實便是很技巧的考慮。本能地,通過一些微枝末節的偽裝,使人聽起來,理解的成分多一些。於是可愛的成分多一些。最終不失可愛。既滿足了自己訴說的願望,也同時從別人那兒獲得了寬宥。在這種情況下,連懺悔仿佛都是精緻的、玲瓏的。而他的訴說,卻分明是硬線條的、粗糙的、直白的,摒除了一切微枝末節的,一語中的,赤裸裸。如果說也有懺悔的意味兒,那也是附帶性質的。不,他似乎不是為了懺悔才訴說,似乎更是由於訴說才懺悔。或者,僅僅就是訴說而已。並不存在我所想到的,懺悔不懺悔之因素……
黑暗中,他的語調很機械。
"我知道,她一定對你,也對大娘說過,我怎麼怎麼三番五次傷害了她。
其實那不完全對。我的意思是,我總感到,我根本就傷害不了她。不錯,我使她哭過,使她落過淚。但是,只要離開了我,幾分鐘後,她又是那麼無憂無慮的。我嫉恨她,非常嫉恨她無憂無慮這一點。結果,我對她的傷害,又統統落在我自己的頭上。這使我感到很不公平。我總覺得,她永遠是優越於我的。她給予我的關心,愛護和溫柔,似乎都更是一種施捨。她對我越寬宏和隱忍,越委屈求全,越意味著,那一種施捨仿佛是她天經地義的權力。而我,連不接受的權力,仿佛都在無形中被剝奪了。有時候我甚至很壞地想,如果她是天使,那麼就讓我做暴君吧!可我又做不成一個暴君。而她做天使,卻做得幾乎無可指責。如果我只是一味兒地憎恨她,那麼也許我們之間的關係,早就有一個了結啦。但我又根本不可能一味兒地憎恨她。
因為,一旦沒了她給予我的關心,愛護,和溫柔,我簡直又會處於失魂落魄的狀況,似乎一天也活不下去。有時候我又那麼害怕她真的不理我了。
我已經不能沒有她那份兒溫柔。我像一個孩子需要摟抱需要奶汁一樣,需要她那份兒溫柔。而我總覺得,她所給予我的,其實是小女孩兒給予布娃娃那一種情感。我不是懷疑她對我的情感是假的。我完全相信,我完全清楚那是真的。很真很真。小女孩兒對布娃娃那一種情感,就是很真很真的情感。她們有時充當布娃娃的小姐姐、小母親、小阿姨等等角色。那是又真實又動人的。但我不是一個布娃娃呀!而我,也想扮演一個女孩兒的監護人的角色啊!也夢幻過自己是一位白馬王子,使某個小女孩兒崇拜並依賴於我啊!卻仿佛命中注定了,我只能只配扮演一個布娃娃的角色似的。
有很多時候我想,她要是蛙妹子就好了。你肯定知道蛙妹子是誰。我不信我對她講過的,她會守口如瓶,什麼也不對你講。可她不是蛙妹子。蛙妹子也不是她。蛙妹子永遠不會知道上大學是怎麼回事兒。永遠不會像她那麼無憂無慮。永遠不會把我當成布娃娃。如果我和蛙妹子在一起,不管是一塊兒成了大學生,還是一塊兒四處流浪,甚至一塊兒乞討,蛙妹子都會把我當成一個哥哥,一個她必須依賴的人,一個男人。我有時候試圖就把她當成蛙妹子,把我認為顛倒了的關係重新顛倒過來。然而卻不能夠。歸根結底,更像布娃娃的還是我。更像監護人,更像小姐姐,小母親,小阿姨的,還是她。更像天使的,也是她。我只能在一個懂事的小弟弟,或者不懂事的小弟弟之間進行選擇。非此即彼。精神上,心理上,主動性方面,一切方面,占優越地位的,似乎只能是她。我傷害她,卻絲毫也無損於她的優越地位。
而且,那些同學一路上的吃吃喝喝,她全包了。甚至還為吸菸的男同學們,一人買了一盒'駱駝'煙。那一天她花費了將近二百元。那一天頂數她顯得高興。她說人生只有一個十九歲生日。她說她怕一過二十歲,就再也找不到十九歲那種仿佛永遠是小女孩兒的感覺了。近二百元啊!一個暑假,我在黃山也不過只能掙六七百元。半路我藉故離開,乘公共汽車返校了。當然,我承認我做得不對。使他們到處尋找我。她心裡很著急。破壞了她生日那天的大好情緒。也使所有的人都多多少少感到有些掃興。但是你知道我在公共汽車上怎麼想的麼?我一想到這一點,心裡就覺得解恨。像終於報復了你早想報復一下的人一樣解恨。有時候我也弄不明白我自己是怎麼回事。我覺得總有一種報復誰一下的念頭,深深地埋藏在自己心裡。隨時慫恿我恨某些人。暗暗詛咒某些人被汽車撞死。得了愛滋病,或者癌。或者因為某件事,一夜之間身敗名裂,再也沒有任何前途可言。他們平時倒沒得罪過我,更沒侵犯過我,但是他們各方各面都優越於我。如果你周圍有許多這樣的人,有時候你也會忍受不了的。你沒被侵犯你也會覺得你被侵犯了。你沒被傷害你也會覺得你被傷害了。你沒被壓迫你也會覺得你被壓迫了。經常的,別人並沒有存心諷刺你嘲弄你,可你說服不了你自己。你會覺得他們的每一言每一行,就是存心諷刺你嘲弄你。你會感到時時處處受到了無情的嚴重的傷害。
如同你經常處在極大的痛苦之中。對索瑤,我真是又恨又愛。有時候我覺得,冥冥之中仿佛有一個什麼主宰。它對我憐憫,將索瑤這麼一個女孩兒,引到我面前,賜給我愛她的權力,和被她所愛的權力。可另外一些時候,我又覺得,冥冥之中那個主宰,其實賜給我的,似乎更是憎恨的權力和報復的權力。
它仿佛經常對我說,既然你心中有一種憎恨,那麼你就更具體地憎恨這個女孩兒吧!既然你心中有一種報復什麼的衝動,那你就更具體地向這個女孩兒實行報復吧!她給予我的關心、愛護、溫柔和對我的安慰,還不及我傷害她之後所獲得的快感大。我傷害了她,仿佛就等於是傷害了一切。仿佛能抵消一切對於我的傷害一樣。但是那一種醜惡的快感,卻往往是暫時的。絕不會比你吸完一支煙的時間還長……
"我於黑暗中摸索到煙和打火機,迫切地吸了起來。真話有時候是很使人害怕的東西。有時候講真話需要某種勇氣。聽真話也需要某種勇氣。因為關於人的心靈的真話,尤其是關於人的心靈最深處的那些最原始的角落的真話,真是具有直指你自己心靈的力量。某些真話如同鏡子,逼照出你原先不敢承認的,你自己心靈最深處的,那些最原始的角落或曾也有過和依然有的什麼。我自己反倒感到不知所措了,更不知該對他說些什麼話好。我吸菸,乃是為了使自己在黑暗中鎮定,也是為了向他證明,我在虔誠地聆聽著,並沒睡著。我能理解他。
我也有過類似的心理歷程。甚至,我自己也曾產生過向別人訴說的願望,並且向別人訴說過。但是,與他的訴說是不盡相同的。我訴說得很細。
軟線條的。很細,其實便是很技巧的考慮。本能地,通過一些微枝末節的偽裝,使人聽起來,理解的成分多一些。於是可愛的成分多一些。最終不失可愛。既滿足了自己訴說的願望,也同時從別人那兒獲得了寬宥。在這種情況下,連懺悔仿佛都是精緻的、玲瓏的。而他的訴說,卻分明是硬線條的、粗糙的、直白的,摒除了一切微枝末節的,一語中的,赤裸裸。如果說也有懺悔的意味兒,那也是附帶性質的。不,他似乎不是為了懺悔才訴說,似乎更是由於訴說才懺悔。或者,僅僅就是訴說而已。並不存在我所想到的,懺悔不懺悔之因素……
黑暗中,他的語調很機械。
"我知道,她一定對你,也對大娘說過,我怎麼怎麼三番五次傷害了她。
其實那不完全對。我的意思是,我總感到,我根本就傷害不了她。不錯,我使她哭過,使她落過淚。但是,只要離開了我,幾分鐘後,她又是那麼無憂無慮的。我嫉恨她,非常嫉恨她無憂無慮這一點。結果,我對她的傷害,又統統落在我自己的頭上。這使我感到很不公平。我總覺得,她永遠是優越於我的。她給予我的關心,愛護和溫柔,似乎都更是一種施捨。她對我越寬宏和隱忍,越委屈求全,越意味著,那一種施捨仿佛是她天經地義的權力。而我,連不接受的權力,仿佛都在無形中被剝奪了。有時候我甚至很壞地想,如果她是天使,那麼就讓我做暴君吧!可我又做不成一個暴君。而她做天使,卻做得幾乎無可指責。如果我只是一味兒地憎恨她,那麼也許我們之間的關係,早就有一個了結啦。但我又根本不可能一味兒地憎恨她。
因為,一旦沒了她給予我的關心,愛護,和溫柔,我簡直又會處於失魂落魄的狀況,似乎一天也活不下去。有時候我又那麼害怕她真的不理我了。
我已經不能沒有她那份兒溫柔。我像一個孩子需要摟抱需要奶汁一樣,需要她那份兒溫柔。而我總覺得,她所給予我的,其實是小女孩兒給予布娃娃那一種情感。我不是懷疑她對我的情感是假的。我完全相信,我完全清楚那是真的。很真很真。小女孩兒對布娃娃那一種情感,就是很真很真的情感。她們有時充當布娃娃的小姐姐、小母親、小阿姨等等角色。那是又真實又動人的。但我不是一個布娃娃呀!而我,也想扮演一個女孩兒的監護人的角色啊!也夢幻過自己是一位白馬王子,使某個小女孩兒崇拜並依賴於我啊!卻仿佛命中注定了,我只能只配扮演一個布娃娃的角色似的。
有很多時候我想,她要是蛙妹子就好了。你肯定知道蛙妹子是誰。我不信我對她講過的,她會守口如瓶,什麼也不對你講。可她不是蛙妹子。蛙妹子也不是她。蛙妹子永遠不會知道上大學是怎麼回事兒。永遠不會像她那麼無憂無慮。永遠不會把我當成布娃娃。如果我和蛙妹子在一起,不管是一塊兒成了大學生,還是一塊兒四處流浪,甚至一塊兒乞討,蛙妹子都會把我當成一個哥哥,一個她必須依賴的人,一個男人。我有時候試圖就把她當成蛙妹子,把我認為顛倒了的關係重新顛倒過來。然而卻不能夠。歸根結底,更像布娃娃的還是我。更像監護人,更像小姐姐,小母親,小阿姨的,還是她。更像天使的,也是她。我只能在一個懂事的小弟弟,或者不懂事的小弟弟之間進行選擇。非此即彼。精神上,心理上,主動性方面,一切方面,占優越地位的,似乎只能是她。我傷害她,卻絲毫也無損於她的優越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