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要在作品中刻意追求力量和深刻,那樣只會欲蓋彌彰。關於

  力量和深刻,我比較喜歡含蓄的、平易的那種,不喜歡咄咄逼人

  的、艱澀的那種。

  10你的作品好像尤其受女性讀者喜愛,這是否說明你的

  作品有女性氣呢?

  答:據我所知,屈尊看我的文章的先生還是不少的,在比例

  上差不多。至於太太小姐,我相信她們的本能會作出正確的判

  斷,她們是不會喜歡一個缺乏內在的男性力度的男作家的。

  11提到你的文學創作,不能忽視這本《妞妞:一個父親的

  札記》。你在文集最後附的《自傳》中稱它是屬於你的生命本質

  的作品,在你的價值表上排在第一。為什麼呢?

  答:我在《自傳》里是這樣說的:“在我的價值表上,排在第一

  的是我切身的生命經歷和體驗,其次是我對它們的理性思考,再

  其次才是離它們比較遠的學術上或藝術形式上的探索。”因為

  241另一種存在

  我想:就某一課題寫出材料詳盡的專著,以填補學術史的空白,

  這樣的事別人也能夠做;可是,表達我生命中那些最重要的經歷

  和體驗,以完成我的生命史,這是任何人都不能代替我做的,只

  能靠我自己做。《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就是這樣一本書。

  12我覺得這是一本私人性很強的書,既然如此,你為什麼

  還要發表呢?

  答:我想,總還是有人願意讀吧。不過,的確完全可以不發

  表的。寫了東西就要發表,這也是毛病。

  13談談你今後的打算,好嗎?你是準備把主要精力繼續

  用在寫散文和其他文學作品呢,還是搞你的專業,從事哲學的學

  術研究?

  答:我想我從來不是一個純粹學者型的哲學家,人生問題始

  終是我關注的中心,我的全部著述都圍繞著這個中心,至於表達

  方式則既可以是學術,也可以是文學,不必拘於一格,它們在我

  眼裡都是我的“正業”。當然,就某一個時期來說,我會有所側

  重。最近若干年內,我打算側重於學術的方式。

  1997.3

  341答記者和讀者

  把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做好

  ———答《時代青年》雜誌

  1你成功的經驗和秘訣是什麼?

  答:把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儘量做好,讓自己滿意,不要管

  別人和社會怎樣評價。

  2你最喜歡讀什麼書?

  答:文史哲經典名著。

  3你最大的嗜好是什麼?

  答:讀書和寫作。

  4你最大的煩惱是什麼?

  答:被迫為自己的合法權益進行徒勞的奔波。

  5你是怎樣看待金錢和名利的?

  答:可有可無,永遠只是副產品。

  6你是如何處理周圍人際關係的?

  答:尊重他人,親疏隨緣。

  7你嚮往什麼樣的生活?

  答:安靜而豐富。

  8你喜歡和什麼樣的異性相處?

  答:美貌,聰慧,善良。

  9請你對想成名的人說幾句話。

  答:憑真性情做事,不要在乎能否成名。

  1997.10

  為何寫作

  一

  一塊塊字碑,鐫刻著千古文章。一座座豐碑,紀念著萬世功

  業。連荒冢中千篇一律的墓碑,也有一副不朽的面孔。

  你也是一塊碑,誰能讀懂你身上的銘文?

  我不是碑,也留不下碑。我死後沒有墓志銘。

  我一路走去,在水上留下泡沫,在泥上留下痕跡。泡沫轉眼

  迸裂,痕跡瞬即湮滅。多數時候,我連泡沫和痕跡也沒有,生命

  消逝得無聲無息,無影無蹤。

  我是易朽的。

  不過我不在乎。我興致勃勃地打撈我的泡沫,收集我的

  痕跡。

  二

  我知道我永遠成不了莎士比亞、歌德,但是我寧願永遠不讀

  他們的傳世名作,也不願輕易放過—個瞬息的靈感而不去寫下

  我的易朽的詩句。別人的書再偉大,再卓越,也只是別人的生命

  事件的痕跡。它們也許會觸發我的生命事件,但只有我自己才

  能刻下我的生命事件的痕跡。

  對於我來說,人類歷史上任何一部不朽之作都只是在某些

  時辰進入我的生命,惟有我自己的易朽的作品才與我終生相伴。

  我不企求身後的不朽。在我有生之年,我的文字陪伴著我,

  喚回我的記憶,溝通我的歲月,這就夠了,這就是我唯一可以把

  握的永恆。

  我不追求盡善盡美。我的作品是我的足跡,我留下它們,以便

  辨認我走過的路,至於別人對它們做出何種解釋,就與我無關了。

  三

  我想像不出除了寫作外,我還能有什麼生存方式。我把易

  逝的生命兌換成耐久的文字。文字原是我挽留生命的手段,現

  在卻成了目的,而生命本身反而成了手段。

  四

  有各種各樣的收藏家。作家也是收藏家,他專門收藏自己

  的作品。當他打開自己的文櫃,擺弄整理自己的文字時,那入迷

  的心境比起集郵迷、錢迷來,有過之而無不及。可是,他的收藏

  品只有一個來源,便是寫作。也許正是這種特殊的收藏癖促使

  他不停地寫呵寫。

  五

  文字是感覺的保險柜。歲月流逝,當心靈的衰老使你不再

  能時常產生新鮮的感覺,頭腦的衰老使你遺忘了曾經有過的新

  鮮的感覺時,不必悲哀,打開你的保險柜吧,你會發現你畢竟還

  841另一種存在

  是相當富有的。勤於為自己寫作的人,晚年不會太淒涼,因為你

  的文字———也就是不會衰老的那個你———陪伴著你,他比任何

  伴護更善解人意,更忠實可靠。

  六

  收藏家和創作家是兩種不同的人。

  你搜集一切,可是你從不創造。我什麼也留不住,可是一旦

  我有點什麼,那必然是任何人都沒有的東西。

  七

  寫作的快樂是向自己說話的快樂。真正愛寫作的人愛他的

  自我,似乎一切快樂只有被這自我分享之後,才真正成其為快

  樂。他與人交談似乎只是為了向自己說話,每有精彩之論,總要

  向自己複述一遍。

  八

  真正的寫作,即完全為自己的寫作,往往是從寫日記開始

  的。當一個少年人並非出於師長之命,而是自發地寫日記時,他

  就已經意識到並且試圖克服生存的虛幻性質了。他要抵抗生命

  的流逝,挽留歲月,留下它們曾經存在的確鑿證據。一個真正的

  寫作者不過是一個改不掉寫日記的習慣的人罷了,他的全部作

章節目錄